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34讲 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34讲 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6 20: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026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34讲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标解读:
1.了解中古时期非洲、美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
2.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非洲、美洲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相互联系性。
【时空观念】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古代非洲的国家》《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知道古代非洲文明、美洲印第安人主要文明的形成时间和地域分布。
【史料实证】概述古代非洲与美洲主要文明中心的区域范围及其文明成果,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理解地理环境对古代非洲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结合图片《中国瓷器》, 对古代世界的文明交流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家国情怀】认同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具有多元性,培养对古代非洲与美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理性认识。
考情考向:
年份 试题 考点 考向分析
2025 河南卷 国防领域成就
安徽卷 60年代国民经济的调整 江苏卷 工农国防方面成就 黑吉辽蒙卷 国家政策的调整 2024 安徽卷 倡导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新风尚 甘肃卷 70年代的“乒乓外交” 浙江卷1月 中共八大 浙江卷1月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年份 试题 考点 考向分析
2025 河南卷 非洲马里
2024 浙江卷6月 印加文明 山东卷 古代美洲文明 福建卷 古代非洲文明 2023 海南卷 古代非洲 浙江卷1月 美洲玛雅文明 浙江卷6月 美洲阿兹特克文明 2022 海南卷 史料实证偶然与必然 1.考查方向:
选择题方面美洲文明是考察的重点,主观题方面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是重点。
2.考查方式:
以选择题为主,考查难度不大。本讲是新教材增加部分,出现频率不高。但是一定要重视。
复习备考:
1.非洲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和交流传播有着深远影响;
2.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尤其是对世界农业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3.注意非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比较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时空坐标及主要线索:
考点一:古代非洲文明
(一)非洲:
1.概况:
全称是阿非利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大约为302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大洲。
2.非洲文明:呈现区域性发展的特征
黑格尔将非洲分成三部分:
(1)非洲本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包括东非 、西非、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及诸岛,因这一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又称“黑非洲”。
(2)欧洲的非洲:“欧洲的延伸”的大陆北缘。
(3)亚洲的非洲:尼罗河流域。
考点一:古代非洲文明
(二)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1.班图人:
是非洲最大的民族,又称班图尼格罗人,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少部分信仰基督教。在逐渐南迁的过程中,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主要贡献:
地位 成就 农业
畜牧业
冶铁业
活动范围 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源地。
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
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掌握了冶铁技术
逐渐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材料一 铁的冶炼和使用,使非洲人在前人没有耕种过的土地上耕种,在没有人传授他们如何采矿的地方开采矿物;他们发现了有价值的药物;他们善于灌溉梯田和在陡峭的山坡上保持水土;他们建立了新的复杂的社会制度……发展起非洲独有的文明。
——英国非洲史学家巴兹尔·戴维逊
材料二在迁徙过程中,班图人与其他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落或民族……过去农业是主要的行业,后来畜牧业也成为重要的生计,手工业也日益发达。在迁徙过程中互相流动和混合,大的部落联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趋瓦解,一些地区出现了国家组织。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编《非洲通史》
问题思考:班图人迁徙对文明的影响?
提示:
①班图人成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主要居民;
②将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③出现民族融合和国家组织,促进非洲历史发展。
考点一:古代非洲文明
(三)基本情况
国家 时间 国家形态 主要特征
东非 公元前后兴起, 4世纪鼎盛
10-15世纪
西非 8-15世纪
南非 11世纪末建立, 14-15世纪鼎盛
阿克苏姆
①信仰基督教;
②从事农牧业;
③国际贸易兴旺;
④文化繁荣。
①广泛使用奴隶;
②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③对外贸易发达;
④城市繁荣。
①丰富的黄金资源;
②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
③中央集权官僚政治;
④对外贸易发达;
⑤廷巴克图为文化中心。
巨石建筑群
地域广大的王国
城市国家
中央集权
大帝国
地域广大
的王国
桑给巴尔蒙巴萨
摩加迪沙
加纳
马里
和桑海
津巴布韦
材料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周围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此。……沿尼罗河上游是苏德沼泽,曾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甚至到1900年,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重点探讨: 概括古代非洲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
提示:
(1)文明起源较早:北非是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2)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较大:地形限制,难以形成大冲积平原,限制农业发展,只能依靠丰富的黄金、象牙等资源进行商业贸易,从而使对外贸易发达。
(3)环境较为闭塞、对外交流有限:和欧亚大陆仍有一定的交流。
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非洲;东非国家的环印度洋贸易;曼萨·穆萨带领商队前往麦加朝觐)
(4)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近代以来被西方侵略,文明被抹黑。
历史纵横: 中非交流源远流长。
汪大渊可能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岛夷志略》
杜环(第一个到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经历写成《经行记》。
郑和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重返联合国,非洲“黑人兄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帮助多个非洲国家走出贫困
汉武帝
唐朝
元朝
明朝
1971年
新时代
遣使前往黎靬
(亚历山大城)
说明:①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②非洲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
汪大渊可能到过今摩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撰写《岛夷志略》
杜环(第一个到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经历写成《经行记》。
郑和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口,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重返联合国,非洲“黑人兄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帮助多个非洲国家走出贫困
汉武帝
唐朝
元朝
明朝
1971年
新时代
遣使前往黎靬
(亚历山大城)
核心素养: 对于古代非洲文明主要有以下两点认识,你怎么认识古代非洲文明?
观点1 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
观点2 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
观点1:非洲文明是开放的。
(1)外部联系:
①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非洲;
②东非国家的环印度洋贸易;
③西非国家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④曼萨·穆萨带领商队前往麦加朝觐。
(2)内部联系:班图人的迁移。
观点2:非洲文明是封闭的。
(1)非洲大陆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较少,相互影响较少;
(2)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响,保持独立发展,并持续到近代以来;
(3)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观上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比较晚,导致非洲现代化进程缓慢。
高考真题
1.(2025·河南卷)16世纪,廷巴克图盛产玉米、黄油,活跃着众多手艺人和商人,云集了横贯撒哈拉沙漠的商品,如塔阿扎所产的食盐,由骆驼商队长途跋涉800千米运入该城,部分又被转运至南方产金区。北非商人也把布匹从欧洲运到此地。这说明廷巴克图( )
A.因环印度洋贸易得到发展
B.经济发展得益于商品交换
C.成为非洲的经济文化中心
D.是新航路的重要交通枢纽
2.(2024·福建卷)马达加斯加岛靠近非洲大陆东岸,岛上居民现在使用的马达加斯加语的词汇来自梵语、班图语等;该岛还发现了9至10世纪伊斯兰教徒的坟墓和波斯风格的陶器。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环印度洋贸易的影响
B. 古代语言的融合发展
C. 非洲本土文化的演变
D. 阿拉伯人的优势地位
B
A
考点一:古代非洲文明
1.马里帝国国王曼萨·穆萨(1307~1337年)在位时曾到圣城麦加朝觐,带了500名奴隶、100驮黄金,一路上奢侈挥霍、慷慨施舍,到达开罗后,直接导致当地持续20年的黄金贬值,从此马里帝国名扬海外。据此可推知,该时期马里帝国( )
A.文化发展多元并存
B.原始资本的积累加速
C.国家经济实力较强
D.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2.有学者认为: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考古证据也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该学者意在说明( )
A.非洲湖区孕育了最初文明
B.世界文明呈多元一体的特征
C.人类早期文明具有独立性
D.早期技术传播存在地理障碍
C
C
变式训练
考点一:古代非洲文明
考点二:古代美洲文明
(一)文明的源头: 印第安人
1.印第安人概念:
对除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的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
2.文明特征:
以农业为主,文明发展具有独立性。
3.主要贡献:
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明朝传入中国)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问题思考:
为什么玉米的“价值超过了黄金”?
提示:
①改变了人类的粮食生产结构;
②缓解了粮食供应压力;
③促进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考点二:古代美洲文明
(一)文明的源头: 印第安人
4.文明代表:
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区域 文明 时间 国家形态
中美 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至16世纪 结构松散王国
中美 玛雅文明 前2500年至16世纪 城市国家
南美 印加文明 13世纪至16世纪 统一大帝国
知识链接: 选择性必修3:第10课
(1)北美大平原的印第安人:
①建筑特征:住在圆锥型帐篷中,创造出了草棚子、茅庵子、茅屋、帐篷和土木结构的房屋。
②原因:游牧部落,建造易于拆迁、携运的帐篷。
(2)亚马孙雨林的印第安人:
①建筑特征:居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但每个家庭在两更立柱间有自己的区域;
②原因:刀耕火种,两三年后迁徙到别处。
考点二:古代美洲文明
(二)玛雅文明 (中美洲)
兴盛期
地理范围
政治统治
社会经济
文化
灭亡
①约4世纪—9世纪玛雅文明达于极盛,
②建立众多的城市国家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
①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②阶级关系: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为统治阶级;
一般氏族成员为平民(处于原始国家形态)
①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②制造精美陶器。
①城市建筑: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②独特的表意文字;
③用复杂的历法纪年;
④20进制,“零”的概念。
⑤宗教:信仰自然神
15世纪中期,逐渐衰落
材料一 4世纪至10世纪期间,玛雅文明非常繁荣,但随后便衰落下去了,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土壤的肥力耗尽,或疫病流行,也可能是由于反对供养宗教中心及其祭司集团这一负担的农民革命。总之,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被废弃,被周围的森林所吞没,进几十年才被考古人员发掘出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材料二 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是城市中心倾颓……
——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重点探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
提示:
①自然灾害如土地肥力耗尽;
②气候变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③外部威胁,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
③缺少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
⑤疫病流行、农民革命等。
考点二:古代美洲文明
(三)阿兹特克文明 (中美洲)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兴盛
地理范围
政治统治
社会经济
文化
灭亡
①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
②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今墨西哥地区。
①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②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需缴纳贡赋。
以农业为主,发明“浮动园地”。
①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交通便利
②信仰太阳神;
③用图画文字记事;
④手工业(铜器、陶器、石雕等)发达。
1521年为西班牙人毁灭。
从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肥沃,甚至每年可获得7次收成
考点二:古代美洲文明
(四)印加文明 (南美洲)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兴盛期
地理范围
政治统治
社会经济
文化
灭亡
13世纪,印加人崛起;
15世纪末16世纪初,鼎盛时期
库斯科地区
①中央:国王世袭继承,拥有大权
②地方:四大政区,贵族任长官;按照人
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③人口:为征税和征兵,编制人口调查表
④交通:完善的道路系统,服务于军政
⑤人口迁移
①宗教:太阳神;
②文字:结绳记事
③历法:太阳历、太阴历
④医学:麻醉剂、人体解剖
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综合归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古代美洲文明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
①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
②各文明内部缺乏交流,社会演进缓慢;
③独立发展,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相互隔绝状态。
区域 文明 时间 成就
中美洲 玛雅 文明 15世纪中期衰落 ①种植玉米为主;②城市国家;③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④精美的陶器;⑤独特的文字;⑥复杂的历法纪年;⑦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
阿兹特克文明 14-16世纪 ①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②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③经济基础是 农业“浮动园地”;④特诺奇蒂特兰城。
南美洲 印加 文明 12-16世纪 ①国王集权、划区设官、土地国有、详细人口调查;
②完善的道路系统。
知识链接: 美洲文明走向衰亡的原因及启示。 (结合选择性必修3:第5课)
材料一 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材料三 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原因:
①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②疾病、瘟疫等灾害
③孤立发展,内部之间缺乏交往
④内部文明交流有限,无法相互借鉴进步。
(2)启示:
①文化交流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和技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材料 ……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
——【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
提示:
①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世界各地文明都能够独立发展一些关键技术,例如种植农作物和冶炼金属。说明地区的文明是在本地基础上独立发展起来的,因此,古代文明的起源必然是多中心的。
②中古时期的世界文明仍以农业经济为基础,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了文明仍然是各地区基本独立发展、多元并存的状态。
③对各国各地区文明的认识,必须科学客观、实事求是,理解并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④人类文明的美好前景离不开各国人民的相互交流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学思之窗”: 如何理解古代文明的多元性特点?
时段 表现
中古时期的世界 (5世纪 — 15世纪)
单元总结(阶段性特征): 中古时期的世界
(1)中古欧洲:
(2)中古亚洲:
(3)古代非洲和美洲: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随着西欧社会的转型,中古西欧王权走向强化,自治城市兴起,但基督教会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古西欧文明是不同文明融合和嬗变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多元混合特色。在东欧,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崛起。
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印度、阿拉伯文明在这时不断向外传播,与受中国文明影响下的朝鲜文明、日本文明等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上灿烂的一页。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促进了的世界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伊斯兰教传播、传承阿拉伯文明的作用。
东非的阿克苏姆王国、西非的加纳等国、南非的大津巴布韦都充分展示了古代非洲的文明成就。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为代表的古代美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考真题
1.(2024·浙江卷6月)某一印第安文明的道路系统相当发达,“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以库斯科为中心,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长达一万六千公里。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飞毛’信使接力传送,每天行程计达二百二十五公里。”该文明是( )
A.阿兹特克文明
B.玛雅文明
C.印度文明
D.印加文明
2.(2023·浙江卷6月)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之际,所发现的文明令他们大受震撼。下列项中,“令他们大受震撼”的最有可能是( )
B
D
考点二:古代美洲文明
1.印加帝国实行“米蒂马制”(移民制度),将新近征服而又不服统治的村落(氏族公社)迁到社会相对稳定的地区,而将归顺、效忠帝国的村落迁至新近征服的地区。移民们可以保留原来的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印加帝国此举旨在( )
A.巩固帝国政治统治
B.推动文化多元发展
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D.促进民族关系和谐
2.房龙曾说:“人类是最后出现在地球上的,但却是最先用智力征服自然力的动物。”这在美洲文明中的具体表现有( )
A.玛雅人崇拜羽蛇神
B.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
C.班图人的冶铁技术
D.古津巴布韦国的“石头城”
A
B
变式训练
考点二:古代美洲文明
思维导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