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物质的特性
4.1 物质的构成
1.通常把青菜腌制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C)
A. 炒菜时盐多一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
B. 炒菜时青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容易进入
C.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剧,扩散加快
D. 盐分子间有斥力
2.一只充满氢气且密封良好的气球经过几个小时后,体积会变小,原因是(C)
A. 氢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B. 氢气分子的体积减小
C. 氢气分子穿过气球壁粒子间的空隙而逃逸
D. 氢气被压缩了
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D)
A.炒菜时,我们闻到了香味
B.在阴凉的地方晾衣服,衣服变干了
C.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
D.扫地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4.以下事例能证明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的是(A)
5.关于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 该实验证明黄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该实验是用来模拟两种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混合后体积小于各体积之和
D. 该实验说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体积在大小上是不一样的
6.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C)
(第6题)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7.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第7题)
A.“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
B.这种纸与油、水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这种纸能使细菌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
D.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8.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说明(B)
(第8题)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第9题)
9.小明同学喜欢亲手做各种实验,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原因,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分析。这次他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将一只洁净的大胶头滴管倒置(如图所示),向其中注入红色的水,水量约占总体积的一半(A处),再继续向其中注满酒精(B处),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请你和小明一起观察、分析有关现象:
(1)这时,大胶头滴管内的液体都变成了红色,同时发现橡胶头稍稍变瘪了。
(2)如果此时将拇指移开,那么会发现管内液面下降(填“上升”或“下降”),你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以及分子间有空隙。
10.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A)
A. 现象:花香扑鼻;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D. 现象: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解】 空气中沙尘飞舞是固体小颗粒在运动,并不是分子在运动;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其根本原因是分子间斥力的作用,而不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间隙;磁铁和铁屑不是分子,因而不是分子间的引力;花香扑鼻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11.下列对表中实验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C)
A
B
C
D
实
验
现
象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红色
水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
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
解
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空隙
【解】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任何温度下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不过是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而已。
(第12题)
12.用图中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B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A瓶装有空气。根据B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A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为红棕色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若实验温度分别为0 ℃、4 ℃、20 ℃、30 ℃,则在30__℃时,气体扩散最快。
【解】 扩散后,原无色的A瓶会出现颜色而原红棕色的B瓶颜色会变淡,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也就越快,扩散也就越快。
13.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1)酒香不怕巷子深。
(2)加压时,6000升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
【解】 (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2)加压时,6000升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空隙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
课件9张PPT。4.1 物质的构成2018/11/13第4章 物质的特性2018/11/132018/11/132018/11/132018/11/132018/11/132018/11/132018/11/132018/11/132018/11/132018/11/132018/11/132018/11/13反思2018/11/132018/11/132018/11/13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单击此处进入课后同步训练2018/11/13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