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1节 力 课件+导学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1节 力 课件+导学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10 21:02:41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1节 力一、力是什么 把一个大铁块由地上拿到桌子上,有什么感觉?
人将大铁块拿到桌子上感觉很费劲,这是人对力最早的认识,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
人 推 车 压路机 压 路面 地球 吸引 物体 磁铁 排斥 磁铁 … … …
物体 作用 物体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施力物、受力物磁铁吸引铁钉苹果会落到地面上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力的单位:牛顿(Newton) 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符号N.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我国也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 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就是1N 二、力的单位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小组讨论:船是如何离开岸边的?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体会:抻手打你同学一下,你的手感觉到疼了吗?你同学感觉到疼了吗?你会感到疼的时候你的同学也会感到疼。推开另一个船的同时你的小船也会往后退。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想一想: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个小船,能肥另一个船推开你的小船不动吗?将载有条形磁体的小车释放后,小车将如何运动?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站在滑板上推墙
 1、用力敲桌子
 2、小车的作用
实 验例子:划船、溜冰  划船时,船到岸边,人用力推岸,对岸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岸施加的力的作用,船离岸而去.
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同时又是受力物  即:甲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四、力的作用效果做做: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磁铁靠近小钢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观察: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如果在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小球的运动有什么变化?现象:磁铁靠近小钢球时小钢球开始运动。现象:小球的运动方向改变。现象:弹簧的形状变化了,变长或变短。想一想:通过下面的小实验,你能说出力的两类作用效果吗?观察:力使物体改变了什么?答:改变了形状。想一想:观察下图,你能说出力的作用效果吗?观察:力使物体改变了什么?答:改变了运动状态。(从静止变为运动)观察:力使物体改变了什么?答:改变了运动状态。(从运动变为静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速度大小的改变,速度方向的改变。归纳知识: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形变,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微弱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是绝对的。归纳知识:2、物体是力存在的条件,也就是说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3、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力和作用。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4、因为力和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每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
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
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使跳板发生 _________,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对运动
2、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__________ 发生改变。形变运动状态3.图(a)、(b)表示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下列 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
B.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空的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 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5.下列实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 )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D 6.在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
A.船的重力
B.水直接对船的动力
C.水对桨的推力
D.人对船的推力C7.下列关于力的大小的估计,不可能的是                                                                                
              
(  )
A.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00N
B.拿起两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3N
D.一只普通的苹果受到的重力约0.15ND8.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一条弧线吊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
A.前锋球员
B.足球
C.地球
D.守门员C9.游泳运动员用手、脚向后划水,于是人就前
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是施力者,自己不受力
B.水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C.运动员是施力者,同时又是受力者
D.运动员在水中前进时不受重力C第一节 ?? 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新课引入
讲述《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张飞对关羽做老二不服,于是,一天趁酒后要和关羽比力气,谁把自己提起来谁赢,张飞用尽全身力气向上提起自己的头发,他失败了,关羽用一根绳子系住自己的腰,另一端绕过树杈,用力往下拉,成功了。张飞为什么失败了?要想知道原因,必须学习有关力。
(二)自主预习案
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力是 对 的作用,有一个力存在必然同时存在两个物体,即 物体和 物体。
2、力既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例: ,又可以发生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例: 。
3、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表示为
4、力的作用效果是 、 。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也受到两一个物体对他施加的反方向的力的作用,我可以举例说明:

6、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物体。
(三)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1:怎样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老师点拨: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作用时,甲物体一定同时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
探究点2:力的作用效果
1、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的磁铁吸引 ,速度变快。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2)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力使物体 。
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力使物体 。
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力使物体 。
(3)注意: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分析:在磁铁吸引下小钢珠运动状态改变情况和手球、足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分析: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弓被拉开了,弓的 发生了变化。
再如:踢足球时,足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概括力的作用的另一类效果。
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例题1:如图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例题2: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 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3、力的单位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
◆探究点3: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观察现象:两个气球都变扁了。(分析: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也变扁了,说明它同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
2、演示:两个带相同电荷的通草球靠近时相互排斥。(一个通草球排开另一个通草球时,自己也被排开了,说明两个通草球同时都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
3、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4、看课文第33页图12.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 。也就是说 。
(四)当堂训练案
1、人推车时,是 和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
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 。
3、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 )
A、一头小牛 B、一块砖 C、九年级物理课本 D、两枚1元硬币
4、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5、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
(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 。
6、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 )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