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传感器 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课件 讲义)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传感器 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课件 讲义)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5 20:48:25

文档简介

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
核心 目标 1. 认识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能对一些电磁元件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作出解释.
2. 会做“利用传感器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实验,能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考点1 传感器的原理
 (2024·江门期末)如图甲是一个压力传感器设计电路,要求从电流表表盘上直接读出压力大小,其中R1是保护电阻,R2是调零电阻(总电阻200 Ω),电流表量程为10 mA(内阻10 Ω),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10 Ω),压敏电阻的阻值R与所受压力大小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 压敏电阻所受压力越大,电流表示数__ __(填“越大”或“越小”).
(2) 有以下规格的定值电阻,保护电阻R1应选哪一个__ __.
A. 10 Ω B. 100 Ω
C. 200 Ω D. 800 Ω
(3) 选取、安装保护电阻后,要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调零.调零电阻R2应调为____Ω.
(4) 现对表盘进行重新赋值,原8 mA刻度线应标注____ N.
(5) 由于电源用久了,电源内阻变大,电动势可认为不变,如果某次使用时,先调零、后测量,则读出压力的测量值__ 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压力的真实值.
考点2 传感器实验
 (2024·广州二中)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某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阻值RF,其阻值约几十千欧,现有以下器材:


电源: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250 μA,内阻约为50 Ω
电流表A2:量程250 mA,内阻约为10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20 k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0 Ω
压力传感器RF,开关S,导线若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电流表应选__ __(填“A1”或“A2”).
(2) 通过多次实验测得其阻值RF随压力F变化的RF-F图像如图甲所示,由图甲可知压力越大,压力传感器的阻值__ __(填“越大”或“越小”).
(3) 完成前面的实验工作后,将该压力传感器接入如图乙所示电路中,制作成简易电子科,它主要构成有:压力传感器RF,定值电阻R0=14 kΩ,理想电流表(量程250 μA),电动势为6 V的电源,电源内阻不计.将该电子秤水平放置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里,在托盘上放一砝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600g,电流表示数为200 μA,取g=9.8 m/s2.通过计算可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为__ __ kΩ,可得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_ _ m/s2,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广州实验外语学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利用热敏电阻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可设计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要求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50 ℃.所用器材有:
A. 直流电源E(36 V,内阻不计)
B. 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C. 电流表(量程250 mA,内阻约0.1 Ω)
D. 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1 MΩ)
E. 热敏电阻RT
F. 继电器(电阻300 Ω)
G.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4 000 Ω)
H. 单刀单掷开关S1
I. 导线若干.
(1) 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热敏电阻RT的阻值.当温度为27 ℃时,电压表读数为30.0 V,电流表读数为15.0 mA;当温度为50 ℃时,调节变阻器R1,使电压表读数仍为30.0 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该电路测得的阻值比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该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图(a) 图(b)
图(c)
(2) 现利用该热敏电阻RT和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如图(c)所示,继电器的电阻为300 Ω.当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3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36.0 V,内阻可以不计.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则:
①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_________(填“A、B端”或“C、D端”).
②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50 ℃,可变电阻R1的阻值应调节为________Ω.
1. (2021·天津卷)霍尔元件是一种重要的磁传感器,可用在多种自动控制系统中.长方体半导体材料厚为a、宽为b、长为c,以长方体三边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xyz,如图所示.半导体中有电荷量均为e的自由电子与空穴两种载流子,空穴可看作带正电荷的自由移动粒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分别为n和p.当半导体材料通有沿+x方向的恒定电流后,某时刻在半导体所在空间加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沿+y方向,于是在z方向上很快建立稳定电场,称其为霍尔电场,已知电场强度大小为E,沿-z方向.
(1) 判断刚加磁场瞬间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
(2) 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在沿+x方向上形成的电流为In,求单个自由电子由于定向移动在z方向上受到洛伦兹力和霍尔电场力的合力大小Fnz.
(3) 霍尔电场建立后,自由电子与空穴在z方向定向移动的速率分别为vnz、vpz,求Δt时间内运动到半导体z方向的上表面的自由电子数与空穴数,并说明两种载流子在z方向上形成的电流应满足的条件.
2. (2024·浙江1月)在探究热敏电阻的特性及其应用的实验中,测得热敏电阻Rt,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如下表:
温度/℃ 4.1 9.0 14.3 20.0 28.0 38.2 45.5 60.4
电阻/(102Ω) 220 160 100 60 45 30 25 15
某同学利用上述热敏电阻Rt、电动势E=3 V(内阻不计)的电源、定值电阻R(阻值有3 kΩ、5 kΩ、12 kΩ三种可供选择)、控制开关和加热系统,设计了A、B、C三种电路.因环境温度低于20 ℃,现要求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 ℃~28 ℃范围,且1、2两端电压大于2 V,控制开关开启加热系统加热,则应选择的电路是_____,定值电阻R的阻值应选_________kΩ, 1、2两端的电压小于______V时,自动关闭加热系统(不考虑控制开关对电路的影响).
    
          A        B        C
3. (2022·河北卷)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废弃电饭煲的部分器材自制简易电饭煲,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选用的器材有:限温开关S1(手动将其按下,开始持续加热煮饭,当锅内温度高于103 ℃时自动断开,之后不能自动闭合);保温开关S2(当锅内温度高于80 ℃时自动断开,温度低于70 ℃时自动闭合);电饭煲的框架(结构如图乙所示).自备元件有:加热电阻丝R(阻值为60 Ω,用于加热煮饭);限流电阻R1和R2,(阻值均为1 kΩ);指示灯L1和L2(2.5 V,0.6 W,当电流低于30 mA时可视为熄灭);保险丝T.


(1) 按照兴趣小组设计的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 按下S1,L1和L2均发光
B. 当锅内温度高于103 ℃时,S1自动断开,L1和L2均发光
C. 保温过程中,S2自动在闭合、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
D. 当锅内温度低于70 ℃时,S2自动闭合,L1发光,L2熄灭
(2) 简易电饭煲制作完成后,试用时L1始终不亮,但加热和保温功能均正常.在不增加元件的前提下,断开电源,使用多用电表判断发生故障的元件.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字母).
A. 将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
B. 将两支表笔直接接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零点
C. 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到零刻度
D. 测量指示灯L1两端的阻值
E. 将选择开关置于OFF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操作时,将多用电表两表笔与L1两端接触,若指针如图丙所示,可判断是_______断路损坏;若指针如图丁所示,可判断是______断路损坏.(用电路中的元件符号表示)
丙 丁
4. (2021·广东卷)某小组研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需要已选用了规格和量程合适的器材.
(1) 先用多用电表预判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选择适当倍率的欧姆挡,将两表笔________,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右边“0 Ω”处.测量时观察到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由此可判断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 再按图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
①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滑到______(填“a”或“b”)端.
将温控室的温度设置为T,电阻箱R0调为某一阻值R0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T和R01.断开开关S.
再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端,闭合开关S.反复调节R0和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上述记录的示数相同.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2.断开开关S.
②实验中记录的阻值R01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02.此时热敏电阻阻值RT=________.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
核心 目标 1. 认识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能对一些电磁元件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作出解释.
2. 会做“利用传感器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实验,能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考点1 传感器的原理
 (2024·江门期末)如图甲是一个压力传感器设计电路,要求从电流表表盘上直接读出压力大小,其中R1是保护电阻,R2是调零电阻(总电阻200 Ω),电流表量程为10 mA(内阻10 Ω),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10 Ω),压敏电阻的阻值R与所受压力大小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 压敏电阻所受压力越大,电流表示数__越小__(填“越大”或“越小”).
解析:由图乙可知压力越大,压敏电阻阻值越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越小.
(2) 有以下规格的定值电阻,保护电阻R1应选哪一个__D__.
A. 10 Ω B. 100 Ω
C. 200 Ω D. 800 Ω
解析:电流表满偏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1 000 Ω,由图乙可知,当F=0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100 Ω,由调零电阻R2最大为200 Ω,故R1只要不小于700 Ω即可.故选D.
(3) 选取、安装保护电阻后,要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调零.调零电阻R2应调为__80__Ω.
解析:选取、安装保护电阻后,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调零,电路的总电阻R总==1 000 Ω,当F=0时,电阻为100 Ω,R1=800 Ω,故R2只要调整为R2=1 000 Ω-800 Ω-100 Ω- 10 Ω-10 Ω=80 Ω.
(4) 现对表盘进行重新赋值,原8 mA刻度线应标注__250__ N.
解析:电流为8 mA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1 250 Ω,因为R1=800 Ω,R2=80 Ω,压敏电阻为1 250 Ω-800 Ω-80 Ω-20 Ω=350 Ω
由图像可得压敏电阻R与压力F的关系,可有R=100+kF
又k==1
可得F=250 N
(5) 由于电源用久了,电源内阻变大,电动势可认为不变,如果某次使用时,先调零、后测量,则读出压力的测量值__不变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压力的真实值.
解析:由于电源用久了,电源内阻变大,电动势可认为不变,只要能够调零,则初始电流为10 mA的总电阻不变,压力不变.
考点2 传感器实验
 (2024·广州二中)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某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阻值RF,其阻值约几十千欧,现有以下器材:


电源: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250 μA,内阻约为50 Ω
电流表A2:量程250 mA,内阻约为10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20 k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0 Ω
压力传感器RF,开关S,导线若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电流表应选__A1__(填“A1”或“A2”).
解析:电路中最大电流为Imax== A=0.3 mA=300 μA,故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电流表应选A1.
(2) 通过多次实验测得其阻值RF随压力F变化的RF-F图像如图甲所示,由图甲可知压力越大,压力传感器的阻值__越小__(填“越大”或“越小”).
解析:由图可知,压力越大,压力传感器的阻值越小.
(3) 完成前面的实验工作后,将该压力传感器接入如图乙所示电路中,制作成简易电子科,它主要构成有:压力传感器RF,定值电阻R0=14 kΩ,理想电流表(量程250 μA),电动势为6 V的电源,电源内阻不计.将该电子秤水平放置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里,在托盘上放一砝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600g,电流表示数为200 μA,取g=9.8 m/s2.通过计算可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为__16__ kΩ,可得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__0.2__ m/s2,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__.
解析: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代入数据解得RF=16 kΩ.由图可知,当RF=16 kΩ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6.0 N,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解得a=0.2 m/s2.因为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且不知道电梯的运动方向,故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
 (2024·广州实验外语学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利用热敏电阻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可设计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要求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50 ℃.所用器材有:
A. 直流电源E(36 V,内阻不计)
B. 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C. 电流表(量程250 mA,内阻约0.1 Ω)
D. 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1 MΩ)
E. 热敏电阻RT
F. 继电器(电阻300 Ω)
G.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4 000 Ω)
H. 单刀单掷开关S1
I. 导线若干.
(1) 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热敏电阻RT的阻值.当温度为27 ℃时,电压表读数为30.0 V,电流表读数为15.0 mA;当温度为50 ℃时,调节变阻器R1,使电压表读数仍为30.0 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600__Ω,该电路测得的阻值比真实值__偏大__(填“偏大”或“偏小”).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该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减小__(填“增大”或“减小”).
图(a) 图(b)
图(c)
解析:当温度为27 ℃时,电压表读数为30.0 V,电流表读数为15.0 mA.此时热敏电阻阻值R,由欧姆定律得R==2 000 Ω,当温度为50 ℃时,调节变阻器R1,使电压表读数仍为30.0 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为50.0 mA,由欧姆定律得R′==600 Ω,所以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由于实验采用的是电流表内接法,所以电压表读数大于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则在相同的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总比理论值偏大.
(2) 现利用该热敏电阻RT和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如图(c)所示,继电器的电阻为300 Ω.当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3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36.0 V,内阻可以不计.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则:
①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__A、B端__(填“A、B端”或“C、D端”).
②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50 ℃,可变电阻R1的阻值应调节为__300__Ω.
解析:①随着恒温箱内温度降低,热敏电阻RT的阻值变大,则线圈中的电流变小,当线圈的电流小于3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又被释放到上方,则恒温箱加热器又开始工作,这样就可以使恒温箱内保持在某一温度.所以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A、B端.
②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50 ℃,即50 ℃时线圈内的电流为30 mA.由(1)分析可知,50 ℃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600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r=300 Ω,解得R1=300 Ω
1. (2021·天津卷)霍尔元件是一种重要的磁传感器,可用在多种自动控制系统中.长方体半导体材料厚为a、宽为b、长为c,以长方体三边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xyz,如图所示.半导体中有电荷量均为e的自由电子与空穴两种载流子,空穴可看作带正电荷的自由移动粒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分别为n和p.当半导体材料通有沿+x方向的恒定电流后,某时刻在半导体所在空间加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沿+y方向,于是在z方向上很快建立稳定电场,称其为霍尔电场,已知电场强度大小为E,沿-z方向.
(1) 判断刚加磁场瞬间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
答案:沿+z方向
解析: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沿+z方向.
(2) 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在沿+x方向上形成的电流为In,求单个自由电子由于定向移动在z方向上受到洛伦兹力和霍尔电场力的合力大小Fnz.
答案:e
解析:设t时间内流过半导体垂直于x轴某一横截面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q,由电流定义式得In=
设自由电子在x方向上定向移动速率为vnx,可导出自由电子的电流微观表达式为In=neabvnx
单个自由电子所受洛伦兹力大小为F洛=evnxB
霍尔电场力大小为F电=eE
自由电子在z方向上受到的洛伦兹力和霍尔电场力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为Fnz=e
(3) 霍尔电场建立后,自由电子与空穴在z方向定向移动的速率分别为vnz、vpz,求Δt时间内运动到半导体z方向的上表面的自由电子数与空穴数,并说明两种载流子在z方向上形成的电流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见解析
解析:设Δt时间内在z方向上运动到半导体上表面的自由电子数为Nn、空穴数为Np,则Nn=nacvnzΔt
Np=pacvpzΔt
霍尔电场建立后,半导体z方向的上表面的电荷量就不再发生变化,则应Nn=Np,即在任何相等时间内运动到上表面的自由电子数与空穴数相等,这样两种载流子在z方向形成的电流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2024·浙江1月)在探究热敏电阻的特性及其应用的实验中,测得热敏电阻Rt,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如下表:
温度/℃ 4.1 9.0 14.3 20.0 28.0 38.2 45.5 60.4
电阻/(102Ω) 220 160 100 60 45 30 25 15
某同学利用上述热敏电阻Rt、电动势E=3 V(内阻不计)的电源、定值电阻R(阻值有3 kΩ、5 kΩ、12 kΩ三种可供选择)、控制开关和加热系统,设计了A、B、C三种电路.因环境温度低于20 ℃,现要求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 ℃~28 ℃范围,且1、2两端电压大于2 V,控制开关开启加热系统加热,则应选择的电路是__C__,定值电阻R的阻值应选__3__kΩ, 1、2两端的电压小于__1.8__V时,自动关闭加热系统(不考虑控制开关对电路的影响).
    
          A        B        C
解析:电路A,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并联,电压不变,故不能实现电路的控制,A错误;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串联,温度越低,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大,定值电阻分得电压越小,无法实现1、2两端电压大于2 V,控制开关开启加热系统加热,B错误;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串联,温度越低,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大,热敏电阻分得电压越大,可以实现1、2两端电压大于2 V,控制开关开启加热系统加热,C正确.故选C.
由热敏电阻Rt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表可知,20.0 ℃的阻值为60×100 Ω=6 kΩ,由题意可知U12=E=×3 V=2 V,解得R=3 kΩ
28 ℃时关闭加热系统,此时热敏电阻阻值为4.5 kΩ,此时1、2两点间的电压为×4.5 V=1.8 V,则1、2两端的电压小于1.8 V时,自动关闭加热系统.
3. (2022·河北卷)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废弃电饭煲的部分器材自制简易电饭煲,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选用的器材有:限温开关S1(手动将其按下,开始持续加热煮饭,当锅内温度高于103 ℃时自动断开,之后不能自动闭合);保温开关S2(当锅内温度高于80 ℃时自动断开,温度低于70 ℃时自动闭合);电饭煲的框架(结构如图乙所示).自备元件有:加热电阻丝R(阻值为60 Ω,用于加热煮饭);限流电阻R1和R2,(阻值均为1 kΩ);指示灯L1和L2(2.5 V,0.6 W,当电流低于30 mA时可视为熄灭);保险丝T.


(1) 按照兴趣小组设计的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CD__.
A. 按下S1,L1和L2均发光
B. 当锅内温度高于103 ℃时,S1自动断开,L1和L2均发光
C. 保温过程中,S2自动在闭合、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
D. 当锅内温度低于70 ℃时,S2自动闭合,L1发光,L2熄灭
解析:按下S1后L2支路被短路,则L2不会发光,A错误;当锅内温度高于103 ℃时,S1断开,而要温度降到70 ℃以下时S2才会闭合,则此时L2可能发光,此时电路中R与R1和L1的串联部分并联,并联的整体再和L2、R2串联,则回路中并联的整体电阻RL=10.42 Ω,R并=56.64 Ω,则回路总电阻R总=1 067.06 Ω,则回路总电流I总==0.21 A,则L2一定发光,此时并联的整体的电压为U并=I总R并=11.89 V,则流过L1的电流为IL1== A=0.012 A,则流过L1的电流小于30 mA,则L1熄灭,B错误;由题知,S2在锅内温度高于80 ℃时自动断开,锅内温度降到70 ℃以下时S2自动闭合,C正确;当锅内温度低于70 ℃时,S2自动闭合,L2支路被短路,则L2不会发光,此时电路中R与R1和L1的串联部分并联,则此时流过L1的电流为I′L1== A=0.218 A,此时流过L1的电流大于 30 mA,则L1发光,D正确.
(2) 简易电饭煲制作完成后,试用时L1始终不亮,但加热和保温功能均正常.在不增加元件的前提下,断开电源,使用多用电表判断发生故障的元件.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CABDE__(填写各步骤前的字母).
A. 将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
B. 将两支表笔直接接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零点
C. 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到零刻度
D. 测量指示灯L1两端的阻值
E. 将选择开关置于OFF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解析:多用电表的操作步骤为: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到零刻度——机械调零;将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选挡;将两支表笔直接接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零点——欧姆调零;测量指示灯L1两端的阻值——测量;将选择开关置于OFF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挡——关闭多用电表.故正确顺序为CABDE.
操作时,将多用电表两表笔与L1两端接触,若指针如图丙所示,可判断是__L1__断路损坏;若指针如图丁所示,可判断是__R1__断路损坏.(用电路中的元件符号表示)
丙 丁
解析:由于使用时L1始终不亮,但加热和保温功能均正常,则说明R、L2、R2、T均正常,由图丙可看出L1两端有1 090 Ω左右的电阻,则说明L1始终不亮的原因是L1断路损坏;由图丁可看出欧姆表的示数几乎为零,但由于RL=10.42 Ω,此时选用的是“×100”挡,则说明灯泡L1正常,则L1始终不亮的原因是R1断路损坏.
4. (2021·广东卷)某小组研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需要已选用了规格和量程合适的器材.
(1) 先用多用电表预判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选择适当倍率的欧姆挡,将两表笔__短接__,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右边“0 Ω”处.测量时观察到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由此可判断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减小__.
解析:选择倍率适当的欧姆挡,将两表笔短接;欧姆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则阻值越小,可判断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 再按图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
①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滑到__b__(填“a”或“b”)端.
将温控室的温度设置为T,电阻箱R0调为某一阻值R0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T和R01.断开开关S.
再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端,闭合开关S.反复调节R0和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上述记录的示数相同.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2.断开开关S.
②实验中记录的阻值R01__大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02.此时热敏电阻阻值RT=__R01-R02__.
解析: ①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调到最大,即将滑片滑到b端.
②因两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因为R01=R02+RT,即 RT=R01-R02,可知R01大于R02.(共40张PPT)
第五章
章末复习 知识整合与能力提升
传感器
核心 目标 1. 认识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能对一些电磁元件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作出解释.
2. 会做“利用传感器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实验,能正确操作实验器材,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核心知识 整合建构
素养生成 综合应用
传感器的原理
考点
1
(2024·江门期末)如图甲是一个压力传感器设计电路,要求从电流表表盘上直接读出压力大小,其中R1是保护电阻,R2是调零电阻(总电阻200 Ω),电流表量程为10 mA(内阻10 Ω),电源电动势E=10 V(内阻10 Ω),压敏电阻的阻值R与所受压力大小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


(1) 压敏电阻所受压力越大,电流表示数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
解析:由图乙可知压力越大,压敏电阻阻值越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流越小.
越小
(2) 有以下规格的定值电阻,保护电阻R1应选哪一个_____.
A. 10 Ω B. 100 Ω
C. 200 Ω D. 800 Ω
D


(3) 选取、安装保护电阻后,要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调零.调零电阻R2应调为______Ω.


80
(4) 现对表盘进行重新赋值,原8 mA刻度线应标注_______ N.


250
(5) 由于电源用久了,电源内阻变大,电动势可认为不变,如果某次使用时,先调零、后测量,则读出压力的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压力的真实值.


不变
解析:由于电源用久了,电源内阻变大,电动势可认为不变,只要能够调零,则初始电流为10 mA的总电阻不变,压力不变.
传感器实验
考点
2
(2024·广州二中)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某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阻值RF,其阻值约几十千欧,现有以下器材:
2
电源: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电流表A1:量程250 μA,内阻约为50 Ω
电流表A2:量程250 mA,内阻约为10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20 k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0 Ω
压力传感器RF,开关S,导线若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电流表应选______(填“A1”或“A2”).
A1


(2) 通过多次实验测得其阻值RF随压力F变化的RF-F图像如图甲所示,由图甲可知压力越大,压力传感器的阻值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

解析:由图可知,压力越大,压力传感器的阻值越小.
越小
(3) 完成前面的实验工作后,将该压力传感器接入如图乙所示电路中,制作成简易电子科,它主要构成有:压力传感器RF,定值电阻R0=14 kΩ,理想电流表(量程250 μA),电动势为6 V的电源,电源内阻不计.将该电子秤水平放置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里,在托盘上放一砝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600g,电流表示数为200 μA,取g=9.8 m/s2.通过计算可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为______ kΩ,可得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 m/s2,电梯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0.2
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
(2024·广州实验外语学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利用热敏电阻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可设计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要求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50 ℃.所用器材有:
A. 直流电源E(36 V,内阻不计)
B. 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
C. 电流表(量程250 mA,内阻约0.1 Ω)
D. 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1 MΩ)
E. 热敏电阻RT
F. 继电器(电阻300 Ω)
G.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4 000 Ω)
H. 单刀单掷开关S1
I. 导线若干.
3
(1) 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热敏电阻RT的阻值.当温度为27 ℃时,电压表读数为30.0 V,电流表读数为15.0 mA;当温度为50 ℃时,调节变阻器R1,使电压表读数仍为30.0 V,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该电路测得的阻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该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600
偏大
减小
图(a)
图(b)
(2) 现利用该热敏电阻RT和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如图(c)所示,继电器的电阻为300 Ω.当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3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供电的电池的电动势E=36.0 V,内阻可以不计.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则:
①应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__________(填
“A、B端”或“C、D端”).
②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50 ℃,可变电
阻R1的阻值应调节为_______Ω.
图(c)
A、B端
300
链接高考 真题体验
1. (2021·天津卷)霍尔元件是一种重要的磁传感器,可用在多种自动控制系统中.长方体半导体材料厚为a、宽为b、长为c,以长方体三边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xyz,如图所示.半导体中有电荷量均为e的自由电子与空穴两种载流子,空穴可看作带正电荷的自由移动粒子,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分别为n和p.当半导体材料通有沿+x方向的恒定电流后,某时刻在半导体所在空间加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沿+y方向,于是在z方向上很快建立稳定电场,称其为霍尔电场,已知电场强度大小为E,沿-z方向.
(1) 判断刚加磁场瞬间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
答案:沿+z方向
解析: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出自由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沿+z方向.
(2) 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在沿+x方向上形成的电流为In,求单个自由电子由于定向移动在z方向上受到洛伦兹力和霍尔电场力的合力大小Fnz.
(3) 霍尔电场建立后,自由电子与空穴在z方向定向移动的速率分别为vnz、vpz,求Δt时间内运动到半导体z方向的上表面的自由电子数与空穴数,并说明两种载流子在z方向上形成的电流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见解析
解析:设Δt时间内在z方向上运动到半导体上表面的自由电子数为Nn、空穴数为Np,则Nn=nacvnzΔt
Np=pacvpzΔt
霍尔电场建立后,半导体z方向的上表面的电荷量就不再发生变化,则应Nn=Np,即在任何相等时间内运动到上表面的自由电子数与空穴数相等,这样两种载流子在z方向形成的电流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2024·浙江1月)在探究热敏电阻的特性及其应用的实验中,测得热敏电阻Rt,在不同温度时的阻值如右表:
温度/℃ 4.1 9.0 14.3 20.0 28.0 38.2 45.5 60.4
电阻/ (102Ω) 220 160 100 60 45 30 25 15
某同学利用上述热敏电阻Rt、电动势E=3 V(内阻不计)的电源、定值电阻R(阻值有3 kΩ、5 kΩ、12 kΩ三种可供选择)、控制开关和加热系统,设计了A、B、C三种
电路.因环境温度低于20 ℃,现要求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 ℃~28 ℃范围,且1、2两端电压大于2 V,控制开关开启加热系统加热,则应选择的电路是_____,定值电阻R的阻值应选_____kΩ,1、2两端的电压小于_______V时,自动关闭加热系统(不考虑控制开关对电路的影响).
A
B
C
C
3
1.8
解析:电路A,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并联,电压不变,故不能实现电路的控制,A错误;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串联,温度越低,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大,定值电阻分得电压越小,无法实现1、2两端电压大于2 V,控制开关开启加热系统加热,B错误;定值电阻和热敏电阻串联,温度越低,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大,热敏电阻分得电压越大,可以实现1、2两端电压大于2 V,控制开关开启加热系统加热,C正确.故选C.
3. (2022·河北卷)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废弃电饭煲的部分器材自制简易电饭煲,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选用的器材有:限温开关S1(手动将其按下,开始持续加热煮饭,当锅内温度高于103 ℃时自动断开,之后不能自动闭合);保温开关S2(当锅内温度高于80 ℃时自动断开,温度低于70 ℃时自动闭合);电饭煲的框架(结


(1) 按照兴趣小组设计的电路,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______.
A. 按下S1,L1和L2均发光
B. 当锅内温度高于103 ℃时,S1自动断开,L1和L2均发光
C. 保温过程中,S2自动在闭合、断开状态之间交替切换
D. 当锅内温度低于70 ℃时,S2自动闭合,L1发光,L2熄灭
构如图乙所示).自备元件有:加热电阻丝R(阻值为60 Ω,用于加热煮饭);限流电阻R1和R2,(阻值均为1 kΩ);指示灯L1和L2(2.5 V,0.6 W,当电流低于30 mA时可视为熄灭);保险丝T.
CD
(2) 简易电饭煲制作完成后,试用时L1始终不亮,但加热和保温功能均正常.在不增加元件的前提下,断开电源,使用多用电表判断发生故障的元件.下列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字母).
A. 将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
B. 将两支表笔直接接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零点
C. 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到零刻度
D. 测量指示灯L1两端的阻值
E. 将选择开关置于OFF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CABDE
解析:多用电表的操作步骤为:调整“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到零刻度——机械调零;将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选挡;将两支表笔直接接触,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零点——欧姆调零;测量指示灯L1两端的阻值——测量;将选择开关置于OFF位置或交流电压最高挡——关闭多用电表.故正确顺序为CABDE.
操作时,将多用电表两表笔与L1两端接触,若指针如图丙所示,可判断是______断路损坏;若指针如图丁所示,可判断是______断路损坏.(用电路中的元件符号表示)
L1
R1
解析:由于使用时L1始终不亮,但加热和保温功能均正常,则说明R、L2、R2、T均正常,由图丙可看出L1两端有1 090 Ω左右的电阻,则说明L1始终不亮的原因是L1断路损坏;由图丁可看出欧姆表的示数几乎为零,但由于RL=10.42 Ω,此时选用的是“×100”挡,则说明灯泡L1正常,则L1始终不亮的原因是R1断路损坏.
4. (2021·广东卷)某小组研究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需要已选用了规格和量程合适的器材.
(1) 先用多用电表预判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趋势.选择适当倍率的欧姆挡,将两表笔________,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右边“0 Ω”处.测量时观察到热敏电阻温度越高,相同倍率下多用电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由此可判断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解析:选择倍率适当的欧姆挡,将两表笔短接;欧姆表指针向右偏转角度越大,则阻值越小,可判断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短接
减小
(2) 再按图连接好电路进行测量.
①闭合开关S前,将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滑到_____(填“a”或“b”)端.
将温控室的温度设置为T,电阻箱R0调为某一阻值R01.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某一位置.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T和R01.断开开关S.
再将电压表与热敏电阻C端间的导线改接到D端,闭合开关S.反复调节R0和R1,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上述记录的示数相同.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02.断开开关S.
②实验中记录的阻值R01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02.此时热敏电阻阻值RT=____________.
b
大于
R01-R02
解析: ①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调到最大,即将滑片滑到b端.
②因两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因为R01=R02+RT,即 RT=R01-R02,可知R01大于R02.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