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1、主要是指盛唐诗人所创作的具有昂扬雄浑、阔大恢宏的盛唐气象的诗歌。
2、诗人们能从观察宇宙历史的发展规律的高度对时代与人生进行积极思考;
3、诗人们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显示了强烈的自信心和铮铮傲骨;
4、崇尚独立人格和高洁品质,这使他们的追求功名的热情少了些庸俗气,具有了理想的光彩。望月怀远有一句诗,千百年来为人传颂,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望月怀远张九龄(一)??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的意境。
2、品味诗歌语言,掌握“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 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
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流畅诵读,感悟诗歌。反复诵读领会
诗歌情感。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即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 欣赏诗歌意境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精神的陶冶和以及进一步
提高对美的认识。 三维目标: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掌握“炼字”题型的答题技巧。
咏月的句子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通过明月寄托相思的诗句
“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宋 谢庄《月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君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者介绍 唐玄宗开元时宰相,是一位审时度势、锐意改革的政治家。首倡唐诗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由初唐进入盛唐的桥梁与标志。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久远。后人评价“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诵读 整体感知:1、请概括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月夜海上思亲图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由题目“望月怀远”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理解诗句灭烛怜光满,熄灭灯烛,月光满屋令人爱怜爱披衣觉露滋,润泽,浸染披衣起床出屋,露水沾湿衣衫不堪盈手赠,不可,不能满手我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还寝梦佳期,倒不如回床进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诗文解释】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此时与我共赏明月。远方的情人怨恨月夜漫长,她整夜不眠把亲人相思。吹灭蜡烛,可爱的月光洒满房间,在月光下徘徊露水沾湿了衣裳。既然不能抓把月光赠送给你,倒不如回到梦中咱们共会佳期。 诗文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海上生明月”展示了怎样的境界? 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2、“生”字好在哪里? “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与张若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共此时”的是谁?怎样理解? “此时”,“我” 在翘首望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而伊人“此时”也在翘首望月,思念着“我” 吧。通过明月寄托相思。
“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4、“我”在思念谁? 可以是父母、妻子、朋友等,具有不确定性。(有含蓄、蕴藉的美感。)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怨”什么?为何“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彩。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感受如何?“怜”“露滋”有何意味? 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怜”应有怜爱之意。 “滋”指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写尽了“遥夜”、“竟夕”的意境,有延绵不尽之意。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不堪盈手赠”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 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然而皎洁的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陆机《明月何皎皎》)。
2、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 “梦”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写景抒情 全诗句句扣住“望月”的景色,表达出“怀远”的情感。因望而怀,寓怀于望。
开头一句意境雄浑阔大,起势遥远,没有写“望月”,但望的神情隐约可见,“天涯”二字接得自然,照应到了“远”,而暗示了“怀” 。三、四两句承接前两句来说,情人相隔,远在天涯,因而生怨,于是通宵望月而怀相思之苦。五、六句转写相思的客观情状。七、八句写如此良辰美景,却天涯阻隔,情何以堪? 。议一议 1、 诗的标题为《望月怀远》,哪些内容是写望月的,哪些是写怀远的? 首句写望月,其余皆写怀远首联用了什么手法?即景生情“海上生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意境?雄浑阔大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颔联从抒情方式上讲,用了哪种?直抒胸臆 颈联哪两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诗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使
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
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
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
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
的幽清意境。 尾联写“还寝梦佳期”有什么作用? 寻梦之想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
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
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
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
之尤觉韵味深长。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样柔情,把情写得那样执着,缠绵而不感伤。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清新简练,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总结主旨】当堂检测
阅读诗歌,按要求答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本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
?
(1)起句中“悠悠”二字准确生动,富有意蕴,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境下,无奈地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形象地显出远书、归梦的邈远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情态。
?
?
(2)在后两句中,作者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试作简要赏析。
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的意绪。(意思对即可)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