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子目1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子目1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5 22:16:5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 程 目 标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子目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 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政治性质 ______政治 寡头政治 ____________政治 ______政治
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名义上) 公民大会(受限制) 皇帝(元首)
管理人员 议事会议员+官员 国王+长老会议员 执政官+______院 ——
其他部门 ____________(司法) 监察官 —— ——
公民资格 属于少数,排除妇女、_________和奴隶 扩展到全境自由人
民主
贵族寡头
君主
元老
公民法庭
外邦人
【辨析】寡头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
寡头政治是指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统治形式。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是指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相对。
【概念】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人民主权是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议事会和公民法庭等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轮番而治是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为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拓展】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①民主形式的原始性: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③参政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提醒】罗马共和国的权力机构
罗马共和国的权力中心是元老院,元老院是决策机构,执政官要执行元老院的相关决议,公民大会对元老院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1. 【导入】结合教材的导入情境和下面的图片,辩证认识陶片放逐法的影响。
刻有雅典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名字的陶片
答案:该方法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成为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但它也容易被政客操纵,成为野心家打击政敌、排除异己的工具。
2. 【探究】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在这些城邦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被排斥于民主的殿堂之外。(N.G.L.哈蒙德《希腊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答案:特点:直接民主,民主范围狭隘。实质: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民主。
3. 【思考点】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答案:相似点:①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③公民仅是少数人。④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而且有任期。⑤都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不同点:①国家政体不同,雅典为民主政治,斯巴达为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为贵族寡头政治。②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
4. 【学思之窗】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塔西佗著,王以铸等译《编年史》上册)
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罗马共和国时期,权力分散在公民大会、元老院和高级官员手中,官员任期有限。罗马帝国时期,由之前的贵族寡头政治转向君主独裁统治。
1. (2024广西高考)普鲁塔克记述:“屋大维感到非常惊讶,亚历山大竟然没有意识到,还有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塑造和完善帝国。”由此可知,普鲁塔克(  )
A. 推崇寡头政治统治方式 B. 强调罗马继承希腊体制
C. 肯定元首制的历史贡献 D. 赞扬了亚历山大的功绩
【解析】 材料认为“塑造和完善帝国”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制度,实行独裁统治,故选C项;寡头政治与两位帝王均无关,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比较,B项“继承”材料没有体现;材料称赞的是屋大维的政治贡献,排除D项。
C
1. (2025佛山期末)距今约2 700年的古希腊陶壶上展现了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步兵主体是公民,公民也是土地所有者,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掌握绝大部分社会财富。这说明(  )
A. 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B. 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 公民由奴隶主贵族组成 D. 古希腊手工业水平高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公民对城邦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公民就没有城邦,没有公民就没有城邦制度,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故选A项;古希腊不是所有的城邦都是民主政体,也有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比如斯巴达城邦,排除B项;古希腊公民中也有非奴隶主的自由民,且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古希腊的手工业,排除D项。
A
2. (2025茂名期末)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是,古希腊(  )
出处 史料
[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一个人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英]哈蒙德《希腊史》 他把国家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要求一切公民都参与国家事务……他的法律经宗教仪式而赋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
A. 公民的个人利益完全被忽视 B. 城邦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C. 公民的参政权得到法律保护 D. 强调公民意识和城邦利益至上
D
【解析】 根据表格,古希腊公民需参与城邦事务,体现直接民主政治的特点,即公民意识和城邦利益至上,故选D项;雅典公民可参加公民大会行使权力,个人利益并非完全被忽视,排除A项;雅典采取多种方式让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有利于维护城邦秩序,城邦秩序严重破坏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显示古希腊如何协调城邦与公民个人利益,强调公民服从城邦利益,公民参政权受法律保护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
3. (2025成都期末)公元前5世纪末,戏剧《云》在雅典上演。剧中主角——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充斥反问和嘲讽色彩的教学法使青年丧失了对城邦和希腊诸神的信仰”,是一个“颠倒黑白的诡辩家”。该剧对20多年后公民法庭审判苏格拉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可知,雅典(  )
A. 哲学地位受到重视 B. 城邦利益不容损害
C. 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 戏剧助推思想解放
【解析】 剧中苏格拉底因被指导致青年丧失对城邦和诸神的信仰而受到批评,这表明城邦的信仰和利益在雅典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容损害,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
B
4. (2025济南期末)有学者指出:“君王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据此可知(  )
A. 雅典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B. 斯巴达寡头政治包含一定民主因素
C. 罗马帝国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D. 城邦政治生活中个人自由得到保障
【解析】 该政治制度为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其既有君主制、贵族制的色彩,又有一定的民主因素,故选B项。
B
5. (2025福州期末)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
A. 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B. 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C. 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 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解析】 在斯巴达寡头政治的前提下,国王需要受到监察官的限制,故选C项;斯巴达寡头政治对王权通过监察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与皇权独尊的君主专制截然不同,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不同民众或者公民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无法体现民主色彩,排除B项;监察官掌握监察权和审判权,国家元首是国王,排除D项。
C
6. (2025黄冈期末)与古代东方的宗教相比,古希腊的宗教是神的人化而不是人的神化,没有形成独尊的神。他们认为神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不但具有人的形象,而且具有人的感情和经历。人们从神话中汲取了力量,获得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和丰富的题材。这反映了在古希腊(  )
A. 基督教神学受到了冲击 B. 社会转型推动人文意识觉醒
C. 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 D. 政治经济文明影响文化发展
【解析】 据材料可知,古希腊的宗教强调神的人化,没有形成独尊的神,由此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等文明影响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文意识的觉醒,故选D项;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排除A项;古希腊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排除B项;材料探讨古希腊的宗教,没有体现多元文化,排除C项。
D
7. 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公民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  )
A. 确立三权分立制度 B. 具有早期的共和精神
C. 真正实现君民平等 D. 崇尚以法治国的理念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共和国时期体现出王制、贵族制、民主制这种混合政体的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故选B项。
B
8. (2025厦门期末)公元前139年,罗马公民大会不顾贵族的反对,通过了在立法、审判等方面实行匿名投票的决议;公元前133年,公民大会罢免了有元老院支持的奥克塔维乌斯的保民官职务。这体现当时罗马(  )
A. 民主政治原则得以贯彻 B. 贵族与平民矛盾不可调和
C. 公民大会拥有重要权力 D. 人民的主权地位得到凸显
【解析】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决策权,由两名执政官主持政务,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故选C项;材料显示公民大会有重要权力,但未提及民主政治原则的实施或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排除A、B两项;罗马是奴隶制国家,D项错误。
C
9. (2025肇庆期末)屋大维登上权力顶峰后,随即对罗马城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奥古斯都广场、公民投票堂、路基乌司大会堂、马尔采鲁斯剧场、阿格里帕大浴场、马尔斯神庙、阿波罗神庙、朱比特神庙、奎里努斯神庙等。屋大维此举旨在(  )
A. 完善城市政治功能 B. 宣扬君权神授理念
C. 树立城市建设典范 D. 提升个人政治威望
【解析】 材料显示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通过大规模建设罗马城和众多神庙,加强了世俗和神权,提升了威望和统治力,故选D项;材料中提到的神庙和公共建筑如奥古斯都广场等,说明除政治功能外,还有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的方面,排除A、B两项;古代政治家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政治目的,而非仅仅树立城市典范,排除C项。
D
谢谢观赏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 程 目 标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子目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一,完成表格)
雅典 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政治性质 民主政治 寡头政治 贵族寡头政治 君主政治
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名义上) 公民大会(受限制) 皇帝(元首)
管理人员 议事会议员+官员 国王+长老会议员 执政官+元老院 ——
其他部门 公民法庭(司法) 监察官 —— ——
公民资格 属于少数,排除妇女、外邦人和奴隶 扩展到全境自由人
【辨析】寡头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
寡头政治是指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统治形式。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是指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相对。
【概念】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人民主权是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议事会和公民法庭等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轮番而治是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为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拓展】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①民主形式的原始性: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③参政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提醒】罗马共和国的权力机构
罗马共和国的权力中心是元老院,元老院是决策机构,执政官要执行元老院的相关决议,公民大会对元老院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核心探究
1. 【导入】结合教材的导入情境和下面的图片,辩证认识陶片放逐法的影响。
刻有雅典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名字的陶片
答案:该方法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成为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但它也容易被政客操纵,成为野心家打击政敌、排除异己的工具。
2. 【探究】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在这些城邦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被排斥于民主的殿堂之外。(N.G.L.哈蒙德《希腊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答案:特点:直接民主,民主范围狭隘。实质: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民主。
3. 【思考点】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答案:相似点:①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③公民仅是少数人。④部分官员由选举产生,而且有任期。⑤都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不同点:①国家政体不同,雅典为民主政治,斯巴达为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为贵族寡头政治。②公民大会的权力有所不同。
4. 【学思之窗】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塔西佗著,王以铸等译《编年史》上册)
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罗马共和国时期,权力分散在公民大会、元老院和高级官员手中,官员任期有限。罗马帝国时期,由之前的贵族寡头政治转向君主独裁统治。
1. (2024广西高考)普鲁塔克记述:“屋大维感到非常惊讶,亚历山大竟然没有意识到,还有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塑造和完善帝国。”由此可知,普鲁塔克(  )
A. 推崇寡头政治统治方式
B. 强调罗马继承希腊体制
C. 肯定元首制的历史贡献
D. 赞扬了亚历山大的功绩
【答案】 C
【解析】 材料认为“塑造和完善帝国”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制度,实行独裁统治,故选C项;寡头政治与两位帝王均无关,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比较,B项“继承”材料没有体现;材料称赞的是屋大维的政治贡献,排除D项。
【课时作业】
1. (2025佛山期末)距今约2 700年的古希腊陶壶上展现了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步兵主体是公民,公民也是土地所有者,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掌握绝大部分社会财富。这说明(  )
A. 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B. 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 公民由奴隶主贵族组成
D. 古希腊手工业水平高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公民对城邦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公民就没有城邦,没有公民就没有城邦制度,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故选A项;古希腊不是所有的城邦都是民主政体,也有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比如斯巴达城邦,排除B项;古希腊公民中也有非奴隶主的自由民,且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古希腊的手工业,排除D项。
2. (2025茂名期末)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是,古希腊(  )
出处 史料
[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一个人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英]哈蒙德《希腊史》 他把国家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要求一切公民都参与国家事务……他的法律经宗教仪式而赋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
A. 公民的个人利益完全被忽视
B. 城邦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C. 公民的参政权得到法律保护
D. 强调公民意识和城邦利益至上
【答案】 D
【解析】 根据表格,古希腊公民需参与城邦事务,体现直接民主政治的特点,即公民意识和城邦利益至上,故选D项;雅典公民可参加公民大会行使权力,个人利益并非完全被忽视,排除A项;雅典采取多种方式让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有利于维护城邦秩序,城邦秩序严重破坏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显示古希腊如何协调城邦与公民个人利益,强调公民服从城邦利益,公民参政权受法律保护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
3. (2025成都期末)公元前5世纪末,戏剧《云》在雅典上演。剧中主角——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充斥反问和嘲讽色彩的教学法使青年丧失了对城邦和希腊诸神的信仰”,是一个“颠倒黑白的诡辩家”。该剧对20多年后公民法庭审判苏格拉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可知,雅典(  )
A. 哲学地位受到重视
B. 城邦利益不容损害
C. 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 戏剧助推思想解放
【答案】 B
【解析】 剧中苏格拉底因被指导致青年丧失对城邦和诸神的信仰而受到批评,这表明城邦的信仰和利益在雅典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容损害,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
4. (2025济南期末)有学者指出:“君王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据此可知(  )
A. 雅典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B. 斯巴达寡头政治包含一定民主因素
C. 罗马帝国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D. 城邦政治生活中个人自由得到保障
【答案】 B
【解析】 该政治制度为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其既有君主制、贵族制的色彩,又有一定的民主因素,故选B项。
5. (2025福州期末)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
A. 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B. 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C. 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 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答案】 C
【解析】 在斯巴达寡头政治的前提下,国王需要受到监察官的限制,故选C项;斯巴达寡头政治对王权通过监察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与皇权独尊的君主专制截然不同,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不同民众或者公民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无法体现民主色彩,排除B项;监察官掌握监察权和审判权,国家元首是国王,排除D项。
6. (2025黄冈期末)与古代东方的宗教相比,古希腊的宗教是神的人化而不是人的神化,没有形成独尊的神。他们认为神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不但具有人的形象,而且具有人的感情和经历。人们从神话中汲取了力量,获得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和丰富的题材。这反映了在古希腊(  )
A. 基督教神学受到了冲击
B. 社会转型推动人文意识觉醒
C. 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
D. 政治经济文明影响文化发展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古希腊的宗教强调神的人化,没有形成独尊的神,由此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等文明影响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文意识的觉醒,故选D项;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排除A项;古希腊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排除B项;材料探讨古希腊的宗教,没有体现多元文化,排除C项。
7. 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公民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  )
A. 确立三权分立制度
B. 具有早期的共和精神
C. 真正实现君民平等
D. 崇尚以法治国的理念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共和国时期体现出王制、贵族制、民主制这种混合政体的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故选B项。
8. (2025厦门期末)公元前139年,罗马公民大会不顾贵族的反对,通过了在立法、审判等方面实行匿名投票的决议;公元前133年,公民大会罢免了有元老院支持的奥克塔维乌斯的保民官职务。这体现当时罗马 (  )
A. 民主政治原则得以贯彻
B. 贵族与平民矛盾不可调和
C. 公民大会拥有重要权力
D. 人民的主权地位得到凸显
【答案】 C
【解析】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决策权,由两名执政官主持政务,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故选C项;材料显示公民大会有重要权力,但未提及民主政治原则的实施或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排除A、B两项;罗马是奴隶制国家,D项错误。
9. (2025肇庆期末)屋大维登上权力顶峰后,随即对罗马城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奥古斯都广场、公民投票堂、路基乌司大会堂、马尔采鲁斯剧场、阿格里帕大浴场、马尔斯神庙、阿波罗神庙、朱比特神庙、奎里努斯神庙等。屋大维此举旨在(  )
A. 完善城市政治功能
B. 宣扬君权神授理念
C. 树立城市建设典范
D. 提升个人政治威望
【答案】 D
【解析】 材料显示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通过大规模建设罗马城和众多神庙,加强了世俗和神权,提升了威望和统治力,故选D项;材料中提到的神庙和公共建筑如奥古斯都广场等,说明除政治功能外,还有促进公民参与政治的方面,排除A、B两项;古代政治家的行为主要是为了政治目的,而非仅仅树立城市典范,排除C项。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 程 目 标
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子目一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一,完成表格)
雅典 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政治性质 政治 寡头政治 政治 政治
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名义上) 公民大会(受限制) 皇帝(元首)
管理人员 议事会议员+官员 国王+长老会议员 执政官+ 院 ——
其他部门 (司法) 监察官 —— ——
公民资格 属于少数,排除妇女、 和奴隶 扩展到全境自由人
【辨析】寡头政治、贵族政治、民主政治
寡头政治是指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统治形式。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是指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与君主制、寡头制相对。
【概念】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人民主权是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议事会和公民法庭等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轮番而治是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为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
【拓展】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①民主形式的原始性: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②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是奴隶主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
③参政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提醒】罗马共和国的权力机构
罗马共和国的权力中心是元老院,元老院是决策机构,执政官要执行元老院的相关决议,公民大会对元老院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核心探究
1. 【导入】结合教材的导入情境和下面的图片,辩证认识陶片放逐法的影响。
刻有雅典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名字的陶片
2. 【探究】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在这些城邦国家中,乡居的公民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朝出暮归,人们相互间比较熟悉,一国政务比较简单,易于在公民大会中讨论和表决。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约40万人,其中雅典自由民16.8万,外邦人3.2万,奴隶20万。而自由民中,妇女被排斥于民主的殿堂之外。(N.G.L.哈蒙德《希腊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3. 【思考点】雅典、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4. 【学思之窗】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然后再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塔西佗著,王以铸等译《编年史》上册)
与罗马共和国比较,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1. (2024广西高考)普鲁塔克记述:“屋大维感到非常惊讶,亚历山大竟然没有意识到,还有比获得帝国更加伟大的事情,那就是塑造和完善帝国。”由此可知,普鲁塔克(  )
A. 推崇寡头政治统治方式
B. 强调罗马继承希腊体制
C. 肯定元首制的历史贡献
D. 赞扬了亚历山大的功绩
【课时作业】
1. (2025佛山期末)距今约2 700年的古希腊陶壶上展现了重装步兵交战的场景,步兵主体是公民,公民也是土地所有者,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掌握绝大部分社会财富。这说明(  )
A. 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B. 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 公民由奴隶主贵族组成
D. 古希腊手工业水平高
2. (2025茂名期末)根据材料得出的结论是,古希腊(  )
出处 史料
[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一个人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英]哈蒙德《希腊史》 他把国家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要求一切公民都参与国家事务……他的法律经宗教仪式而赋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
A. 公民的个人利益完全被忽视
B. 城邦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C. 公民的参政权得到法律保护
D. 强调公民意识和城邦利益至上
3. (2025成都期末)公元前5世纪末,戏剧《云》在雅典上演。剧中主角——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充斥反问和嘲讽色彩的教学法使青年丧失了对城邦和希腊诸神的信仰”,是一个“颠倒黑白的诡辩家”。该剧对20多年后公民法庭审判苏格拉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可知,雅典(  )
A. 哲学地位受到重视
B. 城邦利益不容损害
C. 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 戏剧助推思想解放
4. (2025济南期末)有学者指出:“君王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据此可知(  )
A. 雅典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
B. 斯巴达寡头政治包含一定民主因素
C. 罗马帝国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D. 城邦政治生活中个人自由得到保障
5. (2025福州期末)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此可知,古希腊城邦斯巴达的寡头政治(  )
A. 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B. 具有一定民主色彩
C. 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 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6. (2025黄冈期末)与古代东方的宗教相比,古希腊的宗教是神的人化而不是人的神化,没有形成独尊的神。他们认为神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不但具有人的形象,而且具有人的感情和经历。人们从神话中汲取了力量,获得了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和丰富的题材。这反映了在古希腊(  )
A. 基督教神学受到了冲击
B. 社会转型推动人文意识觉醒
C. 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
D. 政治经济文明影响文化发展
7. 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公民大会则具有平民政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  )
A. 确立三权分立制度
B. 具有早期的共和精神
C. 真正实现君民平等
D. 崇尚以法治国的理念
8. (2025厦门期末)公元前139年,罗马公民大会不顾贵族的反对,通过了在立法、审判等方面实行匿名投票的决议;公元前133年,公民大会罢免了有元老院支持的奥克塔维乌斯的保民官职务。这体现当时罗马 (  )
A. 民主政治原则得以贯彻
B. 贵族与平民矛盾不可调和
C. 公民大会拥有重要权力
D. 人民的主权地位得到凸显
9. (2025肇庆期末)屋大维登上权力顶峰后,随即对罗马城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奥古斯都广场、公民投票堂、路基乌司大会堂、马尔采鲁斯剧场、阿格里帕大浴场、马尔斯神庙、阿波罗神庙、朱比特神庙、奎里努斯神庙等。屋大维此举旨在(  )
A. 完善城市政治功能
B. 宣扬君权神授理念
C. 树立城市建设典范
D. 提升个人政治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