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基础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基础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4 18:56:06

文档简介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基础版)
一、单选题
1.(2025八上·榆树期末)下列光学器材中没有透镜的是(  )
A.手机镜头 B.投影仪 C.潜望镜 D.望远镜
2.(2024八上·潮南期末)如图所示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先成放大的虚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B.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C.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3.(2024八上·龙岗期末) 下列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为凸透镜, 通过该透镜观察到的像总是正立的
B.图乙是生活中常用的望远镜, 它的物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图丙是潜望镜, 它利用光的反射成像
D.图丁为显微镜, 显微镜目镜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镜头相同
4.(2023八上·巴中月考)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5.(2023八上·凤台期末)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6.(2023八上·定州期末)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  )
A.投影仪 放大镜 B.投影仪 照相机
C.照相机 投影仪 D.放大镜 照相机
二、填空题
7.(2024八上·汉阴期末)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水滴相当于一个   透镜;玻璃板下面放置小物体,如果通过小水滴看不清该物体,可以在水滴上方放一个放大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
8.(2023八上·衡山期末)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如果物镜放大的倍数 为 20, 目镜放大的倍数为 10,则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为   。
9.(2023八上·硚口期末)2019年5月,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如图所示是会场中展示的“5G远程驾驶”,三个大屏幕分别显示多个视角及车速等信息.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被控制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   (填“凸”或“凹”)透镜,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10.(2023八上·醴陵月考)显微镜的物镜是把微小的物体放大成   (选填“虚”或“实”)像,目镜相当于拿放大镜看这个像。望远镜是:物镜把远处物体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也是相当于用放大镜再来看这个像。
11.(2023八上·重庆市月考)被誉为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的   ,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   提出的“日心说”。(均填科学家名)
12.(2023八上·丹东期末)如图所示,小明把焦距长的凸透镜放在前面,焦距短的凸透镜放在后面,正在模拟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使用,其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13.(2023八上·南县期末)生物实验室常用   镜观察细胞,而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下图中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
三、简答题
14.(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植物的表皮细胞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吗?请说明原因.
15.(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小明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左侧,他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中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望远镜
【解析】【解答】A.手机镜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手机通过镜头将外界物体的像成在感光元件上,从而实现拍照功能,所以手机镜头中有透镜,故A不符合题意;
B.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它把投影片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镜头将图像投射到屏幕上,因此投影仪中有透镜,故B不符合题意;
C.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的。它主要由两块互相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平面镜组成,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眼,从而使人能看到潜望镜上方的物体,潜望镜中没有透镜,故C符合题意;
D.望远镜通常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一般都是凸透镜。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再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望远镜中有透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
2.【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B.显微镜的物镜成成放大的实像,目镜再成放大的虚像,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使用望远镜时,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实像,目镜再成放大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实像;物体在焦点内,成放大的虚像。
3.【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图甲将字放大,为凸透镜,通过该透镜观察到的像有倒立,有正立的,A不符合题意;
B.图乙是望远镜,它的物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图丙是潜望镜,内部有平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成像,C符合题意;
D.图丁为显微镜,其目镜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成倒立的像,或成正立的像;可以是放大或缩小的像;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
4.【答案】C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与照相机类似,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透镜成像特点判识选项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
5.【答案】D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故答案为:D.
【分析】正常人的眼睛通过晶状体的厚薄变化,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6.【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此像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投影仪和放大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7.【答案】凸;显微镜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显微镜
【解析】【解答】水滴相当于凸透镜,两个放大镜组成显微镜。
综上第1空为凸;第2空为显微镜
【分析】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填空
透镜成像规律: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显微镜的组成均为凸透镜。
8.【答案】投影仪;200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为200
综上第1空为投影仪;第2空为200
【分析】根据透镜的应用,以及显微镜的放大原理填空
1、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为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为投影仪,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9.【答案】绿;凸;望远镜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画面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成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外,与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摄像头是凸透镜,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0.【答案】实;缩小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成像时,物体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是: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实像,目镜也是相当于用放大镜看这个像。
【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的实像。
11.【答案】伽利略;哥白尼
【知识点】望远镜;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根据天体运行,哥白尼首先提出了日心说。
【分析】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先驱;哥白尼首先提出了日心说。
12.【答案】望远镜;照相机
【知识点】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开普勒望远镜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放大,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由图可知,小明正在模拟的就是望远镜的使用,其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分析】利用凸透镜看到远处的物体,是望远镜的利用;望远镜的物镜相对于照相机。
13.【答案】显微;晶状体;会聚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显微镜
【解析】【解答】细胞人的肉眼看不到,生物实验实验室常用显微镜通过两次放大观察细胞。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人眼的晶状体就相当于是一个可变焦的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能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
【分析】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生物;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4.【答案】从显微镜中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原因是:显微镜是2个凸透镜组成的,光线从空气进入透镜时发生折射,先成放大实像,再成放大虚像。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
15.【答案】把物体向左侧移动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向右移动,物体要向左移动.
【分析】显微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特点,成实像时,像与物体是倒立的.
1 / 1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分层练习-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基础版)
一、单选题
1.(2025八上·榆树期末)下列光学器材中没有透镜的是(  )
A.手机镜头 B.投影仪 C.潜望镜 D.望远镜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望远镜
【解析】【解答】A.手机镜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手机通过镜头将外界物体的像成在感光元件上,从而实现拍照功能,所以手机镜头中有透镜,故A不符合题意;
B.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它把投影片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镜头将图像投射到屏幕上,因此投影仪中有透镜,故B不符合题意;
C.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路的。它主要由两块互相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平面镜组成,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眼,从而使人能看到潜望镜上方的物体,潜望镜中没有透镜,故C符合题意;
D.望远镜通常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一般都是凸透镜。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再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望远镜中有透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
2.(2024八上·潮南期末)如图所示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先成放大的虚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B.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C.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B.显微镜的物镜成成放大的实像,目镜再成放大的虚像,A不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使用望远镜时,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实像,目镜再成放大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实像;物体在焦点内,成放大的虚像。
3.(2024八上·龙岗期末) 下列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甲为凸透镜, 通过该透镜观察到的像总是正立的
B.图乙是生活中常用的望远镜, 它的物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图丙是潜望镜, 它利用光的反射成像
D.图丁为显微镜, 显微镜目镜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镜头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A.图甲将字放大,为凸透镜,通过该透镜观察到的像有倒立,有正立的,A不符合题意;
B.图乙是望远镜,它的物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图丙是潜望镜,内部有平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成像,C符合题意;
D.图丁为显微镜,其目镜的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成倒立的像,或成正立的像;可以是放大或缩小的像;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对光的反射。
4.(2023八上·巴中月考)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C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成像与照相机类似,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透镜成像特点判识选项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
5.(2023八上·凤台期末)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  )
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答案】D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解析】【解答】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故答案为:D.
【分析】正常人的眼睛通过晶状体的厚薄变化,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6.(2023八上·定州期末)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  )
A.投影仪 放大镜 B.投影仪 照相机
C.照相机 投影仪 D.放大镜 照相机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此像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投影仪和放大镜,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二、填空题
7.(2024八上·汉阴期末)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水滴相当于一个   透镜;玻璃板下面放置小物体,如果通过小水滴看不清该物体,可以在水滴上方放一个放大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
【答案】凸;显微镜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显微镜
【解析】【解答】水滴相当于凸透镜,两个放大镜组成显微镜。
综上第1空为凸;第2空为显微镜
【分析】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填空
透镜成像规律: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物体距透镜小于一倍焦距,呈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物体大于二倍焦距,呈现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为照相机,人眼睛,显微镜的组成均为凸透镜。
8.(2023八上·衡山期末)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如果物镜放大的倍数 为 20, 目镜放大的倍数为 10,则显微镜放大的倍数为   。
【答案】投影仪;200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为200
综上第1空为投影仪;第2空为200
【分析】根据透镜的应用,以及显微镜的放大原理填空
1、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呈倒立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为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为投影仪,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放大倍数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9.(2023八上·硚口期末)2019年5月,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如图所示是会场中展示的“5G远程驾驶”,三个大屏幕分别显示多个视角及车速等信息.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被控制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   (填“凸”或“凹”)透镜,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   (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答案】绿;凸;望远镜
【知识点】色光的三(基)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彩色画面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摄像头成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外,与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摄像头是凸透镜,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0.(2023八上·醴陵月考)显微镜的物镜是把微小的物体放大成   (选填“虚”或“实”)像,目镜相当于拿放大镜看这个像。望远镜是:物镜把远处物体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也是相当于用放大镜再来看这个像。
【答案】实;缩小
【知识点】显微镜;望远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成像时,物体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望远镜是: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外,成缩小的实像,目镜也是相当于用放大镜看这个像。
【分析】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间,成倒立放大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的实像。
11.(2023八上·重庆市月考)被誉为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的   ,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   提出的“日心说”。(均填科学家名)
【答案】伽利略;哥白尼
【知识点】望远镜;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根据天体运行,哥白尼首先提出了日心说。
【分析】伽利略是经典力学的先驱;哥白尼首先提出了日心说。
12.(2023八上·丹东期末)如图所示,小明把焦距长的凸透镜放在前面,焦距短的凸透镜放在后面,正在模拟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使用,其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答案】望远镜;照相机
【知识点】望远镜;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开普勒望远镜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放大,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由图可知,小明正在模拟的就是望远镜的使用,其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
【分析】利用凸透镜看到远处的物体,是望远镜的利用;望远镜的物镜相对于照相机。
13.(2023八上·南县期末)生物实验室常用   镜观察细胞,而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下图中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
【答案】显微;晶状体;会聚
【知识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显微镜
【解析】【解答】细胞人的肉眼看不到,生物实验实验室常用显微镜通过两次放大观察细胞。
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人眼的晶状体就相当于是一个可变焦的凸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能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
【分析】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生物;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三、简答题
14.(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植物的表皮细胞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吗?请说明原因.
【答案】从显微镜中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原因是:显微镜是2个凸透镜组成的,光线从空气进入透镜时发生折射,先成放大实像,再成放大虚像。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
15.(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小明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左侧,他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中央?
【答案】把物体向左侧移动才能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向右移动,物体要向左移动.
【分析】显微镜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一种特点,成实像时,像与物体是倒立的.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