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大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 三角形
第1节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3节
第4节
三角形
全等、相似三角形
特殊三角形
第2节
一般三角形
第5节
几何测量问题
第3节
特殊三角形
单元复习规划
目
录
以题练考点
考向精练
课堂小结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分类,并且分别从构成三角形的因素:角、边,以及重要线段三个方面复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具体如下:
三边关系
内角和、内外角关系
边角关系
三角形重要线段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底≠腰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分类
等腰三角形
按边分
本节课将从以上几个方面研究特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这些图形又有哪些性质,如何判定?
以题练考点
(2)若△ABC的一个角为50°,则∠A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
1.在△ABC中,AB=AC.(1)若顶角为30°,则底角度数为_________;
75°
50°或80°
【点拨】:顶角和底角不确定时,需要分类讨论.
(3)如图,点D为BC边上的中点,连接AD,AD=4,AB=5,则BC的长为____;
6
【点拨】:“三线合一”.
A
B
C
D
1.在△ABC中,AB=AC.
(4)如图,在(3)的条件上,过点D作DE//AB交AC于点E,已知∠B=60°.
①判断△CDE的形状,并证明;
解:△CDE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AB=AC,∠B=60°,
∴△ABC为等边三角形.
∴∠C=∠CAB=60°.
又∵DE//AB,
∴∠CDE=∠B=60°,∠CED=∠CAB=60°.
∴△CDE为等边三角形.
A
B
C
D
E
1.在△ABC中,AB=AC.
(4)如图,在(3)的条件上,过点D作DE//AB交AC于点E,已知∠B=60°.
A
B
C
D
E
②若DE =3,求AC 的长及△DEC的面积.
解:∵点D为BC的中点,DE//AB,
∴点E为AC的中点.
∵在Rt△ADC中,E为AC的中点,
∴DE= AC=3.
∴AC=6.
∴S△DEC= ·DE2= .
1.在△ABC中,AB=AC.
(5)若△ABC的周长为12,一边长为5,则AB=______________.
5或3.5
【点拨】:已知边为腰还是底边不确定
分两种情况:
①AB=AC=5 ②BC=5
A
B
C
图形名称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图形
边 两腰相等 三边相等
角 两底角相等 每一个角都等于60°
边角关系 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
对称性 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面积 S=_________ S= ah=_________a2
图形名称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判定 60°
90°
相等
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点D是AB上的一点,连接CD.
(1)若AB=10,则△ABC的面积为___;
(2)若∠B=30°,则AB的长为___;
(3)若CD⊥AB,BC=8,则CD的长为 ;
(4)若D为斜边AB的中点,CD=5,则△ABC的周长为___;
24
12
4.8
24
A
B
C
∟
D
E
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点D是AB上的一点,连接CD.
(5)若CD为AB的垂直平分线,则∠A的度数为___;
(6)若BC=8,E为AC上的中点,当△ADE为直角三角形时,AD的长为_______.
45°
5或
点拨:①分两种情况:∠DEA=90°;∠ADE=90°
②利用相似求解.
A
B
C
∟
D
E
① 两锐角之和等于____
②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____________
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__________
④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则有_________
性质:
90°
斜边的一半
斜边的一半
a2+b2=c2
判定:
①有一个角为 的三角形或有两个角 的三角形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90°
互余
直角三角形
1.(2025陕西)如图,在△ABC中,∠ACB=90°,∠A=20°,CD为AB边上的中线,DE⊥AC,则图中与∠A互余的角共有( )
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考向精练
B
A. π B. π C. π D. π
2.(2025浙江)如图,在Rt△ABC中,∠A=35°,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与AB的另一个交点为点E.若AB=2,则 的长为 ( )
3.(2025安徽)如图,在△ABC中,∠A=120°,AB=AC,边AC的中点为D,边BC上的点E满足ED⊥AC.若DE=,则AC的长是 ( )
A. B.6 C. D. 3
B
【点拨】: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30°,由tanC= = ,
求出DC=3,由线段的中点定义得到AC=2DC=6.
4.(2025广西)如图,点A,D在BC同侧,AB=BC=CA=2,BD=CD=,
则AD=______.
【点拨】:延长AD交BC于E,由AB=CA,BD=CD可得AE⊥BC,BE=CE,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可得AE=,DE=1,即可求解.
E
5.(2025四川南充)如图,∠AOB=90°,在射线OB上取一点C,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再以点C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于点D,连接并延长CD交射线OA于点E.设OC=1,则OE的长是_____.
证明:如图,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H,
∵点E是CD的中点,
∴CE=DE.
∵∠D=∠ECH=90°∠AED=∠HEC,∴△ADE≌△HCE(ASA).∴AD=CH,∠DAE=∠H.
∵AB=BC+AD,BH=BC+CH,
∴AB=HB.∴∠BAH=∠H.
∴∠DAE=∠BAH.∴AE平分∠DAB;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C=90°.
(1)若E为CD的中点,AB=BC+AD,求证:AE平分∠DAB;
H
(2)若E为AB的中点,AB=2AD,CA=CB,试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点E是AB中点,
∴AB=2AE=2BE.
∵AC=BC,AE=BE,
∴CE⊥AB,∠ACE=∠BCE.
∴∠AEC=90°=∠D.
∵AB=2AD,
∴AB=2AE.∴AD=AE.
∵AC=AC,∠AEC=∠D=90°,
∴Rt△ACD≌Rt△ACE(HL).
∴∠ACD=∠ACE.
∴∠ACD=∠ACE=∠BCE.
又∵∠DCB=∠ACD+∠ACE+∠BCE=90°,
∴∠ACD=∠ACE=∠BCE=30°.
∴∠ACB=60°.
又∵CA=CB,
∴△ABC是等边三角形.
7.(1)如图1,在△ABC中,BD平分∠ABC,交AC于点D,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交AB于点E,请判断△B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BDE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BD平分∠ABC,
∴∠ABD=∠CBD.
∵BC∥ED,
∴∠EDB=∠CBD.
∴∠EDB=∠ABD.
∴EB=ED.
∴△BDE是等腰三角形;
图1
方法应用
(2)如图2,在 ABCD中,BE平分∠ABC,交边AD于点E,过点A作AF⊥B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交BC于点G.
①图中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的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解法提示:共有四个等腰三角形.分别是:△ABE,△ABG,△AFD,△CGF.
B
图2
解: ∵BE平分∠ABC,∴∠ABE=∠CBE.
∵在 ABCD中,AD∥BC,
∴∠AEB=∠CBE.∴∠ABE=∠AEB.
∴△ABE是等腰三角形,则AB=AE.
∵AF⊥BE,∴∠BAF=∠EAF.
∵BC∥AD,∴∠EAG=∠AGB.
∴∠BAF=∠AGB.∴AB=BG=3.
∵AB∥FD,∴∠BAF=∠CFG.
∵∠AGB=∠CGF,∴∠CGF=∠CFG.
∴CG=CF,
∵CG=BC -BG=5-3=2,∴CF=2.
②已知AB=3,BC=5,求CF的长
图2
图形名称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
性质 角:两底角______; 边:两腰_______; 重要线段:等腰三角 形“三线合一”; 对称性: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是顶 角平分线、底边中线/高所在的直线 角:三个角相等,且 每一个角都等于 ____ 边:三边相等; 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有___条对称轴,是顶 角平分线、底边中线/高所在的直线 1.两锐角之和等于____ 2.斜边上的中线等于__________; 3.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__________; 4.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则___________ 角:两锐角均为45°;
边: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边长的比为1∶1∶ ;
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面积 S=______ S= ah=___a2 S= ch=________ S= a2= ch= c2= ah
相等
90°;
斜边一半
斜边一半
相等
60°;
3
a2+b2=c2
ab
ah
课堂小结
判定
90°
60°
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