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与古代亚非文明地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文明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楔形文字和金字塔 B.②象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
C.③阿拉伯数字和佛教 D.④甲骨文和儒略历
2.公元前5世纪,雅典使斯巴达和其他所有的希腊城邦黯然失色,这是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黄金时代。这里的“黄金时代”是指( )
A.成为希腊地区最大的城邦 B.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迈出了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3.10世纪起,西欧许多城市通过和平协议或者暴力反抗的方式,推动城市制度变革,建立了执政府并设立执政官作为城市的行政长官。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大学的兴起 B.封建庄园的解体 C.基督教会的支持 D.商品经济的发展
4.12-15世纪的欧洲大学通过官方特许状,获取了免税、司法管辖、生活和教学秩序不受干扰、迁徙等权利。这体现了欧洲大学的( )
A.自治地位 B.严格等级 C.多元文化 D.基本义务
5.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公元6世纪下令汇编了《罗马民法大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部法律表述正确的是( )
A.《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法学的渊源
B.《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C.《查士丁尼法典》取消了奴隶制,强调人人平等
D.《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6.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沿用,这表明罗马法( )
A.是迄今已知第一部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法律原则 D.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7.“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对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租地农场主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B.生产者劳动报酬得到法律保护
C.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D.租地农场主逐渐成为贵族阶层
8.马克思指出:“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由此可知( )
A.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B.土地所有者是农业工人的实际剥削者
C.庄园制度严重阻碍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D.土地所有者主要由富裕农民转化而来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这意在强调( )
A.禁欲主义的理念 B.人文主义的内涵
C.理性主义的主张 D.资本主义的发展
10.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新兴资产阶级大量投资赞助艺术的发展,使文艺复兴的成就有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由此可知文艺复兴的兴起主要是因为( )
A.新兴资产阶级的投资 B.人们观念的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人文主义的流行
11.法律史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唐律疏议》C.《拿破仑法典》D.《权利法案》
12.古代文明通常伴随着战争和征服或兴盛或衰亡,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都曾被外敌入侵,直接导致两大文明衰落的是:
A.蒙古帝国 B.波斯帝国 C.元朝 D.亚历山大帝国
13.与中国古代不同的是中世纪西欧教会主张“神权说”,强调教皇代上帝把政权及政权所辖的土地、人民授予国王,受封的国王是教皇的隶属或佃户。这反映出:
A.王权神圣而不可侵犯 B.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C.教权对世俗王权制约 D.国王宣扬“君权神授”
14.某历史兴起小组在研学旅行时,到达目的地麦地那,参观了清真寺,了解了穆斯林的生活习俗。该研学旅行的主题与哪一人物有关:
A.耶稣 B.释迦摩尼 C.穆罕默德 D.马丁路德
15.商人将原料,有时还有一些轻便的生产工具,发给手工业者,手工业者在各自家中进行生产,产品交给商人,由商人在市场上销售。材料描述的现象出现于
A.分散的手工工场B.集中的手工工场C.家庭手工作坊D.工厂
16.下图是矗立在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她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她左手托握着的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美国宪法》
17.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召开制宪会议,通过宪法确立了( )
A.联邦制共和国 B.君主专制 C.中央集权制 D.共和制
18.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论述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19.史实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B.《人权宣言》宣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C.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拿破仑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
20.有学者认为:现代世界的政治理想和物质基础大多来自18世纪“双元革命”,即这一时期发生在欧洲的两场时间上重叠的革命,它们携手创造了现代世界。“双元革命”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21.某历史老师的复习课上,板书写着封君与封臣、庄园的领主与佃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大学的兴起等内容,该节历史课复习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
22.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和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起义
B.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
C.殖民扩张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雅利安人建立了社会等级制度
23.某个历史时期,有一首诗这样写道:“青春是多么美丽啊,却留不住这逝水年华!得欢乐时且欢乐吧,谁知明天有没有这闲暇!”与该诗观点最相似的是( )
A.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D.人间不是幸福,走完人生痛苦的历程,才能接近上帝,获得永远的幸福。
24.九年级(1)班举行辩论赛,下表是双方选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可知此次辩论的主题是( )
正方:它为欧洲积累了巨额财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反方:它使非洲丧失了近1亿的精壮劳力,给非洲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破坏。
A.新航路开辟的利弊 B.宗教传播的利弊
C.三角贸易的利弊 D.工业革命的利弊
25.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它们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
A.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间的商道
B.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C.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西欧人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二、非选择题
26.某同学围绕“多姿多彩的世界古代文明”这一主题展开研学,请你参与完成。
材料一 【自然环境篇】
图一 古代埃及示意图 图二 古代希腊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两大文明分别在怎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2)材料一中的两大文明的主体经济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制度篇】
图一 图二
(3)图一体现了哪一制度。图二反映了哪一国家的政治结构?
材料三 【人物篇】
图一 释迦牟尼像 图二 亚里士多德
(4)请从所属文明及突出成就两个方面对图中人物加以介绍。
(5)请你列举一位同时代的中国思想家。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欧洲大事年表
1640年 议会重新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1688年 “光荣革命”
1689年 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776年 《独立宣言》发表,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 美国制定三权分立的宪法
1789年 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9年 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1793年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1804年 《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编制
(1)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权利法案》通过的时间。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28.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曾邀请十位著名历史学家,投票选举美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总统。结果,林肯因杰出的历史功勋而排名第一,而国父华盛顿、轮椅总统罗斯福分列二三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是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1)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的双重性质
材料二 首先,林肯总统毫不迟疑地将国家统一摆在首要地位,做出了历史性选择,积极采取法律和战争手段坚决扭转分裂局面,最终维护了国家统一。
——摘编自朱东来主编《大国崛起》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林肯政府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他采取了哪些法律手段来扭转分裂局面(提示:颁布的法律文件)
(3)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9.思想的解放、科技的创新推动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技术革新】
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变革”指的是什么?这场变革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政治前提是什么?它使英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1所示机器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图1所示机器与图2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材料二:【社会问题】
1801—1850年,英国国民收入增长125.6%。其中1.2%的最富有者就取得35%的国民收入。但在工业革命中创造财富的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其中一部分人的状况反而恶化,他们构成了富裕社会中一只庞大的贫困大军。
——摘编自黄光耀《论英国工业化的历史教训》
(3)图1中“革命理论”和“政权尝试”分别指什么?“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哪些。
材料三:【近代历程】
(5)上图是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图示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6)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
1-5CBDAD 6-10BCABC 11-15ABCCA 16-20BACCD 21-25CCBCC
26、(1)地理环境:古代埃及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定期泛滥;古代希腊诞生于爱琴海地区,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
(2)经济:农业经济和海外贸易。
(3)制度:种姓制度;国家:罗马共和国。
(4)介绍: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等核心教义,反对种姓制度的等级压迫,其思想不仅影响了古印度的社会结构,还逐渐传播到亚洲多地,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5)思想家:孔子。
28、(1)17世纪80年代;
(2)【角度一】
观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论述: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77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颁布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诞生;通过八年的独立战争,美国实现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组成了“三权分立”的联邦政府,使美国的政局一直保持稳定,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之后颁布了法国《人权宣言》,制定了宪法,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结论:综上所述,英美法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角度二】
观点: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法治建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论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推动了英国历史的发展进程。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美国由此建立了统一有力的联邦政府,从而保证了国家政治长期稳定,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1789年法国通过《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于1804年实施,这些法律文献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的思想,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法律(宪法)的颁布实施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国家社会发展。
【角度三】
观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了《权利法案》,逐渐形成英国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使美国的政局一直保持稳定,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拿破仑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结论:综上所述,《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英美法等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9.(1)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提: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较早确立;变化: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时代:“蒸汽时代”;联系:蒸汽机的出现为火车机车提供了动力。
(3)“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权尝试”:巴黎公社。
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影响: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4)问题: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兴起;环境污染等。
(5)历史事件:①启蒙运动;②新航路的开辟;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第一次工业革命。
(6)关系: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推动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