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我爱这土地艾 青一、作家介绍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艾青
(1910—1996)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
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
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
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
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
誉,1985年,法国授予
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10-3-27 出生于金华县畈(FAN)田蒋村
1928 考入西湖艺术院绘画系
1929年春 赴巴黎勤工俭学。
1932-4 回上海 5月 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2年 被捕入狱 判处6年徒刑(1935-10 出狱)
1936-11《大堰河》自费出版
……
1958-4 错划为右派,在北大荒、新疆农恳部生产建设兵团劳动
1980-5《归来的歌》(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5-5 逝世土地、太阳
1、“土地”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二、独特意象与思想内涵“太阳”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不息的追求。
一系列意象: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等,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太阳》、《黎明》、《向太阳》、《火把》《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写了贫农妇女大堰河一生凄苦的命运,展现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悲愤地唱出了对“不公道世界的咒语”。
大堰河形象:仁慈善良、饱经忧患的普通劳动妇女。勤劳、宽厚、仁慈、无私,充满了伟大的母爱。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画面展现大堰河慈母般的天性和勤劳淳朴的品德。
“我”:一个剥削阶级的叛逆者。
艺术:朴实抒情;准确而生动的细节;大量的排比句的运用。三、《我爱这土地》赏析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1.题解、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 “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主题。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
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
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
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诗
人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
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
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
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2.内容分析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迸发,感情升华。诗意层层递进。3.艺术特色1.运用暗示、象征、移情等手法,善于把抽象的思想感情形象化
2.自由体的形式,提倡诗的“散文美”
3.忧郁的诗绪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 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 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 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 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四、思考下面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思考题: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体会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真
挚深沉的爱以及忧郁的情
愫。
2.有人说,艾青的诗在中
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完成
了“综合”的历史任务。以
本诗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参考资料:
1.牛汉、郭宝臣《艾青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
2.蓝棣之《艾青:从欧洲带回
了一只芦笛》,《现代诗的情
感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
3.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土地河流风黎明受蹂躏的国土满腔的悲愤愤怒的反抗光明的未来歌唱“土 地”,表赤子忠心。诗中的意象包含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四、忧郁的诗绪 艾青的诗绪是忧郁的(诗中一再回荡着忧郁的调子),我们称为“艾青式”的忧郁:
农民的忧郁
“飘泊的情愫”
时代的情绪“忧 郁”“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困的旷野啊。”
(《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