【精品解析】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3.3 《平面镜成像特点》(基础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3.3 《平面镜成像特点》(基础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4 18:41:31

文档简介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3.3 《平面镜成像特点》(基础版)
一、单选题
1.(2024八上·长春期中)翠鸟从空中高速俯冲,捕食水中的小鱼,翠鸟向下俯冲过程中,下列关于翠鸟的像表述正确的是(  )
A.虚像,像变大 B.实像,像变大
C.虚像,像变小 D.虚像,像不变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水面把来自翠鸟的光进行反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就形成了像,由于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该像是虚像。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翠鸟的大小不变,因此像的大小也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玻璃震碎 B.避免噪声
C.为了美观 D.避免玻璃成像干扰司机视线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 避免像干扰司机视线,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3.利用平面镜,可以(  )
A.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改变像的大小
C.改变光的传播速度 D.使物体看起来更美观
【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也能成像,不能改变像的大小,也不能改变光的传播速度,更不能使物体更美观,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平面镜的用途分析判断。
4.(2023八上·攀枝花期中)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D.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由题可知,若要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应使反射光线向下平移,故应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使入射点向右平移才能达到目的,而平面镜向右平移,入射点和法线的位置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变,所以反射光不能射到P点,故A错误;
B.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即使调整平面镜后,仍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仍然相等,故B错误;
CD.保持入射光不变,做出反射光射向P点的反射光线,连接OP即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作∠AOP的角平分线OM,为平面镜转动后的法线,作法线OM的垂线即第二次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第一次的平面镜位置应顺时针转动,才能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且两次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为∠AOM>∠AON;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的大小关系为∠POM>∠BO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5.(2024八上·澄海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观察到的蜡烛的像更清晰
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当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C.观察到蜡烛的像比较模糊时,打开房间里的灯,蜡烛的像就更清晰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的像的位置不变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A.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时,玻璃板中成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B错误;
C.烛焰与周围环境亮度差别越大,像越清晰,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便于观察,故C错误;
D.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玻璃板向左平移时,蜡烛的位置不变,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不变,像的位置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成像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6.(2024八上·建湖月考)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cm
C.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也向右运动
D.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向右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仍能成完整的像,原因为像的大小与镜面大小无关,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铅笔的位置不变,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则铅笔的像的位置也不变,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与镜面之间的距离变大,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也变大,像向左运动,故C错误;
D.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与镜面之间的距离变小,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也变小,像向右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7.某人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镜面2m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调焦犯起愁来.你应该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  )
A.2m B.略大于2m C.4m D.略小于4m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到镜面的距离是2m,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2m,而照相机是在手中的,照相机到镜面的距离略小于2m,故把相机的焦距调到略小于4m的位置。
故选D。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据此分析判断。
二、多选题
8.(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对于下面四幅图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人观察地平线位置的日出时,太阳实际在图中位置
B.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
【答案】B,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太阳传播过程中经过大气的水蒸气会发生折射,实际位置在b,A错误
B、 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正确
C、 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C错误
D、 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 ,D正确
综上选BD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判识选项
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光的色散,紫光最上,红光最下
9.(2024八上·双流期中)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盘,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题图甲所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图乙所示,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仪表竖直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是实像
B.这个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答案】B,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BC.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成像特点为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C错误,B正确;
D. 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仪表竖直的像 ,由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0.(2024八上·观山湖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玻璃板垂直架在水平桌面上,A、B两支蜡烛完全相同,点燃A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镜子替代玻璃板也可以完成实验探究
B.保持A蜡烛,玻璃板,B蜡烛的位置固定,仅改变观察角度也能观察到像与B蜡烛重合
C.未点燃的蜡烛B等效替代点燃的蜡烛A
D.若玻璃板不垂直于桌面,蜡烛A的像与蜡烛A仍然关于平面镜对称
【答案】B,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 用镜子替代玻璃板不可以完成实验探究,镜子无法观察到像的位置,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物像等大、等距、,所以改变观察角度也能观察到像与B蜡烛重合 ,B正确
C、 未点燃的蜡烛B等效替代点燃的蜡烛A 的像,C错误
D、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 与玻璃板是否垂直于桌面无关,D正确
综上选B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判识选项
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1.(2024八上·关岭期末)下列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做广播体操时整理队列,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使队列排成一条直线的
B.在仪容镜前整理仪容仪表时越靠近镜面看得越清楚,是因为靠近镜面时像变大了
C.黑夜中红外摄像机的画面通常是黑白图像,说明红外线是一种白光
D.雨过天晴时天空会出现彩虹,彩虹的形成原理与三棱镜分解太阳光相同
【答案】A,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色散;红外线;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整理队列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若看不到前面的人,说明队列排成了一条直线,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靠近镜面时像的大小不变,故B不正确;
C.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不是可见光,故C不正确;
D.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故D正确。故选A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镜面反射的特点以及光的色散,属于基础题。
三、作图题
12.(2024八上·松原期中)(1)晚上,室内明亮的灯光透过窗口,会在漆黑室外的地面上形成一块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用点光源S表示室内的光源,请画出点光源S通过窗口照亮地面的范围。
(2)画出图乙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答案】(1)
(2)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光源S连接窗户的最上端和最下端,作出两条光线,两条光线之间范围,是光线能到达的范围,如图所示:
(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物体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1)光线通过窗户,沿直线传播,判断光线照亮的范围;
(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出像的位置。
(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让电光源S过右侧窗户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分别作出边缘的两条光线,两条光线之间即为光线能到达的范围,如图所示:
(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13.(2024八上·碑林期末)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点和B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和,再用虚线将像点和连接,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作物体的对称点,连线为像。
14.竖直放置的钟表下方有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如图所示,请你画出钟表的指针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分别做出时针、分针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像,据此作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5.如图所示,a、b为某一发光点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并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某一点经过一点反射出两条反射光,所以分别做ab的反向延长线,即为反射点S',做S'关于平面镜对称的S,即为发光点S,S与ab和平面镜交点的连线即为入射光线,据此作图: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实验填空题
16.(2024八上·临湘期中)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子里的像,镜子里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之间的距离是   m,如果被测者远离平面镜,则平面镜中所成的视力表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4.2;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3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3m,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被测者的距离是:
l=2.3m+2.3m-0.4m=4.2m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如果被测者远离平面镜,视力表的大小不变,则平面镜中所成的视力表的像将不变。
故答案为:4.2;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7.(2024八上·江口期末)某同学在实验室水平桌面上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所用器材有宽大白纸一张,薄长方形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两支相同的蜡烛A、B,直尺及铅笔。实验时,在平铺的白纸中间竖直放置一薄玻璃板,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   ;
(2)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
(3)老师要求所有小组做实验时,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小勇做实验时掌控的玻璃板有些倾斜,产生的后果是:   ;
(4)图乙是小勇小组通过改变蜡烛A的位置,做了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测出数据记录在表内。通过数据分析,小组发现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成   关系;
第1次 C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第2次 B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第3次 A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5)小英很好奇,用书在像所在位置前后左右移动,发现书的表面无法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实验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4)对称
(5)虚像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 1)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 为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综上 第1空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
综上 第1空为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倾斜可能导致,物像不重合,进而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综上 第1空为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4)物像与玻璃板对称;
综上 第1空为对称
5)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综上 第1空为虚像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填空
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 玻璃板有些倾斜,则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8.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图甲)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图乙)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①让入射光线 EO靠近法线ON,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②将法浅ON右侧的纸板向后折,这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   ;
②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   ;
③有 3 mm厚和 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④移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不能”或“能”)呈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1)变小;不能
(2)方便确定像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不能;虚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所以 入射光线 EO靠近法线ON ,所以反射角变小;反射光线和法线以及入射光线处于同一平面, 将法浅ON右侧的纸板向后折,这时 不能再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综上 第1空、变小; 第2空、不能;
(2)玻璃板能透光,可以通过玻璃板看到像的位置,可以清晰的观察像的位置,根据等效代替法可知,选用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可以分析物像的大小关系,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可以避免多重像的干扰,平面镜成像为虚像,光屏上不能呈现A的像。
综上 第1空、 方便确定像的位置;第2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第3空、2 ;第4空、不能; 第5空、 虚。
【分析】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9.(2024八上·罗定月考)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和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实”)
(4)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   cm;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A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6)如图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被反射到   (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答案】(1)2
(2)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3)虚
(4)20
(5)D
(6)下方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1)平面镜成像时,要选择较薄的平面镜子,所以选择2mm
综上 第1空为2
2)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综上 第1空为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3) 平面镜所成的是 虚像
综上 第1空为虚
4)平面镜成像为等距离, 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B点距离平面镜为10cm,像距离平面镜也为10cm所以物像距离为20cm
综上 第1空为20
5) 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无法观察到像的位置,不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D错误,ABC正确
选D
6)平面镜成像,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光线被反射到下方
综上 第1空为下方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试验、步骤、结论填空
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透明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 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等效代替法),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五、应用题
20.(2023八上·贵阳期中)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活动中,你思考过为什么要用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做实验吗?
【答案】见解析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透过玻璃板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能成像,但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镜后的物体,用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做实验。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1.(2023八上·英德期中)阅读短文,完成以下问题:
智能汽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如题图甲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像如图丙所示。
(1)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   (选填“开灯”或“不开灯”);
(2)如图乙所示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影响司机开车,这时就应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透明度”或“厚度”);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   (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
【答案】不开灯;45°;远离;厚度;紫;6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1) 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因为夜间车内开灯会在玻璃上发生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查看车外路况;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物体与像相互垂直,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则应让物体应远离平面镜,成像向上运动;
(3)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由题意知道,“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60%。
【分析】(1)夜间车内开灯会在玻璃上发生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查看车外路况;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3)玻璃的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4) 过量的紫外线会对身体皮肤造成伤害;
分析图像,找出数据即可。
1 / 1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3.3 《平面镜成像特点》(基础版)
一、单选题
1.(2024八上·长春期中)翠鸟从空中高速俯冲,捕食水中的小鱼,翠鸟向下俯冲过程中,下列关于翠鸟的像表述正确的是(  )
A.虚像,像变大 B.实像,像变大
C.虚像,像变小 D.虚像,像不变
2.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玻璃震碎 B.避免噪声
C.为了美观 D.避免玻璃成像干扰司机视线
3.利用平面镜,可以(  )
A.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改变像的大小
C.改变光的传播速度 D.使物体看起来更美观
4.(2023八上·攀枝花期中)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调整平面镜后反射角和入射角不再相等
C.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D.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
5.(2024八上·澄海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观察到的蜡烛的像更清晰
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当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C.观察到蜡烛的像比较模糊时,打开房间里的灯,蜡烛的像就更清晰
D.只把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的像的位置不变
6.(2024八上·建湖月考)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将不能成完整的像
B.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铅笔的像也向上提高了2cm
C.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也向右运动
D.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向右运动
7.某人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镜面2m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调焦犯起愁来.你应该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  )
A.2m B.略大于2m C.4m D.略小于4m
二、多选题
8.(2024八上·吉州期末)如图所示,对于下面四幅图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人观察地平线位置的日出时,太阳实际在图中位置
B.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
9.(2024八上·双流期中)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盘,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如题图甲所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图乙所示,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仪表竖直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是实像
B.这个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D.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
10.(2024八上·观山湖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玻璃板垂直架在水平桌面上,A、B两支蜡烛完全相同,点燃A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镜子替代玻璃板也可以完成实验探究
B.保持A蜡烛,玻璃板,B蜡烛的位置固定,仅改变观察角度也能观察到像与B蜡烛重合
C.未点燃的蜡烛B等效替代点燃的蜡烛A
D.若玻璃板不垂直于桌面,蜡烛A的像与蜡烛A仍然关于平面镜对称
11.(2024八上·关岭期末)下列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做广播体操时整理队列,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使队列排成一条直线的
B.在仪容镜前整理仪容仪表时越靠近镜面看得越清楚,是因为靠近镜面时像变大了
C.黑夜中红外摄像机的画面通常是黑白图像,说明红外线是一种白光
D.雨过天晴时天空会出现彩虹,彩虹的形成原理与三棱镜分解太阳光相同
三、作图题
12.(2024八上·松原期中)(1)晚上,室内明亮的灯光透过窗口,会在漆黑室外的地面上形成一块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用点光源S表示室内的光源,请画出点光源S通过窗口照亮地面的范围。
(2)画出图乙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13.(2024八上·碑林期末)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保留作图痕迹)
14.竖直放置的钟表下方有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如图所示,请你画出钟表的指针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5.如图所示,a、b为某一发光点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确定发光点的位置,并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四、实验填空题
16.(2024八上·临湘期中)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子里的像,镜子里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之间的距离是   m,如果被测者远离平面镜,则平面镜中所成的视力表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2024八上·江口期末)某同学在实验室水平桌面上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如图甲所示。所用器材有宽大白纸一张,薄长方形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两支相同的蜡烛A、B,直尺及铅笔。实验时,在平铺的白纸中间竖直放置一薄玻璃板,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是   ;
(2)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
(3)老师要求所有小组做实验时,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小勇做实验时掌控的玻璃板有些倾斜,产生的后果是:   ;
(4)图乙是小勇小组通过改变蜡烛A的位置,做了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测出数据记录在表内。通过数据分析,小组发现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成   关系;
第1次 C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第2次 B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第3次 A到直线距离 到直线距离 连线与镜面直线垂直
(5)小英很好奇,用书在像所在位置前后左右移动,发现书的表面无法接收到蜡烛的像,这说明实验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18.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图甲)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图乙)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①让入射光线 EO靠近法线ON,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②将法浅ON右侧的纸板向后折,这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   ;
②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   ;
③有 3 mm厚和 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④移去玻璃板后的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不能”或“能”)呈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
19.(2024八上·罗定月考)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和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无论如何移动;在光屏上都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实”)
(4)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cm,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此时它与移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   cm;
(5)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A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为5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6)如图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晚上开车时,来自后方车辆的强光入射到前挡风玻璃,被反射到   (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五、应用题
20.(2023八上·贵阳期中)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活动中,你思考过为什么要用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做实验吗?
21.(2023八上·英德期中)阅读短文,完成以下问题:
智能汽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也越来越智能化。如题图甲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透明度是指车内光照度与车外光照度的比值),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像如图丙所示。
(1)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   (选填“开灯”或“不开灯”);
(2)如图乙所示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影响司机开车,这时就应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透明度”或“厚度”);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   (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水面把来自翠鸟的光进行反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就形成了像,由于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该像是虚像。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翠鸟的大小不变,因此像的大小也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 避免像干扰司机视线,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3.【答案】A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也能成像,不能改变像的大小,也不能改变光的传播速度,更不能使物体更美观,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平面镜的用途分析判断。
4.【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由题可知,若要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应使反射光线向下平移,故应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使入射点向右平移才能达到目的,而平面镜向右平移,入射点和法线的位置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变,所以反射光不能射到P点,故A错误;
B.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即使调整平面镜后,仍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和入射角仍然相等,故B错误;
CD.保持入射光不变,做出反射光射向P点的反射光线,连接OP即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作∠AOP的角平分线OM,为平面镜转动后的法线,作法线OM的垂线即第二次平面镜的位置,如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第一次的平面镜位置应顺时针转动,才能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且两次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为∠AOM>∠AON;
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的大小关系为∠POM>∠BON,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5.【答案】D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A.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时,玻璃板中成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B错误;
C.烛焰与周围环境亮度差别越大,像越清晰,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便于观察,故C错误;
D.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玻璃板向左平移时,蜡烛的位置不变,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不变,像的位置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成像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6.【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仍能成完整的像,原因为像的大小与镜面大小无关,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铅笔的位置不变,将平面镜竖直向上提高2cm,则铅笔的像的位置也不变,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与镜面之间的距离变大,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也变大,像向左运动,故C错误;
D.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与镜面之间的距离变小,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也变小,像向右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7.【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人到镜面的距离是2m,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2m,而照相机是在手中的,照相机到镜面的距离略小于2m,故把相机的焦距调到略小于4m的位置。
故选D。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据此分析判断。
8.【答案】B,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太阳传播过程中经过大气的水蒸气会发生折射,实际位置在b,A错误
B、 乙图中光发生了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正确
C、 丙图中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 ,C错误
D、 丁图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光带排列情况 ,D正确
综上选BD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判识选项
1、光的反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中,遇到反射面,将一部分光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常见例子有:平面镜反射,湖面反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如: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岸面看水水变浅,光的色散,紫光最上,红光最下
9.【答案】B,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BC.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成像特点为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C错误,B正确;
D. 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仪表竖直的像 ,由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0.【答案】B,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 用镜子替代玻璃板不可以完成实验探究,镜子无法观察到像的位置,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物像等大、等距、,所以改变观察角度也能观察到像与B蜡烛重合 ,B正确
C、 未点燃的蜡烛B等效替代点燃的蜡烛A 的像,C错误
D、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 与玻璃板是否垂直于桌面无关,D正确
综上选BD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判识选项
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1.【答案】A,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色散;红外线;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整理队列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若看不到前面的人,说明队列排成了一条直线,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靠近镜面时像的大小不变,故B不正确;
C.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不是可见光,故C不正确;
D.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即光的色散,故D正确。故选AD。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镜面反射的特点以及光的色散,属于基础题。
12.【答案】(1)
(2)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光源S连接窗户的最上端和最下端,作出两条光线,两条光线之间范围,是光线能到达的范围,如图所示:
(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物体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1)光线通过窗户,沿直线传播,判断光线照亮的范围;
(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出像的位置。
(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让电光源S过右侧窗户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分别作出边缘的两条光线,两条光线之间即为光线能到达的范围,如图所示:
(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13.【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点和B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和,再用虚线将像点和连接,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作物体的对称点,连线为像。
14.【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分别做出时针、分针关于平面镜对称的像,据此作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5.【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某一点经过一点反射出两条反射光,所以分别做ab的反向延长线,即为反射点S',做S'关于平面镜对称的S,即为发光点S,S与ab和平面镜交点的连线即为入射光线,据此作图:
【分析】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6.【答案】4.2;不变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3m,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3m,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被测者的距离是:
l=2.3m+2.3m-0.4m=4.2m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如果被测者远离平面镜,视力表的大小不变,则平面镜中所成的视力表的像将不变。
故答案为:4.2;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7.【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4)对称
(5)虚像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 1)用薄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的目的 为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综上 第1空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
综上 第1空为为了研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倾斜可能导致,物像不重合,进而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综上 第1空为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4)物像与玻璃板对称;
综上 第1空为对称
5)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综上 第1空为虚像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填空
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 玻璃板有些倾斜,则不能确定像的位置 ),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8.【答案】(1)变小;不能
(2)方便确定像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不能;虚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1)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所以 入射光线 EO靠近法线ON ,所以反射角变小;反射光线和法线以及入射光线处于同一平面, 将法浅ON右侧的纸板向后折,这时 不能再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综上 第1空、变小; 第2空、不能;
(2)玻璃板能透光,可以通过玻璃板看到像的位置,可以清晰的观察像的位置,根据等效代替法可知,选用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可以分析物像的大小关系,选择较薄的玻璃板可以避免多重像的干扰,平面镜成像为虚像,光屏上不能呈现A的像。
综上 第1空、 方便确定像的位置;第2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第3空、2 ;第4空、不能; 第5空、 虚。
【分析】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19.【答案】(1)2
(2)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3)虚
(4)20
(5)D
(6)下方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1)平面镜成像时,要选择较薄的平面镜子,所以选择2mm
综上 第1空为2
2)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综上 第1空为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3) 平面镜所成的是 虚像
综上 第1空为虚
4)平面镜成像为等距离, 将点燃的蜡烛由A点移至B点,B点距离平面镜为10cm,像距离平面镜也为10cm所以物像距离为20cm
综上 第1空为20
5) 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无法观察到像的位置,不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D错误,ABC正确
选D
6)平面镜成像,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光线被反射到下方
综上 第1空为下方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试验、步骤、结论填空
1、平面镜成像试验:实验仪器有白纸、薄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透明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 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 ,两根大小相同的蜡烛,A蜡烛点燃,B蜡烛熄灭(使用B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判断像物大小关系,等效代替法),光线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方便观察像的位置
2、实验步骤:将玻璃垂直于白纸,点燃蜡烛A, 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在蜡烛B一侧放置光屏,光屏上无法成像
3、试验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为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成虚像
20.【答案】见解析
【知识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解答】玻璃板有透光性,既能成像又能透过玻璃板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能成像,但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镜后的物体,用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做实验。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1.【答案】不开灯;45°;远离;厚度;紫;6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1) 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因为夜间车内开灯会在玻璃上发生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查看车外路况;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物体与像相互垂直,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则应让物体应远离平面镜,成像向上运动;
(3)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
由题意知道,“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100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约为60%。
【分析】(1)夜间车内开灯会在玻璃上发生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查看车外路况;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3)玻璃的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
(4) 过量的紫外线会对身体皮肤造成伤害;
分析图像,找出数据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