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点一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1.下列关于人体排尿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脊髓先于大脑皮层获得兴奋信号
B.反射性排尿是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协调的结果
C.排尿活动中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排尿,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排尿
D.若膀胱传入神经受损,即使膀胱充盈也不会引起排尿反射
2.(2025·盐城龙岗中学学情调研)人类的排尿现象是膀胱储存足够的尿液后逼尿肌收缩造成的。正常成年人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能控制憋尿和排尿,婴儿或某些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可能出现尿床的现象。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婴儿的排尿行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无关
B.人类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C.婴儿尿床的原因和大脑受伤后成人尿床的原因类似
D.位于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属于高级神经中枢
3.(2025·南京六校联合体联考)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如图是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
B.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
C.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D.成年人能有意识控制排尿是由于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
4.(2025·无锡江阴长泾中学质量检测)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④处,膀胱收缩属于反射
B.排尿反射发生时,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
C.若④处兴奋时膀胱收缩,则④属于交感神经
D.在④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尿意
5.(2025·盐城东台一中学情调研)过多摄入高脂高热食品,易导致人类患心脑血管疾病。某人突发过一次脑溢血,经治疗后,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导致此症状的原因很可能是哪个部位受损( )
A.下丘脑 B.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C.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D.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知识点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
6.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参与调节
D.S区受损,患者看不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说话
7.下列关于学习和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非联合型学习只要重复进行单一刺激即可产生
B.联合型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C.短时程记忆易受干扰,且不稳定
D.长时程记忆就是可以保持终身的记忆
8.(2025·南京期中)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不仅有调控感觉和运动的功能,还有语言、学习、记忆等功能
B.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看不懂文字,视觉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看不见文字
C.反复运用、强化信息,有利于短时程记忆转化为长时程记忆
D.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
9.(2025·镇江一中阶段考改编)“文小言”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在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的基础上,“文小言”可与人类聊天交流,回答各领域专业知识,完成撰写论文等任务。下列关于人脑与“文小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文小言”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远不如人脑
B.“文小言”具有自己的语言
C.人脑能够基于经验和环境刺激不断学习和适应
D.人脑在学习时需要反复运用信息方可形成永久记忆
10.(2024·莘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人体的排便反射,正常情况下结肠将粪便推入直肠后会引起排便反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粪便在结肠中时不会引起排便,可能是结肠壁上不存在该反射的感受器
B.感受到便意但能主动抑制排便的过程,说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到大脑中的高级中枢调控
C.某人受到创伤后导致没有便意,可能是排便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受损
D.若某成年人出现大便失禁,则一定是损伤了大脑中的高级中枢
11.〔多选〕(2025·镇江实验中学、镇江二中联考改编)某同学一家暑假驾私家车去某景点旅游,途中该同学产生“尿意”,憋尿痛苦表情浮现脸面,突然看到路标,离前方服务区还有15 km,心情放松了许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心情放松的过程中交感神经增强
B.人体产生“尿意”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的过程属于反射
C.该同学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能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
D.该同学憋尿产生痛苦的表情是大脑高级功能的体现
12.〔多选〕在小鼠的大脑中,尿刊酸可转变成谷氨酸,谷氨酸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强小鼠的神经活动(如学习和记忆)。某科研小组研究适量紫外线照射对正常小鼠体内尿刊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谷氨酸可在小鼠体内合成,属于必需氨基酸
B.120 min后,紫外线照射不再对甲组小鼠产生影响
C.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紫外线照射
D.适量紫外线照射可能会提高小鼠的记忆能力
13.〔多选〕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听课时需要神经细胞的活动和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
B.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
C.抄笔记时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4.(2025·江苏南通高二期中)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 。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 。
(3)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排尿有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失去控制,此时人的血压也会 ,然后 (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血压恢复正常。
第4课时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C 脊髓是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该反射中脊髓会先于大脑皮层获得兴奋信号,A正确;反射性排尿是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结果,B正确;排尿活动中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排尿,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排尿,副交感神经在排尿活动中的作用占优势,C错误;反射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膀胱传入神经受损,即使膀胱充盈也不会引起排尿反射,D正确。
2.A 排尿行为受脊髓和大脑皮层共同控制,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婴儿的排尿行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有关,A不合理。
3.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都属于传出神经,A正确;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尿液排出,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B错误;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为脊髓,C正确;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控制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成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D正确。
4.B 分析图可知,在②上有神经节,所以是传入神经,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刺激④处,不属于反射,反射弧不完整,A错误;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排尿反射发生时,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B正确;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进而使尿液排出,故若④处兴奋时膀胱收缩,则④属于副交感神经,C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④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D错误。
5.B 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B正确。
6.D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A正确;“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B正确;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参与调节,C正确;若只有S区受损,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但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D错误。
7.D 长时程记忆的特点是保留时间长,有些记忆甚至可以保持终身,D错误。
8.B 大脑皮层不仅有调控感觉和运动的功能,还有语言、学习、记忆等功能,A正确;语言中枢V区受损的患者看不懂文字,视觉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看不见文字,B错误;反复运用和强化信息的过程,有利于短时程记忆转化为长时程记忆,C正确;高级中枢可以对低级中枢进行调控,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D正确。
9.B 人脑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人脑能够基于经验和环境刺激不断学习和适应,“文小言”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远不如人脑,A、C正确;“文小言”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不具有自己的语言,B错误。
10.D 反射活动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结肠壁上不存在排便反射的感受器,故粪便在结肠中时不会引起排便,A正确;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的高级中枢调控,因此会有感受到便意但能主动抑制排便的过程,B正确;某人受到创伤后导致没有便意,可能是排便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受损,使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便意,C正确;成年人出现大便失禁不一定是因为损伤了大脑中的高级中枢,还可能是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的高位截瘫,D错误。
11.AB 心情放松的过程中副交感神经增强,A错误;人体产生“尿意”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的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B错误;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该同学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对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C正确;大脑皮层前额叶参与情绪活动,因此该同学憋尿产生痛苦的表情是大脑高级功能的体现,D正确。
12.CD 由题干信息可知,谷氨酸是小鼠体内合成的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A错误;由曲线图可知,120 min后,甲组紫外线照射的尿刊酸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乙组未用紫外线照射的尿刊酸的相对含量,这说明120 min后,紫外线照射仍然对甲组小鼠产生影响,B错误;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适量紫外线照射对正常小鼠体内尿刊酸含量的影响,故自变量为是否用紫外线照射,C正确;尿刊酸可转变成谷氨酸,而谷氨酸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强小鼠的神经活动,故适量紫外线照射可能会提高小鼠的记忆能力,D正确。
13.ACD 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B错误。
14.(1)效应器 (2)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排尿反射低级中枢→a→大脑皮层 (3)升高 副交感
解析:(1)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腺体或其他结构组成,故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2)当膀胱充盈后,会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至大脑皮层,人产生尿意,所以神经传导途径为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排尿反射低级中枢→a→大脑皮层。(3)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失去控制;此时人的血压会升高,然后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心跳变缓,血压恢复正常。
3 / 3第4课时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通过分析排尿反射,理解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培养稳态与平衡观。 2.简述人类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关系,建立人脑的结构功能观。 3.简要说明人类记忆的过程及记忆与学习的关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知识点(一)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1.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
一般来说,脊髓的 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 神经中枢的调控。
2.实例分析——排尿反射
(1)调节特点
①反射性排尿是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结果。
②该过程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也受 控制。
③ 在排尿活动中的作用占优势。
(2)排尿反射的过程
(3)遗尿的原因:婴幼儿因 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层对排尿的控制力 ,所以排尿次数 ,且易发生夜间遗尿的情况。
【微思考】 高位截瘫的病人为什么不能自主控制排尿?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
(2)尿液的生成是连续不断的,而排尿是间歇进行的。( )
(3)在排尿活动中,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排尿,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 )
(4)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
探讨|通过排尿反射分析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的关系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人体的大脑皮层中有使人产生尿意并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脊髓灰质中有能调节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的低级中枢,完成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排尿的神经中枢位于哪里?排尿时,相关的神经和肌肉处于什么状态?
(2)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3)当人受到意外惊吓时,意识会暂时失灵,导致尿失禁,这说明什么?
(4)某成年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虽能产生尿意,但却出现“尿失禁”(排尿不受控制),推测其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哪个部位。
1.(2025·镇江一中月考)当膀胱内压升高到15厘米水柱以上时,膀胱被动扩张,使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发生的排尿反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至少有2个神经元参与排尿反射过程 B.图中的结构②受损后人体无法自主排尿
C.由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D.兴奋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后会产生尿意
规律方法
控制反射活动的中枢的判断方法
(1)依据反射的类型判断:条件反射需要大脑高级中枢的参与;非条件反射一般是低级中枢参与。
(2)依据关键词“有意识”“控制”等判断:含有其中任一关键词的反射活动都需要大脑高级中枢的参与;没有相关的关键词的反射活动一般是低级中枢参与。
2.〔多选〕(2024·扬州月考)如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发生反应;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发生反应
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细胞d的兴奋
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知识点(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结构
(1)位置与组成:位于 内,包括 大脑半球。
(2)大脑皮层
①内有大量神经细胞,是高级神经活动的 基础,也是神经系统的 。
②不仅有调控 的功能,还有调控睡眠、 、学习、记忆和思维等的功能。
2.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1)主要区域的功能定位
大脑皮层区域 功能定位
中央前回 中枢
中央后回 中枢
枕叶的后部 主要为 中枢
颞叶的上部 主要为 中枢
(2)语言中枢
(3)其他区域功能
①Wernicke区:位于左侧 皮层,受损可引起 失语症。
②前额叶皮层参与 活动,颞叶联络皮层可能参与 的记忆,而顶叶联络皮层则可能参与 躯体感觉和空间深度感觉的学习等。
③面容失认症:右侧 损伤常引起患者 认知障碍,患者不能分辨他人面貌,有时甚至不认识镜子中自己的面部。
3.学习
(1)概念:人和动物获得 的相关神经活动过程。
(2)形式: 学习和 学习。
①非联合型学习:只要 的重复进行即可产生。 和敏感化属于非联合型学习。
②联合型学习:需要在神经系统接受刺激和 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实际上是建立 的过程。
(3)两个信号系统
①第一信号系统:人脑中对 产生反应的信号系统。
②第二信号系统:人脑中对 产生反应的信号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信号系统。
4.记忆
(1)概念:将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 和“ ”的相关神经活动过程。
(2)分类
5.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人脑的言语区的V区受损后看不到文字。( )
(2)颞叶联络皮层可能参与精细躯体感觉和空间深度感觉的学习。( )
(3)人的学习形式多数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联合型学习。( )
(4)通过反复运用和强化可促进短时程记忆转化为长时程记忆。( )
探讨一|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分析
1.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示意图如下。
(1)球员通过看裁判手势能懂得裁判的指令,这一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中哪些神经中枢的参与?
(2)言语区的H区受损伤,是否能听见声音?又能否听懂呢?
(3)言语区中的W区、S区接近躯体运动中枢,V区接近视觉中枢,H区接近听觉中枢。上述分布规律在演化成因上可能存在什么联系?
探讨二|学习与记忆的过程分析
2.毛泽东年少时特意坐在闹市口看书,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学习时心绪不受外界干扰,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可以很好地学习。
(1)在闹市读书,久而不觉其吵,可以用哪种学习理论解释?
(2)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强调要动用多种器官。这有什么道理?
(3)某同学说:“我记单词很快就记住了,但是忘记的也很快。”该同学记单词形成的记忆属于什么记忆?如何能将单词记住并较长时间不忘?
归纳概括言语区的分区及损伤症
分区 受损后的病症 病症的症状
W区 失写症 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S区 运动性失语症 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却不能口头表达
H区 听觉性失语症 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到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
V区 失读症 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
1.〔多选〕下列关于人体大脑功能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听觉性失语症是位于大脑皮层颞叶的听觉中枢受损所致
B.言语区受损,病人能听到并听懂别人谈话,但不能看见和看懂文字
C.位于左侧颞叶皮层的Wernicke区受损,可引起流畅失语症
D.右侧颞中叶损伤常引起患者视觉认知障碍,即面容失认症
易错提醒
区分听觉中枢和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视觉性语言中枢的技巧
(1)能否“听见”声音,与听觉中枢有关,而能否“听懂”语言,与听觉性语言中枢有关。
(2)能否“看见”物体,与视觉中枢有关,而能否“看懂”文字,与视觉性语言中枢有关。
2.以下对学习和记忆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非联合型学习,刺激和反应之间能形成明确联系的学习方式,需要两种刺激的长期重复作用后,个体对该刺激的反射性反应增大或减弱的神经过程,可分为两类,习惯化和敏感化
B.联合型学习,个体能够在事件与事件之间建立起某种形式的联系或预示关系
C.记忆时程的长短是可变的
D.长时程记忆保留时间长,甚至可以保持终身
(1) 活动通常都受到不同中枢的分级调控,其中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
(2)脊髓控制 等,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3)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 不完全自主。
(4)人类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导致的语言功能障碍,W区发生障碍, ;V区发生障碍, ;S区发生障碍, ;H区发生障碍, 。
第4课时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低级 高级
2.(1)②意识 ③副交感神经 (2)阻抑排尿 促进排尿 (3)脑 较弱 多
微思考 高位截瘫导致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失去了对脊髓中排尿中枢的调控。
3.(1)√ (2)√
(3)× 提示:在排尿活动中,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排尿。 (4)√
互动探究
(1)提示:排尿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排尿时,副交感神经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相关的躯体运动神经可使尿道外括约肌舒张,实现排尿。
(2)提示: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3)提示: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在一定情况下,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会失去对低级中枢脊髓的控制,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具有相对性。
(4)提示:推测其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d部位,即大脑皮层控制脊髓的下行神经纤维。
学以致用
1.B 据图可知,至少有3个神经元参与排尿反射过程: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元,A错误;排尿反射的效应器是②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若图中的结构②受损后人体无法自主排尿,B正确;交感神经兴奋,膀胱不会缩小,C错误;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D错误。
2.ACD 婴儿因脑发育不完善,排尿反射由脊髓控制,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排尿反射还受大脑皮层控制,所以a兴奋,e不一定兴奋,A正确;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释放的神经递质对下一个神经细胞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B错误;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b受损,则反射将不会存在,C正确;m和n受损,排尿反射仍然存在,只是不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1)颅腔 左、右两个 (2)①结构 最高级中枢 ②感觉和运动 语言
2.(1)躯体运动 躯体感觉 视觉 听觉 (2) 书写 失写症 看不懂 失读症 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失语症 (3)①颞叶 流畅 ②情绪 听、视觉 精细 ③颞中叶 视觉
3.(1)外界信息 (2)非联合型 联合型 ①单一刺激 习惯化 ②机体反应 条件反射 (3)①具体的信号 ②语言文字
4.(1)贮存 读出 (2)非陈述 短 长
5.(1)× 提示:V区受损后看不懂文字,能看到。
(2)× 提示:颞叶联络皮层可能参与听觉和视觉的记忆。
(3)× 提示:联合型学习是建立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4)√
互动探究
1.(1)提示: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的V区。
(2)提示:H区受损伤,能听见声音,但无法听懂。
(3)提示:W区与书写有关,S区与讲话相关,属于“运动”性的,这两个言语区可能是从躯体运动中枢演化而来的。V区的“看懂”与视觉相关,H区的“听懂”与听觉相关,这两个区可能分别是由视觉中枢与听觉中枢演化而来的。
2.(1)提示:非联合型学习,习惯化。
(2)提示:多感官并用有利于在各种刺激与学习之间形成条件反射,属于联合型学习理论。
(3)提示:短时程记忆。反复运用和强化。
学以致用
1.AB 听觉性失语症是言语区的H区受损所致,A错误;言语区的V区受损,病人的视觉中枢正常,能看见文字,只是看不懂文字,B错误。
2.A 非联合型学习,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形成明确联系的学习方式,主要指单一刺激的长期重复作用后,个体对该刺激的反射性反应增大或减弱的神经过程,可分为两类,习惯化和敏感化。
【过程评价检测】
思维启迪
(1)躯体与内脏 (2)排尿、排便、血管舒缩 (3)自主神经系统 (4)不能书写 看不懂文字的含义 不能口头表达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6 / 6(共73张PPT)
第4课时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导学聚焦
1.通过分析排尿反射,理解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培养
稳态与平衡观。
2.简述人类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关系,建立人脑的结构功能
观。
3.简要说明人类记忆的过程及记忆与学习的关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目 录 CONTENTS
知识点(一)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知识点(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
过程评价检测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1. 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
一般来说,脊髓的 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 神经中枢
的调控。
2. 实例分析——排尿反射
(1)调节特点
①反射性排尿是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的
结果。
②该过程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也受 控制。
③ 在排尿活动中的作用占优势。
低级
高级
意识
副交感神经
(2)排尿反射的过程
(3)遗尿的原因:婴幼儿因 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层对排尿的控
制力 ,所以排尿次数 ,且易发生夜间遗尿的情况。
脑
较弱
多
【微思考】 高位截瘫的病人为什么不能自主控制排尿?
提示:高位截瘫导致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失去了对脊髓中排尿中枢的
调控。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 √ )
(2)尿液的生成是连续不断的,而排尿是间歇进行的。 ( √ )
(3)在排尿活动中,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排尿,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
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 ( × )
提示:在排尿活动中,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排尿。
(4)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 √ )
√
√
×
√
探讨|通过排尿反射分析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的关系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人体的大脑皮层中有使人产生尿意并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脊髓灰质中有能调节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的低级中枢,完成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排尿的神经中枢位于哪里?排尿时,相关的神经和肌肉处于什么状态?
提示:排尿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排尿时,副交感神经可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相关的躯体运动神经可使尿道外括约肌舒张,实现排尿。
(2)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
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别?
提示: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
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
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3)当人受到意外惊吓时,意识会暂时失灵,导致尿失禁,这说明什
么?
提示: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在一定情况
下,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会失去对低级中枢脊髓的控制,说明高级中枢对低
级中枢的控制具有相对性。
(4)某成年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虽能产生尿意,但却出现“尿失禁”
(排尿不受控制),推测其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哪个部位。
提示:推测其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d部位,即大脑皮层控制脊髓的
下行神经纤维。
1. (2025·镇江一中月考)当膀胱内压升高到15厘米水柱以上时,膀胱被
动扩张,使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发生的排尿反射部分过
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至少有2个神经元参与排尿反射过程
B. 图中的结构②受损后人体无法自主排尿
C. 由脊髓发出的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
D. 兴奋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后会产生尿意
√
解析:据图可知,至少有3个神经元参与排尿反射过程: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元,A错误;排尿反射的效应器是②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若图中的结构②受损后人体无法自主排尿,B正确;交感神经兴奋,膀胱不会缩小,C错误;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D错误。
规律方法
控制反射活动的中枢的判断方法
(1)依据反射的类型判断:条件反射需要大脑高级中枢的参与;非条件
反射一般是低级中枢参与。
(2)依据关键词“有意识”“控制”等判断:含有其中任一关键词的反
射活动都需要大脑高级中枢的参与;没有相关的关键词的反射活动一般是
低级中枢参与。
2. 〔多选〕(2023·扬州月考)如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
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
列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发生反应;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发生反应
B. 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细胞d的兴奋
C. 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 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
√
√
解析:婴儿因脑发育不完善,排尿反射由脊髓控制,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排尿反射还受大脑皮层控制,所以a兴奋,e不一定兴奋,A正确;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释放的神经递质对下一个神经细胞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B错误;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b受损,则反射将不会存在,C正确;m和n受损,排尿反射仍然存在,只是不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
知识点(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
1. 人脑的结构
(1)位置与组成:位于 内,包括 大脑半球。
(2)大脑皮层
①内有大量神经细胞,是高级神经活动的 基础,也是神经系统
的 。
②不仅有调控 的功能,还有调控睡眠、 、学习、
记忆和思维等的功能。
颅腔
左、右两个
结构
最高级中枢
感觉和运动
语言
2. 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1)主要区域的功能定位
大脑皮层区域 功能定位
中央前回 中枢
中央后回 中枢
枕叶的后部 主要为 中枢
颞叶的上部 主要为 中枢
躯体运动
躯体感觉
视觉
听觉
(2)语言中枢
②前额叶皮层参与 活动,颞叶联络皮层可能参与 的
记忆,而顶叶联络皮层则可能参与 躯体感觉和空间深度感觉的学
习等。
(3)其他区域功能
①Wernicke区:位于左侧 皮层,受损可引起 失语症。
颞叶
流畅
③面容失认症:右侧 损伤常引起患者 认知障碍,患者
不能分辨他人面貌,有时甚至不认识镜子中自己的面部。
情绪
听、视觉
精细
颞中叶
视觉
3. 学习
(1)概念:人和动物获得 的相关神经活动过程。
(2)形式: 学习和 学习。
①非联合型学习:只要 的重复进行即可产生。 和
敏感化属于非联合型学习。
②联合型学习:需要在神经系统接受刺激和 之间形成某种明
确的联系,实际上是建立 的过程。
外界信息
非联合型
联合型
单一刺激
习惯化
机体反应
条件反射
(3)两个信号系统
①第一信号系统:人脑中对 产生反应的信号系统。
②第二信号系统:人脑中对 产生反应的信号系统,是人类特
有的信号系统。
具体的信号
语言文字
4. 记忆
(1)概念:将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 和“ ”的相关神经
活动过程。
贮存
读出
(2)分类
5.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人脑的言语区的V区受损后看不到文字。 ( × )
提示:V区受损后看不懂文字,能看到。
(2)颞叶联络皮层可能参与精细躯体感觉和空间深度感觉的学习。
( × )
提示:颞叶联络皮层可能参与听觉和视觉的记忆。
(3)人的学习形式多数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联合型学习。
( × )
提示:联合型学习是建立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
(4)通过反复运用和强化可促进短时程记忆转化为长时程记忆。
( √ )
×
×
×
√
探讨一|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分析
1. 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示意图如下。
(1)球员通过看裁判手势能懂得裁判的指令,这一过程中,需要大脑皮层中哪些神经中枢的参与?
提示: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的V区。
(2)言语区的H区受损伤,是否能听见声音?又能否听懂呢?
提示:H区受损伤,能听见声音,但无法听懂。
(3)言语区中的W区、S区接近躯体运动中枢,V区接近视觉中枢,H区接
近听觉中枢。上述分布规律在演化成因上可能存在什么联系?
提示:W区与书写有关,S区与讲话相关,属于“运动”性的,这两个言
语区可能是从躯体运动中枢演化而来的。V区的“看懂”与视觉相关,H区
的“听懂”与听觉相关,这两个区可能分别是由视觉中枢与听觉中枢演化
而来的。
探讨二|学习与记忆的过程分析
2. 毛泽东年少时特意坐在闹市口看书,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锻
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学习时心绪不受外界干扰,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
可以很好地学习。
(1)在闹市读书,久而不觉其吵,可以用哪种学习理论解释?
提示:非联合型学习,习惯化。
(2)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强调要动用多种器官。这有什么道理?
提示:多感官并用有利于在各种刺激与学习之间形成条件反射,属于联合
型学习理论。
(3)某同学说:“我记单词很快就记住了,但是忘记的也很快。”该同
学记单词形成的记忆属于什么记忆?如何能将单词记住并较长时间不忘?
提示:短时程记忆。反复运用和强化。
归纳概括言语区的分区及损伤症
分区 受损后的
病症 病症的症状
W区 失写症 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
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S区 运动性失
语症 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却不能
口头表达
H区 听觉性失
语症 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到别人发音,
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
所问
V区 失读症 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
1. 〔多选〕下列关于人体大脑功能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听觉性失语症是位于大脑皮层颞叶的听觉中枢受损所致
B. 言语区受损,病人能听到并听懂别人谈话,但不能看见和看懂文字
C. 位于左侧颞叶皮层的Wernicke区受损,可引起流畅失语症
D. 右侧颞中叶损伤常引起患者视觉认知障碍,即面容失认症
解析:听觉性失语症是言语区的H区受损所致,A错误;言语区的V区受损,病人的视觉中枢正常,能看见文字,只是看不懂文字,B错误。
√
√
易错提醒
区分听觉中枢和听觉性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视觉性语言中枢的技巧
(1)能否“听见”声音,与听觉中枢有关,而能否“听懂”语言,与听
觉性语言中枢有关。
(2)能否“看见”物体,与视觉中枢有关,而能否“看懂”文字,与视
觉性语言中枢有关。
2. 以下对学习和记忆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非联合型学习,刺激和反应之间能形成明确联系的学习方式,需要两
种刺激的长期重复作用后,个体对该刺激的反射性反应增大或减弱的
神经过程,可分为两类,习惯化和敏感化
B. 联合型学习,个体能够在事件与事件之间建立起某种形式的联系或预示
关系
C. 记忆时程的长短是可变的
D. 长时程记忆保留时间长,甚至可以保持终身
√
解析:非联合型学习,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形成明确联系的学习方式,主要指单一刺激的长期重复作用后,个体对该刺激的反射性反应增大或减弱的神经过程,可分为两类,习惯化和敏感化。
过程评价检测
(1) 活动通常都受到不同中枢的分级调控,其中大脑皮
层是最高级中枢。
(2)脊髓控制 等,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3)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
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 不完全自主。
(4)人类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导致的语言功能障碍,W区发生障碍,
;V区发生障碍, ;S区发生障碍,
;H区发生障碍, 。
躯体与内脏
排尿、排便、血管舒缩
自主神经系统
不
能书写
看不懂文字的含义
不能
口头表达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
【教师备用栏目】
1. (2023·镇江月考)婴儿经常尿床,成年人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在医
院做尿检时,成年人在没有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出尿液。对上述现象的分
析不正确的是( )
A. 婴儿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
B. 成人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C. 大脑皮层可以调控脊髓的低级中枢
D. 成人的排尿行为与大脑皮层无关
√
解析: 婴儿排尿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A正确;成人排尿
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所以可以憋尿,B正确;大脑
皮层可以调控脊髓的低级中枢,体现了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的控制,C正
确;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在大脑
皮层,D错误。
2. (2023·南京检测)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
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
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如图表示
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当冲动到达a点时,神经细胞质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B. 产生尿意后,(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
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为f→d→c→a→膀胱逼尿肌、尿
道括约肌
C. 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产生尿意但排尿反射不能
完成,其受损部位一定是图中的c
D. 排尿过程中,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并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解析: a点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传到a点后,膜两侧电位为外负
内正,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是细胞质膜对Na+通透性增加,引起Na+内
流,A正确;意识的产生在大脑皮层,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脑
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大脑皮层排尿反射高级中枢
f→传出神经d→脊髓排尿反射低级中枢c→传出神经a→膀胱逼尿肌、尿道
括约肌,B正确;能够产生尿意,说明兴奋能够传至大脑皮层,排尿反射
不能完成,可能是位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损,或者是脊髓的排尿中枢正
常,但发出的指令不能到达膀胱,推测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c、a或a、
c同时受损,C错误;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
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
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
3. 某同学在早自习阅读课文时习惯大声朗读,并且会在某些晦涩难懂的地
方加上批注以方便下次阅读时对课文的理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同学在阅读课本文字时,需要大脑皮层的V区参与
B. 该同学在大声朗读课文时,需要大脑皮层的S区参与
C. 该同学对课文进行批注时,需要大脑皮层的H区参与
D.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区
√
解析: 该同学在阅读课本文字时,需要大脑皮层的V区参与,A正确;
该同学在大声朗读课文时,需要大脑皮层的S区参与,B正确;H区为听觉
性语言中枢,主要负责理解听懂别人的话,该同学对课文进行批注时,需
要大脑皮层的W区参与,不需要H区的参与,C错误;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
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区,D正确。
4. (2024·江苏常州调研)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动手、动口、动眼、动
耳、动脑,要反复复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建立新的条件反射
B. 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和新突触的建立
C. 反复复习是将信息反复运用、强化,有利于强化已有的神经联系
D. 通过反复复习形成长时程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
解析: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建立新的条件反
射,A正确;动用各种器官有利于促进神经元的活动和新突触的建立,有
利于长时程记忆的形成,B正确;反复复习可以建立新的神经联系,有利
于强化已有的神经联系,有助于长时程记忆的形成,C正确;短时程记忆
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程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
关,D错误。
5. 〔多选〕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人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则
最可能损伤的部位为脑干
B. 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一定是脊
髓出了问题
C. 若某人下丘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地调
控
D. 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不能有效地进行学
习、记忆等
√
√
解析: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若某人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那么他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小脑,A错误;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后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可能是大脑皮层出了问题,B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同时能对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地调控,C正确;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记忆等,D正确。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1. 下列关于人体排尿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脊髓先于大脑皮层获得兴奋信号
B. 反射性排尿是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协调的结果
C. 排尿活动中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排尿,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排尿
D. 若膀胱传入神经受损,即使膀胱充盈也不会引起排尿反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解析: 脊髓是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该反射中脊髓会先于大脑皮层
获得兴奋信号,A正确;反射性排尿是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相互
联系、相互协调的结果,B正确;排尿活动中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排
尿,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促进排尿,副交感神经在排尿活动中的作用占优
势,C错误;反射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膀胱传入神经受损,即使膀
胱充盈也不会引起排尿反射,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5·盐城龙岗中学学情调研)人类的排尿现象是膀胱储存足够的尿
液后逼尿肌收缩造成的。正常成年人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能控制憋尿和排
尿,婴儿或某些大脑受伤的成年人可能出现尿床的现象。据此分析不合理
的是( )
A. 婴儿的排尿行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无关
B. 人类的憋尿行为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
C. 婴儿尿床的原因和大脑受伤后成人尿床的原因类似
D. 位于大脑皮层的排尿中枢属于高级神经中枢
解析:排尿行为受脊髓和大脑皮层共同控制,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婴儿的排尿行为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有关,A不合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5·南京六校联合体联考)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
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如图是排尿反射的分级调节示意
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
B. 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缩小
C. 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在脊髓
D. 成年人能有意识控制排尿是由于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都属于传出神经,A
正确;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尿液排出,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
胱缩小,B错误;大脑皮层为高级中枢,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为脊髓,C正
确;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控制脊髓低级中枢的活动,成人可有意识地
控制排尿,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5·无锡江阴长泾中学质量检测)如图表示人体排尿反射的相关结
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④处,膀胱收缩属于反射
B. 排尿反射发生时,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
C. 若④处兴奋时膀胱收缩,则④属于交感神经
D. 在④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会产生尿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分析图可知,在②上有神经节,所以是传入神经,①是感受器,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刺激④处,不属于反射,反射弧不完整,A错误;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排尿反射发生时,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B正确;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进而使尿液排出,故若④处兴奋时膀胱收缩,则④属于副交感神经,C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④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大脑皮层不会产生尿意,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5·盐城东台一中学情调研)过多摄入高脂高热食品,易导致人类
患心脑血管疾病。某人突发过一次脑溢血,经治疗后,能听懂别人说的话
但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导致此症状的原因很可能是哪个部位受损
( )
A. 下丘脑
B.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C.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D. 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解析: 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说明S区即运
动性语言中枢受损,B正确。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知识点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
6. 下列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B. “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 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参与
调节
D. S区受损,患者看不懂文字,但能听懂别人说话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导致病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A正
确;“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B正确;聋哑人
表演“千手观音”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参与调节,C
正确;若只有S区受损,患者能听懂别人讲话和看懂文字,但不能用词语
表达思想,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下列关于学习和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非联合型学习只要重复进行单一刺激即可产生
B. 联合型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C. 短时程记忆易受干扰,且不稳定
D. 长时程记忆就是可以保持终身的记忆
解析:长时程记忆的特点是保留时间长,有些记忆甚至可以保持终身,D错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5·南京期中)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不仅有调控感觉和运动的功能,还有语言、学习、记忆等功
能
B. 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看不懂文字,视觉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看不见
文字
C. 反复运用、强化信息,有利于短时程记忆转化为长时程记忆
D. 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大脑皮层不仅有调控感觉和运动的功能,还有语言、学习、记忆等功能,A正确;语言中枢V区受损的患者看不懂文字,视觉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看不见文字,B错误;反复运用和强化信息的过程,有利于短时程记忆转化为长时程记忆,C正确;高级中枢可以对低级中枢进行调控,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5·镇江一中阶段考改编)“文小言”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在学习和理解人类语言的基础上,“文小言”可与人
类聊天交流,回答各领域专业知识,完成撰写论文等任务。下列关于人脑
与“文小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文小言”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远不如人脑
B. “文小言”具有自己的语言
C. 人脑能够基于经验和环境刺激不断学习和适应
D. 人脑在学习时需要反复运用信息方可形成永久记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人脑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人脑能够基于经验和环境刺激不断学习和适应,“文小言”在处理复杂、不确定任务上远不如人脑,A、C正确;“文小言”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不具有自己的语言,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莘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人体的排便反射,正常情况下结肠将粪便推入直肠后会引起排便反射,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粪便在结肠中时不会引起排便,可能是结肠壁上不存在该反射的感受器
B. 感受到便意但能主动抑制排便的过程,说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到大脑中的高级中枢调控
C. 某人受到创伤后导致没有便意,可能是排便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受损
D. 若某成年人出现大便失禁,则一定是损伤了大脑中的高级中枢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反射活动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结肠壁上不存在排便反射的感受器,故粪便在结肠中时不会引起排便,A正确;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的高级中枢调控,因此会有感受到便意但能主动抑制排便的过程,B正确;某人受到创伤后导致没有便意,可能是排便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受损,使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便意,C正确;成年人出现大便失禁不一定是因为损伤了大脑中的高级中枢,还可能是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的高位截瘫,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多选〕(2025·镇江实验中学、镇江二中联考改编)某同学一家暑假
驾私家车去某景点旅游,途中该同学产生“尿意”,憋尿痛苦表情浮现脸
面,突然看到路标,离前方服务区还有15 km,心情放松了许多。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情放松的过程中交感神经增强
B. 人体产生“尿意”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的过程属于反射
C. 该同学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能对脊髓的排尿中枢进行调控
D. 该同学憋尿产生痛苦的表情是大脑高级功能的体现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心情放松的过程中副交感神经增强,A错误;人体产生“尿意”的部位是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的过程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属于反射,B错误;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该同学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中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对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进行调控,C正确;大脑皮层前额叶参与情绪活动,因此该同学憋尿产生痛苦的表情是大脑高级功能的体现,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多选〕在小鼠的大脑中,尿刊酸可转变成谷氨酸,谷氨酸可以作为
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强小鼠的神经活动(如学
习和记忆)。某科研小组研究适量紫外线照
射对正常小鼠体内尿刊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谷氨酸可在小鼠体内合成,属于必需氨基酸
B. 120 min后,紫外线照射不再对甲组小鼠产生影响
C.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紫外线照射
D. 适量紫外线照射可能会提高小鼠的记忆能力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谷氨酸是小鼠体内合成的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A错误;由曲线图可知,120 min后,甲组紫外线照射的尿刊酸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乙组未用紫外线照射的尿刊酸的相对含量,这说明120 min后,紫外线照射仍然对甲组小鼠产生影响,B错误;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适量紫外线照射对正常小鼠体内尿刊酸含量的影响,故自变量为是否用紫外线照射,C正确;尿刊酸可转变成谷氨酸,而谷氨酸可以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强小鼠的神经活动,故适量紫外线照射可能会提高小鼠的记忆能力,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多选〕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
是( )
A. 听课时需要神经细胞的活动和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单向传递信息
B. 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效应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
C. 抄笔记时需要大脑皮层感知学习内容和控制手部书写活动
D.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
√
√
解析:阅读时通过神经纤维把眼部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5·江苏南通高二期中)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
分? 。
解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腺体或其他结构组成,故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效应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
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
。
解析:当膀胱充盈后,会刺激感受器产生兴奋并通过传入神经至大脑皮层,人产生尿意,所以神经传导途径为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排尿反射低级中枢→a→大脑皮层。
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排尿反射低级中枢
→a→大脑皮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但是由
于各种原因排尿有时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脑对
脊髓的反射活动失去控制,此时人的血压也会 ,然后
(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血压恢复正常。
解析:受到惊吓后尿失禁,原因是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失去控制;此时人的血压会升高,然后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心跳变缓,血压恢复正常。
升高
副交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THANKS
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