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6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目 标 导 航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认识并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 能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非金属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
(2) 元素的价态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 )
(3) 得电子越难的元素,失电子越容易( )
(4) 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 )
(5) 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越多,该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
(6) 元素处于最低价,仅有还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 )
概 念 辨 析
×
×
×
×
×
√
纲要笔记
1. 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名称 概念 备注
氧化剂 在反应中______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都是反应物
还原剂 在反应中______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氧化产物 失电子_________后的生成物 都是生成物
还原产物 得电子_________后的生成物 得到
失去
被氧化
被还原
2. 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得电子
失电子
难易
多少
3.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的预测
(2) 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的预测
1. 守恒规律
(1) 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2) 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2. 强弱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2
(1) 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剂
还原产物
(2) 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还原性强的先_________。已知还原性:I->Br-,则Cl2通入含有Br-、I-溶液中,Cl2先与_______反应。
(3) 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氧化性强的先_________。已知氧化性:Cu2+>Fe2+,则向含有Fe2+、Cu2+溶液中加入锌粉,锌粉先与__________反应。
被氧化
I-
被还原
Cu2+
3. 价态规律
(1)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必定有升有降。
(2)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向中间靠拢,不出现交叉”,如:
4. 常见中间价态物质及产物预测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判断的一般方法
1. 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2. 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如:
[结论]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2) Na、Mg、Al单质与H2O反应情况如下: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加热才反应,Al加热条件下也难反应。
[结论]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KMnO4>MnO2
Na>Mg>Al
3. 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同一物质被不同氧化剂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判断还原剂的还原性的原理类似。例如:
4. 根据强弱规律判断
如: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A2++B===B2++A;
②A2++C===C2++A;
③B2++C===C2++B;
④C2++D===D2++C。
[结论]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
A2+>B2+>C2+>D2+
D>C>B>A
分类悟法
类型1 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Fe3+→Fe2+
B. Cl2→Cl-+ClO-
C. I-→I2
1
C
类型2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2024·东莞)下列微粒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2
B
A. ①④⑤⑦ B. ③⑥⑦⑧
C. ④⑤⑥⑧ D. ①②③⑥
已知反应①:Co2O3+6HCl===2CoCl2+Cl2↑+3H2O,反应②:2FeCl3+2HI===2FeCl2+2HCl+I2,反应③:Cl2+2FeCl2===2FeCl3,则下列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HI>FeCl2>HCl>CoCl2
B. HI>HCl>FeCl2>CoCl2
C. FeCl2>CoCl2>HI>HCl
D. HCl>CoCl2>HI>FeCl2
3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在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反应①中的还原性:Cl-(HCl)>CoCl2;反应②中的还原性:HI>FeCl2;反应③中的还原性:FeCl2>Cl-(FeCl3),则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I>FeCl2>HCl>CoCl2,A正确。
A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而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Cl2+FeI2===FeCl2+I2
B. 3Cl2+6FeI2===2FeCl3+4FeI3
C. Co2O3+6HCl===2CoCl2+Cl2↑+3H2O
D. 2Fe3++2I-===2Fe2++I2
4
【解析】氧化性:FeCl3>I2,故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后氧化亚铁离子,A正确; I-会优先被Cl2氧化为单质I2,该反应不可能发生,且Fe3+与I-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氧化性:Co2O3>Cl2,该反应可以发生,C正确;氧化性:FeCl3(Fe3+)>I2,该反应可以发生,D正确。
B
类型3 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Ⅰ. 分析下列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1) 2NaOH+Cl2===NaCl+NaClO+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该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Ⅱ. 分析下列反应中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3) Na2O2+SO2===Na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O2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
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课堂评价
1. (2024·东莞)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解析】Fe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也是+6,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则SO3不是氧化产物,A错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B错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也可以作还原剂,如H2,C错误;在反应前后中,Cr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2.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H2O2→O2 B. Na2SO3→SO2
C. Na→Na2O D. FeCl3→FeCl2
【解析】H2O2可以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自身分解生成O2,不需要加还原剂,A错误;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不需要加还原剂,B错误;Na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C错误;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D正确。
D
3. 汽车安全气囊是在发生撞车时,能自动膨胀保护乘员的装置,碰撞时发生的反应为10NaN3+2KNO3 ===K2O+5Na2O+16N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变价元素只有N
B. 该反应中KNO3被氧化
C. 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5
D. 该反应中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4. 已知反应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②:6FeCl2+3Br2===4FeCl3+2FeBr3,反应③:Cl2+2KBr===Br2+2KCl。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中,MnCl2是还原产物
B.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Br2
C. 溶液中可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
D. 将少量KMnO4溶液加入HBr和HCl的混合溶液中,HBr先被氧化
B
【解析】反应①中,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下降至+2,故MnCl2是还原产物,A正确;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反应①可得氧化性:KMnO4>Cl2,反应②中氧化性:Br2>FeCl3(Fe3+),反应③中氧化性:Cl2>Br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Br2>FeCl3,B错误;由氧化性:Cl2>FeCl3,则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C正确;由反应③可知还原性:Br->Cl-,故将少量KMnO4溶液加入HBr和HCl的混合溶液中,HBr先被氧化,D正确。
配套新练案
A. C B. H2SO4
C. CO2 D. SO2
【解析】在该反应中,浓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得到还原产物SO2,D正确。
D
A. NH3作氧化剂
B. O2发生氧化反应
C. 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 NH3中N元素被氧化
【解析】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NH3作还原剂,A错误,D正确;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O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错误。
D
3. 在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 )
A. 2F2+2H2O===4HF+O2
B. 2Na+2H2O===2NaOH+H2↑
C. Cl2+H2O===HCl+HClO
D. CO2+H2O===H2CO3
【解析】F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2O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作还原剂,A正确;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2O作氧化剂,B错误;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C错误;在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D错误。
A
4. (2024·三明)下列物质不属于常见的氧化剂的是( )
A. O2 B. KI
C. KClO3 D. HClO
【解析】KI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处于碘元素的最低价态,故具有还原性,B符合题意。
B
A. 每反应1分子的Cl2,转移2个电子
B. 水作还原剂
C. 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HClO为还原产物
【解析】该反应中,各有一半的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从0变为-1和+1,故反应中,每消耗1分子的Cl2,转移1个电子,A错误;水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则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B错误;该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HClO为氧化产物,D错误。
C
6. (2024·广州)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CuO→Cu B. Fe2+→Fe3+
C. H2O2→O2 D. CaCO3→CO2
【解析】CuO→Cu,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A错误;Fe2+→Fe3+,Fe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3,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B正确;H2O2→O2,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O2和H2O,不需要加入氧化剂就可实现,C错误;CaCO3→CO2,CaCO3高温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CaO和CO2,未发生元素化合价变化,故不需要加入氧化剂,D错误。
B
7. 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的作用是( )
A. 只作氧化剂
B. 只作还原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氧化产物
【解析】在该反应中,NO2中的部分氮元素的化合价从+4上升到+5,部分氮元素的化合价从+4下降至+2,故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正确。
C
8.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B. 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 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 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A
【解析】在该反应过程中,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高为0,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从+1降低为0,则该反应属于H元素的归中反应。B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未被氧化,A错误;NaBH4作还原剂,H2O作氧化剂,B正确;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正确;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4∶4=1∶1,D正确。
9. (2024·惠州)已知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Br2===2Fe3++2Br-,2Br-+Cl2===Br2+2Cl-,2Fe3++2I-===2Fe2++I2。下列关于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I->Br->Fe2+>Cl-
B. I->Fe2+>Br->Cl-
C. Cl->Br->Fe2+>I-
D. Fe2+>I->Br->Cl-
【解析】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还原性:Fe2+>Br-,Br->Cl-,I->Fe2+,故还原性:I-> Fe2+>Br->Cl-,B正确。
B
10. 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还原能力的强弱顺序为H2O2<Fe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B
【解析】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故还原性:SO2>Fe2+,与已知条件一致,故该反应能发生,A不符合题意;还原性:H2O2>SO2,与已知条件矛盾,故该反应不能发生,B符合题意;还原性:SO2> I-,与已知条件一致,故该反应能发生,C不符合题意;还原性:I->Fe2+,与已知条件一致,故该反应能发生,D不符合题意。
11. (2024·广州)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Cr2O3是碱性氧化物
B. 反应②应在高温下进行
C. 反应③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由流程可知,Cr2O3能与KOH反应生成KCrO2和水,故Cr2O3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H2O2受热易分解,故反应②的温度不宜太高,B错误;反应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反应③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12. (2024·广州)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具有与食盐相似的外观和咸味,它能将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3,失去携氧能力,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由于NaNO2有毒,所以含该物质的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 NaNO2也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但由于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食品中用量和残留量均有严格规定。可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NaNO2样品纯度,反应原理如下:
(2) 从物质分类来看,NaNO2是______(填字母)。
a. 酸 b. 正盐 c. 酸式盐 d. 碱 e. 电解质 f. 非电解质
(3) 下列关于中毒与解毒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中毒时亚硝酸盐被氧化
B. 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显氧化性
C. 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D. 解毒剂美蓝应该具有还原性
be
CD
(4) 误食NaNO2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下列反应中H2O2表现出的性质与该过程中NaNO2表现出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是___(填字母)
B. H2O2+Cl2===2HCl+O2↑
C. H2O2+H2SO4+2KI===2H2O+I2+K2SO4
D. 5H2O2+2KMnO4+6HCl===2MnCl2+2KCl+5O2↑+8H2O
(5) 已知亚硝酸钠可以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解析】(2) 从物质分类来看,NaNO2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正盐,NaNO2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3) 中毒时,亚硝酸盐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3,则Fe2+作还原剂,被氧化,亚硝酸盐作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A错误;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表现出还原性,B错误;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变为+2,故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C正确;解毒剂美蓝将Fe元素的化合价由+3变为+2,故解毒剂美蓝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D正确。
谢谢观赏课时6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认识并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 能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非金属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2) 元素的价态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
(3) 得电子越难的元素,失电子越容易(×)
(4) 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
(5) 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越多,该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6) 元素处于最低价,仅有还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
氧化剂和还原剂
1. 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名称 概念 备注
氧化剂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都是反应物
还原剂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氧化产物 失电子被氧化后的生成物 都是生成物
还原产物 得电子被还原后的生成物
2. 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3.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的预测
(2) 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的预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 守恒规律
(1) 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2) 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2. 强弱规律
(1)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 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已知还原性:I->Br-,则Cl2通入含有Br-、I-溶液中,Cl2先与I-反应。
(3) 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已知氧化性:Cu2+>Fe2+,则向含有Fe2+、Cu2+溶液中加入锌粉,锌粉先与Cu2+反应。
3. 价态规律
(1)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必定有升有降。
(2)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向中间靠拢,不出现交叉”,如:
(3) 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能降价,不能升价;如H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只体现氧化性,一般被还原生成O2。
同理,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能升价,不能降价;如H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只体现还原性,一般被氧化生成。
(4) 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即同一元素的化合价有升有降。如Cl2与H2O的反应:
+H2O??+
归中反应:当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高一低时,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中间价态。如H2S气体与SO2气体的反应:
2H2+O2===3+2H2O
4. 常见中间价态物质及产物预测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判断的一般方法
1. 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2. 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如:
(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结论]氧化性:KMnO4>MnO2。
(2) Na、Mg、Al单质与H2O反应情况如下: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加热才反应,Al加热条件下也难反应。
[结论]还原性:Na>Mg>Al。
3. 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同一物质被不同氧化剂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判断还原剂的还原性的原理类似。例如:
4. 根据强弱规律判断
如: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A2++B===B2++A;
②A2++C===C2++A;
③B2++C===C2++B;
④C2++D===D2++C。
[结论]氧化性:A2+>B2+>C2+>D2+;还原性:D>C>B>A。
类型1 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C)
A. Fe3+→Fe2+
B. Cl2→Cl-+ClO-
C. I-→I2
D. MnO→MnO2
【解析】Fe3+→Fe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A错误;Cl2→Cl-+ClO-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不需要氧化剂,也不需要还原剂,B错误;I-→I2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氧化剂,C正确;MnO→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需要加还原剂,D错误。
类型2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2024·东莞)下列微粒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B)
①Al3+ ②Cl- ③N2 ④S2- ⑤Cu ⑥H2O2 ⑦Fe2+ ⑧MnO
A. ①④⑤⑦ B. ③⑥⑦⑧
C. ④⑤⑥⑧ D. ①②③⑥
【解析】Al3+中Al元素的化合价为+3,处于Al元素的最高价态,则只有氧化性,①不符合;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处于Cl元素的最低价态,则只有还原性,②不符合;N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0,处于N元素的中间价态,则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③符合;S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处于S元素的最低价态,则只有还原性,④不符合;Cu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0,处于Cu元素的最低价态,则只有还原性,⑤不符合;H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处于O元素的中间价态,则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⑥符合;Fe2+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处于Fe元素的中间价态,则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⑦符合;MnO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6,处于Mn元素的中间价态,则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⑧符合;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已知反应①:Co2O3+6HCl===2CoCl2+Cl2↑+3H2O,反应②:2FeCl3+2HI===2FeCl2+2HCl+I2,反应③:Cl2+2FeCl2===2FeCl3,则下列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A. HI>FeCl2>HCl>CoCl2
B. HI>HCl>FeCl2>CoCl2
C. FeCl2>CoCl2>HI>HCl
D. HCl>CoCl2>HI>FeCl2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在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反应①中的还原性:Cl-(HCl)>CoCl2;反应②中的还原性:HI>FeCl2;反应③中的还原性:FeCl2>Cl-(FeCl3),则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I>FeCl2>HCl>CoCl2,A正确。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而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B)
A. Cl2+FeI2===FeCl2+I2
B. 3Cl2+6FeI2===2FeCl3+4FeI3
C. Co2O3+6HCl===2CoCl2+Cl2↑+3H2O
D. 2Fe3++2I-===2Fe2++I2
【解析】氧化性:FeCl3>I2,故氯气先氧化碘离子后氧化亚铁离子,A正确;I-会优先被Cl2氧化为单质I2,该反应不可能发生,且Fe3+与I-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氧化性:Co2O3>Cl2,该反应可以发生,C正确;氧化性:FeCl3(Fe3+)>I2,该反应可以发生,D正确。
类型3 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Ⅰ. 分析下列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1) 2NaOH+Cl2===NaCl+NaClO+H2O
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 2KClO32KCl+3O2↑
该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Ⅱ. 分析下列反应中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3) Na2O2+SO2===Na2SO4
Na2O2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
(4) 5NH4NO34N2↑+2HNO3+9H2O
NH4N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 (2024·东莞)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反应2FeSO4SO2↑+Fe2O3+SO3↑中,SO3是氧化产物
B.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 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
D. 反应Cr2O+H2O===2CrO+2H+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Fe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也是+6,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则SO3不是氧化产物,A错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歧化反应和归中反应,B错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也可以作还原剂,如H2,C错误;在反应前后中,Cr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2.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D)
A. H2O2→O2 B. Na2SO3→SO2
C. Na→Na2O D. FeCl3→FeCl2
【解析】H2O2可以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自身分解生成O2,不需要加还原剂,A错误;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4,不需要加还原剂,B错误;Na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C错误;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D正确。
3. 汽车安全气囊是在发生撞车时,能自动膨胀保护乘员的装置,碰撞时发生的反应为10NaN3+2KNO3 ===K2O+5Na2O+16N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变价元素只有N
B. 该反应中KNO3被氧化
C. 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5
D. 该反应中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解析】在该反应中,NaN3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升高为0,被氧化,NaN3作还原剂,K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为0,被还原,KNO3作氧化剂,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5∶1,B错误。
4. 已知反应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②:6FeCl2+3Br2===4FeCl3+2FeBr3,反应③:Cl2+2KBr===Br2+2KCl。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反应①中,MnCl2是还原产物
B.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Br2
C. 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2FeCl2+Cl2===2FeCl3
D. 将少量KMnO4溶液加入HBr和HCl的混合溶液中,HBr先被氧化
【解析】反应①中,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7下降至+2,故MnCl2是还原产物,A正确;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反应①可得氧化性:KMnO4>Cl2,反应②中氧化性:Br2>FeCl3(Fe3+),反应③中氧化性:Cl2>Br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Br2>FeCl3,B错误;由氧化性:Cl2>FeCl3,则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C正确;由反应③可知还原性:Br->Cl-,故将少量KMnO4溶液加入HBr和HCl的混合溶液中,HBr先被氧化,D正确。
配套新练案
1. (2024·珠海)在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中,还原产物是(D)
A. C B. H2SO4
C. CO2 D. SO2
【解析】在该反应中,浓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得到还原产物SO2,D正确。
2.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4NH3+5O24NO+6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NH3作氧化剂
B. O2发生氧化反应
C. 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 NH3中N元素被氧化
【解析】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NH3作还原剂,A错误,D正确;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O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反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错误。
3. 在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A)
A. 2F2+2H2O===4HF+O2
B. 2Na+2H2O===2NaOH+H2↑
C. Cl2+H2O===HCl+HClO
D. CO2+H2O===H2CO3
【解析】F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2O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O作还原剂,A正确;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2O作氧化剂,B错误;只有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C错误;在该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D错误。
4. (2024·三明)下列物质不属于常见的氧化剂的是(B)
A. O2 B. KI
C. KClO3 D. HClO
【解析】KI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处于碘元素的最低价态,故具有还原性,B符合题意。
5. 下列对于反应Cl2+H2O??HCl+HClO(已知HCl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每反应1分子的Cl2,转移2个电子
B. 水作还原剂
C. 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HClO为还原产物
【解析】该反应中,各有一半的氯元素化合价分别从0变为-1和+1,故反应中,每消耗1分子的Cl2,转移1个电子,A错误;水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则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B错误;该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HClO为氧化产物,D错误。
6. (2024·广州)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B)
A. CuO→Cu B. Fe2+→Fe3+
C. H2O2→O2 D. CaCO3→CO2
【解析】CuO→Cu,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A错误;Fe2+→Fe3+,Fe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3,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B正确;H2O2→O2,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O2和H2O,不需要加入氧化剂就可实现,C错误;CaCO3→CO2,CaCO3高温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CaO和CO2,未发生元素化合价变化,故不需要加入氧化剂,D错误。
7. 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的作用是(C)
A. 只作氧化剂
B. 只作还原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氧化产物
【解析】在该反应中,NO2中的部分氮元素的化合价从+4上升到+5,部分氮元素的化合价从+4下降至+2,故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正确。
8.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B. 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 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 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解析】在该反应过程中,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从-1升高为0,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从+1降低为0,则该反应属于H元素的归中反应。B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未被氧化,A错误;NaBH4作还原剂,H2O作氧化剂,B正确;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正确;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质量之比为4∶4=1∶1,D正确。
9. (2024·惠州)已知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Br2===2Fe3++2Br-,2Br-+Cl2===Br2+2Cl-,2Fe3++2I-===2Fe2++I2。下列关于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B)
A. I->Br->Fe2+>Cl-
B. I->Fe2+>Br->Cl-
C. Cl->Br->Fe2+>I-
D. Fe2+>I->Br->Cl-
【解析】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还原性:Fe2+>Br-,Br->Cl-,I->Fe2+,故还原性:I->Fe2+>Br->Cl-,B正确。
10. 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还原能力的强弱顺序为H2O2<Fe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B)
A. 2Fe3++SO2+2H2O===2Fe2++SO+4H+
B. H2O2+H2SO4===SO2↑+O2↑+2H2O
C. I2+SO2+2H2O===H2SO4+2HI
D. 2Fe3++2I-===2Fe2++I2
【解析】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故还原性:SO2>Fe2+,与已知条件一致,故该反应能发生,A不符合题意;还原性:H2O2>SO2,与已知条件矛盾,故该反应不能发生,B符合题意;还原性:SO2>I-,与已知条件一致,故该反应能发生,C不符合题意;还原性:I->Fe2+,与已知条件一致,故该反应能发生,D不符合题意。
11. (2024·广州)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Cr2O3固体
A. Cr2O3是碱性氧化物
B. 反应②应在高温下进行
C. 反应③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3H2O2+2OH-===2CrO+4H2O
【解析】由流程可知,Cr2O3能与KOH反应生成KCrO2和水,故Cr2O3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H2O2受热易分解,故反应②的温度不宜太高,B错误;反应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反应③是非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12. (2024·广州)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具有与食盐相似的外观和咸味,它能将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3,失去携氧能力,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由于NaNO2有毒,所以含该物质的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 NaNO2也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但由于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食品中用量和残留量均有严格规定。可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NaNO2样品纯度,反应原理如下:
NO+MnO―→NO+Mn2++H2O(未配平),请配平并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NO+2MnO+6H+===5NO+2Mn2++3H2O。
(2) 从物质分类来看,NaNO2是be(填字母)。
a. 酸 b. 正盐 c. 酸式盐 d. 碱 e. 电解质 f. 非电解质
(3) 下列关于中毒与解毒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CD(填字母)。
A. 中毒时亚硝酸盐被氧化
B. 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显氧化性
C. 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D. 解毒剂美蓝应该具有还原性
(4) 误食NaNO2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下列反应中H2O2表现出的性质与该过程中NaNO2表现出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是C(填字母)
A. 2H2O22H2O+O2↑
B. H2O2+Cl2===2HCl+O2↑
C. H2O2+H2SO4+2KI===2H2O+I2+K2SO4
D. 5H2O2+2KMnO4+6HCl===2MnCl2+2KCl+5O2↑+8H2O
(5) 已知亚硝酸钠可以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解析】(2) 从物质分类来看,NaNO2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正盐,NaNO2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电解质。(3) 中毒时,亚硝酸盐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3,则Fe2+作还原剂,被氧化,亚硝酸盐作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A错误;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表现出还原性,B错误;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变为+2,故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C正确;解毒剂美蓝将Fe元素的化合价由+3变为+2,故解毒剂美蓝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D正确。课时6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认识并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2. 能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非金属单质只具有氧化性( )
(2) 元素的价态越高,物质的氧化性越强( )
(3) 得电子越难的元素,失电子越容易( )
(4) 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 )
(5) 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越多,该金属的还原性越强( )
(6) 元素处于最低价,仅有还原性,但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 )
氧化剂和还原剂
1. 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名称 概念 备注
氧化剂 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都是反应物
还原剂 在反应中________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氧化产物 失电子________后的生成物 都是生成物
还原产物 得电子________后的生成物
2. 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3.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 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的预测
(2) 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的预测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 守恒规律
(1) 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2) 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2. 强弱规律
(1) 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
(2) 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还原性强的先________。已知还原性:I->Br-,则Cl2通入含有Br-、I-溶液中,Cl2先与________反应。
(3) 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氧化性强的先________。已知氧化性:Cu2+>Fe2+,则向含有Fe2+、Cu2+溶液中加入锌粉,锌粉先与________反应。
3. 价态规律
(1)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必定有升有降。
(2)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向中间靠拢,不出现交叉”,如:
(3) 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只能降价,不能升价;如H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只体现氧化性,一般被还原生成O2。
同理,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时,只能升价,不能降价;如H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只体现还原性,一般被氧化生成。
(4) 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即同一元素的化合价有升有降。如Cl2与H2O的反应:
+H2O??+
归中反应:当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高一低时,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中间价态。如H2S气体与SO2气体的反应:
2H2+O2===3+2H2O
4. 常见中间价态物质及产物预测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相对强弱判断的一般方法
1. 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2. 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如:
(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结论]氧化性:____________。
(2) Na、Mg、Al单质与H2O反应情况如下: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加热才反应,Al加热条件下也难反应。
[结论]还原性:____________。
3. 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同一物质被不同氧化剂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判断还原剂的还原性的原理类似。例如:
4. 根据强弱规律判断
如: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A2++B===B2++A;
②A2++C===C2++A;
③B2++C===C2++B;
④C2++D===D2++C。
[结论]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1 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下列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Fe3+→Fe2+
B. Cl2→Cl-+ClO-
C. I-→I2
D. MnO→MnO2
类型2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2024·东莞)下列微粒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①Al3+ ②Cl- ③N2 ④S2- ⑤Cu
⑥H2O2 ⑦Fe2+ ⑧MnO
A. ①④⑤⑦ B. ③⑥⑦⑧
C. ④⑤⑥⑧ D. ①②③⑥
已知反应①:Co2O3+6HCl===2CoCl2+Cl2↑+3H2O,反应②:2FeCl3+2HI===2FeCl2+2HCl+I2,反应③:Cl2+2FeCl2===2FeCl3,则下列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HI>FeCl2>HCl>CoCl2
B. HI>HCl>FeCl2>CoCl2
C. FeCl2>CoCl2>HI>HCl
D. HCl>CoCl2>HI>FeCl2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而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Cl2+FeI2===FeCl2+I2
B. 3Cl2+6FeI2===2FeCl3+4FeI3
C. Co2O3+6HCl===2CoCl2+Cl2↑+3H2O
D. 2Fe3++2I-===2Fe2++I2
类型3 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
Ⅰ. 分析下列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1) 2NaOH+Cl2===NaCl+NaClO+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KClO32KCl+3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分析下列反应中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的情况,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3) Na2O2+SO2===Na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NH4NO34N2↑+2HNO3+9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24·东莞)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2FeSO4SO2↑+Fe2O3+SO3↑中,SO3是氧化产物
B.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则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 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
D. 反应Cr2O+H2O===2CrO+2H+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 下列变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H2O2→O2 B. Na2SO3→SO2
C. Na→Na2O D. FeCl3→FeCl2
3. 汽车安全气囊是在发生撞车时,能自动膨胀保护乘员的装置,碰撞时发生的反应为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变价元素只有N
B. 该反应中KNO3被氧化
C. 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5
D. 该反应中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4. 已知反应①: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②:6FeCl2+3Br2===4FeCl3+2FeBr3,反应③:Cl2+2KBr===Br2+2KCl。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中,MnCl2是还原产物
B.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Br2
C. 溶液中可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
D. 将少量KMnO4溶液加入HBr和HCl的混合溶液中,HBr先被氧化
配套热练
课时6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 (2024·珠海)在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中,还原产物是( )
A. C B. H2SO4
C. CO2 D. SO2
2.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4NH3+5O24NO+6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NH3作氧化剂
B. O2发生氧化反应
C. 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 NH3中N元素被氧化
3. 在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 )
A. 2F2+2H2O===4HF+O2
B. 2Na+2H2O===2NaOH+H2↑
C. Cl2+H2O===HCl+HClO
D. CO2+H2O===H2CO3
4. (2024·三明)下列物质不属于常见的氧化剂的是( )
A. O2 B. KI
C. KClO3 D. HClO
5. 下列对于反应Cl2+H2O??HCl+HClO(已知HClO中的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反应1分子的Cl2,转移2个电子
B. 水作还原剂
C. 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HClO为还原产物
6. (2024·广州)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CuO→Cu B. Fe2+→Fe3+
C. H2O2→O2 D. CaCO3→CO2
7. 在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的作用是( )
A. 只作氧化剂
B. 只作还原剂
C.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 氧化产物
8.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NaBH4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BH4+2H2O===NaBO2+4H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B. 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 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 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9. (2024·惠州)已知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Br2===2Fe3++2Br-,2Br-+Cl2===Br2+2Cl-,2Fe3++2I-===2Fe2++I2。下列关于物质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I->Br->Fe2+>Cl-
B. I->Fe2+>Br->Cl-
C. Cl->Br->Fe2+>I-
D. Fe2+>I->Br->Cl-
10. 已知I-、Fe2+、SO2和H2O2均有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还原能力的强弱顺序为H2O2<Fe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3++SO2+2H2O===2Fe2++SO+4H+
B. H2O2+H2SO4===SO2↑+O2↑+2H2O
C. I2+SO2+2H2O===H2SO4+2HI
D. 2Fe3++2I-===2Fe2++I2
11. (2024·广州)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r2O3固体
A. Cr2O3是碱性氧化物
B. 反应②应在高温下进行
C. 反应③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3H2O2+2OH-===2CrO+4H2O
12. (2024·广州)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盐,具有与食盐相似的外观和咸味,它能将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3,失去携氧能力,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由于NaNO2有毒,所以含该物质的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 NaNO2也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但由于亚硝酸钠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食品中用量和残留量均有严格规定。可用酸性KMnO4溶液测定NaNO2样品纯度,反应原理如下:
NO+MnO―→NO+Mn2++H2O(未配平),请配平并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物质分类来看,NaNO2是________(填字母)。
a. 酸 b. 正盐
c. 酸式盐 d. 碱
e. 电解质 f. 非电解质
(3) 下列关于中毒与解毒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中毒时亚硝酸盐被氧化
B. 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显氧化性
C. 解毒时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
D. 解毒剂美蓝应该具有还原性
(4) 误食NaNO2会导致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下列反应中H2O2表现出的性质与该过程中NaNO2表现出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2H2O22H2O+O2↑
B. H2O2+Cl2===2HCl+O2↑
C. H2O2+H2SO4+2KI===2H2O+I2+K2SO4
D. 5H2O2+2KMnO4+6HCl===2MnCl2+2KCl+5O2↑+8H2O
(5) 已知亚硝酸钠可以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