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质量检测(三)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青霉素抑制动物体内病菌的增殖
B.移植的器官不容易存活
C.花粉引起强烈的免疫应答
D.病毒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2.下列关于抗原提呈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提呈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B.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包括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和吞噬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的起源一定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抗原提呈细胞都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提呈给其他免疫细胞
3.(2025·南京期中)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髓、胸腺和淋巴结都属于免疫器官
B.扁桃体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C.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4.(2024·江苏镇江期中)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只存在于体液中
B.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和辅助T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D.辅助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5.(2025·扬州高邮期中)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缺失的人,特异性免疫受损而非特异性免疫不受影响
B.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能阻挡绝大多数病原体
C.体液中吞噬细胞能吞噬消化或处理外来的病原体
D.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形成的
6.(2025·南通海门中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图示为某病毒侵入机体后被杀伤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是机体第二道防线在发挥作用
B.①是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并释放抗体
C.可提高①杀伤力的细胞因子来源于辅助T细胞
D.靶细胞裂解死亡为细胞坏死,对人体不利
7.(2024·江苏南通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如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次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预防
B.物质A为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③增殖分化
C.细胞①属于抗原提呈细胞,能提呈抗原
D.接种HPV疫苗的人体在感染HPV后,细胞④会迅速增殖分泌抗体
8.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
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9.(2024·江苏南通联考)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揭晓,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获奖,以表彰他们在RNA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使mRNA疫苗得以开发。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指导合成的抗原蛋白既可激活T细胞也可激活B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细胞内的mRNA作为免疫活性物质激发免疫应答
B.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能裂解被同种抗原感染的靶细胞
C.辅助T细胞提呈抗原信息给B细胞即可激活B细胞
D.注射mRNA疫苗后,会改变自身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10.(2025·江苏南京期中)下列关于免疫功能异常和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但不发生过敏反应
B.免疫系统误将胰岛B细胞当成抗原攻击引发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C.器官移植的成败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或相近有关
D.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糖丸”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脊髓灰质炎疫苗
11.(2025·南通海安期中)疱疹病毒(EBV)主要侵入B细胞,在EBV感染潜伏期,EBV会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在裂解期却会主动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并会选择包裹在凋亡小体中被邻近细胞吞噬。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EBV侵入人体后,可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并提呈给辅助T细胞
B.若EBV侵入了B细胞,则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已被突破
C.人体免疫系统清除EBV的过程主要体现了免疫清除
D.包裹在凋亡小体中的子代EBV可避免与抗体接触,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12.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因母源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B.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
C.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D.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
13.(2025·南通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专门感染人皮肤及黏膜上皮细胞,会诱发宫颈癌等疾病。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的生理活动和机体部分免疫应答过程,该过程中辅助T细胞(Th)可分化为Th1和Th2两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辅助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中
B.HPV侵染细胞后,Th向Th1方向分化以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来识别并裂解细胞甲
C.B细胞的活化需要Th2和HPV的参与,HPV只能活化一种B细胞
D.HPV E5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物质b的活性帮助HPV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
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每题4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4.(2025·苏州期中)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都是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疾病
B.初次接触过敏原会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C.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D.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不正常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反应
15.卡介苗是对毒性强烈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获得的减毒活疫苗,发现其对所有的试验动物都没有致病力,该疫苗的保护作用一般可以持续10~15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过卡介苗的人,再次接触结核分枝杆菌时会出现过敏反应
B.接种卡介苗后记忆细胞可以在10~15年内保持对抗体的记忆
C.卡介苗对接种者一般无致病力,但不建议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
D.疫苗还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及其产物制备,不一定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
16.(2025·扬州高邮期中)病毒感染能激活体内针对关节软骨自身抗原的滤泡性T细胞,该细胞群高度表达OX40分子,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引起组织破坏,形成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与艾滋病相同
B.OX40的过量表达有利于抗原的提呈
C.浆细胞可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D.滤泡性T细胞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B细胞,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
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49分)
17.(12分)(2024·江苏淮安期中)如图为胞内寄生菌侵入细胞后引发的免疫应答示意图,图中a~h为免疫细胞,①~④为相关生理过程,IL-4、IL-6、IL-12和IFN-γ为细胞因子。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a~h中属于T细胞的有 ,图中细胞b的功能是 。
(2)细胞a~h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
(3)图中NK细胞是自然杀伤性细胞,能够杀死肿瘤细胞和病菌感染的细胞,分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 功能。
(4)①~④过程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 。
(5)胞内寄生菌侵入人体引发免疫应答时还产生记忆细胞,当该细菌再次侵入时相应记忆细胞的功能有
。
(6)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 中。当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可能引发 ,这种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发的疾病还包括 。
18.(12分)科学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细胞,A、B、C、D表示免疫活性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免疫过程中包括 (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细胞表示 ,物质A表示 ,物质D表示 。
(2)吞噬细胞、B细胞等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后传递给 ,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这些细胞统称为 。结核杆菌制剂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致病,从免疫学应用角度来看,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 。
(3)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第二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它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 ,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4)上述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称为免疫激活疗法,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有 的优点。
19.(12分)(2025·无锡一中期中)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群体中常见的传染病,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有20种以上,其中EV71和CV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如图是EV71结构示意图,蛋白质外壳主要由VP1~VP4四种蛋白组成,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免疫系统由 、 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人体清除手足口病的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病毒侵入幼儿机体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T细胞分泌的白介素能促进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2)某手足口病患者持续发烧,发热时人体的血流速度加快,体温维持在39 ℃,此时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持续高烧人体会感觉身体发冷的神经中枢位于 。当病人处于体温下降期时,机体主要通过 、 等途径来增加散热。
(3)EV71的外壳蛋白质VP1~VP4中,最不适宜作为抗原制备疫苗的是 ,原因是
。
EV71疫苗需要接种两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某些花粉引起的荨麻疹是一种 现象,属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填“过强”或“过弱”)的表现。
20.(13分)(2025·江苏扬州中学期中)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以免疫介导为主的促炎型肝病,若不进行临床干预,会迅速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目前常采用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图1是该病部分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患者糖皮质激素部分分泌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免疫学角度看,图1中CYP2D6和FTCD可能是一类 ,抗原提呈细胞提呈抗原信息给辅助T细胞,体现了细胞质膜的 功能。图1中出现的特异性免疫调节方式有 。
(2)机体免疫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存在免疫细胞的功能性筛选,即淘汰免疫能力过强和过弱的免疫细胞,其主要意义是 。
(3)TNF-α属于免疫系统中的 ,它可以刺激下丘脑合成、分泌 ,从而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上升。长期大剂量应用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因机体存在 调节机制,从而使内源性激素减少,甚至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研究表明,人体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约90%以上与内环境中CBG结合呈无活性状态,而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却在人体内呈高活性状态,原因可能是
。
(4)为研究地塞米松改善模型鼠(人工诱导肝衰竭)病情的效果,研究人员使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鼠肝脏免疫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结果说明,地塞米松在改善模型鼠病情中发挥 (填“免疫抑制剂”或“免疫激活剂”)作用。
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鼠肝衰竭早期施用地塞米松使肝内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显著增多,由此推测,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在改善实验鼠肝衰竭中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抑制组织修复
B.促进组织修复
C.诱导促炎型细胞发生凋亡
D.抑制促炎型细胞发生凋亡
章末质量检测(三)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1.A 青霉素不是动物体自身产生的抗菌物质,用青霉素杀死病菌是利用青霉素的特性,不属于免疫过程,A符合题意;器官移植中遇到的排斥反应属于免疫过程,外来的器官为抗原,B不符合题意;花粉引起体内发生过敏反应是由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病毒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属于体液免疫,D不符合题意。
2.C 免疫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主要包括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和吞噬细胞,A、B正确;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不一定来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错误;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是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提呈给其他免疫细胞,D正确。
3.A 骨髓、胸腺和淋巴结都属于免疫器官,骨髓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淋巴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A正确;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主要是骨髓和胸腺,扁桃体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B错误;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例如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D错误。
4.C 唾液和泪液当中也含有溶菌酶,A错误;病原体上具有不同的抗原,故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相同,一种抗原对应一种特异性抗体,B错误;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辅助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当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可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C正确;B细胞、吞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提呈给辅助T细胞,而辅助T细胞不具有抗原提呈作用,D错误。
5.A 吞噬细胞既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缺失的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受影响,A错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它们能阻挡绝大多数病原体,这是人体的天然屏障,B正确;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功能,但是其识别功能不具有特异性,能将外来的病原体吞噬消化或处理,C正确;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形成的,具有特异性,D正确。
6.C 图示过程为细胞免疫过程,属于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发挥作用,A错误;宿主细胞被病毒感染后,成为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抗原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被消灭,所以图中①是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不是抗体,B错误;可提高①杀伤力的细胞因子来源于辅助T细胞,C正确;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因此靶细胞裂解死亡为细胞凋亡,对人体有利,D错误。
7.D 多次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预防,A正确;物质A是辅助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③(B细胞)增殖分化,B正确;细胞①属于抗原提呈细胞,能提呈抗原,C正确;细胞④是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体,当接触抗原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D错误。
8.B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细胞质基质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据图示可知,③由神经系统产生、⑤由免疫系统产生、⑧由内分泌系统产生,则它们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B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释放,C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D错误。
9.B 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指导合成的抗原蛋白作为抗原激发免疫应答,A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可以特异性识别被同种抗原感染的靶细胞,B正确;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是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二是辅助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C错误;注射mRNA疫苗后,不会改变自身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D错误。
10.D 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机体会产生抗体,但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会发生过敏反应,A正确;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叫作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误将胰岛B细胞当成抗原攻击引发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器官移植的成败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或相近有关,组织相容性抗原越接近,成功率越大,C正确;“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减毒的病毒制成的,而不是灭活的病毒,D错误。
11.C EBV侵入人体后,作为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形成抗原-MHC复合体提呈给辅助T细胞,A正确;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第二道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若EBV侵入了B细胞,则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已被突破,B正确;人体免疫系统清除EBV的过程主要体现了免疫防御,C错误;裂解期EBV会选择包裹在凋亡小体中,目的是避免与抗体接触,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D正确。
12.A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A正确;该病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即使注射抗原,也不能产生浆细胞和抗体,B错误;艾滋病只是免疫缺陷病的一种,C错误;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不是生来就有的,D错误。
13.D 辅助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各种免疫细胞分布在内环境中,集中分布在免疫器官处,A错误;细胞甲为抗原提呈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处理HPV,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h,HPV侵染细胞后,Th向Th1方向分化以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来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B错误;HPV有多种抗原,每种抗原均能活化一种B细胞,C错误;由图可知,物质b能促进细胞免疫,HPV E5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物质b的活性帮助HPV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D正确。
14.ABD 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能力过强引起的疾病,而免疫缺陷病是免疫能力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A错误;易过敏体质者在二次接触过敏原时,易发生过敏反应,B错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建立新的免疫系统,还可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C正确;器官移植中,移植器官是非自身器官,器官植入后免疫系统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正常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反应,D错误。
15.CD 接种过卡介苗的人,再次接触结核分枝杆菌时会发生二次免疫,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不一定会出现过敏反应,A错误;根据题意“该疫苗的保护作用一般可以持续10~15年”,可知接种卡介苗后记忆细胞可以在10~15年内保持对相应抗原的记忆,B错误;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免疫力较低,给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疫苗,特别是减毒活疫苗(卡介苗是减毒活疫苗)易使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接种该疫苗,C正确;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及其产物来制备疫苗,不一定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例如可利用病原体的mRNA来制备疫苗,D正确。
16.BD 根据题意“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引起组织破坏”可知机体免疫过强攻击机体正常组织,形成的类风湿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而艾滋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机体免疫不足导致的,二者发病机理不同,A错误;根据题干“该细胞群高度表达OX40分子,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再结合题图,滤泡性T细胞表面的OX40和抗原均会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抗体是B细胞识别相应抗原之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所分泌的,可推测OX40的过量表达有利于抗原的提呈,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B正确;浆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化,C错误;滤泡性T细胞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B细胞,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D正确。
17.(1)c、d、e、f 提呈抗原 (2)c、d、e、f、g (3)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 (4)③④ (5)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分泌抗体,增殖分化产生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 (6)血清(或血浆或血液)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解析:(1)由图可知,a~h属于细胞免疫的过程,细胞a~h中属于T细胞的有c、d、e(为辅助T细胞)和f(为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b是树突状细胞,它的功能是提呈抗原。(2)细胞a~h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c、d、e、f(T细胞)和g(B细胞)。(3)杀死肿瘤细胞和病菌感染的细胞,分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功能。(4)①~④过程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③细胞免疫和④体液免疫。(5)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分泌抗体,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6)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或血浆或血液)中。当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这种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发的疾病还包括自身免疫病。
18.(1)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抗体 (2)T淋巴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疫苗 (3)记忆T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4)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强
解析:(1)据图可知,图中有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因此既有细胞免疫又有体液免疫。据图可知,甲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因此甲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物质A是辅助T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物质D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2)吞噬细胞、B细胞等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后传递给T淋巴细胞,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提呈细胞。结核杆菌制剂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致病,因此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疫苗。(3)二次免疫应答指免疫系统遭受初次的外来病原体入侵后,免疫系统发挥记忆效应。当再次遭受同样的病原体或者抗原入侵时,能快速、高效地产生大量抗体,将其清除。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侵入机体后主要是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在二次免疫中主要是记忆(T)细胞发挥作用。它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4)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或者抗体一般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有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强的优点。
19.(1)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防御 B细胞和细胞毒性T (2)等于 大脑皮层 汗腺分泌增加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3)VP4 VP4包埋在病毒内部,不易被免疫细胞识别 刺激机体产生足够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4)过敏 过强
解析:(1)免疫器官(如胸腺、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如B细胞、T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白介素等)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防御是指免疫系统通过正常免疫应答,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体及其毒素的功能,即抗感染免疫作用,人体清除手足口病的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辅助T细胞分泌的白介素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2)体温较长时间维持在39 ℃,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但是比正常情况下37 ℃温度高,因此产热和散热都更多。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持续高烧人体会感觉身体发冷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当发热的病人处于体温下降期时,机体主要通过汗腺分泌增加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等途径来增加散热。(3)VP4包埋在病毒内部,不易被免疫细胞识别,若作为抗原,不易与免疫细胞结合,因此不适合作为抗原制备疫苗。多次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4)花粉引起的荨麻疹是一种过敏现象,属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的表现。
20.(1)自身抗原 信息交流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避免免疫系统的免疫效应过强或过弱 (3)免疫活性物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负反馈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不与CBG结合(或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4)①免疫抑制剂 ②BC
解析:(1)由图可知,CYP2D6和FTCD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最终导致发生自身免疫病,说明其可能是一种自身抗原;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信息提呈给辅助T细胞,辅助T细胞接受信息,体现了细胞质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图1中既有B细胞发挥作用,又有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说明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2)机体淘汰免疫能力过强和过弱的免疫细胞,其主要意义是避免免疫系统的免疫效应过强或过弱,从而引起免疫功能异常疾病。(3)TNF-α是辅助T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刺激下丘脑最终导致机体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加,表明下丘脑分泌的物质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长期大剂量应用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由于机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可抑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导致内源性激素分泌减少;外源性糖皮质激素药物可能不与CBG结合,且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导致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人体内呈高活性状态。(4)①模型鼠是免疫功能过强,地塞米松能改善模型鼠的病情,加入地塞米松后,体内大部分免疫细胞减少,说明地塞米松发挥免疫抑制剂作用;②地塞米松可改善模型鼠的病情,抑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可改善实验鼠肝衰竭,其作用应是促进组织修复、诱导促炎型细胞发生凋亡。
6 / 6(共62张PPT)
章末质量检测(三)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
题意。)
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生理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青霉素抑制动物体内病菌的增殖
B. 移植的器官不容易存活
C. 花粉引起强烈的免疫应答
D. 病毒与相应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解析: 青霉素不是动物体自身产生的抗菌物质,用青霉素杀死病菌是
利用青霉素的特性,不属于免疫过程,A符合题意;器官移植中遇到的排
斥反应属于免疫过程,外来的器官为抗原,B不符合题意;花粉引起体内
发生过敏反应是由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病毒与相应抗体
的特异性结合属于体液免疫,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下列关于抗原提呈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抗原提呈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B. 抗原提呈细胞主要包括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和吞噬细胞
C. 抗原提呈细胞的起源一定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D. 抗原提呈细胞都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提呈给其他免
疫细胞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免疫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抗原
提呈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主要包括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和吞噬细胞,
A、B正确;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不一定来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错
误;抗原提呈细胞的作用是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提呈给其他
免疫细胞,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2025·南京期中)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骨髓、胸腺和淋巴结都属于免疫器官
B. 扁桃体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C. 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骨髓、胸腺和淋巴结都属于免疫器官,骨髓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淋巴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A正确;免疫细胞生成、成熟的场所主要是骨髓和胸腺,扁桃体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B错误;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例如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2024·江苏镇江期中)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活性物质只存在于体液中
B. 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 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和辅助T细胞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D. 辅助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唾液和泪液当中也含有溶菌酶,A错误;病原体上具有不同的抗
原,故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相
同,一种抗原对应一种特异性抗体,B错误;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
胞、辅助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当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
后,可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C正确;B细胞、吞噬细
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
提呈给辅助T细胞,而辅助T细胞不具有抗原提呈作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2025·扬州高邮期中)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说
法中,错误的是( )
A. 吞噬细胞缺失的人,特异性免疫受损而非特异性免疫不受影响
B.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能阻挡绝大多数病原体
C. 体液中吞噬细胞能吞噬消化或处理外来的病原体
D. 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形成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吞噬细胞既可以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以参与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缺失的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受影响,A错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它们能阻挡绝大多数病原体,这是人体的天然屏障,B正确;吞噬细胞具有识别功能,但是其识别功能不具有特异性,能将外来的病原体吞噬消化或处理,C正确;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形成的,具有特异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 (2025·南通海门中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图示为某病毒侵入机体后被杀
伤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是机体第二道防线在发挥作用
B. ①是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并释放抗体
C. 可提高①杀伤力的细胞因子来源于辅助T细胞
D. 靶细胞裂解死亡为细胞坏死,对人体不利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图示过程为细胞免疫过程,属于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发挥作用,A错误;宿主细胞被病毒感染后,成为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抗原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被消灭,所以图中①是细胞毒性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释放抗原,不是抗体,B错误;可提高①杀伤力的细胞因子来源于辅助T细胞,C正确;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因此靶细胞裂解死亡为细胞凋亡,对人体有利,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2024·江苏南通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
癌。如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部分过程示意
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多次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预防
B. 物质A为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③增殖分化
C. 细胞①属于抗原提呈细胞,能提呈抗原
D. 接种HPV疫苗的人体在感染HPV后,细胞④会迅速增殖分泌抗体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多次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预防,A正确;物质A是辅
助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③(B细胞)增殖分化,B正确;细
胞①属于抗原提呈细胞,能提呈抗原,C正确;细胞④是记忆细胞,不能
分泌抗体,当接触抗原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D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
B. 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
C. 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
增加
D. 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
细胞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
和组织液,细胞质基质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据图示可知,
③由神经系统产生、⑤由免疫系统产生、⑧由内分泌系统产生,则它
们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激素,B正确;抗利尿
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释放,C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
别抗原,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2024·江苏南通联考)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率先揭晓,科学
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获奖,以表彰他们在RNA碱基修饰方面的
发现,这些发现使mRNA疫苗得以开发。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指
导合成的抗原蛋白既可激活T细胞也可激活B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进入细胞内的mRNA作为免疫活性物质激发免疫应答
B. 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能裂解被同种抗原感染的靶细胞
C. 辅助T细胞提呈抗原信息给B细胞即可激活B细胞
D. 注射mRNA疫苗后,会改变自身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指导合成的抗原蛋白作为抗原激
发免疫应答,A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可以特异性识别被同种抗原感
染的靶细胞,B正确;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是抗原直接刺
激B细胞,二是辅助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C错
误;注射mRNA疫苗后,不会改变自身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2025·江苏南京期中)下列关于免疫功能异常和免疫学应用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会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但不发生过敏反应
B. 免疫系统误将胰岛B细胞当成抗原攻击引发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C. 器官移植的成败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或相近有关
D. 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糖丸”是用灭活的病毒制成的脊髓灰质炎疫苗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机体会产生抗体,但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会发生过敏反应,A正确;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叫作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误将胰岛B细胞当成抗原攻击引发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器官移植的成败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否一致或相近有关,组织相容性抗原越接近,成功率越大,C正确;“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减毒的病毒制成的,而不是灭活的病毒,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2025·南通海安期中)疱疹病毒(EBV)主要侵入B细胞,在EBV感
染潜伏期,EBV会抑制宿主细胞凋亡;在裂解期却会主动诱导宿主细胞凋
亡并会选择包裹在凋亡小体中被邻近细胞吞噬。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EBV侵入人体后,可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并提呈给辅助T
细胞
B. 若EBV侵入了B细胞,则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线已被突破
C. 人体免疫系统清除EBV的过程主要体现了免疫清除
D. 包裹在凋亡小体中的子代EBV可避免与抗体接触,从而逃避宿主免疫
系统的攻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EBV侵入人体后,作为抗原被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和加工处理,
形成抗原-MHC复合体提呈给辅助T细胞,A正确;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
表屏障,第二道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巨
噬细胞等,若EBV侵入了B细胞,则说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第二道防
线已被突破,B正确;人体免疫系统清除EBV的过程主要体现了免疫防
御,C错误;裂解期EBV会选择包裹在凋亡小体中,目的是避免与抗体接
触,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
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因母源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
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B. 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
C. 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D.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先天
性免疫缺陷病,A正确;该病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即使注射抗
原,也不能产生浆细胞和抗体,B错误;艾滋病只是免疫缺陷病的一种,C
错误;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不是生来就有的,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2025·南通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专门感染人皮肤及黏膜上皮
细胞,会诱发宫颈癌等疾病。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的生理活动和机体部
分免疫应答过程,该过程中辅助T细胞(Th)可分化为Th1和Th2两类。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辅助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中
B. HPV侵染细胞后,Th向Th1方向分化以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来识别并裂
解细胞甲
C. B细胞的活化需要Th2和HPV的参与,HPV只能活化一种B细胞
D. HPV E5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物质b的活性帮助HPV逃避免疫系统的“追
杀”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辅助T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各种免疫细胞分布在内环境中,集中
分布在免疫器官处,A错误;细胞甲为抗原提呈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处理
HPV,将抗原信息提呈给Th,HPV侵染细胞后,Th向Th1方向分化以活化
细胞毒性T细胞来识别并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B错误;HPV有多种抗
原,每种抗原均能活化一种B细胞,C错误;由图可知,物质b能促进细胞
免疫,HPV E5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物质b的活性帮助HPV逃避免疫系统的
“追杀”,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多项选择题(共3题,每题4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每题全选对者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4. (2025·苏州期中)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都是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疾病
B. 初次接触过敏原会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C. 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
前景的治疗方法
D. 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不正常免疫功能所产
生的反应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免疫能力过强引起的疾病,而免疫缺陷病是免疫能力不足或缺乏引起的疾病,A错误;易过敏体质者在二次接触过敏原时,易发生过敏反应,B错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建立新的免疫系统,还可以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C正确;器官移植中,移植器官是非自身器官,器官植入后免疫系统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正常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反应,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 卡介苗是对毒性强烈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获得的减毒活疫
苗,发现其对所有的试验动物都没有致病力,该疫苗的保护作用一般可以
持续10~15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接种过卡介苗的人,再次接触结核分枝杆菌时会出现过敏反应
B. 接种卡介苗后记忆细胞可以在10~15年内保持对抗体的记忆
C. 卡介苗对接种者一般无致病力,但不建议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
D. 疫苗还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及其产物制备,不一定包含一个完
整的病原体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接种过卡介苗的人,再次接触结核分枝杆菌时会发生二次免疫,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不一定会出现过敏反应,A错误;根据题意“该疫苗的保护作用一般可以持续10~15年”,可知接种卡介苗后记忆细胞可以在10~15年内保持对相应抗原的记忆,B错误;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免疫力较低,给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疫苗,特别是减毒活疫苗(卡介苗是减毒活疫苗)易使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接种该疫苗,C正确;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及其产物来制备疫苗,不一定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例如可利用病原体的mRNA来制备疫苗,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 (2025·扬州高邮期中)病毒感染能激活体内针对关节软骨自身抗原的
滤泡性T细胞,该细胞群高度表达OX40分子,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
引起组织破坏,形成类风湿关
节炎,作用机制如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与艾滋病相同
B. OX40的过量表达有利于抗原的提呈
C. 浆细胞可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D. 滤泡性T细胞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B细胞,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根据题意“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引起组织破坏”可知机体免疫过强攻击机体正常组织,形成的类风湿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而艾滋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机体免疫不足导致的,二者发病机理不同,A错误;根据题干“该细胞群高度表达OX40分子,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再结合题图,滤泡性T细胞表面的OX40和抗原均会与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抗体是B细胞识别相应抗原之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所分泌的,可推测OX40的过量表达有利于抗原的提呈,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进而增加自身抗体的产生,B正确;浆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化,C错误;滤泡性T细胞能将抗原信息提呈给B细胞,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非选择题(共4题,共49分)
17. (12分)(2024·江苏淮安期中)如图为胞内寄生菌侵入细胞后引发的
免疫应答示意图,图中a~h为免疫细胞,①~④为相关生理过程,IL-4、
IL-6、IL-12和IFN-γ为细胞因子。据图回答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细胞a~h中属于T细胞的有 ,图中细胞b的功能是
。
解析:由图可知,a~h属于细胞免疫的过程,细胞a~h中属于T细胞的有c、d、e(为辅助T细胞)和f(为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b是树突状细
胞,它的功能是提呈抗原。
c、d、e、f
提
呈抗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细胞a~h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 。
解析:细胞a~h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c、d、e、f(T细胞)和g(B细胞)。
c、d、e、f、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图中NK细胞是自然杀伤性细胞,能够杀死肿瘤细胞和病菌感染的细
胞,分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 功能。
免疫监视
免疫防御
解析:杀死肿瘤细胞和病菌感染的细胞,分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免疫防御功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①~④过程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 。
解析:①~④过程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有③细胞免疫和④体液免疫。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胞内寄生菌侵入人体引发免疫应答时还产生记忆细胞,当该细菌再
次侵入时相应记忆细胞的功能有
。
解析: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分泌抗体,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分泌抗体,增殖
分化产生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 中。当抗
体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可能引发 ,这种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
发的疾病还包括 。
解析: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或血浆或血液)中。当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这种由于免疫功能过强引发的疾病还包括自身免疫病。
血清(或血浆或血液)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 (12分)科学家发现,给膀胱癌患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疫
系统会被激活并清除膀胱癌细胞,如图显示了免疫系统被激活清除癌细胞
的部分过程,甲、乙、丙、
丁表示细胞,A、B、C、D
表示免疫活性物质。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图中的免疫过程中包括 (填“细胞免
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细胞表示
,物质A表示 ,物质D表示 。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毒性
T细胞
细胞因子
抗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据图可知,图中有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因此既有细胞免疫又有体液免疫。据图可知,甲细胞能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因此甲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物质A是辅助T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物质D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吞噬细胞、B细胞等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后传递给
,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这些细胞统称为 。结核杆
菌制剂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致病,从免疫学应用角度来
看,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 。
解析:吞噬细胞、B细胞等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后传递给T淋巴细胞,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提呈细胞。结核杆菌制剂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致病,因此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结核杆菌制剂相当于疫苗。
T淋巴细
胞
抗原提呈细胞
疫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肺结核病是一种危害较大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
它第二次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挥主要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它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
时,能 ,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
染的靶细胞。
记忆T细
胞
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二次免疫应答指免疫系统遭受初次的外来病原体入侵后,免疫系统发挥记忆效应。当再次遭受同样的病原体或者抗原入侵时,能快速、高效地产生大量抗体,将其清除。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侵入机体后主要是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在二次免疫中主要是记忆(T)细胞发挥作用。它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上述治疗膀胱癌的方法称为免疫激活疗法,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
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
有 的优点。
解析: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或者抗体一般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因此相比在化疗中,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无差别杀伤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这一特点,免疫激活疗法具有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强的优点。
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2分)(2025·无锡一中期中)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群体中常见的传染
病,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有20
种以上,其中EV71和CVA16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元凶。如图是EV71结
构示意图,蛋白质外壳主要由VP1~VP4四种蛋白组成,疫苗的研发与接
种是控制手足口病流行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人体免疫系统由 、 和免疫活性物质组
成,人体清除手足口病的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病毒
侵入幼儿机体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T细胞分泌的白介素能促
进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防御
B细胞和细胞毒性T
解析:免疫器官(如胸腺、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如B细胞、T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白介素等)共同组成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防御是指免疫系统通过正常免疫应答,阻止和清除入侵病原体及其毒素的功能,即抗感染免疫作用,人体清除手足口病的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辅助T细胞分泌的白介素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某手足口病患者持续发烧,发热时人体的血流速度加快,体温维持
在39 ℃,此时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
热量,持续高烧人体会感觉身体发冷的神经中枢位于 。当病
人处于体温下降期时,机体主要通过 、
等途径来增加散热。
等于
大脑皮层
汗腺分泌增加
皮肤毛细血管
舒张
解析:体温较长时间维持在39 ℃,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但是比正常情况下37 ℃温度高,因此产热和散热都更多。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故持续高烧人体会感觉身体发冷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当发热的病人处于体温下降期时,机体主要通过汗腺分泌增加和皮肤毛细血管舒张等途径来增加散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EV71的外壳蛋白质VP1~VP4中,最不适宜作为抗原制备疫苗的
是 ,原因是 。
EV71疫苗需要接种两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VP4
VP4包埋在病毒内部,不易被免疫细胞识别
刺激机体产生足够多的记忆细
胞和抗体
解析:VP4包埋在病毒内部,不易被免疫细胞识别,若作为抗原,不易与免疫细胞结合,因此不适合作为抗原制备疫苗。多次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手足口病临床诊断时,须注意与荨麻疹相区分。某些花粉引起的荨
麻疹是一种 现象,属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填“过强”
或“过弱”)的表现。
解析:花粉引起的荨麻疹是一种过敏现象,属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的表现。
过敏
过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13分)(2025·江苏扬州中学期中)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以免疫介导为
主的促炎型肝病,若不进行临床干预,会迅速发展为肝硬化或肝衰竭,目
前常采用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图1是
该病部分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患者
糖皮质激素部分分泌调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从免疫学角度看,图1中CYP2D6和FTCD可能是一类 ,
抗原提呈细胞提呈抗原信息给辅助T细胞,体现了细胞质膜的
功能。图1中出现的特异性免疫调节方式有 。
自身抗原
信息交
流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由图可知,CYP2D6和FTCD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最终导致发生自身免疫病,说明其可能是一种自身抗原;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信息提呈给辅助T细胞,辅助T细胞接受信息,体现了细胞质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图1中既有B细胞发挥作用,又有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说明既有体液免疫,又有细胞免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机体免疫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存在免疫细胞的功能性筛选,即淘
汰免疫能力过强和过弱的免疫细胞,其主要意义是
。
避免免疫系统的免疫
效应过强或过弱
解析:机体淘汰免疫能力过强和过弱的免疫细胞,其主要意义是避免免疫系统的免疫效应过强或过弱,从而引起免疫功能异常疾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TNF-α属于免疫系统中的 ,它可以刺激下丘脑合
成、分泌 ,从而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上
升。长期大剂量应用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因机体存在
调节机制,从而使内源性激素减少,甚至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研究
表明,人体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约90%以上与内环境中CBG结合呈无活性状
态,而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却在人体内呈高活性状态,原因可能
是
。
免疫活性物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负反
馈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不与CBG结合(或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较强的亲
和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TNF-α是辅助T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刺激下丘脑最终导致机体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增加,表明下丘脑分泌的物质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长期大剂量应用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由于机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可抑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导致内源性激素分泌减少;外源性糖皮质激素药物可能不与CBG结合,且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导致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人体内呈高活性状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为研究地塞米松改善模型鼠(人工诱导肝衰竭)病情的效果,研究
人员使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鼠肝脏免疫细胞数的
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①实验结果说明,地塞米松在改善模型鼠病情中发挥 (填
“免疫抑制剂”或“免疫激活剂”)作用。
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鼠肝衰竭早期施用地塞米松使肝内巨噬细胞、中性
粒细胞数目显著增多,由此推测,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在改善实验鼠肝
衰竭中的作用是 (填字母)。
A. 抑制组织修复
B. 促进组织修复
C. 诱导促炎型细胞发生凋亡
D. 抑制促炎型细胞发生凋亡
免疫抑制剂
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①模型鼠是免疫功能过强,地塞米松能改善模型鼠的病情,加入地塞米松后,体内大部分免疫细胞减少,说明地塞米松发挥免疫抑制剂作用;②地塞米松可改善模型鼠的病情,抑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可改善实验鼠肝衰竭,其作用应是促进组织修复、诱导促炎型细胞发生凋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THANKS
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