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激素的作用特点、体液调节及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知识点一 激素的作用特点
1.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
B.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C.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
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
2.(2025·南京一中阶段考)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C.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3.(2025·苏州期中)机体内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下列对激素间相互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二者作用相拮抗
B.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拮抗
C.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二者为协同关系
D.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发育,二者作用为协同关系
知识点二 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4.(2024·阜宁县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
B.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广泛
D.激素和神经递质可反复与受体结合,因而作用持久
5.(2025·南通如东中学学情调研)人受到惊吓时,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另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使心跳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活动既受交感神经支配又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B.前者是神经调节,后者是激素调节
C.前者的反应速度通常比后者快,但持续时间短
D.前者调节方式中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后者的信息分子中也有神经递质
6.人和高等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内分泌腺都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
C.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D.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知识点三 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7.(2024·江苏盐城高二期中)下列关于使用兴奋剂对运动员的危害、对体育的危害、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运动员是身体和精神的伤害,以及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合成类固醇为人体的成分,使用后不会引起内分泌紊乱,也不会出现抑郁情绪
C.对国家和社会是影响国家声誉和集体形象、影响社会风气、浪费社会资源
D.对体育是破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影响科学训练、影响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8.(2024·江苏苏州期中)研究发现,人体体重与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瘦素有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某同学昼夜节律紊乱、进食频率过高,导致瘦素分泌增加,形成瘦素抵抗。推测形成瘦素抵抗的原因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口服瘦素来达到减肥目的
B.图中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无神经调节
C.过程②有利于维持瘦素含量的稳定
D.瘦素抵抗可能是靶细胞内受体数量不足
9.〔多选〕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内产生的CO2增多,会引起机体支气管收缩、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呼吸加深,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2可作为体液中的信息因子调节机体的呼吸
B.神经系统存在感受H+浓度变化的相关感受器
C.自主神经系统可通过调节支气管的收缩与扩张来参与呼吸调节
D.剧烈运动时,机体进行无氧呼吸导致CO2增多
10.(2024·南通期末)氢化可的松,又称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其分泌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分泌受ACTH和氢化可的松共同调节
B.垂体细胞中CRH受体基因与氢化可的松受体基因均能正常表达
C.氢化可的松含量的相对稳定与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密切相关
D.人体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11.〔多选〕人的情绪变化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造成影响,例如当处于危险环境,人会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情绪,在对应情绪影响下,人的反应速度会加快以应对危险环境,但如果长期处于紧张、恐慌、焦虑状态,人的免疫力会下降,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可解释危险环境中人的反应速度加快,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B.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可解释长期处于紧张、恐慌、焦虑状态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C.②过程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起作用,但又不完全自主
D.通过③④过程可以放大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效应
12.研究发现,如果调节功能相近的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其调节作用会进一步增强。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程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①配制生理盐水,并用生理盐水配制A mol/L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 mol/L的生长激素溶液以及一定浓度的激素溶液X(每升X溶液中含甲状腺激素A mol和生长激素B mol),且这些激素的浓度适宜;②取4只同性别、W品系的成年小鼠,分成四组并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据此完善以下实验:
(1)本探究实验的假设是
。
(2)实验步骤:给甲组小鼠每天注射适量的 溶液,乙组小鼠每天注射 溶液,丙组小鼠每天注射 ,丁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 。
(3)上述实验②的设计上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不存在,请写出实验结果,如果存在问题,请写出改进后的完整步骤:
。
第2课时 激素的作用特点、体液调节及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1.A 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运送至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细胞,A错误;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B正确;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存在分级和负反馈调节,C正确;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D正确。
2.D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如下丘脑可以分泌TRH,A正确;能产生激素的细胞是内分泌细胞,也是活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正确;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快,C正确;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D错误。
3.C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水平,而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水平升高,它们之间的作用相反,即二者作用相拮抗,A正确;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拮抗,B正确;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但两者在不同生物体内发挥作用不同,不属于协同关系,C错误。
4.D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体液运输,A正确;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如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交感神经调控,B正确;体液调节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神经调节比较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C正确;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会被灭活,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被分解或回收,D错误。
5.B 内脏的活动一般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A正确;前者是神经调节,后者是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通常比较慢,作用时间较长,而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暂,C正确;神经调节中的信息分子为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是激素等,由于后者为神经—体液调节,所以信息分子中也有神经递质,D正确。
6.D 内分泌腺都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错误。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B错误。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错误。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通过体液运输,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从而及时排出多余的CO2,D正确。
7.B 兴奋剂是违禁物品,对运动员是身体和精神的伤害,以及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正确;合成类固醇滥用会导致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后果,在生理方面,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肝功能损伤、心血管系统患病,甚至引起恶性肿瘤和免疫功能障碍等,在心理方面会引起抑郁情绪或产生攻击行为等,B错误;使用违禁物品违反比赛规则会被通报处理等,影响国家声誉和集体形象、影响社会风气、浪费社会资源,C正确;使用违禁物品违反比赛规则而被禁赛,破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影响科学训练、影响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D正确。
8.C 瘦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分解而失去作用,故不能通过口服瘦素来达到减肥目的,A错误;据图可知,图中既有瘦素参与的激素(体液)调节,也有调节中枢等参与的神经调节,B错误;瘦素反作用于脂肪细胞,抑制脂肪的形成,过程②属于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瘦素含量的稳定,C正确;人体昼夜节律紊乱、进食频率过高,导致瘦素分泌增加,瘦素是蛋白类激素,形成瘦素抵抗的可能原因是靶细胞上(而非细胞内)瘦素受体数量不足,瘦素无法发挥作用,D错误。
9.ABC 细胞内产生的CO2会进入血浆、脑脊液中,作为体液中的信息因子调节机体的呼吸,A正确;结合图示可知,H+浓度增加会导致神经系统中外周及延髓化学感受器兴奋,进而引起相应的变化,B正确;自主神经系统可通过调节支气管的收缩与扩张,进而实现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C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D错误。
10.A CRH为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下丘脑分泌的CRH作用于垂体细胞的受体,促进垂体释放ACTH,氢化可的松也可以作用于垂体细胞的受体,抑制垂体释放ACTH,因此垂体细胞中CRH受体基因与氢化可的松受体基因均能正常表达,B正确;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调控轴分泌氢化可的松属于分级调节,氢化可的松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因此氢化可的松含量的相对稳定与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密切相关,C正确;氢化可的松类药物会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氢化可的松,人体若长期使用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D正确。
11.BCD 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可解释危险环境中人的反应速度加快,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A错误;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据图可知,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B正确;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所以②过程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起作用,但受大脑皮层控制又不完全自主,C正确;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通过③④过程可以放大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效应,D正确。
12.(1)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两种激素各自单独使用的促进作用之和 (2)A mol/L的甲状腺激素 等量的B mol/L的生长激素 等量的一定浓度的激素溶液X 对照(或空白对照) (3)是 取40只(或其他数据或多只,能体现平行重复原则)生长状况一致的同性别、W品系的幼年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如果调节功能相近的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其调节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可知,本探究实验的假设为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两种激素各自单独使用的促进作用之和,即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促进小鼠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2)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实验(给予不同的处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得出结论。故该实验对甲组小鼠每天注射适量的A mol·L-1的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的B mol·L-1的生长激素溶液,丙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的一定浓度的激素溶液X,丁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以排除生理盐水对实验的干扰。(3)题述的实验思路中取4只小鼠进行实验,每组只有一只,数量太少,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下降,同时也无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且成年小鼠生长缓慢,体重变化较小,所以应改为幼年小鼠,改进后的完整步骤为取40只(或其他数据或多只,能体现平行重复原则)生长状况一致的同性别、W品系的幼年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
3 / 3第2课时 激素的作用特点、体液调节及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1.通过激素作用的实例,归纳概括激素的作用特点。 2.通过分析总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及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树立稳态与平衡观。 3.关注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宣传关爱生命的理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知识点(一) 激素的作用特点
1.激素的信使作用
激素通过 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 ,在细胞间传递 ,发挥信使作用。
2.激素的特异作用
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各自特定的 和靶细胞,因为靶细胞具有能与相应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 。
3.激素的高效作用
人体内各种激素含量甚微,但作用 。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 的作用。例如, 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人体生长。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 的作用。例如,胰岛素具有 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 作用。
【微思考】 激素的特异性受体都位于细胞质膜上吗?
5.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2)激素可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同时还具有催化作用。( )
(3)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 )
(4)含氮类激素(除甲状腺激素)需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参与。 ( )
探讨|分析激素的作用特点
1.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据图分析以下问题。
(1)肾上腺素、性激素等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是不是对所有细胞都能起作用?其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受体位于靶细胞什么位置?请归纳总结不同种类激素的受体位置。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那么,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呢?
1.激素调节的“三不”
2.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
(1)类固醇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孕激素。
(2)氨基酸类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3)多肽类和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1.(2024·常州期中)有关激素调节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激素分子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
B.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的激素浓度都很低,但其作用效果极其显著
C.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在机体内,往往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
2.〔多选〕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
B.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失活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一定能产生酶
规律方法
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的比较
项目 动物激素 酶 神经递质
化学本质 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氨基酸类衍生物、类固醇类 蛋白质或RNA 小分子化合物
产生部位 内分泌腺(或细胞) 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神经细胞
作用 调节 催化 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作用部位 靶细胞、靶器官 细胞内外 突触后膜
作用后去向 失活 数量和性质不变 被降解或回收
共同点 与相应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
知识点(二) 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
(1)概念:是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 的传送,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2)主要方式: 。
(3)其他体液成分:氧、氢离子、 。
提醒: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体液调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激素,还包括参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其他调节因子,而激素调节的研究对象只有激素。
2.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比较缓慢
作用范围 比较精准 比较广泛
作用时间 比较短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 神经系统的 。
②不少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 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4.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
(2)肾上腺素能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
(3)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 )
探讨|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与联系
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往往会感到心怦怦直跳,并惊声尖叫。此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
(1)乘坐过山车时,心跳加快的调节机制有哪些?
(2)乘坐过山车时,人体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增加,引起血压上升、心跳加快、代谢速率提高,这说明神经调节有什么特点?乘坐完毕后,心率一般不会马上恢复至安静水平,这说明体液调节有什么特点?
(3)肾上腺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结合肾上腺素的分泌调节机制,试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2024·江苏盐城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就是神经冲动
B.神经调节快速、准确,作用时间较长,作用范围广泛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并且两者可以发生相互影响
D.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
B.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知识点(三) 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1.激素的种类: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激素主要包括 和 激素。
2.糖皮质激素
(1)类型
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是 合成的,如氢化可的松。
②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 合成的,如地塞米松。
(2)功能
①调节糖类、脂肪和 代谢。
②在一定药理剂量下,具有抗炎、抗毒和 等作用。
3.正确使用激素类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激素类药物的 及其服用 和服用 。
4.兴奋剂
(1)概念:将所有能提高运动成绩并对人体 而在体育界禁用的药物统称为兴奋剂。
(2)目前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兴奋剂是 ,其中许多是 的衍生物。
(3)我国的态度与方针: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执行“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
提醒:兴奋剂≠激素类似物。
(1)并非所用兴奋剂都是激素类似物,有些是神经递质类物质,如多巴胺也是兴奋剂的一种。
(2)并非所有激素类似物都是兴奋剂,只有能提高运动成绩并对人体有害而在体育界被禁用的激素类似物才是兴奋剂。
5.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激素类药物可以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小。( )
(2)男性运动员滥用合成类固醇会导致睾丸萎缩,精子产生减少等不良后果。( )
(3)兴奋剂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并违反体育竞技精神,应严格禁止使用。( )
探讨|关注激素与兴奋剂在应用中带来的问题
男性睾丸的发育受“下丘脑—垂体—睾丸”控制,如图所示,下丘脑分泌GnRH促进垂体合成与释放卵泡刺激素(FSH) 和黄体生成素(LH)等激素,促进睾丸分泌睾丸酮(雄性激素)。
(1)上图显示睾丸酮的分泌存在怎样的调节机制?
(2)有些运动员违规服用人工合成的睾丸酮衍生物(兴奋剂的一种),来促进肌肉的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但长期服用睾丸酮衍生物对身体危害巨大,比如造成自身分泌的睾丸酮减少等,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下列关于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B.在炎症肿胀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一段时间后不会复发
C.滥用合成类固醇会导致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不良后果
D.兴奋剂的使用会导致原有的身体稳态遭到破坏
(1)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2)激素会随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为什么只对靶器官和靶细胞起作用?
(3)进行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激素还有哪些物质能起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
(4)基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运输途径分析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缓慢的原因。
(5)糖皮质激素在医学上具有哪些作用?在临床上应用的糖皮质激素是否都是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
第2课时 激素的作用特点、体液调节及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体液 靶细胞 信息
2.靶器官 受体
3.非常显著
4.(1)相同 生长激素 (2)相反 降血糖 升血糖
微思考 不是,类固醇类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5.(1)× 提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但运输是不定向的,因为只有甲状腺上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所以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
(2)× 提示:激素无催化作用。
(3)√ (4)√
互动探究
1.(1)提示: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各自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直接原因是靶细胞质膜上或膜内有与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根本原因是控制受体合成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表达。
(2)提示:肾上腺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质膜上,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受体位于细胞质膜上:含氮类激素,如多肽和蛋白质类、除甲状腺激素外的氨基酸类衍生物(如肾上腺素)。受体位于细胞内:类固醇类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孕激素等)、甲状腺激素等。
2.提示:不具有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强调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作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
学以致用
1.A 激素是信号分子,经体液运输至全身组织细胞,但只能与靶细胞、靶器官的受体结合,定向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A错误;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激素的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显著,B正确;激素是信号分子,使用后会被分解或失活,因而需要机体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C正确;激素的作用不是孤立的,在机体内,往往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D正确。
2.ABD 神经递质大多是有机物,也有无机物,如一氧化氮,A错误;酶发挥作用后不失活,B错误;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错误。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1)体液 (2)激素调节 (3)二氧化碳
2. 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 加快 减少
3.(1)反射弧 体液运输 迅速 比较长 (2)①直接影响 发育和功能 ②中枢神经系统
4.(1)× 提示: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其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
(2)√
(3)√ 提示: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较长。
互动探究
(1)提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提示: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
(3)提示: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不少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学以致用
1.C 体液调节的信号是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A错误;神经调节快速、准确,作用时间较短,作用范围局限,B错误;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C正确;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D错误。
2.A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故此处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A错误;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引起褪黑素的分泌,由此可知该过程是神经调节,B正确;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正确;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为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由此可知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以及负反馈作用,D正确。
知识点(三)
自主学习
1.类固醇类 含氮类
2.(1)①人体自身 ②人工 (2)①蛋白质 ②抗过敏
3.种类 剂量 方式
4.(1)有害 (2)合成类固醇 雄性激素
5.(1)× 提示:激素类药物的服用要遵医嘱,长期使用有明显副作用。
(2)√ (3)√
互动探究
(1)提示:睾丸酮的分泌除了受分级调节之外,还受(负)反馈调节。
(2)提示:睾丸酮衍生物可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和抑制垂体分泌LH和FSH,从而使睾丸分泌的睾丸酮减少,所以长期服用睾丸酮衍生物对身体危害巨大,比如造成自身分泌的睾丸酮减少等。
学以致用
B 在炎症肿胀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虽然确实能产生消炎止痛的效果,但一段时间后仍会旧病复发。
【过程评价检测】
思维启迪
(1)提示: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
(2)提示:因为只有靶器官和靶细胞才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3)提示:氧、氢离子、二氧化碳等。
(4)提示:两者运输途径不同,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的,而神经调节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故前者较慢,后者较快。
(5)提示:糖皮质激素具有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功能,还具有抗炎、抗毒和抗过敏等作用。临床上应用的糖皮质激素既有内源性的(如氢化可的松),也有外源性的(如地塞米松)。
5 / 5(共78张PPT)
第2课时 激素的作用特点、体液调节及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导学聚焦
1.通过激素作用的实例,归纳概括激素的作用特点。
2.通过分析总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及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树立
稳态与平衡观。
3.关注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宣传关爱生命的理念和健康文明
的生活方式。
目 录 CONTENTS
知识点(一)
激素的作用特点
知识点(二)
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过程评价检测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三)
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知识点(一) 激素的作用特点
1. 激素的信使作用
激素通过 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 ,在细胞间传
递 ,发挥信使作用。
2. 激素的特异作用
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各自特定的 和靶细胞,因为靶细胞具有能
与相应激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 。
3. 激素的高效作用
人体内各种激素含量甚微,但作用 。
体液
靶细胞
信息
靶器官
受体
非常显著
4.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 的作用。例
如, 和甲状腺激素都能促进人体生长。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 的作用。例如,
胰岛素具有 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 作用。
相同
生长激素
相反
降血糖
升血糖
【微思考】 激素的特异性受体都位于细胞质膜上吗?
提示:不是,类固醇类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5.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 × )
提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但运输是不定向的,
因为只有甲状腺上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所以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
用于甲状腺。
(2)激素可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同时还具有催化作用。 ( × )
提示:激素无催化作用。
(3)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作用,称为协同作用。
( √ )
(4)含氮类激素(除甲状腺激素)需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参与。
( √ )
×
×
√
√
探讨|分析激素的作用特点
1. 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据图分析以
下问题。
(1)肾上腺素、性激素等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是不是对所有细
胞都能起作用?其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每种激素只能作用于各自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直接原因是靶细
胞质膜上或膜内有与相应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根本原因是控制受体合
成的基因只在靶细胞中表达。
(2)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受体位于靶细胞什么位置?请归纳总结不同种
类激素的受体位置。
提示:肾上腺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质膜上,性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
受体位于细胞质膜上:含氮类激素,如多肽和蛋白质类、除甲状腺激素外
的氨基酸类衍生物(如肾上腺素)。受体位于细胞内:类固醇类激素(如
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孕激素等)、甲状腺激素等。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促甲状
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那么,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和促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方面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呢?
提示:不具有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强调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
相同作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是两个不同
的生理过程。
1. 激素调节的“三不”
2. 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
(1)类固醇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雌性激素、雄性激素)、
孕激素。
(2)氨基酸类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3)多肽类和蛋白质类: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抗利尿激素、胰
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1. (2023·常州期中)有关激素调节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激素分子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
B. 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中的激素浓度都很低,但其作用效果极其显著
C. 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D. 在机体内,往往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各种激素彼此
关联,相互影响
√
解析: 激素是信号分子,经体液运输至全身组织细胞,但只能与靶细
胞、靶器官的受体结合,定向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A错误;正常生理
状态下,血液中激素的含量甚微,但其作用显著,B正确;激素是信号分
子,使用后会被分解或失活,因而需要机体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激素,以
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C正确;激素的作用不是孤立的,在机体内,
往往多种激素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
响,D正确。
2. 〔多选〕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
B. 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失活
C. 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
的作用
D. 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一定能产生酶
√
√
√
解析:神经递质大多是有机物,也有无机物,如一氧化氮,A错误;酶发挥作用后不失活,B错误;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错误。
规律方法
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的比较
项目 动物激素 酶 神经递质
化学本质 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氨
基酸类衍生物、类固醇类 蛋白质或RNA 小分子化合物
产生部位 内分泌腺(或细胞) 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神经细胞
项目 动物激素 酶 神经递质
作用 调节 催化 使突触后膜产生
兴奋或抑制
作用部位 靶细胞、靶器官 细胞内外 突触后膜
作用后去向 失活 数量和性质不变 被降解或回收
共同点 与相应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
知识点(二) 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1. 体液调节
(1)概念:是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 的传送,对人体的生命活动
进行的调节。
(2)主要方式: 。
(3)其他体液成分:氧、氢离子、 。
体液
激素调节
提醒: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体液调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激素,还
包括参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其他调节因子,而激素调节的研究对象
只有激素。
二氧化碳
2. 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比较缓慢
作用范围 比较精准 比较广泛
作用时间 比较短
反射弧
体液运输
迅速
比较长
①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 神经系统的
。
②不少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 的调
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直接影响
发育和
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4.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 × )
提示: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其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
(2)肾上腺素能随体液运输作用于人体,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
速等,这一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 √ )
(3)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
( √ )
提示: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较长。
×
√
√
探讨|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与联系
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往往会感到心怦怦直跳,并惊声尖叫。此
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
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
(1)乘坐过山车时,心跳加快的调节机制有哪些?
提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乘坐过山车时,人体肾上腺素会在短时间内分泌增加,引起血压上
升、心跳加快、代谢速率提高,这说明神经调节有什么特点?乘坐完毕
后,心率一般不会马上恢复至安静水平,这说明体液调节有什么特点?
提示: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
(3)肾上腺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结合肾上腺素的分泌调节
机制,试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提示: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
能。不少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
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成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1. (2023·江苏盐城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 体液调节的信号是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就是神经冲动
B. 神经调节快速、准确,作用时间较长,作用范围广泛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并且两者可以发生相互影响
D. 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
解析:体液调节的信号是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A错误;神经调节快速、准确,作用时间较短,作用范围局限,B错误;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C正确;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D错误。
2. 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
于一种激素
B. 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 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
D. 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故此处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A错误;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引起褪黑素的分泌,由此可知该过程是神经调节,B正确;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正确;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为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由此可知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以及负反馈作用,D正确。
知识点(三)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1. 激素的种类: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激素主要包括 和
激素。
2. 糖皮质激素
(1)类型
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是 合成的,如氢化可的松。
②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 合成的,如地塞米松。
类固醇类
含
氮类
人体自身
人工
(2)功能
①调节糖类、脂肪和 代谢。
②在一定药理剂量下,具有抗炎、抗毒和 等作用。
蛋白质
抗过敏
3. 正确使用激素类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激素类药物的
及其服用 和服用 。
4. 兴奋剂
(1)概念:将所有能提高运动成绩并对人体 而在体育界禁用的
药物统称为兴奋剂。
(2)目前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兴奋剂是
,其中许多是 的衍生物。
(3)我国的态度与方针: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执行“严令禁止、严
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
种
类
剂量
方式
有害
合成类固
醇
雄性激素
提醒:兴奋剂≠激素类似物。
(1)并非所用兴奋剂都是激素类似物,有些是神经递质类物质,如多巴
胺也是兴奋剂的一种。
(2)并非所有激素类似物都是兴奋剂,只有能提高运动成绩并对人体有
害而在体育界被禁用的激素类似物才是兴奋剂。
5.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激素类药物可以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小。 ( × )
提示:激素类药物的服用要遵医嘱,长期使用有明显副作用。
(2)男性运动员滥用合成类固醇会导致睾丸萎缩,精子产生减少等不良
后果。 ( √ )
(3)兴奋剂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并违反体育竞技精神,应严格禁止使用。 ( √ )
×
√
√
探讨|关注激素与兴奋剂在应用中带来的问题
男性睾丸的发育受“下丘脑—垂体—睾丸”控制,如图所示,下丘脑分
泌GnRH促进垂体合成与释放卵泡刺激素(FSH) 和黄体生成素(LH)等
激素,促进睾丸分泌睾丸酮(雄性激素)。
(1)如图显示睾丸酮的分泌存在怎样的调节机制?
提示:睾丸酮的分泌除了受分级调节之外,还受(负)反馈调节。
(2)有些运动员违规服用人工合成的睾丸酮衍生物(兴奋剂的一种),
来促进肌肉的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但长期服用睾丸酮
衍生物对身体危害巨大,比如造成自身分泌的睾丸酮减少等,请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其原因。
提示:睾丸酮衍生物可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和抑制垂体分泌LH和FSH,
从而使睾丸分泌的睾丸酮减少,所以长期服用睾丸酮衍生物对身体危害巨
大,比如造成自身分泌的睾丸酮减少等。
下列关于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
B. 在炎症肿胀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一段时间后不会复发
C. 滥用合成类固醇会导致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不良后果
D. 兴奋剂的使用会导致原有的身体稳态遭到破坏
解析: 在炎症肿胀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虽然确实能产生消炎止痛的效
果,但一段时间后仍会旧病复发。
√
过程评价检测
(1)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提示: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
(2)激素会随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为什么只对靶器官和靶细胞起作
用?
提示:因为只有靶器官和靶细胞才有该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3)进行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激素还有哪些物质能起调节生命活
动的作用?
提示:氧、氢离子、二氧化碳等。
(4)基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运输途径分析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缓慢
的原因。
提示:两者运输途径不同,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的,而神经调节在神
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故前者较慢,后者较快。
(5)糖皮质激素在医学上具有哪些作用?在临床上应用的糖皮质激素是
否都是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
提示:糖皮质激素具有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功能,还具有抗
炎、抗毒和抗过敏等作用。临床上应用的糖皮质激素既有内源性的(如氢
化可的松),也有外源性的(如地塞米松)。
【教师备用栏目】
1.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 激素会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C.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 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作用后立刻被灭活
解析: 激素是由特定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对物质代谢或生理功能起调控
作用的一类微量有机分子,激素是信息分子,A正确;激素是信息分子,
具有调节作用,激素会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B正确;激素
作为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但只作用于靶细胞或者靶器官,C
错误;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作用后立刻被灭活,D正确。
√
2.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只运输到作用部位
B. 各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功能时有的存在拮抗作用,有的存在协同作用
C. 激素与靶细胞、靶器官上的受体结合并提供信息和能量
D. 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释放到血液中,不断积累,并使作用效果更加显著
√
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A错误;各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功能时有的存在拮抗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的存在协同作用,如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B正确;激素是信息分子,能够调节生命活动,但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激素一经与靶细胞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不能在血液中积累,D错误。
3. 与体液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①反应速度快 ②反应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部位精确 ⑤作用时间短 ⑥作用时间比较长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解析: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对生命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具有反应速度
快、作用部位精确、作用时间短的特点,①④⑤正确,故选D。
√
4. (2024·东台市校级月考)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B. 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C. 激素传递的信息和神经传导的兴奋的传输速度相同
D. 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
放激素
√
解析: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长,A正确。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体现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B正确。激素传递信息多数情况下没有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快,因为激素传递信息通过体液的传送,过程缓慢,而神经传递的兴奋是以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交替传送,传输速度快。故激素传递信息的速度与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不同,C错误。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是神经细胞,但其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D正确。
5. 〔多选〕兴奋剂的使用会对运动员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促红细胞生成
素(EPO)作为一种蛋白质类兴奋剂,能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机理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从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EPO分泌增加
B. 对EPO的检测既可用血液检查,也可用尿样检查
C. 由于存在负反馈调节,使用超剂量EPO不会使红细胞数目偏高
D. 长期使用超剂量EPO的运动员,在停用后容易出现贫血症状
√
√
解析:EPO是一种蛋白质类兴奋剂,正常情况下不会进入尿液中,B错误;EPO作为一种蛋白质类兴奋剂,能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虽然存在反馈调节,但负反馈需要时间反应,因此使用超剂量EPO短期内会使红细胞数目偏高,C错误。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激素的作用特点
1. 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
B. 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C. 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
D. 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解析: 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运送至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
细胞,A错误;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B正确;
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如甲状腺激
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存在分级和负反馈调节,C正确;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
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5·南京一中阶段考)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 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B. 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
C.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
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
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如下丘脑可以分泌TRH,A正确;能产生激素的细胞是内分泌细胞,也是活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正确;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率加快,C正确;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2025·苏州期中)机体内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
节同一生理功能。下列对激素间相互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二者作用相拮抗
B. 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拮抗
C. 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二者为协同关系
D. 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发育,二者作用为协同关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水平,而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水平升高,它
们之间的作用相反,即二者作用相拮抗,A正确;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
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拮抗,B正确;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都
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但两者在不同生物体内发挥
作用不同,不属于协同关系,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二 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4. (2024·阜宁县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
B. 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 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广泛
D. 激素和神经递质可反复与受体结合,因而作用持久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体液
运输,A正确;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
节,如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交感神经调控,B正确;体液调节比较缓慢,
作用范围比较广泛,神经调节比较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C
正确;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会被灭活,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被分解
或回收,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2025·南通如东中学学情调研)人受到惊吓时,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
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另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
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使心跳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心脏活动既受交感神经支配又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B. 前者是神经调节,后者是激素调节
C. 前者的反应速度通常比后者快,但持续时间短
D. 前者调节方式中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后者的信息分子中也有神经
递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内脏的活动一般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A正
确;前者是神经调节,后者是神经—体液调节,B错误;体液调节的反
应速度通常比较慢,作用时间较长,而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快,作用
时间短暂,C正确;神经调节中的信息分子为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的
信息分子是激素等,由于后者为神经—体液调节,所以信息分子中也
有神经递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 人和高等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列有关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内分泌腺都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B.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
局限、作用时间比较长
C. 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D.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内分泌腺都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如甲状腺激
素的分泌,A错误。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
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
输,反应速度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B错
误。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错误。血液中较高浓
度的CO2可以通过体液运输,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从而及
时排出多余的CO2,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知识点三 关注过量使用激素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
7. (2024·江苏盐城高二期中)下列关于使用兴奋剂对运动员的危害、对
体育的危害、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 )
A. 对运动员是身体和精神的伤害,以及不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 合成类固醇为人体的成分,使用后不会引起内分泌紊乱,也不会出现抑郁情绪
C. 对国家和社会是影响国家声誉和集体形象、影响社会风气、浪费社会资源
D. 对体育是破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影响科学训练、影响体育健康可
持续发展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兴奋剂是违禁物品,对运动员是身体和精神的伤害,以及不利
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A正确;合成类固醇滥用会导致
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后果,在生理方面,会引起内分泌紊乱、肝功能损
伤、心血管系统患病,甚至引起恶性肿瘤和免疫功能障碍等,在心理方面
会引起抑郁情绪或产生攻击行为等,B错误;使用违禁物品违反比赛规则
会被通报处理等,影响国家声誉和集体形象、影响社会风气、浪费社会资
源,C正确;使用违禁物品违反比赛规则而被禁赛,破坏公平竞争的体育
精神、影响科学训练、影响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2024·江苏苏州期中)研究发现,人体体重与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
白类激素——瘦素有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某同学昼夜节律紊乱、进食
频率过高,导致瘦素分泌增加,
形成瘦素抵抗。推测形成瘦素抵
抗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口服瘦素来达到减肥目的
B. 图中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无神经调节
C. 过程②有利于维持瘦素含量的稳定
D. 瘦素抵抗可能是靶细胞内受体数量不足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瘦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分解而失去作用,故不能通过口服瘦素来达到减肥目的,A错误;据图可知,图中既有瘦素参与的激素(体液)调节,也有调节中枢等参与的神经调节,B错误;瘦素反作用于脂肪细胞,抑制脂肪的形成,过程②属于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瘦素含量的稳定,C正确;人体昼夜节律紊乱、进食频率过高,导致瘦素分泌增加,瘦素是蛋白类激素,形成瘦素抵抗的可能原因是靶细胞上(而非细胞内)瘦素受体数量不足,瘦素无法发挥作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多选〕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内产生的CO2增多,会引起机体
支气管收缩、呼吸频率明
显加快、呼吸加深,其调
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 CO2可作为体液中的信息因子调节机体的呼吸
B. 神经系统存在感受H+浓度变化的相关感受器
C. 自主神经系统可通过调节支气管的收缩与扩张来参与呼吸调节
D. 剧烈运动时,机体进行无氧呼吸导致CO2增多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细胞内产生的CO2会进入血浆、脑脊液中,作为体液中的信息因子调节机体的呼吸,A正确;结合图示可知,H+浓度增加会导致神经系统中外周及延髓化学感受器兴奋,进而引起相应的变化,B正确;自主神经系统可通过调节支气管的收缩与扩张,进而实现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C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 (2024·南通期末)氢化可的松,又称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
种具有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其分泌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分泌受ACTH和氢化可的松共同调节
B. 垂体细胞中CRH受体基因与氢化可的松受体基因均能正常表达
C. 氢化可的松含量的相对稳定与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密切相关
D. 人体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CRH为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下
丘脑分泌的CRH作用于垂体细胞的受体,促进垂体释放ACTH,氢化可的
松也可以作用于垂体细胞的受体,抑制垂体释放ACTH,因此垂体细胞中
CRH受体基因与氢化可的松受体基因均能正常表达,B正确;通过下丘
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调控轴分泌氢化可的松属于分级调节,氢化可的松
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因此氢化
可的松含量的相对稳定与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密切相关,C正确;
氢化可的松类药物会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氢化可的松,人体若长期使用会
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 〔多选〕人的情绪变化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造
成影响,例如当处于危险环境,人
会产生紧张、恐慌、焦虑等情绪,
在对应情绪影响下,人的反应速度
会加快以应对危险环境,但如果长
期处于紧张、恐慌、焦虑状态,人
的免疫力会下降,其调节过程如图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可解释危险环境中人的反应速度加快,体现
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
B.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可解释长期处于紧张、恐慌、焦虑状态会导
致免疫力下降,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C. ②过程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起作用,但又不完全自主
D. 通过③④过程可以放大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效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可解释危险环境中人的反应速度加快,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A错误;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据图可知,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B正确;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所以②过程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起作用,但受大脑皮层控制又不完全自主,C正确;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通过③④过程可以放大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效应,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研究发现,如果调节功能相近的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其调节作用会进
一步增强。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
长的促进作用程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①配制生理盐水,并用生理盐水
配制A mol/L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 mol/L的生长激素溶液以及一定浓度的
激素溶液X(每升X溶液中含甲状腺激素A mol和生长激素B mol),且这些
激素的浓度适宜;②取4只同性别、W品系的成年小鼠,分成四组并分别编
号为甲、乙、丙、丁。据此完善以下实验:
(1)本探究实验的假设是
。
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
的促进作用大于两种激素各自单独使用的促进作用之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如果调节功能相近的两种激素同时使用,其调节作用会进一步增强”可知,本探究实验的假设为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两种激素各自单独使用的促进作用之和,即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促进小鼠生长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实验步骤:给甲组小鼠每天注射适量的 溶
液,乙组小鼠每天注射 溶液,丙组小鼠每天
注射 ,丁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
水作为 。
解析: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分组编号→设置对照实验(给予不同的处理)→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保证无关变量的一致性)→得出结论。故该实验对甲组小鼠每天注射适量的A mol·L-1的甲状腺激素溶液,乙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的B mol·L-1的生长激素溶液,丙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的一定浓度的激素溶液X,丁组小鼠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以排除生理盐水对实验的干扰。
A mol/L的甲状腺激素
等量的B mol/L的生长激素
等量的一定浓度的激素溶液X
对照(或空白对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上述实验②的设计上是否存在问题? ,如果不存在,请写出
实验结果,如果存在问题,请写出改进后的完整步骤:
。
解析:题述的实验思路中取4只小鼠进行实验,每组只有一只,数量太少,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下降,同时也无法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且成年小鼠生长缓慢,体重变化较小,所以应改为幼年小鼠,改进后的完整步骤为取40只(或其他数据或多只,能体现平行重复原则)生长状况一致的同性别、W品系的幼年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
是
取40只(或其他
数据或多只,能体现平行重复原则)生长状况一致的同性别、W品系的幼
年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HANKS
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