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1.(2025·盐城期中)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 )
A.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单侧光照有关
B.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C.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协同
D.细胞分裂素既能促进细胞分裂也能促进细胞伸长
2.(2025·连云港赣榆质量检测改编)“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徜徉小诗意境,思考科学问题。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唤醒沉睡的种子”与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有关
B.生长素仅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控制幼苗的生长
C.果农适时修剪果树以促进侧枝发育,有助于果树“繁花缀满枝”
D.“瓜熟蒂落也有时”主要与乙烯、脱落酸两种植物激素有关
3.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乙、丙两种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4.(2025·南通启东中学月考)油菜素内酯被称为“第六类植物内源激素”。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有关油菜素内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B.对植物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C.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为0.1~10 mg·L-1
D.可能具有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部分相似的生理作用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5.(2025·连云港灌南期中)草莓果实的生长发育包括细胞分裂、细胞伸长、成熟、衰老等阶段,由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阶段,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促进细胞的分裂、果实生长
B.细胞伸长阶段,赤霉素含量较高,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细胞分裂
C.成熟阶段、衰老阶段,乙烯分别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脱落
D.各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草莓的生长发育,都表现为协同作用
6.为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C.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两者对茎段生长有协同作用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7.(2025·江苏通州质量检测)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动态变化。如图为小麦籽粒发育时期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含量及千粒鲜重的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发挥调节作用
B.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呈负相关,故两者表现为拮抗
C.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增加可调节有机物向籽粒运输与积累
D.籽粒发育过程中,不同植物激素的调节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8.(2025·泰州靖江高级中学阶段测试)植物的顶端优势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共同调控。研究发现,蔗糖也能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顶端优势,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独脚金内酯和蔗糖在调控侧芽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相拮抗
B.据图推测,休眠的侧芽中蔗糖的含量可能较低
C.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侧芽生长
D.对休眠的侧芽施加适宜浓度的萘乙酸可解除顶端优势
9.(2024·江苏徐州期中)种子萌发和休眠的“植物激素三因子”调控机理假说,其模型如图所示,其中GA、CK和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知,GA存在生理活性浓度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B.通过第3、4组对照可知,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促进作用
C.CK在种子萌发时和ABA起到协同作用
D.图示结果不能说明CK和ABA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效应
10.〔多选〕(2025·南通期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通过协同、相互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图示为赤霉素(GA)、乙烯(ETH)、细胞分裂素(CTK)和生长素(IAA)的关系(“+”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束缚态IAA参与维持植物体内IAA含量
B.赤霉素可通过提高IAA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C.IAA可促进CTK合成,所以二者表现为相拮抗
D.高浓度IAA可通过促进合成ETH从而抑制生长
11.〔多选〕(2025·如皋期中)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对盐(NaCl)胁迫下盐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NaCl浓度上升,甲组萌发率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
B.实验结果表明,NAA与GA3使各组种子萌发率明显提高
C.实验结果表明,盐穗木可能生活在干旱盐碱的环境中
D.实验结果说明NAA和GA3共同作用的效果更明显
12.〔多选〕(2024·江苏联考)如图表示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3种植物激素含量以及小麦籽粒质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种激素在小麦籽粒形成的同一阶段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B.小麦籽粒质量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含量,与其他激素关系不大
C.小麦籽粒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成熟后期3种激素的含量均较低
D.小麦籽粒的形成本质上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3.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GA)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ABA)能抑制种子萌发。某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组试剂(①、②、③)对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图中X是一种mRNA合成抑制剂,“↓”表示开始处理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GA除能促进种子萌发外,还能促进 (填“细胞分裂”或“细胞伸长生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图中第②③组结果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说明ABA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 酶的活性,从而抑制mRNA的合成。在α-淀粉酶的合成方面,ABA与GA表现为 (填“协同”或“拮抗”)作用。
(3)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内源ABA具有促进脱落的效应,但用外源ABA作为脱叶剂的田间试验尚未成功,这可能是由于植物体内的 (答出两种即可)对ABA(促进脱落的效应)有抵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落的器官中乙烯含量明显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
14.(2024·江苏盐城期中)油菜素甾醇(BR)是植物体内产生的类固醇类激素,与其他植物激素一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研究表明低浓度BR能诱导侧根的形成,为进一步研究BR和生长素对于侧根的形成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某团队用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中分布最广且活性最高的BR)做了如下实验:
(1)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 组;
第二步:配制含0 nmol·L-1、1 nmol·L-1、5 nmol·L-1、20 nmol·L-1及50 nmol·L-1的IAA琼脂培养基各2份,其中一份中均加入1 nmol·L-1BL,另一份中均不加;
第三步:将拟南芥幼苗放入上述各培养基,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8天后,统计各组拟南芥幼苗的每厘米初生根上侧根的数目并计算百分比(100%,水平虚线),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2)该实验的自变量有 。
(3)图中A、B两点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分析题图可以确定,与1 nmol·L-1 BL在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上具有协同作用的IAA浓度有 (填字母)。
A.1 nmol·L-1 B.5 nmol·L-1
C.20 nmol·L-1 D.50 nmol·L-1
第1课时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B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单侧光照无关,横向运输与单侧光有关,A错误;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B正确;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两者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表现为相互拮抗,C错误;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不能促进细胞伸长,D错误。
2.B 赤霉素能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因此“唤醒沉睡的种子”与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有关,A正确;生长素不仅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还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分化等来控制幼苗的生长,B错误;果农适时修剪果树以促进侧枝发育,通过去除顶端优势有助于果树“繁花缀满枝”,C正确;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子和果实的脱落,因此“瓜熟蒂落也有时”主要与乙烯、脱落酸两种植物激素有关,D正确。
3.A 由图中信息可知,甲激素在苹果生长发育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对浓度最大,之后迅速减少接近于零;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含量仅次于甲激素,在细胞伸长期相对浓度最高,但在成熟、衰老期减少甚至接近于零;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和细胞伸长期含量接近于零,成熟、衰老期相对浓度增加,达到最大值。由上述分析可推知,甲激素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乙激素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果实成熟,而是促进细胞伸长;苹果在成熟期除了受丙激素的影响,还受乙激素等的影响;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而乙激素不是。
4.B 油菜素内酯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A正确;图中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与对照相比均促进了株高增加,因此只体现了促进作用,不能得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结论,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油菜素内酯浓度在1.0 mg·L-1时,植株的平均株高最高,当油菜素内酯浓度高于或低于该浓度时,植株的平均株高均会降低,说明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介于0.1~10 mg·L-1之间,C正确;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可促进幼苗株高增加,说明能促进生长,可能具有与赤霉素和生长素相似的一些生理作用,D正确。
5.D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质分裂,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核的分裂,因此草莓果实在细胞分裂阶段,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较高,A正确;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细胞分裂,因此细胞伸长阶段,赤霉素含量较高,B正确;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还可以促进叶、花和果实脱落,因此在草莓果实成熟阶段和衰老阶段,乙烯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C正确;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等激素共同控制草莓的生长发育,其中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脱落酸、乙烯抑制植物生长,起协同作用,但是这四种激素之间不全是协同作用,D错误。
6.B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起作用,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也有关,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B正确;据图分析,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但两者对茎段生长作用相反,C错误;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同,但a时刻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植物生长,b时刻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植物基本不生长,D错误。
7.B 植物激素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如生长素的主要产生部位是幼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运输到生长旺盛部位,发挥调节作用,A正确;据图,在6月29日左右,细胞分裂素含量很高、赤霉素含量很低,在7月20日左右,赤霉素含量很高、细胞分裂素含量很低,在8月10日左右,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都很低,故两者没有表现出负相关,B错误;在7月20日左右,赤霉素、生长素含量迅速增加,可调节有机物向籽粒运输与积累,种子鲜重也在同步增加,C正确;籽粒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依次达到峰值,不同植物激素的调节具有一定的顺序性,D正确。
8.D 从图可知,蔗糖起抑制BRCl的作用,独脚金内酯起促进BRCl的作用,所以在调控侧芽生长过程中蔗糖和独脚金内酯的作用相拮抗,A正确;蔗糖促进侧芽生长,所以可以推测,休眠的侧芽中蔗糖的含量可能较低,B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生长,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侧芽生长,C正确;萘乙酸的生理作用类似于生长素,起抑制侧芽生长的作用,所以对休眠的侧芽施加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无法解除顶端优势,D错误。
9.D 据5、 6、 7、8组可知,不存在GA时,种子均不萌发,说明GA存在生理活性浓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A错误。由图中第3组和第4组实验可知,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ABA的有无,结果3组休眠,而4组萌发,说明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抑制作用,B错误。第5、6组对比,无GA和CK时,不管ABA存在与否,种子都休眠;第5、7组比较,无GA和ABA时,不管CK存在与否,种子都休眠,因此图示结果无法说明CK和ABA表现为协同作用,C错误。由第1、2和7组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CK并不单独对萌发起作用,由图中第1组、3组和第6组实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ABA并不单独对萌发起作用,因此图示结果不能说明CK和ABA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效应,D正确。
10.ABD 束缚态IAA与IAA能相互转化,共同维持植物体内IAA的含量,因此束缚态IAA具有维持植物体内IAA含量相对稳定的作用,A正确;由图可知,赤霉素(GA)可以促进束缚态IAA转化为IAA,从而提高IAA的含量,IAA能促进植物生长,所以赤霉素可通过提高IAA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生长,B正确;图中显示IAA可促进CTK合成,二者都促进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而不是拮抗关系,C错误;从图中能够看出,高浓度IAA可促进ETH的合成,ETH对生长起抑制作用,所以高浓度IAA可通过促进合成ETH从而抑制生长,D正确。
11.AC 随着NaCl浓度上升,甲组萌发率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A正确;在NaCl浓度为100 mmol/L时,NAA与GA3使种子萌发率略有下降,B错误;盐度较高时,种子萌发率也较高,这表明盐穗木可能生活在干旱盐碱的环境中,C正确;该实验没有设置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共同作用的一组实验,因此无法表明NAA和GA3共同作用的效果更明显,D错误。
12.CD 细胞分裂素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含量较高,赤霉素和生长素在小麦籽粒形成中期含量较高,所以3 种激素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的时间不在小麦籽粒形成的同一阶段,A错误;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在小麦籽粒形成中期含量较高,并且该时期小麦籽粒质量增加,说明小麦籽粒质量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B错误;根据题图可观察到,细胞分裂素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含量较高,说明该时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成熟后期3种激素的含量均较低,C正确;小麦籽粒的形成受激素调节,而激素的合成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同时基因表达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小麦籽粒的形成本质上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
13.(1)细胞伸长生长 (2)影响赤霉素作用的试剂种类 RNA聚合 拮抗 (3)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或生长素等 ABA(脱落酸)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解析:(1)GA除能促进种子萌发外,还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促进植株生长。(2)从图中可以看出第①组只加GA,第②组加GA和X,第③组加GA和ABA,故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影响赤霉素作用的试剂种类;图中第②③组结果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说明ABA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mRNA的合成,进而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而GA可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故在α-淀粉酶的合成方面,ABA与GA表现为拮抗作用。(3)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内源ABA具有促进脱落的效应,但外源ABA作为脱叶剂的田间试验则没有成功,这可能是由于植物体内的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或生长素等对ABA(促进脱落的效应)有抵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落的器官中乙烯含量明显较高,其原因可能是ABA(脱落酸)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14.(1)10 (2)IAA的浓度、1 nmol·L-1 BL的有无
(3)1 nmol·L-1BL对侧根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4)BCD
解析:(1)据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5种浓度)、1 nmol·L-1 BL的有无,由第二步培养基的制备可知,第一步应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10组,分别放入10组IAA琼脂培养基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2)据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1 nmol·L-1 BL的有无。(3)图中A、B两点培养基中都不含IAA,A含1 nmol·L-1 BL,B不含BL,可以形成对照,自变量是BL的有无。从图中的实验结果可知,A点侧根形成的百分比高于B点,A、B两点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1 nmol·L-1 BL对侧根的形成有促进作用。(4)分析图中不含BL的曲线可知:与B点比较,当IAA浓度为1 nmol·L -1时,侧根形成的百分比低于B点,说明当IAA浓度为1 nmol·L -1时,抑制侧根形成。当IAA浓度为5 nmol·L -1、 20 nmol·L -1、 50 nmol·L -1时,侧根形成的百分比高于B点,说明这三种浓度的IAA能促进侧根形成,与1 nmol·L-1 BL在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上具有协同作用。故选BCD。
5 / 5第1课时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结合应用情境阐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功能,培养归纳和概括的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构建模型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间作用的相关性,培养生命的系统观与平衡观。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1.植物激素
(1)概念:在 浓度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 调节作用的 。
(2)种类:生长素、乙烯、 、 和细胞分裂素等。
2.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乙烯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植物体各器官。
②生理作用
a.促进作用: ,茎和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不定根的形成,部分类型果实 ,叶片和果实脱落,茎增粗。
b.抑制作用: 的转运,茎和根的伸长生长。
(2)脱落酸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植物的 、茎、叶、 、种子都可以合成脱落酸。脱落酸一般以 状态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
②生理作用
a.促进作用:叶、花、果 ,气孔 ,侧芽生长,种子、芽和块茎 ,叶片衰老,光合作用产物运向 ,种子成熟,果实产生乙烯,果实成熟。
b.抑制作用: , 的运输,植物生长,气孔张开。
【微思考】 在北方的秋冬季,脱落酸促进阔叶树的叶片衰老、脱落,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何意义?
(3)赤霉素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较多地存在于 的部分,如茎端、嫩叶、根尖、果实和种子。
②生理作用
a.促进作用:种子 和茎伸长,两性花的 形成,单性结实,某些植物开花,花粉发育,细胞分裂,叶片扩大,侧枝生长,果实生长以及某些植物坐果。
b.抑制作用:成熟,侧芽 ,植物 ,块茎形成。
(4)细胞分裂素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主要存在于进行 的部位,如 、根尖、 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
②生理作用
a.促进作用:细胞 ,细胞膨大,侧芽生长,叶片扩大, 发育,养分移动,气孔 ,伤口愈合,种子发芽,形成层活动,根瘤形成,果实生长,某些植物坐果。
b.抑制作用:不定根形成,侧根形成, 。
(5)油菜素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在高等植物的茎、叶和花等器官中都有分布,其中 中分布最多。
②生理作用:促进 和细胞伸长,促进根、茎和叶的生长,花粉管的伸长以及 ;提高植物 、抗旱和抗盐的能力。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 )
(2)赤霉素与生长素一样,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分,其运输也有极性。 ( )
(3)根部合成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可沿木质部向上运输,而嫩叶产生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 )
(4)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而细胞分裂素则可促进气孔张开。( )
(5)油菜素甾醇类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且能提高植物抗寒、抗旱和抗盐的能力。 ( )
探讨|分析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
1.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再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将易在穗上发芽。
(1)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如遇高温干旱天气,小麦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 (填“增加”或“减少”),判断依据是 。
(2)为什么经历干热天气后再遇大雨,种子易在穗上发芽?
2.如图为乙烯在草莓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乙烯含量明显增多的是什么时期?
(2)图中的乙烯含量变化体现了其什么作用?
3.如表中所示是有关油菜素甾醇类(BR)研究的实验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甾醇类浓度/(mg·L-1)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1)上述资料中,第2、6两组,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相同,BR对芹菜幼苗生长的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相同。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 (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1.归纳总结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2.对比分析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
项目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
不同点 产生部位 植物体的一定部位 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
作用范围 广泛 作用于特定的器官
举例 生长素、乙烯等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相同点 ①含量少,具有高效性;②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③是信息分子,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可解除休眠,脱落酸可促进休眠,且二者对生长素的转运均有影响
B.根尖合成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通过维管束向上运输
C.细胞分裂素可促进侧芽生长、叶片扩大、种子发芽以及不定根的形成等
D.油菜素甾醇类可促进根、茎、叶的生长,花粉管的伸长,种子的萌发等
2.(2024·江苏泰州期中)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B.缺水使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
C.提高脱落酸含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
D.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易错提醒
促进果实的发育≠促进果实的成熟
(1)生长素或赤霉素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即主要是使子房膨大形成果实及果实体积的增大。
(2)乙烯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使果实的含糖量、口味等果实品质发生变化。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
2.植物激素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不是某一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各种激素之间的 。
(2)实例
(3)环境变化也影响植物激素的含量
① 的影响
②温度的影响
③ 的影响
④无机营养的影响
提醒: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3.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
(2)脱落酸促进气孔关闭,而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
(3)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是某一种激素的绝对含量。( )
(4)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
探讨|探讨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1.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实例
(1)材料1 在实验条件下,离体的植物细胞在只有生长素的条件下,会形成大量多核细胞。如果同时存在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就能促进细胞迅速分裂。
据此分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如何调节细胞分裂?二者有什么关系?
(2)材料2 所谓胎萌现象,是指种子在脱离母体前就开始萌发的现象,脱落酸(ABA)合成缺陷型突变体经常会出现胎萌现象,而外源ABA可抑制胎萌现象。另外,据科学家研究表明用赤霉素处理玉米种子,也可促进其发芽。
以上事实说明脱落酸和赤霉素在调节种子萌发上各有什么作用,二者具有什么关系?
(3)材料3 将拟南芥植株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根据上述材料完善生长素和乙烯关系的模型。
(4)如图表示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
依据图示可以发现,在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几类植物激素 发挥作用,体现了植物激素间的 作用。
2.激素的含量与作用的关系实例
材料 拟南芥赤霉素(GA)缺陷型突变体的种子GA含量极低,在缺乏外源GA的培养基上是不能发芽的。若诱变处理,筛选出能够发芽的突变株,发现不是能合成GA的回复突变株,而是脱落酸(ABA)缺陷型突变株。检测发现这种双突变株种子内两种激素的绝对含量都极低。只是ABA与GA的比值与野生型相同。
由此说明ABA和GA调节种子萌发时有什么特点?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
协同作用 作用 激素
促进种子萌发 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甾醇类、乙烯
促进细胞分裂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甾醇类
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伸长 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甾醇类
延缓叶片衰老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脱落酸
(2)拮抗作用
拮抗作用 作用 起促进作用的激素 起抑制作用的激素
器官脱落 脱落酸、乙烯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种子萌发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叶片衰老 脱落酸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气孔张开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1.(2025·南京二十九中期中)如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豌豆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是一种以色氨酸为原料的蛋白质激素
B.激素A可能是乙烯,与生长素属于拮抗关系
C.图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抑制作用
D.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要比b浓度高一些
2.(2025·南京十三中期中)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①为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
B.图中a浓度和b浓度的大小关系为a>b
C.当激素③含量高时,会抑制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D.黄瓜生长过程中,不仅仅受激素①②③的调节
(1)赤霉素的主要作用为 ,两性花的 形成, ,某些植物开花,花粉发育,细胞分裂,叶片扩大,侧枝生长,果实生长以及某些植物坐果。
(2)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
第1课时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1)极低 显著 有机物 (2)脱落酸 赤霉素
2.(1)②a.解除休眠 成熟 b.生长素 (2)①根 果实 离子 ②a.脱落 关闭 休眠 发育着的种子 b.种子发芽 生长素
微思考 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对水分的吸收,降低植物体内的含水量,使植物的抗寒性增强。
(3)①生长旺盛 ②a.萌发 雄花 b.休眠 衰老
(4)①细胞分裂 茎尖 未成熟 ②a.分裂 叶绿体
张开 b.叶片衰老 (5)①花粉 ②细胞分裂 种子萌发
抗寒
3.(1)× 提示: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促进发育。
(2)× 提示:赤霉素的运输没有极性。
(3)√ (4)√ (5)√
互动探究
1.(1)增加 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
(2)提示:这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遇到大雨天气又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穗上萌发。
2.(1)提示:花瓣脱落的时期和果实成熟的时期。
(2)提示: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花和果实脱落的作用。
3.(1)促进 (2)赤霉素
学以致用
1.C 乙烯可解除休眠,脱落酸可促进休眠,且二者均可抑制生长素的转运,A正确;根尖合成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沿维管束向上运输,B正确;细胞分裂素可抑制不定根的形成,C错误;油菜素甾醇类可促进根、茎、叶的生长,花粉管的伸长,种子的萌发等,D正确。
2.C 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由题干可知,脱落酸与植物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物度过不良环境,B正确;脱落酸使种子保持休眠,故为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应降低种子中脱落酸含量,C错误;由题干信息“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可知,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D正确。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1)增强 (2)抵消 促进 抑制 (3)又反过来 促进 抑制 (4)共同
2.(1)相对含量 (2)根 芽 愈伤组织 (3)①光照
③水分状况
3.(1)× 提示: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
(2)√
(3)× 提示: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不是某一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4)√
互动探究
1.(1)提示:生长素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质分裂。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
(2)提示: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3) 促进 抑制 抑制
(4)相继 连锁
2.提示: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并非取决于两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由二者比例(相对含量)决定。
学以致用
1.A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A错误;由图可知,激素A对幼苗生长起抑制作用,乙烯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激素A可能是乙烯,它与生长素对幼苗生长作用相反,属于拮抗关系,B正确;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二者为协同关系,故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抑制作用,C正确;因为生长素浓度为a时是抑制细胞伸长,浓度为b时促进细胞伸长,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故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D正确。
2.A 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低浓度激素②(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激素③(乙烯)的合成,抑制细胞伸长,故a>b,B正确;乙烯含量增高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正确;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不限于激素①②③,D正确。
【过程评价检测】
思维启迪
(1)促进种子萌发和茎伸长 雄花 单性结实 (2)促进细胞分裂,细胞膨大,侧芽生长,叶片扩大,叶绿体发育,养分移动,气孔张开,伤口愈合,种子发芽,形成层活动,根瘤形成,果实生长,某些植物坐果
7 / 7(共90张PPT)
第1课时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导学聚焦
1.结合应用情境阐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功能,培养归纳和
概括的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构建模型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间作用的相关性,
培养生命的系统观与平衡观。
目 录 CONTENTS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过程评价检测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1. 植物激素
(1)概念:在 浓度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
调节作用的 。
(2)种类:生长素、乙烯、 、 和细胞分裂素等。
极低
显著
有机物
脱落酸
赤霉素
a.促进作用: ,茎和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不定根的形成,
部分类型果实 ,叶片和果实脱落,茎增粗。
b.抑制作用: 的转运,茎和根的伸长生长。
②生理作用
2.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乙烯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植物体各器官。
解除休眠
成熟
生长素
a.促进作用:叶、花、果 ,气孔 ,侧芽生长,种子、芽
和块茎 ,叶片衰老,光合作用产物运向 ,种子
成熟,果实产生乙烯,果实成熟。
b.抑制作用: , 的运输,植物生长,气孔张开。
②生理作用
(2)脱落酸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植物的 、茎、叶、 、种子都可以合成
脱落酸。脱落酸一般以 状态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
根
果实
离子
脱落
关闭
休眠
发育着的种子
种子发芽
生长素
【微思考】 在北方的秋冬季,脱落酸促进阔叶树的叶片衰老、脱落,对
植物的生命活动有何意义?
提示: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植物对水分的吸收,降低植物体内的含水量,
使植物的抗寒性增强。
a.促进作用:种子 和茎伸长,两性花的 形成,单性结
实,某些植物开花,花粉发育,细胞分裂,叶片扩大,侧枝生长,果实生
长以及某些植物坐果。
b.抑制作用:成熟,侧芽 ,植物 ,块茎形成。
②生理作用
(3)赤霉素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较多地存在于 的部分,如茎端、嫩叶、
根尖、果实和种子。
生长旺盛
萌发
雄花
休眠
衰老
(4)细胞分裂素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主要存在于进行 的部位,如 、
根尖、 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
②生理作用
细胞分裂
茎尖
未成熟
a.促进作用:细胞 ,细胞膨大,侧芽生长,叶片扩大,
发育,养分移动,气孔 ,伤口愈合,种子发芽,形成层活
动,根瘤形成,果实生长,某些植物坐果。
b.抑制作用:不定根形成,侧根形成, 。
分裂
叶绿
体
张开
叶片衰老
(5)油菜素
①合成部位或分布:在高等植物的茎、叶和花等器官中都有分布,其
中 中分布最多。
②生理作用:促进 和细胞伸长,促进根、茎和叶的生长,花
粉管的伸长以及 ;提高植物 、抗旱和抗盐的能力。
花粉
细胞分裂
种子萌发
抗寒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 × )
提示: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不促进发育。
(2)赤霉素与生长素一样,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分,其运输也
有极性。 ( × )
提示:赤霉素的运输没有极性。
(3)根部合成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可沿木质部向上运输,而嫩叶产
生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可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 ( √ )
×
×
√
(4)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而细胞分裂素则可促进气孔张开。
( √ )
(5)油菜素甾醇类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且能提高植
物抗寒、抗旱和抗盐的能力。 ( √ )
√
√
探讨|分析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
1. 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小麦、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
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再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将易在穗上发芽。
(1)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如遇高温干旱天气,小麦叶片中的脱落酸含
量 (填“增加”或“减少”),判断依据是
。
增加
脱落酸可促进气孔
关闭
(2)为什么经历干热天气后再遇大雨,种子易在穗上发芽?
提示:这是因为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
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遇到大雨天气又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
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在穗上萌发。
2. 如图为乙烯在草莓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曲线,请据图分
析,回答以下问题。
(1)乙烯含量明显增多的是什么时期?
提示:花瓣脱落的时期和果实成熟的时期。
(2)图中的乙烯含量变化体现了其什么作用?
提示: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花和果实脱落的作用。
3. 如表中所示是有关油菜素甾醇类(BR)研究的实验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甾醇类浓度/
(mg·L-1)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42 20
(1)上述资料中,第2、6两组,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相同,BR对芹菜幼
苗生长的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相同。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
(填“赤霉素”“乙烯”或“脱落酸”)。
促进
赤霉素
1. 归纳总结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2. 对比分析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
项目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
不同
点 产生部位 植物体的一定部位 内分泌器官或内分泌细胞
作用范围 广泛 作用于特定的器官
举例 生长素、乙烯等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相同
点 ①含量少,具有高效性;②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
用;③是信息分子,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1.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烯可解除休眠,脱落酸可促进休眠,且二者对生长素的转运均有影响
B. 根尖合成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通过维管束向上运输
C. 细胞分裂素可促进侧芽生长、叶片扩大、种子发芽以及不定根的形成等
D. 油菜素甾醇类可促进根、茎、叶的生长,花粉管的伸长,种子的萌发等
√
解析:乙烯可解除休眠,脱落酸可促进休眠,且二者均可抑制生长素的转运,A正确;根尖合成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沿维管束向上运输,B正确;细胞分裂素可抑制不定根的形成,C错误;油菜素甾醇类可促进根、茎、叶的生长,花粉管的伸长,种子的萌发等,D正确。
2. (2024·江苏泰州期中)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
响应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脱落酸在植物体内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B. 缺水使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
C. 提高脱落酸含量可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
D. 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
解析: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由题干可知,脱落酸与植物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在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含量上升,导致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植物度过不良环境,B正确;脱落酸使种子保持休眠,故为解除种子的休眠状态,应降低种子中脱落酸含量,C错误;由题干信息“脱落酸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可知,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D正确。
易错提醒
促进果实的发育≠促进果实的成熟
(1)生长素或赤霉素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即主要是使
子房膨大形成果实及果实体积的增大。
(2)乙烯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使果实的含糖量、口味
等果实品质发生变化。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 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
2. 植物激素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不是某一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各
种激素之间的 。
(2)实例
相对含量
③ 的影响
(3)环境变化也影响植物激素的含量
① 的影响
②温度的影响
光照
④无机营养的影响
水分状况
提醒: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基因表达调控和环境因素调
节共同完成的。
3. 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保持稳定不变。
( × )
提示:激素的含量随植物生长发育而变化。
(2)脱落酸促进气孔关闭,而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这说明两者之
间存在拮抗作用。 ( √ )
(3)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是某一种激素的绝对含量。 ( × )
提示: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不是某一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
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
√
×
(4)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
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 ( √ )
√
探讨|探讨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1. 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实例
(1)材料1 在实验条件下,离体的植物细胞在只有生长素的条件下,会
形成大量多核细胞。如果同时存在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就能促进细胞迅速
分裂。
据此分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如何调节细胞分裂?二者有什么关系?
提示:生长素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质分裂。在促进细胞
分裂方面,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
(2)材料2 所谓胎萌现象,是指种子在脱离母体前就开始萌发的现象,
脱落酸(ABA)合成缺陷型突变体经常会出现胎萌现象,而外源ABA可抑
制胎萌现象。另外,据科学家研究表明用赤霉素处理玉米种子,也可促进
其发芽。
以上事实说明脱落酸和赤霉素在调节种子萌发上各有什么作用,二者具有
什么关系?
提示:脱落酸可以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两者表现为
拮抗作用。
(3)材料3 将拟南芥植株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加
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物质,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
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根据上述材料完善生长素和乙烯关系的模型。
提示:
(4)如图表示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
依据图示可以发现,在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几类植物激素 发挥
作用,体现了植物激素间的 作用。
相继
连锁
2. 激素的含量与作用的关系实例
材料 拟南芥赤霉素(GA)缺陷型突变体的种子GA含量极低,在缺乏外
源GA的培养基上是不能发芽的。若诱变处理,筛选出能够发芽的突变株,
发现不是能合成GA的回复突变株,而是脱落酸(ABA)缺陷型突变株。
检测发现这种双突变株种子内两种激素的绝对含量都极低。只是ABA与
GA的比值与野生型相同。
由此说明ABA和GA调节种子萌发时有什么特点?
提示:种子的休眠与萌发并非取决于两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由二者比
例(相对含量)决定。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
协
同
作
用 作用 激素
促进种子萌发 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甾醇类、乙烯
促进细胞分裂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甾醇类
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伸长 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甾醇类
延缓叶片衰老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脱落酸
(2)拮抗作用
拮抗作用 作用 起促进作用的激素 起抑制作用的激素
器官脱落 脱落酸、乙烯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种子萌发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叶片衰老 脱落酸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气孔张开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1. (2025·南京二十九中期中)如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豌豆幼苗生长的
调节作用,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生长素是一种以色氨酸为原料的蛋白质激素
B. 激素A可能是乙烯,与生长素属于拮抗关系
C. 图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抑制作用
D. 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要比b浓度高一些
√
解析: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A错误;由图可
知,激素A对幼苗生长起抑制作用,乙烯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激
素A可能是乙烯,它与生长素对幼苗生长作用相反,属于拮抗关系,B正
确;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二者为协同关系,故X表
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抑制作用,C正确;因为生长素浓度为a时是抑
制细胞伸长,浓度为b时促进细胞伸长,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
长,故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D正确。
2. (2025·南京十三中期中)如图表示多种植物激素对黄瓜幼苗生长的调
节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激素①为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
B. 图中a浓度和b浓度的大小关系为a>b
C. 当激素③含量高时,会抑制激素②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D. 黄瓜生长过程中,不仅仅受激素①②③的调节
√
解析: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低浓度激素②(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激素③(乙烯)的合成,抑制细胞伸长,故a>b,B正确;乙烯含量增高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C正确;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不限于激素①②③,D正确。
过程评价检测
(1)赤霉素的主要作用为 ,两性花的
形成, ,某些植物开花,花粉发育,细胞分裂,叶片扩
大,侧枝生长,果实生长以及某些植物坐果。
(2)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
促进种子萌发和茎伸长
雄
花
单性结实
促进细胞分裂,细胞膨大,侧芽生长,
叶片扩大,叶绿体发育,养分移动,气孔张开,伤口愈合,种子发芽,形
成层活动,根瘤形成,果实生长,某些植物坐果
【教师备用栏目】
1. 赤霉素作用于植物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
增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B. 除植物外,某些微生物也可以产生赤霉素
C. 赤霉素与脱落酸调节种子萌发起协同作用
D. 植物细胞质膜上赤霉素受体的活性降低,会导致植株矮化
√
解析: 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A
正确;除植物外,赤霉菌也可以产生赤霉素,B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种子
萌发,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二者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起拮抗作用,C
错误;植物细胞质膜上赤霉素受体的活性降低,从而使赤霉素的作用效果
下降,会导致植株矮化,D正确。
2. 植物叶片脱落酸积累会导致气孔关闭。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开放
程度、脱落酸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第1~4天持续干旱,第5天
测定后浇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干旱会加速叶片的脱落
B. 随干旱时间延长,气孔关闭,叶片光合速率降低
C. 浇水后,叶片脱落酸含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
D. 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能增加叶片水分散失
√
解析: 干旱引起脱落酸增加,促进叶片脱落,从而减少水的散失,A正
确;干旱时间延长,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不足,光合速率降低,B正
确;由图可知,浇水以后,脱落酸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C正确;喷施
脱落酸会引起气孔关闭,会减少叶片水分散失,D错误。
3. (2024·江苏苏州模拟)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油菜素甾醇类能促进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也能促进花粉管的生长
B. 自然萌发的黄豆芽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正发育的果实中也是如此
C. 赤霉素促进萌发对种子是有益的,脱落酸抑制萌发对种子是有害的
D. 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
解析:油菜素甾醇类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促进根、茎和叶的生长,花粉管的伸长以及种子萌发,A正确;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因此自然萌发的黄豆芽中含有多种植物激素,正发育的果实中也是如此,B正确;不能说赤霉素促进萌发对种子是有益的,脱落酸抑制萌发对种子是有害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错误;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D正确。
4. 〔多选〕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如图表示生长素、赤霉
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已知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比正常水稻的产量高
B. 植物茎秆的生长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
C. 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可能是促进了乙烯的合成,抑制了细胞的
纵向伸长
D. 赤霉素既能促进生长素合成,又能抑制其分解,说明赤霉素的生理作
用具有两重性
√
√
解析:感染赤霉菌的水稻,会导致营养物质主要用于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获得的营养较少,导致比正常水稻的产量低,A错误;由图可知茎秆的生长受到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的调控,B正确;由图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情况下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细胞的纵向伸长,C正确;两重性指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而赤霉素既能促进生长素合成,又能抑制其分解并不是两重性,D错误。
5. 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在草莓果实发育至成熟过程中
的作用,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A和IAA等激素通过在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从
而对植物体生命活动起着调节作用。这些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显著,体现
了植物激素 的特点。
信息(或信号)
微量高效
(2)结合图示分析,在果实发育的后期ABA的含量最高,说明ABA的作
用主要是 ;IAA主要在果实发育的 (填
“前中期”或“中后期”)起作用,原因是
。
促进果实的衰老
前中期
在果实发育的前中期生长素
(IAA)含量较高
(3)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乙烯的合成也有一定影
响,该同学欲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小绿草莓果实进行实验探究生长素浓度
和乙烯合成的关系,请写出实验过程及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
;
预期实验结果: 。
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小绿草莓果实进
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乙烯的含量
高浓度生长素处理的小绿草莓果实中乙烯含量较高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1. (2025·盐城期中)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 )
A.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单侧光照有关
B. 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C.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协同
D. 细胞分裂素既能促进细胞分裂也能促进细胞伸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解析: 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单侧光照无关,横向运输与
单侧光有关,A错误;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
作用,B正确;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两者在种子
萌发过程中表现为相互拮抗,C错误;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不能
促进细胞伸长,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25·连云港赣榆质量检测改编)“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
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徜徉小诗意境,思考科学问
题。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唤醒沉睡的种子”与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有关
B. 生长素仅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控制幼苗的生长
C. 果农适时修剪果树以促进侧枝发育,有助于果树“繁花缀满枝”
D. “瓜熟蒂落也有时”主要与乙烯、脱落酸两种植物激素有关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赤霉素能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因此“唤醒沉睡的种子”
与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有关,A正确;生长素不仅通过促进细胞伸
长,还能通过促进细胞分裂、分化等来控制幼苗的生长,B错误;果农适
时修剪果树以促进侧枝发育,通过去除顶端优势有助于果树“繁花缀满
枝”,C正确;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子和果实的脱落,因此
“瓜熟蒂落也有时”主要与乙烯、脱落酸两种植物激素有关,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
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 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 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 乙、丙两种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激素在苹果生长发育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对浓度最大,之后迅速减少接近于零;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含量仅次于甲激素,在细胞伸长期相对浓度最高,但在成熟、衰老期减少甚至接近于零;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和细胞伸长期含量接近于零,成熟、衰老期相对浓度增加,达到最大值。由上述分析可推知,甲激素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乙激素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果实成熟,而是促进细胞伸长;苹果在成熟期除了受丙激素的影响,还受乙激素等的影响;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而乙激素不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 (2025·南通启东中学月考)油菜素内酯被称为“第六类植物内源激素”。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溶液对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有关油菜素内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B. 对植物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C. 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为0.1~10 mg·L-1
D. 可能具有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部分相似的生理作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油菜素内酯属于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
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A正确;图中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与对照相比
均促进了株高增加,因此只体现了促进作用,不能得出低浓度促进、高浓
度抑制的结论,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油菜素内酯浓度在1.0 mg·L-1
时,植株的平均株高最高,当油菜素内酯浓度高于或低于该浓度时,植株
的平均株高均会降低,说明促进芹菜生长的最适浓度介于0.1~10 mg·L-1
之间,C正确;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可促进幼苗株高增加,说明能促进
生长,可能具有与赤霉素和生长素相似的一些生理作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5. (2025·连云港灌南期中)草莓果实的生长发育包括细胞分裂、细胞伸
长、成熟、衰老等阶段,由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细胞分裂阶段,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促进细胞的分裂、果实生长
B. 细胞伸长阶段,赤霉素含量较高,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细胞分裂
C. 成熟阶段、衰老阶段,乙烯分别促进果实的成熟和脱落
D. 各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草莓的生长发育,都表现为协同作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质分裂,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核的分
裂,因此草莓果实在细胞分裂阶段,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较高,A正
确;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细胞分裂,因此细胞伸长阶段,赤
霉素含量较高,B正确;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还可以促进叶、花和果
实脱落,因此在草莓果实成熟阶段和衰老阶段,乙烯都能起到一定的作
用,C正确;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等激素共同控制草莓的
生长发育,其中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表现为协同作
用;脱落酸、乙烯抑制植物生长,起协同作用,但是这四种激素之间不全
是协同作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为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
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
的是( )
A. 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 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C. 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两者对茎段生长有协同作用
D. 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起
作用,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也有关,A错误;据图
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B
正确;据图分析,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但两者对茎段生长作用相反,C
错误;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同,但a时刻所对应
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植物生长,b时刻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植物基本不生
长,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5·江苏通州质量检测)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激素的含量
会发生动态变化。如图为小麦籽粒
发育时期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
长素含量及千粒鲜重的变化,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发挥调节作用
B. 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呈负相关,故两者表现为拮抗
C. 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增加可调节有机物向籽粒运输与积累
D. 籽粒发育过程中,不同植物激素的调节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植物激素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如生长素的主要产生
部位是幼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运输到生长旺盛部位,发挥调节作
用,A正确;据图,在6月29日左右,细胞分裂素含量很高、赤霉素含量很
低,在7月20日左右,赤霉素含量很高、细胞分裂素含量很低,在8月10日
左右,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都很低,故两者没有表现出负相关,B错
误;在7月20日左右,赤霉素、生长素含量迅速增加,可调节有机物向籽
粒运输与积累,种子鲜重也在同步增加,C正确;籽粒发育过程中,细胞
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依次达到峰值,不同植物激素的调节具有一定的
顺序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5·泰州靖江高级中学阶段测试)植物的顶端优势受多种植物激素
的共同调控。研究发现,蔗糖也能作为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顶端优势,其
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独脚金内酯和蔗糖在调控侧芽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相拮抗
B. 据图推测,休眠的侧芽中蔗糖的含量可能较低
C.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侧芽生长
D. 对休眠的侧芽施加适宜浓度的萘乙酸可解除顶端优势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从图可知,蔗糖起抑制BRCl的作用,独脚金内酯起促进BRCl的作用,所以在调控侧芽生长过程中蔗糖和独脚金内酯的作用相拮抗,A正确;蔗糖促进侧芽生长,所以可以推测,休眠的侧芽中蔗糖的含量可能较低,B正确;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生长,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侧芽生长,C正确;萘乙酸的生理作用类似于生长素,起抑制侧芽生长的作用,所以对休眠的侧芽施加适宜浓度的萘乙酸无法解除顶端优势,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4·江苏徐州期中)种子萌发和休眠的“植物激素三因子”调控机理假说,其模型如图所示,其中GA、CK和ABA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据图可知,GA存在生理活性浓度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B. 通过第3、4组对照可知,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促进作用
C. CK在种子萌发时和ABA起到协同作用
D. 图示结果不能说明CK和ABA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效应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据5、 6、 7、8组可知,不存在GA时,种子均不萌发,说明GA
存在生理活性浓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A错误。由图中第3组和第4组
实验可知,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ABA的有无,结果3组休眠,而4组萌发,
说明ABA对GA作用的发挥起到抑制作用,B错误。第5、6组对比,无GA
和CK时,不管ABA存在与否,种子都休眠;第5、7组比较,无GA和ABA
时,不管CK存在与否,种子都休眠,因此图示结果无法说明CK和ABA表
现为协同作用,C错误。由第1、2和7组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CK并不单独对萌发起作用,由图中第1组、3组和第6组实验,可得出的实
验结论是ABA并不单独对萌发起作用,因此图示结果不能说明CK和ABA
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效应,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多选〕(2025·南通期中)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
通过协同、相互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图示为赤霉
素(GA)、乙烯(ETH)、细胞分裂素(CTK)和生长素(IAA)的关系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束缚态IAA参与维持植物体内IAA含量
B. 赤霉素可通过提高IAA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C. IAA可促进CTK合成,所以二者表现为相拮抗
D. 高浓度IAA可通过促进合成ETH从而抑制生长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束缚态IAA与IAA能相互转化,共同维持植物体内IAA的含量,因此束缚态IAA具有维持植物体内IAA含量相对稳定的作用,A正确;由图可知,赤霉素(GA)可以促进束缚态IAA转化为IAA,从而提高IAA的含量,IAA能促进植物生长,所以赤霉素可通过提高IAA含量从而促进植物生长,B正确;图中显示IAA可促进CTK合成,二者都促进生长,表现为协同作用,而不是拮抗关系,C错误;从图中能够看出,高浓度IAA可促进ETH的合成,ETH对生长起抑制作用,所以高浓度IAA可通过促进合成ETH从而抑制生长,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多选〕(2025·如皋期中)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对盐(NaCl)胁迫下盐穗木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随着NaCl浓度上升,甲组萌发率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
B. 实验结果表明,NAA与GA3使各组种子萌发率明显提高
C. 实验结果表明,盐穗木可能生活在干旱盐碱的环境中
D. 实验结果说明NAA和GA3共同作用的效果更明显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随着NaCl浓度上升,甲组萌发率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A正确;在NaCl浓度为100 mmol/L时,NAA与GA3使种子萌发率略有下降,B错误;盐度较高时,种子萌发率也较高,这表明盐穗木可能生活在干旱盐碱的环境中,C正确;该实验没有设置赤霉素(GA3)和萘乙酸(NAA)共同作用的一组实验,因此无法表明NAA和GA3共同作用的效果更明显,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多选〕(2024·江苏联考)如图表示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3种植物激素含量以及小麦籽粒质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3种激素在小麦籽粒形成的同一
阶段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B. 小麦籽粒质量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含量,与其他激素关系不大
C. 小麦籽粒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成熟后期3种激素的含量均较低
D. 小麦籽粒的形成本质上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
影响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细胞分裂素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含量较高,赤霉素和生长素在小麦籽粒形成中期含量较高,所以3 种激素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的时间不在小麦籽粒形成的同一阶段,A错误;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在小麦籽粒形成中期含量较高,并且该时期小麦籽粒质量增加,说明小麦籽粒质量增加主要取决于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B错误;根据题图可观察到,细胞分裂素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含量较高,说明该时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成熟后期3种激素的含量均较低,C正确;小麦籽粒的形成受激素调节,而激素的合成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同时基因表达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小麦籽粒的形成本质上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GA)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促进种子萌发;
脱落酸(ABA)能抑制种子萌发。某研究小组分别用三组试剂(①、②、
③)对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图中X是一种mRNA合成抑制剂,
“↓”表示开始处理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伸长生长
(1)GA除能促进种子萌发外,还能促进 (填“细胞分
裂”或“细胞伸长生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解析:GA除能促进种子萌发外,还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促进植株生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图中第②③组
结果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说明ABA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
酶的活性,从而抑制mRNA的合成。在α-淀粉酶的合成方面,ABA与GA表
现为 (填“协同”或“拮抗”)作用。
影响赤霉素作用的试剂种类
RNA聚合
拮抗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①组只加GA,第②组加GA和X,第③组加GA和ABA,故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影响赤霉素作用的试剂种类;图中第②③组结果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说明ABA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mRNA的合成,进而抑制α-淀粉酶的合成,而GA可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故在α-淀粉酶的合成方面,ABA与GA表现为拮抗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内源ABA具有促进脱落的效应,但用外源ABA作
为脱叶剂的田间试验尚未成功,这可能是由于植物体内的
(答出两种即可)对ABA(促进脱落
的效应)有抵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落的器官中乙烯含量明显较
高,其原因可能是 。
赤霉素
(GA)、细胞分裂素或生长素等
ABA(脱落酸)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解析: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内源ABA具有促进脱落的效应,但外源ABA作为脱叶剂的田间试验则没有成功,这可能是由于植物体内的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或生长素等对ABA(促进脱落的效应)有抵消作
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脱落的器官中乙烯含量明显较高,其原因可能是ABA(脱落酸)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2024·江苏盐城期中)油菜素甾醇(BR)是植物体内产生的类固醇类
激素,与其他植物激素一起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研究表明低浓度BR
能诱导侧根的形成,为进一步研究BR和生长素对于侧根的形成是否具有协
同作用,某团队用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中分布最广且活性最高的
BR)做了如下实验:
(1)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
组;
第二步:配制含0 nmol·L-1、1 nmol·L-1、5 nmol·L-1、20 nmol·L-1及50
nmol·L-1的IAA琼脂培养基各2份,其中一份中均加入1 nmol·L-1BL,另一
份中均不加;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据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5种浓度)、1 nmol·L-1 BL的有无,由第二步培养基的制备可知,第一步应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拟南芥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10组,分别放入10组IAA琼脂培养基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三步:将拟南芥幼苗放入上述各培养基,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第四步:8天后,统计各组拟南芥幼苗的每厘米初生根上侧根的数目并计算百分比(100%,水平虚线),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2)该实验的自变量有 。
IAA的浓度、1 nmol·L-1 BL的有无
解析:据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IAA的浓度、1 nmol·L-1 BL的有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图中A、B两点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
。
1 nmol·L-1BL对侧根的形成有
促进作用
解析:图中A、B两点培养基中都不含IAA,A含1 nmol·L-1 BL,B不含BL,可以形成对照,自变量是BL的有无。从图中的实验结果可知,A点侧根形成的百分比高于B点,A、B两点对照可得出的结论是:1 nmol·L-1 BL对侧根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分析题图可以确定,与1 nmol·L-1 BL在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上具有
协同作用的IAA浓度有 (填字母)。
A. 1 nmol·L-1 B. 5 nmol·L-1
C. 20 nmol·L-1 D. 50 nmol·L-1
BCD
解析:分析图中不含BL的曲线可知:与B点比较,
当IAA浓度为1 nmol·L -1时,侧根形成的百分比低
于B点,说明当IAA浓度为1 nmol·L -1时,抑制侧
根形成。当IAA浓度为5 nmol·L -1、 20 nmol·L -1、 50 nmol·L -1时,侧根
形成的百分比高于B点,说明这三种浓度的IAA能促进侧根形成,与1
nmol·L-1 BL在促进拟南芥侧根形成上具有协同作用。故选BC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THANKS
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