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芭蕉九年制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芭蕉九年制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5 00:1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芭蕉九年制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一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验舱的高度的是(  )
A. 20cm B. 100cm C. 250cm D. 500cm
2.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 分度值是1cm、量程为50m的皮卷尺 B. 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
C. 分度值是1cm、量程为3m的硬杆长尺 D. 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3.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 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D. 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4.如图所示,是我国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的情景,联合收割机和卡车以相同速度、沿同一方向匀速前行,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
A. 收割机前的小麦 B. 田边防护林 C. 地面 D. 卡车
5.小东在百米赛跑中第1s内通过的路程是4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6m,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8m,关于他在这3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 B. 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C. 这3s内的平均速度为6m/s D. 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6.如图为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2v甲=v乙
B. 从出发地出发后,20s内甲、乙两物体2次相遇
C. 甲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D. 乙物体运动15s,距离出发点250m
7.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A. 风声最快 B. 雨声最快 C. 鸟鸣声最快 D. 一样快
8.冬季开暖气的房间很干燥,常需要加湿器加湿。如图,超声波加湿器是用超声波把水打成水雾喷出,从而增加了房间的湿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加湿器产生的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B. 超声波加湿器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C. 超声波也是由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9.下列描述声现象的成语或短句的物理意义,正确的是(  )
A. “轻言细语”,描述声音的音调低 B. “震耳欲聋”,描述声音的音调高
C. “尖厉刺耳”,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D. “悦耳动听”,描述声音的音色美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C.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5分。
11.如图所示的“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为______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的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甲钟和乙钟,______(填“甲”或“乙”)钟音调高。
12.考试时,监考教师会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学生的耳朵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看到闪电后,6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
13.如图所示,三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用嘴贴着管口吹气,能听到试管发出的声音。该过程中的发声物体是______(填“试管”、“水”或“空气柱”);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______(填写对应试管序号)。
14.小聪一家去罗浮山旅游,在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罗浮山,最快需要______h.小聪觉得远处的罗浮山在向他靠近,则他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_。
15.李老师坚持每天步行上下班。他用手机APP记录自己某一次步行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他本次步行时间为 h,他家距学校的距离约为 m。
总步数:1500/步 步频:100步/分钟
时速:4.80千米/小时 消耗:90大卡
16.如图所示是小球竖直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中每两次闪光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由照片可知:小球从位置A下落到位置F时所用的时间是 s,此过程中小球沿竖直方向做 (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平均速度是 m/s。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4分。
17.张华同学在测根铜导线的直径时,把钢导线紧密地绕在铅笔上,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铜导线在铅笔上绕的匝数是40匝,刻度尺测得其长度为______cm,由此可知铜导线的直径约为______mm;
(2)该同学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会偏______。
(3)用这种方法测量,要使测得的数值更接近真实值,你的建议是______。
1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君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来测量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的平均速度。把斜面的右端用木块垫起,已知斜面AC的长度为12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实验时,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如图所示(停表每格为1s)。
(1)实验中,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造成的误差,若在测量小车到达B位置的时间时,反应稍慢了一点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_。
(2)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9.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先轻轻地敲鼓,观察小纸屑的跳动幅度;然后用力敲鼓,再观察小纸屑的跳动幅度。
(1)实验中纸屑的跳动幅度可以直接反映鼓面的______。
(2)敲鼓越用力,鼓声越______,同时可以观察到纸屑跳动的幅度越__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振幅______,响度越大。
(4)无论多响的声音,距离足够远以后都听不见,这说明响度还与______有关。
20.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选填“音叉”或“机械闹钟”);
(2)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材料将声源包裹起来,然后放在鞋盒内,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的隔音性能。这些材料包裹的厚度应该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小明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发生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表所示)。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4)分析实验结果,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
(5)为了进一步验证,同组的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音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音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音性能越______(选填“好”或“差”)。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21.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辆高铁列车从甲地早上10: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8:00到达乙地。
(1)求该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该列车在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76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为25s,求该列车的长度。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2.阅读材料。
(1)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如果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2)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3)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震坏而丧生。
请回答:
(1)请你将上面短文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②______。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是______。
(3)所填的物理量②与______有关。假设其中一个玻璃杯5s振动了60次,这个玻璃杯的振动频率是______。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振动 响度 乙
12.【答案】空气
2040

13.【答案】空气柱; C
14.【答案】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1.5;他乘坐的汽车
15.【答案】0.25
1200

16.【答案】0.1
加速
0.4

17.【答案】5.00 1.6 大 把线圈压紧,用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多次测量长度
18.【答案】时间;小; 小于;0.15
19.【答案】振动幅度;
大;大;
振幅;越大;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20.【答案】机械闹钟; 相同; 响度; 羽绒服; 差
21.【答案】解:(1)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时间t=18:00-10:30=7.5h,甲、乙间的距离s=1800km,
列车的平均速度v==240km/h;
(2)列车过桥时的速度v′=144km/h=40m/s,通过桥梁的时间t′=25s,
则全部通过桥梁的路程s′=v′t′=40m/s×25s=1000m,
列车的长度L车=s′-L桥=1000m-760m=240m。
答:(1)该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40km/h;
(2)该列车的长度是240m。
22.【答案】超声 音调 次声波 20 Hz~20000Hz 频率 12 Hz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