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一(上)数学必修第一册3.1.2函数的表示法教学设计
课题 函数的表示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学习目标 1.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2.了解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3.会用描点法画出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并应用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 1.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深化对具体函数模型的认识;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
学习难点 1.进一步理解函数概念,深化对具体函数模型的认识;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1)初中阶段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了解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并能够通过这些方法表示一些简单的基本初等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2)实际应用经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关于函数关系的实例,能够用解析式或图象表示简单的函数关系.2.学生学习特点(1)求知欲强:学生对数学学习通常抱有浓重的兴趣,特别是当数学知识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时,他们的求知欲更为强烈.(2)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对于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函数概念及其表示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能显得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3)合作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合作探究机会来加深对函数表示法的理解,但目前这方面的能力可能还有待提高.
核心知识 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分段函数.
函数的表示法 教师个人复备
一.情景引入阅读教材60-61页四个引例,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这些关于实际的函数问题是如何表示的? 答:解析式表示,图象表示,表格表示.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境采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便于直观或深入的研究和解决问题,学有用的数学.活动预设: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函数常见的三种表示法.问题2:(1)比较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所有函数都能用解析法表示吗?请举出实例加以说明.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总结三种表示法的各自优点与不足,为比较三种表示法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表达能力.活动预设:鼓励学生举生活中的函数例子,并阐述可以用哪种函数表示法,学生间可以讨论,教师可以引导,使学生灵活选用函数表示法来研究函数,进而使他们认识到三种表示法之间相辅相成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二.研探新知在学生举例、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概括:1.“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一是简明、全面地概括了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二是可以通过解析式求出任意一个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缺点: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很难用解析式表示或根本不存在解析式.中学阶段研究的函数,主要是能够用解析法表示的函数.2.“图象法”就是用“图形”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能直观形象的表示出随着自变量的变化,相应的函数值变化的趋势,有利于我们研究函数的某些性质,这是数形结合的好处.缺点:感性观察有时不够准确,画面局限性大.3.“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优点: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 .缺点:只能表示有限个元素时的函数关系且元素较多时也不方便.设计意图:使学生们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统一认识.三.例题讲解例题1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0.5元,买个笔记本需要元.试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答: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三种方法表示为:解析式法:;列表法:笔记本数x12345钱数y510152025 图象法:例题总结:体会到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是有机的一个整体.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在理解、研究函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感受到函数图象既可以像初中学习过的一、二次函数那样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离散的点等.例题2 画出函数的图象 .答:由绝对值的概念,我们有,所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问:利用函数的定义判断这是一个函数还是两个函数?设计意图:(1)深化函数定义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函数解析式的多样性,函数图象的多样性.(2)学生已经熟知所表达的数量间关系,使学生体会由数到形的过程.答:是一个函数,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确定的函数值与之对应.例题总结:一些函数,在它的定义域中,对于自变量不同的取值范围,对应的关系式也不同,这样的函数我们通常称为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其定义域为各段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是用左大括号将各段的表达式括起来,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例题3 给定函数.(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2),用表示中的较大者,记为.例如,当时, .请分别用图象法和解析法表示函数.答:(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由图中函数取值的情况,结合函数的定义,可得函数的图象由,得,解得或,结合图象得出函数的解析式为例题总结:(1)此例题是从形到数的过程,充分利用图象特征,可以简化代数运算,可以引导学生从纯代数运算,比较大小的角度去函数的解析式,通过对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形结合观念与直观想象能力.(2)通过对这种符号化表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四.课堂练习课本69页练习1-3,72页练习1-2.五.课堂总结1.表示函数的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三种,掌握分段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表达形式;2.函数的图象通常是一段或几段光滑的曲线,但有时也可以由一些孤立的点或几段线段组成,必须根据定义域画图,利用描点法或图象变换法.3.数形结合相辅相成,为我们研究函数的相关问题提供便利,直观快捷.六.课后作业题组:函数的表示法练习题.(附word版,PDF版作业)
板书设计情景引入研探新知例题讲解例题1例题2例题3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题组:函数的表示法练习题.(附word版,PDF版作业)
课后反思情景引入时间应尽量短些;练习时间适当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