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眼睛和眼镜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5.4 眼睛和眼镜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5 13:5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 眼睛和眼镜 教材知识梳理 课时练习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知识点1 眼睛
1.眼睛的结构和视物原理:眼球好像一架①___________,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②___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的刺激产生信号、视神经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如图所示
2.正常眼睛的调节: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③________,晶状体④___________,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图甲);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⑤___________,晶状体⑥__________,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图乙).
3.眼睛的明视距离
眼睛的明视距离是指正常眼晴观察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⑦_______cm.正常眼晴的远点在无限远处,近点在大约10 cm处.
知识点2 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 远视眼
形成原因 晶状体⑧_________,折光能力⑨_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晶状体⑩_________,折光能力 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方式 佩戴 ________透镜做成的眼镜 佩戴 _________透镜做成的眼镜
参考答案
①照相机 ②视网膜 ③放松 ④比较薄 ⑤收缩 ⑥变厚 ⑦25 ⑧太厚 ⑨太强 ⑩太薄 太弱 凹 凸
课时练习
01  知识点过关
1.眼睛
视物原理:人眼球好比一架照相机,________和________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______,物体在上面成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眼睛的调节:当睫状肌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_,眼睛可以看清________的物体;当睫状肌收缩时,晶状体变________,对光的偏折能力________,可以看清________的物体.
近点和远点: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到的最近和最远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________和________.正常眼睛的观察距离大约是10 cm至________,最佳的明视距离为________cm.
说  明:眼睛与照相机的成像过程是不同的.视力正常的人看远处不同物体时,物距不变,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不变(像距不变),人的眼睛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凹凸程度,从而调节了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也就是说眼睛实际上是一架调焦照相机;而普通照相机的焦距不变,在改变物距的同时,必须改变像距来获得清晰的像.
2.近视眼和远视眼
近视眼成因及矫正: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面.应佩戴________矫正.
远视眼成因及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用________矫正.
注  意:远视眼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镜的度数为负数.
02  基础题
1.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2.痴迷手机现象普遍存在,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能模拟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的图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3.当一个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 )
A.变厚 B.变薄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图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甲所示,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6.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这成像原理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_.
7.如图是近视眼的矫正光路图,请在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
 03  中档题
8.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 )
9.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图是鱼眼和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________(填“平”或“凸”).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因此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______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10.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_______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________(填“A”或“B”)区看远处同学,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11.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2)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
A.快门  B.光圈  C.镜头  D.胶片
(3)如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________________.
12.在学习“眼睛和眼镜”的知识时,小红对眼球的成像原理进行了模拟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A处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把此时凸透镜模拟成正常人眼球模型,光屏相当于眼球的________.
(2)在原位置上,换一个凸透镜后,发现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模拟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球.
(3)实验中,为了便于从不同的方向都能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________(填“较光滑”或“较粗糙”)的玻璃板.
13.在以《眼睛和眼镜》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中:
(1) 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照相机 ①_ _ 胶卷 光圈
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②_ _ _ _ _ _ ③_ _

(2) 在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与矫正的主题实践中,该小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打开夹子,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橡皮膜凸起的程度,如图甲所示。具体操作如下:
甲 乙 丙
①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水平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
②将蜡烛放在离水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光屏所在的位置;
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此时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这是模拟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情况,将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镜,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__;
④将光屏移回原来标记的位置,选择不同的眼镜在烛焰和水透镜之间前后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这说明矫正近视眼应戴透镜;
⑤从水透镜里向外抽取适量的水,再次实验,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做到科学用眼,积极防控近视。请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措施。
14.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小冰想弄清楚晶状体的厚度对眼睛成像远近的影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用凸透镜和球形半透明的塑料盒自制了一个简易眼睛模型,模型上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后面的塑料盒相当于视网膜,将蜡烛和模型放在光具座上。
(1)我们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能成      的实像。
(2)如图甲所示,调节蜡烛到合适的高度后,移动蜡烛的位置,模型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位置在透镜的        之间。
(3)给模型换上一块焦距小的凸透镜,像变模糊了。移动蜡烛,直到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发现蜡烛的位置离凸透镜近了,如图乙所示。这表明焦距小的凸透镜厚度大,对光的     作用强。此时,若蜡烛远离凸透镜,像的位置会     凸透镜,模型上的像就不清晰了。
(4)小冰分析,当晶状体变厚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所以就只能看清    的物体。
(5)为了保护视力,你应该                      。(写出一点)
15.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平常我们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值,凹透镜的度数是负值.
(1)求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
(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焦距又是多少?
16.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作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平常我们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值,凹透镜的度数是负值。
(1)求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多少?
(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是多少?-400度的眼镜片焦距是多少?
17.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10cm处.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
(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如果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这就是 (选填“近”或“远”)视眼.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选项前的代号).
A.0~10cm B.10cm~25cm
C.10cm~极远处 D.0~25cm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04  拓展题
18.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19.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图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图________.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参考答案
 知识点过关
1.晶状体 角膜 光屏 倒立 缩小 薄 远处 厚 变大 近处 近点 远点 无限远 25 2.厚 强 前 凹透镜 薄 弱 凸透镜
基础题
1.B 2.A 3.B 4.B 5.凸透镜 实 6.前 凹 高(或大)
7.
中档题
8.A 9.凸 前面 近视眼镜 10.远视眼镜 A 11.(1)C (2)D (3)近视眼、凹透镜 12.(1)视网膜 (2)近视 (3)较粗糙
13.【答案】(1) 镜头;视网膜;瞳孔
(2) 同一高度;强;前方;凹
(3) 见解析
【详解】
(1) 照相机 ①镜头 胶卷 光圈
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②视网膜 ③瞳孔
(2) ①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变厚,焦距变短,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将光屏靠近水透镜,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④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的光线经晶状体后,在视网膜前会聚,这是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造成的,因此要使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
(3) 预防近视的措施有:读书姿势要正确;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昏暗的地方看书。写出一条措施,合理即可。
14.【答案】(1)倒立、缩小 (2)一倍与二倍焦距 (3)会聚(或折射) 靠近 (4)近处 (5)注意保持看书写字的距离
【解析】(1)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2)根据图甲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的位置在透镜的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越厚,会聚(或折光)能力越强;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应变小,像的位置会靠近凸透镜。(4)当晶状体变厚时,折光能力变强,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方,所以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5)为了保护视力,要注意保持看书写字的距离(经常做眼保健操、少看手机或用眼后眺望远处等)。
15.【答案】(1)4m-1 ;2m-1;(2) 3m-1 ;4m-1;0.33m; 0.25m.
【详解】
(1)直接代入公式Φ1= ;Φ2=;
(2)因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故+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其焦度是3m-1 ;4m-1;焦距等于焦度的倒数,故焦距为0.33m; 0.25m.
点睛:本题考查信息给予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进行计算,不必担心知识是否学过,只要按照题干给予的信息就行.
16.【答案】(1)4m-1;2m-1 ; (2)3m-1 ; 4m-1; 0.25m
【详解】
(1)由题可知,焦度;则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
(2)由题可知,眼镜的度数,则透镜的焦度Φ=眼镜的度数÷100; 则+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分别是:
而焦度,故-400度眼镜片的焦距为
答:(1)焦距分别为0.25m和0.5m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4m-1和2m-1;
(2)+300度和-400度的眼镜片,它们的焦度分别是3m-1 和4m-1;-400度的眼镜片焦距是0.25m。
17.【答案】(1)倒立;远;(2)焦距(或弯曲程度);像距;(3)C;(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cm(或不要长时间看书,中间要适当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
【详解】(1)①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如果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这就是远视眼.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焦距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3)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 cm,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所以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 cm~极远处,故答案为C.
(4)为了预防眼睛疲劳,坚持做眼保健操,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等.拓展题
18.B 
19.(1)乙 乙 (2)丙 (3)大于 发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