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周周清第一周检测地理(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9-10 16:2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三中学高三(文)一轮复习地理周周清试题
第一周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爬山虎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能够遮挡强光,并且叶片与墙面之间产生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图1)。图2为北半球某日(晴天)某地建筑东南西北四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回答1-2题。

图1 图2
1.据图可判断
A.③墙墙温11时低于15时 B.9时①墙温度和17时②墙相当
C.白天墙面温度一定高于气温 D.当天墙温最高值出现在13时
2.东南西北四墙面,爬山虎遮阳隔热效果最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3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回答3-4题。
3.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1中地的区时为
A.7时?????????B.19时??
C.9时?????????D.21时
4.如果图中虚线L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8时??????????B.22时??
C.18时?????????D.20时
下图中m为某纬线的一段,n为昏线的一部分,一年中m、n相交的时间为2个月,读图完成5-6题。
5.该纬线度数最接近
A.75°N B.75°S C.85°N D.85°S
6.下列日期前后m、n两线恰好相切的是
A.1月6日 B.4月5日 C.6月7日 D.9月15日
2015年3月21日,一摄影爱好者前往某地参加油菜花节,北京时间7:04到达该地时正值日出(太阳高度为0°)。正午时分,摄影爱好者发现太阳高度约为60°。据此判断该油菜花节的举办地可能是( )。
A.江苏兴化 B.重庆潼南 C.青海门源 D.江西婺源
当地时间2015年3月9日早晨7时12分,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布扎比启程,自西向东飞行,依次经重庆、夏威夷等城市,于2015年7月末或8月初返回阿布扎比。完成7~8题。
7.“阳光动力2号”飞行期间
A.阿布扎比昼长越来越长
B.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C.夏威夷与纽约日出方位相同
D.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8.对此次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的是
A.天气状况
B.停靠城市间路程长短
C.通信技术
D.飞行员食物补给
9、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前后日照情况的是
图1是某天文爱好者在晴朗的夜晚,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长时间曝光拍摄的一张“星星的轨迹”照片。读图完成l0~11题。
10.该照片曝光时长最接近
A.1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11.拍摄者所在的位置最可能在
A. 90°N B.60°N附近 C.30°N附近 D.赤道附近
12.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地球气候 B.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C.产生“磁暴” D.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
下面左图示意野外应急救援太阳能辅助定位灯标,图中太阳能光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能光板倾角。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3. 定位灯标(?? )
A.利用GIS实现准确救援????? B.太阳能蓄电池充电时受天气影响小
C.通过RS感知警示灯报警????? D.太阳能光板倾角随纬度增大而增大
14. 若右图中安装该定位灯标在(?? )
A.甲地,突发泥石流能及时报警? ?B.乙地,利于迷路游客寻求救助
C.丙地,方便露营游客手机充电???? D.丁地,可为攀岩运动提供照明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最新型技术(见右图),其产量、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都远远超过太阳能光热发电。据此完成15~16题。
15.以太阳能资源角度,下列地区最适合光伏发电的是
A.广州 B.乌鲁木齐 C.成都 D.哈尔滨
16.上题中的城市用图中设备发电(可灵活调节),若某日光伏发电板朝向是: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则该日可能是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17.从甲、乙、丙、丁四处上空俯视,所见的经纬网与①、②、③、④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


A.甲-④ B.乙-① C.丙-③ D.丁-②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一“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我国某地景观图。据此回答18 -19 题。
18.秋分日北京时间14:1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内蒙古高原
19.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则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至日当地昼长约14小时
B.夏至日当地正午日影朝南
C.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46°52′ 
D.冬季农业生产低温冻害多
我市某中学生计划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前往国外某城市进行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图3是他利用手机查询到的当地天气预报截图(图中11月29日最低温为—12℃,最高温为—7℃),图4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该学生考察学习期间,有一日天气晴好,其最可能是
A.11月29日 B.11月30日 C.12月1日 D.12月2日
21.甲、乙、丙、丁四城市中,该学生最可能前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2、下列四幅图(阴影代表黑夜)中,与考察期间昼夜分布状况最接近的是
下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晨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读图12,回答第23~25题。

图12
23.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4.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E、23°26′S B. 120°E、23°26′N
C.60°W、23°26′N D. 60°W、23°26′S
25.与图中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A.开普敦地区出现阴雨天气 B.华北平原正值播种小麦
C.东北地区受寒潮危害严重 D.华盛顿昼短夜长
下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极圈和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点为日落时刻。读图完成26-27题。

26.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23°26′S,120°E
B.23°26′N,120°E
C.23°26′S,60°W
D.23°26′N,60°W
27.图中C地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 0° B.23°26′ C.43°08′ D.46°52′
表1为石家庄、武汉、杭州、福州四城市4月16日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读表1,回答28—29题。
地点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05:39
18:26

05:31
18:27

05:55
18:51

05:46
18:58
28.表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正确的是
A.①—一武汉 B.②—一杭州 C.③—一石家庄 D.④——福州
29.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图6),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读下图,回答下题。

30.1月初,地球公转到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1.地球公转到③处时,太阳直射点将(?? )
A.往北移动转为往南
B.往南移动转为往北
C.往北移动
D.往南移动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北京时间2015年3月15日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32.某记者欲从日本东京(采用135°E时间)乘飞机(飞行时间2小时)赶往北京全程报道该记者见面会,仅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其乘坐的飞机宜在当地什么时间起飞?(?? )
A.3月15日7点????????????????? B.3月15日9点20分??
C.3月15日10点????????????????? D.3月14日16点30分
33.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 )
A.美国田纳西河正值流量较小的季节? B.澳大利亚东部海域多发热带气旋
C.索马里东部渔民捕鱼忙??????????? D.安第斯山脉的高山牧场草木枯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4.下图是我国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竿长2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5分)
(1)该学校的纬度大约是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3)图中反映6月22日竿影长度的点是________。
(4)竿影长度为①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5)夏至日这天,日出时竿影朝___________方向。
3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36.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处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 。(1分)
(2)图2中,乙的节气是 ,甲→乙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北京的白昼在不断变 。(4分)
(3)图2中地球运行到丙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点附近,其公转速度逐渐
( 变快、变慢)。(2分)
(4)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 (填字母)点时,东半球刚好全部在黑夜之中。(2分)
(5)图2中地球运行到丁处时,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3分)
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图中画出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3)B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
(4)图中各点中,时刻为正午12:00的点是______,比B晚2小时的点是______________。
(5)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
38.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分析回答。
(1)当太阳直射点在b位置时,赤道上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南、北半球)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由d向a移动时,_______________(南、北极)附近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南、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球各地黑夜逐渐变短;
(3)当太阳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近、远)日点附近。
试卷答案
1.A 2、D
3.C 4.B
解析:1.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180度经线(东12区)是18点,①地位于东三区,比东12区晚9小时所以选C
2.根据洋流的流向,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图中虚线L为昏线,因此东经60度经线(东4区)是18点,北京时间(东8区)为22点。
5.C 6.B
7.B
【目的】本题旨在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此日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皆于地方时6点日出。北京时间7:04时该地正值日出,即该地地方时6点时北京时间为7:04,可计算当地经度为106°E(东加西减,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正午时当地太阳高度角为60°,可计算当地纬度为30°(正午太阳高度角=90-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的纬度差),结合选项可知位于北半球,故该地的地理坐标为(30°N,106°E),结合选项可知可能是重庆潼南。
8.C 9.A
1.【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球运动知识,考查学生对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阳光动力2号”飞行的时间是3月9日到8月初,这段时间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越过赤道(3月21日),到达北回归线后(6月22日)再向南移,阿布扎比的昼长先变长,6月22日后开始变短,A项错误;重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最大,B项错误;夏威夷与纽约均位于北半球,夏半年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项正确;地球在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2.【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影响太阳能飞机飞行的因素。
从题干可知,“阳光动力2号”是太阳能飞机,如果天气状况不好,会影响其飞行。
10、B
试题分析:A图自转方向显示图示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B图自转方向显示为南半球,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C图晨昏线经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 D图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晨昏线与经线、纬线之间的关系,掌握二分二至日晨昏线分布的基本特征。
11.BC
12.B
13.D?? 14.B
试题分析:
13.定位灯标利用GPS实现定位;太阳能蓄电池充电时受天气影响大;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定位灯标通过太阳光线感知警示灯报警;太阳能光板始终垂直于太阳光线,因此太阳能光板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递减,而不是随纬度增大而增大(或减小)。?
14.甲地等高线向外突出,为山脊(山峰),不是泥石流通道;若乙地游客迷路,可通过定位标杆中的定位指示牌获取位置信息,寻求救助;丙地位于河谷,易发洪涝灾害,不适合露营;定位标杆没有照明功能。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5.B16 D
解析:15.B 四地中只有乌鲁木齐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16.D 光伏发电板朝向大阳所在的方位,故可知当地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只有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才行。
17、.B
解析:图中甲处为北极俯视图,对应③;乙处为斜视图,对应①;丙处为侧视图,对应②;丁处为南极俯视图,对应④。
18.C 19.B
解析:18.从题干中“.秋分日北京时间,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可知,当地正午12时,北京时间14:19 时,则当地所在经线的度数为1200-(14:10-12:00)*150=87.50E; 从题干中“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物体与物影长度相同,则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0,因为此日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所以该地位于450N;则该地地理坐标为(87.50E,450N)。松嫩平原介于(45°01′~48°27′56N〃,东经130°13′~135°05′26N〃),塔里木盆地位于(36°~42°N,75°~90°E),准噶尔盆地(45°~48°N,80°~90°E),内蒙古高原,位于(40°N,100~120°E);则该地可能位于准噶尔盆地。
11.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为500=900-(x+23026′),则该地纬度为16034′N;当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南侧,则当地正午日影朝南。根据已经掌握到知识可知,在200纬线上的白昼最长为13时13分,而该地纬度小于200,则该地最长昼长少14小时;当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50°,则当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40°,从区域定位可知,该地位于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区,因为印度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冬季风,所以该地冬季农业生产不受低温冻害影响。
20.B 21.A 22.B
20.【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使得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使得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期间昼夜温差最大的为11月30日,则天气晴好的一天最可能为该日。
21.【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前往的城市该期间气温很低。四地中乙、丙纬度较低,气温不可能如此之低;甲、丁两地中,丁地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气候海洋性强,相对较温和,而甲地冬季受北美大陆高纬地区的寒冷气流影响,气候的大陆性较强,气温低,可知符合条件的为甲。
22.【考查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考察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接近南回归线,则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夜长短差值较大(晨昏线与经线夹角较大),北半球反之,由图可知符合条件的为B。
23.B 24.B 25.A
试题分析:
23.从图示经度分布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图示半球为南半球;因AC段为晨线,其东侧为昼半球,所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因此可判断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故选B。 24.因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所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纬度为23°26′N;又因120°E经过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C,且位于昼半球,所以可判断120°E的地方时为12时,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故选B。
25.从上述分析可知,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季节温和多雨;华北平原小麦刚刚收割;东北地区气温高,不易受寒潮影响;北半球的华盛顿昼长夜短。
考点:光照图判读
26.CD
27..B 28.B
28.4月16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四地昼长①12:47②12:56③12:56④13:12,判断①最短为福州,④最长为石家庄。
12.北京时间15::30,武汉是下午,太阳在西南方,影子朝东北方,动车朝太阳前进。
29.10.A 30.D
试题解析:10.1月初,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离太阳距离近,即图中①处,所以A正确。
11.地球公转到③处为夏至日,此后太阳直射点将往南移动,所以D正确。
31.A???3 2.B
试题分析:
1.北京时间指东八区区时,当该地为15日10点30分时,东京(东九区)为11点30分,除去飞行时间2小时,同时应该预留机场到会场的时间,故选A。?
2.会议期间为3月份,澳大利亚为夏秋季节,其东部海域多发热带气旋,故选B。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此时降雨较多,河流流量较大;索马里东部海域洋流为暖流,上升流消失,鱼类少;安第斯山脉纬度较广,低纬度地区草木四季常绿。
考点:区时计算
20.(1)23°26′N
(2)12时40分
(3)②
(4)0° ,110°E
(5)西南 (每空1分,共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点。
【答案与解析】(1)23°26′N
解析:结合题目信息可知,该地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影子为0,说明有一次直射现象,即夏至日,故而可知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上,即23°26′N。
(2)12时40分
解析:当时时间(110°E)为12点时,120°E地方时为12时40分。
(3)②
解析:6月22日为夏至日,该地日影为0,②点日影为0.
(4)0° ,110°E
解析:①点时,改日为春分,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5) 西南
解析:夏至日时,该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所以日出时竿影朝西南方向。
【思路点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注意灵活应用,本题难度中等。
21.(1)PN为昏线 MN为晨线
(2)0 9
(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地方时的计算等。
【答案与解析】(1)PN为昏线 MN为晨线
解析: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此日为冬至日,北极圈出现极夜,所以PN为昏线 ,MN为晨线
(2)0 9
解析:改日为冬至日,北极圈出现极夜,M地出现极夜,其昼长为0小时。Q地位于昏线上,地方时为15点,即日落时间为15点,日出时间为9点。
(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解析: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思路点拨】本题涉及知识点都是常考的知识点,难度中等。
补充:
昼夜长短
(1)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范围是(9O°-直射纬度)N以北地区],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夜范围是(90°-直射纬度)S以南地区]。太阳自射南半球时情况相反。无论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12月22日~6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如果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12月22日~3月21日),则北极地区极夜范围缩小;如果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3月21日~6月22日),则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南半球相反。直射点向南移相反。
(3)晨昏圈将任一纬线圈(南北极圈内的纬线圈有例外)分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若昼弧大于夜弧,则该地昼长夜短;若夜弧大于昼弧,则该地夜长昼短。
(4)计算某一地点的昼长或夜长,则要看该地昼弧或夜弧所跨的经度是多少。
在极地投影图上,某一地点所在的纬线圈昼弧或夜弧所跨经度数乘以4分钟,即为昼长或夜长。在侧视图上通常只能看到一半昼弧或夜弧,所以要用这一半昼弧或夜弧所跨的经度数乘以2再乘以4分钟,所得为昼长或夜长。计算公式:某地昼长=该地昼弧所跨经度×4分钟,夜长同理。
22.(1)北半球
(2)冬至 南 南 短
(3)B 变慢
(4)E
(5)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长、夜最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极昼;南半球反之;赤道昼夜等长。
解析:(1)直射点位于A,是北半球一年中距离直射点最远时候,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候;(2)根据地轴倾向,判断乙时直射南回归线,故为北半球冬至12.22日,则丙为春分3.22日,丁夏至6.22日,甲为秋分9.23日,故可知答案(3)丙为北半球春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向北移,故答案为B。而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所以此时公转速度变慢。(4)东半球全部在黑夜中,说明直射点在赤道,且西半球全部在白昼中,故直射点在E(5)丁处为夏至日,故可知答案。
23.(1)过圆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昏线,右侧为夜半球。
(2)昏 相互垂直
(3)夜
(4)A F、H
(5)B=H>D=E=F>A=C
解析:该题以一幅侧视日照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晨昏线(圈)的判读、时间的换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于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圈)所在的平面垂直,因此在侧视的日照图中过圆心(非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晨(昏)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各点也不停地自西向东经过晨(昏)线;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均为12:00。
24.(1)昼夜平分 北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2)北极 北半球 (3)近日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