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第1课时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
1.碳链增长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由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向较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的主要途径。某同学设计了如下4个反应,其中可以实现碳链增长的是( )
A.CH3CH2CH2CH2Br和NaCN反应
B.CH3CH2CH2CH2Br和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C.CH3CH2Br和NaOH的水溶液共热
D.CH3CH2CH3和Br2(g)光照
2.在有机合成中,有时需要通过减短碳链的方式来实现由原料到目标产物的转化,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反应中,可成功实现碳链减短的是( )
A.乙烯的聚合反应
B.烯烃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
C.酯化反应
D.卤代烃与NaCN的取代反应
3.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得:
,其中的C可能是( )
A.乙烯 B.乙醇
C.乙二醇 D.乙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发生消去反应引入碳碳双键
B.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引入羧基
C.CH3CH2Br可发生取代反应引入羟基
D.CH2CH—CHCH2与CH2CH2可发生加成反应引入环
5.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入目标官能团。下列反应中,能够在有机化合物碳链上引入羟基官能团的是( )
A.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
B.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
C.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
D.羧酸和醇在有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6.由溴乙烷制乙二酸乙二酯()的过程中依次所发生反应的类型最合理的是( )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还原反应
A.②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②
C.③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③②
7.由1,3-丁二烯合成2-氯-1,3-丁二烯的路线如下:
本合成中各步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A.加成、水解、加成、消去
B.取代、水解、取代、消去
C.加成、取代、取代、消去
D.取代、取代、加成、氧化
8.根据如图所示合成路线,其中反应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A→B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B→C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C.C→D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D.D→E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9.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没有全部注明)。
AB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填字母,下同)反应④的反应类型为 。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酯化反应
(4)在合成路线中,设计第③和⑥两步反应的目的是 。
10.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其中不可行的是( )
A.用乙烯合成乙酸:CH2CH2CH3CH2OHCH3CHO CH3COOH
B.用氯苯合成环己烯:
C.用乙烯合成乙二醇:CH2CH2ClCH2CH2ClHOCH2CH2OH
D.用甲苯合成苯甲醇:
11.是一种有机烯醚,可以用烃A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分子式为C4H4O
B.A的结构简式是CH2CHCH2CH3
C.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
12.巴豆醛是橡胶硫化促进剂、酒精变性剂和鞣剂的合成中间体,存在如下转化过程:
W巴豆醛XYZ
已知:①X为CH3CHCHCH(OH)CN;②Z为六元环状化合物;③羟基直接与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相连不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X具有相同官能团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1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Y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5个
C.W的同分异构体中,含6个相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有3种
D.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分离提纯Z
13.按以下步骤可由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的结构简式: ,B中所有碳原子 (填“可能”或“不可能”)共面。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3)试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1课时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
1.A B、C可实现官能团的转化,D中可引入溴原子,但均不会实现碳链增长;A中反应为CH3(CH2)3Br+NaCNCH3(CH2)3CN+NaBr,碳链上增加一个碳原子。
2.B A、D项反应均会引起碳链增长;C项酯化反应会引入“”,不能使碳链减短;只有B项反应可使碳链减短,如CH3—CHCH—CH32CH3COOH。
3.C 由合成路线可知,烃A与Br2反应,生成卤代烃B,B再水解生成醇C,C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得目标产物。1,4-二氧六环是环醚,应是由乙二醇通过分子间脱水反应合成的,C为乙二醇。
4.B 中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故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羧酸,B不正确。
5.C 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卤代烃,过程中并不能引入羟基官能团,A不符合题意;卤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过程中并不能引入羟基官能团,B不符合题意;醛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醇,过程中可以引入羟基官能团,C符合题意;羧酸和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过程中并不能引入羟基官能团,D不符合题意。
6.B 要制取乙二酸乙二酯,需先制备乙二酸和乙二醇,乙二酸可由乙二醇氧化得到;乙二醇可由乙烯与X2(卤素单质)加成后再水解得到,乙烯可由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因此发生的反应流程为CH3CH2BrCH2CH2XCH2—CH2XHOCH2—CH2OHHOOC—COOH,发生的反应依次为消去、加成、水解(取代)、氧化和酯化(取代)反应,B项正确。
7.A 根据合成路线中各中间产物中官能团的转化,可确定每步转化的反应类型,①为加成反应,②为水解反应,③为加成反应,④为消去反应。
8.A 有机物A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B,A项正确;有机物B是环醚,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C,B项错误;有机物C中含有羟基,与氯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有机物D(),C项错误;有机物D中的2个—Cl被2个—CN取代生成有机物E,D项错误。
9.(1)
(2)+C2H5OH
(3)A C
(4)保护酚羟基,防止其被氧化
解析:(1)甲苯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甲基的邻位和对位,由反应②的产物可得A是甲苯的对位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到的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3)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反应④为苯环上的甲基被氧化为羧基的反应,为氧化反应。(4)酚羟基很容易被氧化,所以为防止氧化反应过程中酚羟基被氧化,设计了第③和⑥两步,先把—OH转化为—OCH3,然后再将—OCH3转化为—OH。
10.B CH2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CH3CH2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H3CHO,CH3CHO进一步被氧化生成CH3COOH,A项方案可行;氯苯与氢气反应生成一氯环己烷,一氯环己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环己烯,而选项中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B项方案不可行;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ClCH2CH2Cl,ClCH2CH2Cl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生成HOCH2CH2OH,C项方案可行;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 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生成 ,D项方案可行。
11.C 根据键线式的特点,的分子式为C4H6O,A错误;根据目标产物碳链特点及反应条件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B错误;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正确;A与Br2/CCl4发生1,4-加成,生成B(BrCH2CHCHCH2Br),B在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HOCH2CHCHCH2OH),C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则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水解(取代)反应、取代反应,D错误。
12.A 已知X为CH3CHCHCH(OH)CN;酸性条件下转化为Y,则Y为
CH3CHCHCH(OH)COOH;Y在浓硫酸作用下转化为Z,Z为六元环状化合物,则Y发生酯化反应,Z为
;巴豆醛为CH3CHCHCHO,巴豆醛与氢气加成生成的W为CH3CH2CH2CH2OH。羟基直接与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相连不稳定,因此与X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共14种,可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写,固定—OH,移动—CN,位置有4种,固定—OH,移动 —CN,位置有4种,固定—OH,移动—CN,位置有4种,固定—OH,移动—CN,位置有3种,去掉X本身,总共14种,A错误;Y为CH3CHCHCH(OH)COOH,根据乙烯6个原子共平面、单键可旋转,可以推出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5个,B正确;W的同分异构体中含6个相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有3种:(CH3)2CHCH2OH、CH3CH2OCH2CH3、(CH3)2CH—O—CH3,C正确;酯类物质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小,可用此方法分离提纯Z,D正确。
13.(1) 不可能
(2)②④ ⑦
(3)+H2O
+2NaOH+2NaBr+2H2O
解析: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为,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则B为,B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C为,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D为,D与溴单质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E,E为,E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为,F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3 / 3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第1课时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
课程 标准 1.掌握构建目标分子碳骨架,官能团引入、转化或消除的方法。 2.体会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分点突破(一) 碳骨架的构建
1.合成路线的核心
构建目标化合物分子的 和引入所必需的官能团是合成路线设计的核心。
2.碳骨架的构建
构建碳骨架,包括在原料分子及中间化合物分子的碳骨架上 或 碳链、 或 等。
(1)碳链的增长
①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a.卤代烃中卤素原子被氰基取代
如CH3CH2Br+NaCN,
CH3CH2CN。
b.卤代烃中卤素原子被炔基取代
②加成反应
a.羟醛缩合反应
如2CH3CHO ,
CH3CHO+HCHO 。
b.醛、酮的加成反应
c.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提醒
①通过羟醛缩合增长碳链时,至少有一个分子中含有α-H 才能完成该反应。
+。
②酯化反应虽然可以使主链上的碳原子数增加,但同时在主链上引入了氧原子。故一般情况下,不把酯化反应列为增长碳链的反应。
(2)碳链的缩短
(3)常见成环的方法
①烯、炔烃的成环
a.烯烃的氧化
b.炔烃的聚合
c.双烯的聚合
+||
②烃的衍生物的缩合成环
a.羟基—羟基缩合成环
b.羟基—羧基酯化成环
c.羧基—羧基缩合成环
d.羧基—氨基缩合成环
(4)常见开环的方法
①某些氧化反应,如某些含有碳碳双键的环状有机化合物被氧化可以生成链状有机化合物。
HOOCCH2CH2CH2CH2COOH
②某些水解反应,如环状的酯可以水解生成链状有机化合物。
1.下列不属于碳链增长的反应的是( )
A.CH3CHCH2+Br2CH3CHBrCH2Br
B.CH2CH2+CH2CH2
CH2CHCH2CH3
C.CH≡CH+CH≡CH
CH2CHC≡CH
D.+NaCN
+NaCl
2.下列反应能够使碳链缩短的是( )
①烯烃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②乙苯被酸性KMnO4 溶液氧化
③重油裂化为汽油
④CH3COOCH3与NaOH溶液共热
⑤炔烃与溴水反应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3.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的反应为2CH3CH2Br+2NaCH3CH2CH2CH3+2NaBr,应用这一反应类型,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反应合成环丁烷的是( )
A.CH3Br
B.CH2BrCH2CH2CH2Br
C.CH2BrCH2CH2Br
D.CH3CH2CH2CH2Br
分点突破(二) 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一、以乙烯为例探究官能团的引入
乙烯是植物当中自然存在的激素,能调节植物的成熟和衰老。乙烯是常用的催熟剂。
【交流讨论】
请以乙烯为起始物,列出实现下列转化的途径:
(1)在碳链上引入卤素原子的途径: 。
(2)在碳链上引入羟基的途径: 。
(3)在碳链上引入醛基的途径: 。
(4)在碳链上引入羧基的途径: 。
二、官能团的引入、转化和消除
1.官能团的引入
方法 举例
引入碳碳双键 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CH3CH2CH2OHCH3CHCH2↑+H2O CH3CH2CH2Cl+NaOHCH3CHCH2↑+NaCl+H2O
炔烃与H2、卤化氢、卤素单质的不完全加成反应 CH≡CH+HClCH2CHCl
引入卤素原子 炔烃、烯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应 CH2CH2+HClCH3CH2Cl CH≡CH+HClCH2CHCl
引入卤素原子 烷烃、芳香烃的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3Cl2+3HCl +Cl2+HCl
烯烃、羧酸α-H的取代反应 CH3CHCH2+Cl2ClCH2CHCH2+HCl RCH2COOH+Cl2+HCl
醇与卤化氢的取代反应 R—OH+HXR—X+H2O
引入羟基 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 CH2CH2+H2OCH3CH2OH
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RCHO+H2RCH2OH
卤代烃、酯的水解反应 C2H5Br+NaOHC2H5OH+NaBr +H—OH+R'OH
羧酸在一定条件下被还原 RCOOHRCH2OH
醇的催化氧化 2CH3CH2OH+O22CH3CHO+2H2O
引入羧基 某些烯烃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H3)2CC(CH3)2 2(CH3)2CO
醛的氧化(或催化氧化)反应 CH3CHOCH3COOH 2CH3CHO+O22CH3COOH
某些烯烃或苯的同系物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H3CHCHCH32CH3COOH
腈的水解反应 CH3CH2CNCH3CH2COOH
醇的氧化反应 CH3CH2OHCH3COOH
酯的水解反应 CH3COOCH2CH3+H2OCH3COOH+CH3CH2OH
2.官能团转化与衍变的三种方式
(1)利用官能团的衍生关系进行官能团种类的转化
(2)通过消去、加成(控制试剂)、水解反应使官能团数目增加
如:①CH3CH2BrCH2CH2CH2BrCH2Br
②CH3CH2OHCH2CH2CH2BrCH2BrHOCH2CH2OH
(3)通过消去、加成(控制条件)反应使官能团位置改变
如:①CH3CH2CH2OHCH3CHCH2
②CH3CH2CH2BrCH3CHCH2
注意:在进行官能团的引入、转化的过程中,附加试剂有可能与原来其他的官能团反应,因此在合成过程中应先对其进行保护,等引入新的官能团后,再将其还原为原有的官能团。如酚羟基易被氧化,所以在氧化其他官能团前可以先使其与NaOH反应,把—OH转变为—ONa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酸化将其转变为—OH。
3.从分子中消除官能团的方法
(1)经加成反应消除不饱和键。
(2)经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等反应消除—OH。
(3)经加成或氧化反应消除—CHO。
(4)经水解反应消除酯基。
(5)通过消去或水解反应可消除卤素原子。
1.下列反应可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是(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酯化反应 ⑤还原反应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在有机合成中,常会将官能团消除或增加,下列相关过程中反应类型及相关产物不合理的是( )
A.乙烯→乙二醇:CH2CH2 BrCH2—CH2BrHOCH2—CH2OH
B.溴乙烷→乙醇:CH3CH2Br CH2CH2CH3CH2OH
C.1-溴丁烷→1-丁炔:CH3CH2CH2CH2Br CH3CH2CHCH2
CH3CH2CHBr—CH2BrCH3CH2C≡CH
D.乙烯→乙炔:CH2CH2 BrCH2—CH2BrCH≡CH
官能团的保护(归纳与论证)
已知Ⅰ.
Ⅱ.(苯胺易被氧化)
请用有机合成流程图形式表示出由乙苯和其他无机化合物合成的最合理方案(不超过3步)。
变式:第②步和第③步能换一下顺序吗?为什么?
【规律方法】
官能团的保护
有机合成时,往往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多个官能团,但有时在引入某一个官能团时容易对其他官能团造成破坏,导致不能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因此,在制备过程中要把分子中的某些官能团通过恰当的方法保护起来,在适当的时候再将其转变回来,从而达到有机合成的目的。
(1)酚羟基的保护
因酚羟基易被氧化,所以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先使其与NaOH反应,把—OH变为—ONa,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酸化将其转变为—OH。
(2)碳碳双键的保护
碳碳双键也容易被氧化,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利用其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利用消去反应或其他反应转变为碳碳双键。
例如:+Br2,
+Zn+ZnBr2。
(3)氨基(—NH2)的保护
例如,在对硝基甲苯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应先把—CH3氧化成—COOH,再把—NO2还原为—NH2。防止当酸性KMnO4溶液氧化—CH3时,—NH2(具有还原性)也被氧化。
(4)醛基的保护
醛基可被弱氧化剂氧化,对其保护和恢复的过程为
+H2R—CH2—OH,
R—CH2—OHR—CHO。
检验碳碳双键时,当有机物中还含有醛基时,可以先用弱氧化剂,如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等氧化醛基,再用溴水、酸性KMnO4溶液等对碳碳双键进行检验。
【迁移应用】
1.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为,它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路线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Ⅰ
Ⅱ
戊(C9H9O3N)甲
Ⅲ Ⅳ
A.步骤Ⅰ、Ⅳ是为了保护氨基
B.步骤Ⅰ中发生的反应是消去反应
C.戊的结构简式为
D.步骤Ⅳ中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2.从最初的水杨酸()到阿司匹林(),再到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水杨酸系列药物产品的结构改造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一种制备水杨酸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设计步骤①的目的是利用—SO3H占位,减少副产物生成
B.1 mol阿司匹林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C.若将步骤④、⑤的顺序互换,还需在④、⑤之间增加保护酚羟基的步骤
D.要获得疗效更佳、作用时间更长的缓释阿司匹林,可以对分子结构进行修饰
1.下列反应不能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羟基的是( )
A.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B.聚酯的水解反应
C.油脂的水解反应
D.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
2.下列反应可以在烃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的是( )
A.苯与溴水共热
B.光照甲苯和溴蒸气
C.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
D.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3.下列属于碳链减短的反应是( )
A.CH3CH2CH2Cl+NaOH CH3CH2CH2OH+NaCl
B.C6H5Li+CO2C6H5COOLi
C.CH3CH2CHO+HCN CH3CH2CH(CN)OH
D.CH3CHCHCH32CH3COOH
4.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形成环状化合物的是( )
A.HO—CH2—CH2—CH2—COOH
B.Cl—CH2—CH2—CH2—CH2—Cl
C.
D.NH2—CH2—CH2—CH2—COOH
5.富马酸(反式丁烯二酸)与Fe2+形成的配合物——富马酸亚铁又称“富血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以下是合成富马酸铁的一种工艺路线:
BD富马酸富血铁
回答下列问题:
(1)A→B引入的官能团是 。
(2)B→C的过程中官能团发生的变化是 ,
其反应类型属于 。
(3)C→F的一系列变化中使官能团的数目 、位置 。
(4)其中构建碳骨架的步骤是 。
第1课时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师生互动
1.碳骨架 2.增长 缩短 成环 开环
(1)②a.
自主练习
1.A 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碳链上的碳原子数没有增加,不属于碳链增长的反应,A符合题意;两分子乙烯加成生成1-丁烯,碳链上的碳原子数增加,B不符合题意;两分子乙炔发生加成反应,碳链上的碳原子数增加,C不符合题意;与氰化钠发生取代反应,苯环的支链上增加一个碳原子,D不符合题意。
2.D ①中反应使碳碳双键断裂,碳链缩短;②中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环侧链的碳链缩短;③中反应使碳碳键断裂,碳链缩短;④中反应生成乙酸钠和甲醇,碳链缩短;⑤中反应生成溴代烃,碳链长度不变。
3.B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CH3Br与钠发生反应生成的是CH3CH3,CH2BrCH2CH2Br与钠反应可以生成环丙烷或环己烷,CH3CH2CH2CH2Br与钠反应生成正辛烷,A、C、D不符合题意;CH2BrCH2CH2CH2Br与金属钠反应后可生成环丁烷,B符合题意。
分点突破(二)
师生互动
交流讨论
提示:(1)CH2CH2+HClCH3CH2Cl、CH2CH2+Cl2CH2ClCH2Cl
(2)CH2CH2+H2OCH3CH2OH
(3)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
(4)CH2CH2+HCNCH3CH2CN、CH3CH2CNCH3CH2COOH
自主练习
1.B 卤素原子被羟基取代、酯的水解反应都可以引入羟基;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属于还原反应)都可以引入羟基;消去反应、酯化反应都不能引入羟基,B项正确。
2.B B项,溴乙烷转化为乙醇,官能团由碳溴键转化为羟基,溴乙烷直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即可,不合理。
【关键能力·细培养】
提示:
。
提示:不能。因为—NH2容易被氧化。
迁移应用
1.B 步骤Ⅰ为氨基中的1个H原子被CH3CO—取代,B项错误;步骤Ⅲ中
被氧化、然后酸化得到的戊为,步骤Ⅳ中发生水解反应得到,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Ⅰ、Ⅳ是为了保护氨基,A项正确。
2.B 由步骤①~③分析可知:①中引入—SO3H占位,使②中的—Br定位到甲基的邻位,通过③又去除—SO3H,A正确;阿司匹林的结构中有羧基和酯基,它们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能够继续和氢氧化钠反应,则1 mol阿司匹林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B错误;酚羟基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若将步骤④、⑤的顺序互换,还需在④、⑤之间增加保护酚羟基的步骤,C正确;分子结构的修饰可以优化药物性能,D正确。
【教学效果·勤检测】
1.A 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能引入酯基;聚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均能引入羟基。
2.B 苯与溴水不反应但能发生萃取;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的取代反应、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的消去反应都是消除了卤素原子而不是引入卤素原子。
3.D A项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结果是卤素原子被羟基取代,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项是发生在CO2中不饱和键上的加成反应,结果是在苯环上增加了一个支链碳原子;C项是发生在醛基上的加成反应,结果是碳链上增加了一个碳原子;D项中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碳链减短。
4.C HOCH2CH2CH2COOH有两个官能团,可以生成环状酯;Cl—CH2CH2CH2CH2—Cl与金属钠反应可生成;不能直接反应形成环状化合物;NH2—CH2CH2CH2—COOH可自身发生反应形成酰胺基,可形成环状化合物。
5.(1)氯原子(或碳氯键)
(2)消除了氯原子,引入了碳碳双键 消去反应
(3)增加 改变
(4)F→G
9 / 9(共87张PPT)
第1课时
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
课程 标准 1.掌握构建目标分子碳骨架,官能团引入、转化或消除的方法。
2.体会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4、学科素养·稳提升
2、关键能力·细培养
3、教学效果·勤检测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碳骨架的构建
1. 合成路线的核心
构建目标化合物分子的 和引入所必需的官能团是合成路
线设计的核心。
2. 碳骨架的构建
构建碳骨架,包括在原料分子及中间化合物分子的碳骨架上
或 碳链、 或 等。
碳骨架
增
长
缩短
成环
开环
(1)碳链的增长
①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a.卤代烃中卤素原子被氰基取代
如CH3CH2Br+NaCN ,
CH3CH2CN 。
b.卤代烃中卤素原子被炔基取代
②加成反应
a.羟醛缩合反应
如2CH3CHO ,
CH3CHO+HCHO 。
b.醛、酮的加成反应
c.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提醒
①通过羟醛缩合增长碳链时,至少有一个分子中含有α-H 才能完成该
反应。
+
②酯化反应虽然可以使主链上的碳原子数增加,但同时在主链上引入了
氧原子。故一般情况下,不把酯化反应列为增长碳链的反应。
(2)碳链的缩短
(3)常见成环的方法
①烯、炔烃的成环
a.烯烃的氧化
c.双烯的聚合
+||
b.炔烃的聚合
②烃的衍生物的缩合成环
a.羟基—羟基缩合成环
b.羟基—羧基酯化成环
c.羧基—羧基缩合成环
d.羧基—氨基缩合成环
(4)常见开环的方法
①某些氧化反应,如某些含有碳碳双键的环状有机化合物被氧
化可以生成链状有机化合物。
HOOCCH2CH2CH2CH2COOH
②某些水解反应,如环状的酯可以水解生成链状有机化合物。
1. 下列不属于碳链增长的反应的是( )
解析: 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碳链上的碳原子数没有增
加,不属于碳链增长的反应,A符合题意;两分子乙烯加成生成1-
丁烯,碳链上的碳原子数增加,B不符合题意;两分子乙炔发生加
成反应,碳链上的碳原子数增加,C不符合题意; 与氰
化钠发生取代反应,苯环的支链上增加一个碳原子,D不符合题
意。
2. 下列反应能够使碳链缩短的是( )
①烯烃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②乙苯被酸性KMnO4 溶液氧化
③重油裂化为汽油
④CH3COOCH3与NaOH溶液共热
⑤炔烃与溴水反应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解析: ①中反应使碳碳双键断裂,碳链缩短;②中反应生成苯
甲酸,苯环侧链的碳链缩短;③中反应使碳碳键断裂,碳链缩短;
④中反应生成乙酸钠和甲醇,碳链缩短;⑤中反应生成溴代烃,碳
链长度不变。
3. 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例如溴乙烷与钠发生的反应为
2CH3CH2Br+2Na CH3CH2CH2CH3+2NaBr,应用这一反应类
型,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反应合成环丁烷的是( )
A. CH3Br B. CH2BrCH2CH2CH2Br
C. CH2BrCH2CH2Br D. CH3CH2CH2CH2Br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可知,CH3Br与钠发生反应生成的是
CH3CH3,CH2BrCH2CH2Br与钠反应可以生成环丙烷或环己烷,
CH3CH2CH2CH2Br与钠反应生成正辛烷,A、C、D不符合题意;
CH2BrCH2CH2CH2Br与金属钠反应后可生成环丁烷,B符合题意。
分点突破(二) 官能团的引入与转化
一、以乙烯为例探究官能团的引入
乙烯是植物当中自然存在的激素,能调节植物的成熟和衰老。乙烯
是常用的催熟剂。
【交流讨论】
请以乙烯为起始物,列出实现下列转化的途径:
(1)在碳链上引入卤素原子的途径: 。
提示: CH2 CH2+HCl CH3CH2Cl、
CH2 CH2+Cl2 CH2ClCH2Cl
(2)在碳链上引入羟基的途径: 。
提示: CH2 CH2+H2O CH3CH2OH
(3)在碳链上引入醛基的途径: 。
提示: CH2 CH2+H2O CH3CH2OH、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4)在碳链上引入羧基的途径: 。
提示: CH2 CH2+HCN CH3CH2CN、
CH3CH2CN CH3CH2COOH
二、官能团的引入、转化和消除
1. 官能团的引入
方法 举例
引
入
碳
碳
双
键 醇、卤代烃的消去反
应
炔烃与H2、卤化氢、
卤素单质的不完全加
成反应
方法 举例
引
入
卤
素
原
子 炔烃、烯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应
烷烃、芳香烃的取代反应
方法 举例
引
入
卤
素
原
子 烯烃、羧酸α-H的取
代反应
醇与卤化氢的取代反
应
方法 举例
引
入
羟
基 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
醛、酮与氢气的加成
反应 RCHO+H2 RCH2OH
卤代烃、酯的水解反
应 C2H5Br+NaOH C2H5OH+NaBr
+H—OH +R'OH
羧酸在一定条件下被
还原 RCOOH RCH2OH
方法 举例
引入
羰基 醇的催化氧化 2CH3CH2OH+O2 2CH3CHO+
2H2O
某些烯烃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
引入
羧基 醛的氧化(或催化
氧化)反应 CH3CHO CH3COOH
2CH3CHO+O2 2CH3COOH
方法 举例
引入
羧基 某些烯烃或苯的同
系物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
腈的水解反应 CH3CH2CN CH3CH2COOH
醇的氧化反应 CH3CH2OH CH3COOH
酯的水解反应 CH3COOCH2CH3+H2O CH3COOH+
CH3CH2OH
2. 官能团转化与衍变的三种方式
(1)利用官能团的衍生关系进行官能团种类的转化
(2)通过消去、加成(控制试剂)、水解反应使官能团数目增加
如:①CH3CH2Br CH2 CH2 CH2BrCH2Br
②CH3CH2OH CH2
CH2 CH2BrCH2Br HOCH2CH2OH
(3)通过消去、加成(控制条件)反应使官能团位置改变
如:①CH3CH2CH2OH CH3CH
CH2
②CH3CH2CH2Br CH3CH CH2
注意:在进行官能团的引入、转化的过程中,附加试剂有可能与原来其他的官能团反应,因此在合成过程中应先对其进行保护,等引入新的官能团后,再将其还原为原有的官能团。如酚羟基易被氧化,所以在氧化其他官能团前可以先使其与NaOH反应,把—OH转变为—ONa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酸化将其转变为—OH。
3. 从分子中消除官能团的方法
(1)经加成反应消除不饱和键。
(2)经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等反应消除—OH。
(3)经加成或氧化反应消除—CHO。
(4)经水解反应消除酯基。
(5)通过消去或水解反应可消除卤素原子。
1. 下列反应可能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是( )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酯化反应 ⑤还原反应
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解析: 卤素原子被羟基取代、酯的水解反应都可以引入羟
基;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属于还
原反应)都可以引入羟基;消去反应、酯化反应都不能引入羟
基,B项正确。
2. 在有机合成中,常会将官能团消除或增加,下列相关过程中反应类
型及相关产物不合理的是( )
解析: B项,溴乙烷转化为乙醇,官能团由碳溴键转化为羟
基,溴乙烷直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即可,不合理。
关键能力·细培养
2
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
官能团的保护(归纳与论证)
已知Ⅰ.
Ⅱ. (苯胺易被氧化)
请用有机合成流程图形式表示出由乙苯和其他无机化合物合
成 的最合理方案(不超过3步)。
提示:
。
变式:第②步和第③步能换一下顺序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NH2容易被氧化。
【规律方法】
官能团的保护
有机合成时,往往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多个官能团,但有时在引入
某一个官能团时容易对其他官能团造成破坏,导致不能实现目标化合
物的合成。因此,在制备过程中要把分子中的某些官能团通过恰当的
方法保护起来,在适当的时候再将其转变回来,从而达到有机合成的
目的。
(1)酚羟基的保护
因酚羟基易被氧化,所以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先使其与NaOH
反应,把—OH变为—ONa,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酸化将
其转变为—OH。
(2)碳碳双键的保护
碳碳双键也容易被氧化,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利用其与卤素
单质、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利用消
去反应或其他反应转变为碳碳双键。
例如: +Br2 ,
+Zn +ZnBr2。
(3)氨基(—NH2)的保护
例如,在对硝基甲苯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过程中应先把—CH3氧
化成—COOH,再把—NO2还原为—NH2。防止当酸性KMnO4溶
液氧化—CH3时,—NH2(具有还原性)也被氧化。
(4)醛基的保护
醛基可被弱氧化剂氧化,对其保护和恢复的过程为
+H2 R—CH2—OH,
R—CH2—OH R—CHO。
检验碳碳双键时,当有机物中还含有醛基时,可以先用弱氧化
剂,如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等氧化醛基,再用溴
水、酸性KMnO4溶液等对碳碳双键进行检验。
【迁移应用】
1. 有机物甲的结构简式为 ,它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路
线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Ⅰ
Ⅱ Ⅲ
戊(C9H9O3N) 甲
Ⅳ
A. 步骤Ⅰ、Ⅳ是为了保护氨基
B. 步骤Ⅰ中发生的反应是消去反应
C. 戊的结构简式为
D. 步骤Ⅳ中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解析: 步骤Ⅰ为氨基中的1个H原子被CH3CO—取代,B项错误;步
骤Ⅲ中 被氧化、然后酸化得到的戊
为 ,步骤Ⅳ中 发生
水解反应得到 ,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D项
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Ⅰ、Ⅳ是为了保护氨基,A项正确。
2. 从最初的水杨酸( )到阿司匹林( ),再
到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水杨酸系列药物产品的结构改造经历了数百
年的历史。一种制备水杨酸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设计步骤①的目的是利用—SO3H占位,减少副产物生成
B. 1 mol阿司匹林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
C. 若将步骤④、⑤的顺序互换,还需在④、⑤之间增加保护酚羟基
的步骤
D. 要获得疗效更佳、作用时间更长的缓释阿司匹林,可以对分子结
构进行修饰
解析: 由步骤①~③分析可知:①中引入—SO3H占位,使②中
的—Br定位到甲基的邻位,通过③又去除—SO3H,A正确;阿司
匹林的结构中有羧基和酯基,它们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酯
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能够继续和氢氧化钠反应,则1 mol阿司匹林
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B错误;酚
羟基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若将步骤④、⑤的顺序互
换,还需在④、⑤之间增加保护酚羟基的步骤,C正确;分子结构
的修饰可以优化药物性能,D正确。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下列反应不能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羟基的是( )
A.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B. 聚酯的水解反应
C. 油脂的水解反应
D. 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
解析: 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能引入酯基;
聚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水解反应、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均能引入
羟基。
2. 下列反应可以在烃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的是( )
A. 苯与溴水共热
B. 光照甲苯和溴蒸气
C. 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液共热
D. 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解析: 苯与溴水不反应但能发生萃取;溴乙烷与NaOH的水溶
液的取代反应、溴乙烷与NaOH的醇溶液的消去反应都是消除了卤
素原子而不是引入卤素原子。
3. 下列属于碳链减短的反应是( )
A. CH3CH2CH2Cl+NaOH CH3CH2CH2OH+NaCl
解析: A项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结果是卤素原子被羟基取
代,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项是发生在CO2中不饱
和键上的加成反应,结果是在苯环上增加了一个支链碳原子;C项
是发生在醛基上的加成反应,结果是碳链上增加了一个碳原子;D
项中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碳链减短。
4. 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形成环状化合物的是( )
A. HO—CH2—CH2—CH2—COOH
B. Cl—CH2—CH2—CH2—CH2—Cl
C.
D. NH2—CH2—CH2—CH2—COOH
解析: HOCH2CH2CH2COOH有两个官能团,可以生成环状
酯;Cl—CH2CH2CH2CH2—Cl与金属钠反应可生
成 ; 不能直接反应形成环状化
合物;NH2—CH2CH2CH2—COOH可自身发生反应形成酰胺基,可
形成环状化合物。
5. 富马酸(反式丁烯二酸)与Fe2+形成的配合物——富马酸亚铁又称
“富血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以下是合成富马酸铁的一种
工艺路线:
B D
富马酸 富血铁
回答下列问题:
(1)A→B引入的官能团是 。
(2)B→C的过程中官能团发生的变化是
,
其反应类型属于 。
(3)C→F的一系列变化中使官能团的数目 、位置
。
(4)其中构建碳骨架的步骤是 。
氯原子(或碳氯键)
消除了氯原子,引入了
碳碳双键
消去反应
增加
改
变
F→G
学科素养·稳提升
4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碳链增长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由小分子有机化合
物向较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转化的主要途径。某同学设计了如下4个
反应,其中可以实现碳链增长的是( )
A. CH3CH2CH2CH2Br和NaCN反应
B. CH3CH2CH2CH2Br和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C. CH3CH2Br和NaOH的水溶液共热
D. CH3CH2CH3和Br2(g)光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B、C可实现官能团的转化,D中可引入溴原子,但均不
会实现碳链增长;A中反应为CH3(CH2)3Br+NaCN CH3
(CH2)3CN+NaBr,碳链上增加一个碳原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在有机合成中,有时需要通过减短碳链的方式来实现由原料到目标
产物的转化,某同学设计的下列反应中,可成功实现碳链减短的是
( )
A. 乙烯的聚合反应
B. 烯烃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
C. 酯化反应
D. 卤代烃与NaCN的取代反应
解析: A、D项反应均会引起碳链增长;C项酯化反应会引入
“ ”,不能使碳链减短;只有B项反应可使碳链减短,如
CH3—CH CH—CH3 2CH3COO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得:
,其中的C可能是( )
A. 乙烯 B. 乙醇
C. 乙二醇 D. 乙醛
解析: 由合成路线可知,烃A与Br2反应,生成卤代烃B,B再水
解生成醇C,C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得目标产物。1,4-二氧六环是
环醚,应是由乙二醇通过分子间脱水反应合成的,C为乙二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发生消去反应引入碳碳双键
B. 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引入羧基
C. CH3CH2Br可发生取代反应引入羟基
解析: 中 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故不能发生
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羧酸,B不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入目标官能团。下列反应中,能够在
有机化合物碳链上引入羟基官能团的是( )
A. 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
B. 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反应
C. 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
D. 羧酸和醇在有浓硫酸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卤代烃,过程中并不
能引入羟基官能团,A不符合题意;卤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
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烃,过程中并不能引入羟基官能团,B不符
合题意;醛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醇,过程中可
以引入羟基官能团,C符合题意;羧酸和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
酯化反应生成酯,过程中并不能引入羟基官能团,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6. 由溴乙烷制乙二酸乙二酯( )的过程中依次所发生
反应的类型最合理的是( )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还原反应
A. ②③①④② B. ③①②④②
C. ③①②④⑤ D. ②④⑤③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要制取乙二酸乙二酯,需先制备乙二酸和乙二醇,乙二
酸可由乙二醇氧化得到;乙二醇可由乙烯与X2(卤素单质)加成
后再水解得到,乙烯可由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得到,因此发生的反
应流程为CH3CH2Br CH2 CH2 XCH2—CH2X HOCH2—
CH2OH HOOC—COOH ,发生的反应依次
为消去、加成、水解(取代)、氧化和酯化(取代)反应,B项正
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由1,3-丁二烯合成2-氯-1,3-丁二烯的路线如
下:
本合成中各步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A. 加成、水解、加成、消去 B. 取代、水解、取代、消去
C. 加成、取代、取代、消去 D. 取代、取代、加成、氧化
解析: 根据合成路线中各中间产物中官能团的转化,可确定每
步转化的反应类型,①为加成反应,②为水解反应,③为加成反
应,④为消去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根据如图所示合成路线,其中反应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
A. A→B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 B→C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
C. C→D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D. D→E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有机物A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
机物B,A项正确;有机物B是环醚,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有机物C,B项错误;有机物C中含有羟基,与氯化氢发生取代反应
生成有机物D( ),C项错误;有机物D中的2个—
Cl被2个—CN取代生成有机物E,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工业上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其合成
路线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没有全部注明)。
A
B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甲苯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甲基的邻位和对
位,由反应②的产物可得A是甲苯的对位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
得到的物质,A的结构简式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反应④为苯环上的甲基被氧化为羧基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4)酚羟基很容易被氧化,所以为防止氧化反应过程中酚羟基被氧化,设计了第③和⑥两步,先把—OH转化为—OCH3,然后再将—OCH3转化为—O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有机物写结
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填字母,下同)反应④的反应类型
为 。
A. 取代反应 B. 加成反应
+ C2H5OH
A
C
解析: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是取代反应,反应④为苯环上的甲基被氧化为羧基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C. 氧化反应 D. 酯化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4)在合成路线中,设计第③和⑥两步反应的目的是
。
解析:酚羟基很容易被氧化,所以为防止氧化反应过程中酚羟基被氧化,设计了第③和⑥两步,先把—OH转化为—OCH3,然后再将—OCH3转化为—OH。
保护酚羟
基,防止其被氧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其中不可行的是( )
B. 用氯苯合成环己烯:
D. 用甲苯合成苯甲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CH2 CH2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
CH3CH2OH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H3CHO,CH3CHO进一步被氧
化生成CH3COOH,A项方案可行;氯苯与氢气反应生成一氯环己
烷,一氯环己烷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生成环己烯,而选项
中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B项方案不可行;乙烯与氯气反应
生成ClCH2CH2Cl,ClCH2CH2Cl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生成
HOCH2CH2OH,C项方案可行;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
代反应生成 , 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
生成 ,D项方案可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是一种有机烯醚,可以用烃A通过下列路线制得: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分子式为C4H4O
C.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消去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根据键线式的特点, 的分子式为C4H6O,A错误;
根据目标产物碳链特点及反应条件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2
CH—CH CH2,B错误;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C正确;A与Br2/CCl4发生1,4-加成,生成B
(BrCH2CH CHCH2Br),B在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生
成C(HOCH2CH CHCH2OH),C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
取代反应生成 ,则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水解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巴豆醛是橡胶硫化促进剂、酒精变性剂和鞣剂的合成中间体,存
在如下转化过程:
W 巴豆醛 X Y Z
已知:①X为CH3CH CHCH(OH)CN;②Z为六元环状化合
物;③羟基直接与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相连不稳定。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 与X具有相同官能团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1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Y分子中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5个
C. W的同分异构体中,含6个相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有3种
D. 可用饱和Na2CO3溶液分离提纯Z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已知X为CH3CH CHCH(OH)CN;酸性条件下转
化为Y,则Y为CH3CH CHCH(OH)COOH; Y在浓硫酸作
用下转化为Z,Z为六元环状化合物,则Y发生酯化反应,Z
为 ;巴豆醛为CH3CH
CHCHO,巴豆醛与氢气加成生成的W为CH3CH2CH2CH2OH。羟
基直接与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相连不稳定,因此与X具有相同官
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共14种,可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固定—OH,移动—CN,位置有4种, 固定—OH,移动 —CN,位置有4种, 固定—OH,移动—CN,位置有4种, 固定—OH,移动—CN,位置有3种,去掉X本身,总共14种,A错误;Y为CH3CH CHCH(OH)COOH,根据乙烯6个原子共平面、单键可旋转,可以推出可能共平面的碳原子最多为5个,B正确;W的同分异构体中含6个相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有3种:(CH3)2CHCH2OH、CH3CH2OCH2CH3、(CH3)2CH—O—CH3,C正确;酯类物质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小,可用此方法分离提纯Z,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按以下步骤可由 合成 (部分试剂和反
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的结构简式: ,B中所有碳原子
(填“可能”或“不可能”)共面。
不
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属于取代反应的
是 。
(3)试写出A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④
⑦
+
H2O
+
2NaOH +2NaBr+2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为 ,A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则B为 ,B
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C为 ,C发生消去反
应生成D,D为 ,D与溴单质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
E,E为 ,E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
为 ,F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