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六上科学期中自查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六上科学期中自查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5 22:13:31

文档简介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上)科学综合模拟练习
(满分100分 答卷时间40分钟)
项目 答 题 得 分 合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同学们,你们好!半个学期过去了,你对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呢?试试看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北半球一年中,影子最短的季节是 季,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季。
2.地球内部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 、地幔、 。
3.我们能用显微镜观察到一些水中的微生物,如 、 。
4.放大镜具有透明、 、 的特点。
5.圭表是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有刻度的平面叫做 ,立着的叫做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当我们处于夏季的时候,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城市悉尼处于( )。
A.夏季 B.冬季 C.秋季
2.观察蟋蟀的“耳朵”,最好选择( )来观察。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3.下列物体的内部,不存在细胞的是( )。
A.樟树 B.蚕宝宝 C.大理岩
4.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液泡 B.叶绿体 C.叶绿素
5.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通常的做法是( )。
A.把液体全部吸干 B.放一些脱脂棉纤维 C.用胶水固定
6.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C.同一种生物体内的细胞,形态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7.微生物不都是有害的,比如人类可以利用( )做出美味的酸奶。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霉菌
8.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
A.放大了的正像 B.放大了的倒像 C.缩小了的倒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平时发面用的酵母菌是对人体有害的
B.让我们得病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C.让我们得病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0.右图是四名同学记录的洋葱表皮细胞,下列关于洋葱表皮细胞
相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洋葱表皮细胞的颜色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相似
一个洋葱表皮细胞内一般都有一个小圆点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红细胞功能的是( )。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B.提高免疫力 C.止血
12.夏天,我们常常感觉到很热,是因为此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
A.赤道 B.北半球 C.南半球
13.下列( )的假说被“日心说”理论排除。
A.太阳不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太阳不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14.使用显微镜时,对光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③调节反光镜,看到白亮的视野;④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A.①②③ B.④②③ C.②④③ D.②①③
15.用下面三个凸透镜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视野最小的是( )。
16.白天,牵牛花瓣随着太阳升起而打开,晚上则收拢,这主要是( )对植物影响。
A.昼夜温差变化 B.昼夜光照程度变化 C.四季温差变化
17.右图是北京同一地点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情形,
根据影子的长短情况,( )最可能是夏天拍的。
A.① B.② C.不确定
18.如右图所示的昆虫触角属于( )。
A.蝴蝶 B.蝗虫 C.天牛
19.古人用圭表观察的是( )。
A.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B.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C.一天中,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
20.下列( )现象能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A.昼夜交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月亮圆缺变化
三、填序、连线题(9分)
(1)请把实验器材的名称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方框中
A放大镜 B烧杯 C镊子 D显微镜
请将下列现象与产生的主要原因用直线连起来。
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 四季变化现象
昼夜长短变化 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自转
实验探究题(41分)
1.学习完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后,小科想知道面包发霉是否跟水分、温度有关?于是他在课后进行了实验探究。(12分)
实验名称: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实验器材:4片相同的面包、水、4个塑料袋、少许霉菌、牙签等。
实验步骤:第一片面包干燥,在第二、三、四片面包上分别滴10滴水,然后把四片面包分别放在单独的塑料袋里,扎紧带扣。将四片面包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几天后观察现象,如图所示。
比较第 片面包和第 片面包上生长的霉菌生长的数量,可以说明面包发霉与水分有关。
比较第 片面包和第 片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数量,可以说明面包的发霉与温度有关。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面包的发霉与 和 有关。
观察变质的面包时要用 的方式闻气味,为了更清楚观察食物上的霉菌,可以使用 。
发霉的食物清洗以后 食用。(填“可以”或“不可以”)
我们可以用 、 等方式来存储一条鱼。
其实这些方法都是为了 。
2.在“微小世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学习,我们对显微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下列对显微技术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C放大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D放大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下面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B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C对光-安放-上片-调焦-观察
D安放-对光-上片-观察-调焦
如果小科在显微镜中看到了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标有“10X”和“4X”字样。如果将物镜换成“40X”,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
的细胞数目是( )。
A10个 B40个 C1个 D4个
小科观察到显微镜下的图像是“d”,其实玻片上的字母是( )
A b B p C d D q
如右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据此来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括号中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
②要使显微镜的镜筒大幅度上升或者下降,应该转动
。目镜上标有“10X”表示

③若视野太亮,则可以换用小光圈或者用
来对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3.课堂上老师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公转情况,出示了以下两张图片。(13分)
地轴,也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与赤道面垂直、贯通地球中心以及南北的直线。它只存在于地球仪上。在图甲的几条线中,地轴指的是( )
Aa Bb Cc De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在图甲的几条线中,( )表示的是赤道。
Aa Bb Cc De
回归线指的是地球上南、北纬23?26'的两条纬度圈,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时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在图中的几条线中,北回归线是( )
Aa Bb Cc De
如图乙所示的地球公转示意图中有不同的箭头,它们代表不同的含义。箭头①表示地球在自转,且它的自转方向是 。箭头②表示地球的 方向是自西向东。箭头③表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上,所以此时南半球是 季,北半球是 季。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图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四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在一年四季中围绕着太阳公转到的四个不同位置
B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
C地球公转到“秋分”位置时,太阳照亮了整个地球
D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第 2 页 共 4 页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上)科学综合模拟练习
(满分100分 答卷时间40分钟)
项目 答 题 得 分 合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同学们,你们好!半个学期过去了,你对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呢?试试看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北半球一年中,影子最短的季节是 夏 季,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夏 季。
2.地球内部结构从内到外依次是 地壳 、地幔、 地核 。
3.我们能用显微镜观察到一些水中的微生物,如 草履虫 、变形虫 (言之有理即可)。
4.放大镜具有透明、 中间厚 、 边缘薄 的特点。
5.圭表是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有刻度的平面叫做 圭 ,立着的叫做 表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当我们处于夏季的时候,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城市悉尼处于( B )。
A.夏季 B.冬季 C.秋季
2.观察蟋蟀的“耳朵”,最好选择( A )来观察。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3.下列物体的内部,不存在细胞的是( C )。
A.樟树 B.蚕宝宝 C.大理岩
4.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B )。
A.液泡 B.叶绿体 C.叶绿素
5.为了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通常的做法是( B )。
A.把液体全部吸干 B.放一些脱脂棉纤维 C.用胶水固定
6.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C.同一种生物体内的细胞,形态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7.微生物不都是有害的,比如人类可以利用( A )做出美味的酸奶。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霉菌
8.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B )。
A.放大了的正像 B.放大了的倒像 C.缩小了的倒像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我们平时发面用的酵母菌是对人体有害的
B.让我们得病的病菌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C.让我们得病的病菌只有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10.右图是四名同学记录的洋葱表皮细胞,下列关于洋葱表皮细胞
相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洋葱表皮细胞的颜色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相似
一个洋葱表皮细胞内一般都有一个小圆点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红细胞功能的是( A )。
A.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B.提高免疫力 C.止血
12.夏天,我们常常感觉到很热,是因为此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B )。
A.赤道 B.北半球 C.南半球
13.下列( B )的假说被“日心说”理论排除。
A.太阳不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C.太阳不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14.使用显微镜时,对光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是( C )。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③调节反光镜,看到白亮的视野;④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A.①②③ B.④②③ C.②④③ D.②①③
15.用下面三个凸透镜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物体,视野最小的是( C )。
16.白天,牵牛花瓣随着太阳升起而打开,晚上则收拢,这主要是( B )对植物影响。
A.昼夜温差变化 B.昼夜光照程度变化 C.四季温差变化
17.右图是北京同一地点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情形,
根据影子的长短情况,( B )最可能是夏天拍的。
A.① B.② C.不确定
18.如右图所示的昆虫触角属于( C )。
A.蝴蝶 B.蝗虫 C.天牛
19.古人用圭表观察的是( B )。
A.一天中,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B.正午时分,物体影长的变化规律
C.一天中,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
20.下列( B )现象能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A.昼夜交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月亮圆缺变化
三、填序、连线题(9分)
(1)请把实验器材的名称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方框中
A放大镜 B烧杯 C镊子 D显微镜
请将下列现象与产生的主要原因用直线连起来。
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 四季变化现象
昼夜长短变化 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自转
实验探究题(41分)
1.学习完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后,小科想知道面包发霉是否跟水分、温度有关?于是他在课后进行了实验探究。(12分)
实验名称: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实验器材:4片相同的面包、水、4个塑料袋、少许霉菌、牙签等。
实验步骤:第一片面包干燥,在第二、三、四片面包上分别滴10滴水,然后把四片面包分别放在单独的塑料袋里,扎紧带扣。将四片面包放在不同的环境中,几天后观察现象,如图所示。
比较第 1 片面包和第 2 片面包上生长的霉菌生长的数量,可以说明面包发霉与水分有关。
比较第 2 片面包和第 3 片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数量,可以说明面包的发霉与温度有关。(或24或34)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面包的发霉与 水分 和 温度 有关。
观察变质的面包时要用 扇闻 的方式闻气味,为了更清楚观察食物上的霉菌,可以使用 显微镜 。
发霉的食物清洗以后 不可以 食用。(填“可以”或“不可以”)
我们可以用 晒干 、 低温冷冻(冷藏) 等方式来存储一条鱼。
其实这些方法都是为了 减少微生物的繁殖,保持食品新鲜 。
2.在“微小世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学习,我们对显微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下列对显微技术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B )。
A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C放大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D放大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下面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 )。
A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B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C对光-安放-上片-调焦-观察
D安放-对光-上片-观察-调焦
如果小科在显微镜中看到了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标有“10X”和“4X”字样。如果将物镜换成“40X”,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
的细胞数目是( C )。
A10个 B40个 C1个 D4个
小科观察到显微镜下的图像是“d”,其实玻片上的字母是( B )
A b B p C d D q
如右图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据此来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括号中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
(从上到下: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②要使显微镜的镜筒大幅度上升或者下降,应该转动
调节旋钮 。目镜上标有“10X”表示
这个目镜能将物体图像放大10倍 。
③若视野太亮,则可以换用小光圈或者用 凹面镜
来对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3.课堂上老师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公转情况,出示了以下两张图片。(13分)
地轴,也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它与赤道面垂直、贯通地球中心以及南北的直线。它只存在于地球仪上。在图甲的几条线中,地轴指的是( A )
Aa Bb Cc De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在图甲的几条线中,( C )表示的是赤道。
Aa Bb Cc De
回归线指的是地球上南、北纬23?26'的两条纬度圈,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时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在图中的几条线中,北回归线是( B )
Aa Bb Cc De
如图乙所示的地球公转示意图中有不同的箭头,它们代表不同的含义。箭头①表示地球在自转,且它的自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 。箭头②表示地球的 公转 方向是自西向东。箭头③表示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南回归线 上,所以此时南半球是 夏 季,北半球是 冬 季。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图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四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在一年四季中围绕着太阳公转到的四个不同位置
B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
C地球公转到“秋分”位置时,太阳照亮了整个地球
D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第 2 页 共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