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一(上)数学必修第一册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二课)
课型 习题课 课时 2
学习目标 1.巩固借助一元二次函数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与方法; 2.进一步发展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方程和不等式的数学思想,体会数学的整体性; 3.体会不同问题情境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提高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学习重点 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不等式、利用一元二次函数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学习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体会用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丰富学 生的解题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知识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基础,在能力上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部分知识之前学过的二次函数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有一定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学生能力有限,真正掌握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时,可以利用具体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让学生观察二次函数的图像,获得对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方法的认识,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核心知识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设计 (含情景设计、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内容) 教师个人复备
一、复习回顾 问题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并试着总结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有哪些? (1)函数的角度: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或<0)的解集是二次函数图象在x轴上(下)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方程的角度: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或<0)的解集的端点值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实数根. 问题2 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二、新知探究 1.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1 一家车辆制造厂引进一条摩托车整车装配流水线,这条流水线生产的摩托车数量x(单位:辆)与创造的价值y(单位:元)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y=-20x2+2200x. 若这家工厂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60000元以上,则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多少辆摩托车? 追问1 这个实际问题中蕴含的不等关系是什么?问题可以转化为解哪个不等式?对于实际问题还需要注意什么? 答案:这个实际问题中蕴含的不等关系是:在一个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60000元以上.问题可以转化为解不等式-20x2+2200x>60000.在实际问题中要注意变量的实际意义对变量取值范围的限制. 解:设这家工厂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x(x∈N*)辆摩托车,根据题意,得: -20x2+2200x>60000. 移项整理,得: x2-110x+3000<0. 对于方程x2-110x+3000=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50,x2=60. 画出二次函数y=x2-110x+3000的图象如图1,结合图象得不等式x2-110x+3000<0的解集为{x|500;又为了实际生活中人们更容易识别,所以要求结果精确到1km/h,所以v∈N*. 解:根据题意,得: . 移项整理,得: v2+9v-7110>0. 对于方程v2+9v-7110=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画出二次函数s=v2+9v-7110的图象如图2,结合图象得不等式的解集为{v|vv2},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为{v|vv2}. 因为车速车速v>0,所以v>v2.而79.9板书设计 1.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特别注意: (1)是否需要设变量或未知数; (2)为了使实际问题有意义,变量或未知数本身应在什么范 围. 2.例1、例2、例3.
作业设计 教材习题:55页练习题第2、3题 教辅书:《课后训练》2.3(第2课时) 补充习题:复印的作业 其他任务:预习下一节
教学反思 拓展的例题不足; 2、学生主体性体现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