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学习任务单(A)
(限时: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词句段运用
把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4分)
蜷缩q 得把他们抱来d
没腿深的水m 势不可当d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三、选字填空。(6分)
费 废
( )品 ( )力 浪( )
躺 淌
流( ) ( )椅 ( )血
欣 掀
( )然 ( )开 ( )翻
伸 呻
( )手 ( )吟 ( )张
根据解释写词语。(4分)
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 )
形容走路摇晃不稳,像要跌倒。 ( )
波涛奔腾冲击。形容声势很大。 ( )
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 )
句子练习。(7分)
1.理解句子填空。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从“狞笑”可以体会到洪水的 ,以及人们面临的巨大危险。
(2)“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为可替你担心呢!”。
桑娜脸色发白是因为 。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4分)
(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 )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
( )
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 )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 ( )
六、根据课文内容做练习。(6分)
1.填空题。
(1)《桥》一文写了一位 、
的老支书。
(2)《穷人》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 。
2.选择题。
(1)《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作用是( )。
A.有利于表现桑娜对生活的悲观态度和渔夫的冷漠无情
B.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2)《桥》一文在最后才点明了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 )。
A.巧设悬念,增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使人受到心灵的震撼
B.巧设悬念,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突出浓浓的父子亲情
(3)对《金色的鱼钩》中,“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老班长太饿了,所以鱼一煮好就先自己吃了
B.老班长为了让“我”安心吃鱼,骗“我”说自己已经吃过了
七、读《三国演义》中的片段,说说张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分)
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背诵与积累
八、默写古诗《回乡偶书》。(4分)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 。
, 。
交际与实践
九、从下面的任务中选择一个,试着说服别人支持你。(5分)
说服妈妈,让她同意你在家里养一只小狗。
说服同学,在班里成立“图书角”。
说服校长,在学校组织一次献爱心活动。
阅读与理解
品读语段。(7分)
(一)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二)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是( )。(1分)
A.运用拟人手法写洪水来势汹汹,衬托了老汉舍己为人的品质
B.运用拟人手法,从侧面反映了暴雨之猛烈
2.对语段(一)中“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老汉待人粗暴,蛮横无理
B.老汉不徇私情,先人后己
3.语段(二)中的“他”是指 。“这”是指 。(2分)
4.语段(二)中“ ”一词最能概括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这段文字反映了桑娜 的善良品质。(2分)
十一、课外专项阅读。(5分)
忽然,“红眼儿”抽着鼻子,围着自己的屁股团团打起转来。终于发现后襟上正在呼呼冒烟,忙一面骂着,急往下解子弹袋。小嘎子一见,又唱道:“快来看,快来看——嗨,黑鸡下了个白鸡蛋!”“红眼儿”正忙着救火,哪里顾得上他。小嘎子可毫不怠慢,忙掏出那挂“柳条鞭”,三缠两绕,拴在狗尾巴上,用烟头往药捻上一点,但听得“哧”的一响,他便举起饼子,晃一晃,照直扔进了二门。“小虎”腾起身子,虎扑狼奔,风似的追了进去。疾能生风,风又助火,“叭”的一声,大盖枪一般,在“小虎”后腿上炸响 了。那狗大吃一惊,“哧溜”一声就往八仙桌子底下一钻,不想 “叭叭”又是两声,它猛地一蹦又蹿出来,直从巴斗脑袋的头上纵了过去。接着“噼噼啪啪”一阵乱响,烟火和狗毛齐飞,崩得鬼子、“白脖”东仰西翻。那只大洋狗一见,忽地跳起,照“小虎”“汪”地就是一扑。“小虎”越发毛了,一纵身,蹿上了桌子,“哗啦啦!”碟翻瓶倒,碗碎壶飞。两条狗,一前一后,一跑一追,管什么桌子板凳,直从人群中钻来蹿去,那“鞭”就在人群中“噼啪”爆响;鬼子、“白脖”你爬我滚,躲闪不迭。满院子烟团朵朵,碎纸纷飞,直比烧了炮仗市还热闹。
……
村东头的鬼子,果然以为八路军袭击了韩家大院,呼啦啦……撇开各处平房,立马拥到小学校去。并分出了大半兵力,救火似的朝西“增援”了来。
——徐光耀《小兵张嘎》
1.画横线的句子是小嘎子的 和 描写。(2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小嘎子是个
的孩子。(1分)
3.选文主要写了( )。(2分)
A.“小虎”和大洋狗相斗
B.小嘎子放鞭炮,吓唬大洋狗
C.小嘎子在狗尾巴上燃放鞭炮,扰乱敌营
十二、课外阅读(12分)
草房子(节选)
曹文轩
桑桑与杜小康分手后,回到家中。晚上,他等鸽子都进窝后,将窝门关上了。他用笼子捉了十只鸽子。桑桑的鸽子,都是漂亮的鸽子。第二天一早,他提了笼子,去镇上,将这些鸽子卖给了一个叫“喜子”的养鸽人。他拿了鸽子卖得的二十元钱,直接去找杜小康,将钱统统给了杜小康。
杜小康一手抓着钱,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用另一只手抓住桑桑的一只手,使劲地、不停地摇着。
过了一个星期,杜小康在校园门口出现了。他挎一只大柳篮子。柳篮里装了七零八碎的小商品。柳篮上还放了一只扁扁的分了许多格的小木盒。一格一格的,或是不同颜色的糖块,或是小芝麻饼什么的。盒上还插了一块玻璃。玻璃擦得很亮,那些东西在玻璃下显得很好看。
他坐在校门口的小桥头上。令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感到震惊的是,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他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和同学问好或打招呼。
最初几天,反而是同学们不好意思。因此,几乎没有一点生意。
桑桑替他感到失望。
杜小康反过来安慰桑桑:“会有生意的。”那时,杜小康又想起了那次鸭被惊散了,还有最后十几只没有找到的情景,父亲说,算了,找不到了,别找了。他却说,能找到的。结果真的找到了。
第一个来买杜小康东西的是桑桑。
杜小康无限感激地望着桑桑,会意地笑着。渐渐地,生意慢慢有了。
读句子,理解带点的词语。(4分)
(1)“他拿了鸽子卖得的二十块钱,直接去找杜小康,将钱统统给了杜小康。”句子中的“统统”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体会到桑桑 。
“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句子中的“竟”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体会杜小康 。
2.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 描写。(2分)
3.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请选择。( )(2分)
A.勤劳、节俭的孩子。
B.调皮的孩子。
C.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
练笔与习作
十三、小练笔。(5分)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桑娜此时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十四、作文。(25分)
下面提供了两组环境和人物,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环境:鸟语花香的公园
人物:5岁的甜甜 小学生秦刚
环境:朝霞映照的校园
人物:默默无闻的李昊 班长张振华
注意: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四单元学习任务单(A) 参考答案
一、u1n ěi ò `ng
咆哮 惊慌 拥戴 搀扶 抱怨 掀开 糟糕 忧虑
三、废 费 费 淌 躺 淌 欣 掀 掀 伸 呻 伸
四、1.自作自受
2.跌跌撞撞
3.汹涌澎湃
4.指手画脚
五、1.(1)拟人 来势凶猛 (2)害怕被丈夫打骂
2.(1)环境描写 (2)动作描写
(3)心理描写 (4)语言描写
六、1.(1)不徇私情、舍己为人 (2)列夫·托尔斯泰
2.(1)B (2)A (3)B
七、勇猛无比、威震敌胆。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九、示例:同学们,我建议在班里成立“图书角”,请大家支持。有了“图书角”,我们可以更方便地阅读课外书;有了“图书角”,我们可以阅读更多的课外书;有了“图书角”,我们的知识会更丰富,视野会更开阔……成立“图书角”,大家共参与!
十、1.A
2.B
3.渔夫 把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并养育他们
4.忐忑不安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十一、1.语言 动作
2.机智、勇敢
3.C
1.(1)全部,一点不剩 对杜小康真诚的帮助
(2)居然 直面困难,勇敢地担负家庭责任的可贵品质
2.语言 心理
3.在桑桑的资助下,杜小康在校门口做起了小生意。
4.C
略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