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微主题2 氧化还原反应
1. 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C
D
3. 酸性KMnO4溶液可与NaNO2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KMnO4+5NaNO2+3H2SO4===2MnSO4+5NaNO3+K2SO4+3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KMnO4是还原剂
B. NaNO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 氮元素被氧化
D. KMnO4发生氧化反应
C
4. (2024·广州)已知下列反应:①Fe+CuCl2===FeCl2+Cu;②2FeCl3+Cu=== 2FeCl2+CuCl2。则Cu2+、Fe2+、Fe3+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Fe3+>Cu2+>Fe2+
B. Fe3+>Fe2+>Cu2+
C. Fe2+>Cu2+>Fe3+
D. Cu2+>Fe2+>Fe3+
【解析】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故在反应①中,氧化性:Cu2+>Fe2+;在反应②中,氧化性:Fe3+>Cu2+,则氧化性:Fe3+>Cu2+>Fe2+,A正确。
A
A. 该环的颜色为蓝色
B. 乙酸的作用是提供H+
C. KIO3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 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1∶5
D
D
7. Cl2与NH3可发生反应:3Cl2+8NH3===6NH4Cl+N2,生成的氯化铵呈白烟状,此反应常用于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4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该反应中,Cl2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C. 若有213 g Cl2完全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有136 g
D. 若生成1个N2分子,反应中转移6e-
【解析】在该反应中,氯气中的氯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发生还原反应,NH4Cl是还原产物,A错误;在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3∶2,则质量比为213 g∶34 g=213∶34,若有213 g Cl2完全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的质量为34 g,C错误;在该反应中,每生成一个N2分子,反应中转移6个电子,D正确。
D
8. (2024·广州)已知反应:①Cl2+2KBr===Br2+2KCl;②KClO3+6HCl=== 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B. 反应③中氯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 反应②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5∶1
D. 氧化性:KBrO3>KClO3>Cl2>Br2
B
【解析】单质Cl2和化合物KBr生成单质Br2和化合物KCl,故反应①是置换反应,A正确;在反应③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故氯气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在反应②中,KClO3作氧化剂,HCl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5∶1,C正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在反应①中,氧化性:Cl2>Br2;在反应②中,氧化性:KClO3>Cl2;在反应③中,氧化性:KBrO3>KClO3,则氧化性:KBrO3>KClO3>Cl2>Br2,D正确。
9. KMnO4是实验室常见的氧化剂,实验室用MnO2等作原料制取少量KMnO4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B
10. 钒(V)能形成多种不同颜色的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注:图中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11. 金属铈(Ce)是稀土元素之一,铈的化合物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H2O2作氧化剂
B. 氧化性:O2>CeO2
C.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2Ce3++H2O2+6OH-===2CeO2↓+4H2O
D. 反应②中,每有1个H2O2分子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①中H2O2作还原剂,被氧化为O2,CeO2作氧化剂,被还原为Ce3+,则氧化性:CeO2>O2,A、B错误;在反应②中,每有1个H2O2分子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D错误。
C
12. (2024·广州)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化学实验中,如使其步骤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骤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以不再排放有害物质。
需要加入氧化剂的反应是_________ (填编号,下同)。
(2) 已知Na2Cr2O7在常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请配平以下反应:
___Na2Cr2O7+______HCl(浓)===___NaCl+___CrCl3+___Cl2↑+___H2O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生成35.5 g Cl2时,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为_________g;浓盐酸体现出_______________性。
④⑥
1
14
2
2
3
7
Na2Cr2O7
Cl2
36.5
还原性和酸性
(3) NaH可在野外作生氢剂,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
(4) 有下列6种物质:K2SO4、K2SO3、I2、H2SO4、KIO3、H2O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已知在反应中K2SO3失去电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4) 反应中K2SO3失去电子,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KIO3得到电子生成碘单质,由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
1∶1
5K2SO3+2KIO3+H2SO4===I2+6K2SO4+H2O
13. 某同学欲探究H2O2的氧化和还原性:
查阅资料: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制备H2O2:将Na2O2溶于冰水中,产生少量气泡,得溶液A。将溶液A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溶液B。
检验H2O2:向溶液A、B中分别滴加适量KMnO4溶液。
Ⅰ. B中产生气泡,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
(1)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Ⅱ. A中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有棕褐色固体生成,产生大量气泡。推测固体可能含MnO2,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猜想:
5H2O2+6H++2MnO===2Mn2++5O2↑+8H2O
(2) 猜想1:KMnO4有氧化性,能被还原为MnO2;
猜想2:Mn2+有_________,能与H2O2发生反应生成MnO2;
猜想3:……
(3) 探究猜想2的合理性,并分析Ⅰ中没有产生棕褐色固体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序号 实验 试剂 现象
ⅰ a 生成棕褐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
ⅱ b 有少量气泡
ⅲ H2O2溶液 有少量气泡
还原性
ⅲ是ⅱ和ⅰ的对照实验。
①X是_______________。
②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ⅰ中棕褐色固体,实验证明是MnO2。
综上所述,H2O2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与反应的对象和溶液的酸、碱性存在关系。
【解析】(2) 猜想2中Mn2+转化为MnO2,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体现Mn2+的还原性。(3) ①探究猜想2的合理性,即探究的是Mn2+的性质,需要加入MnSO4溶液,即溶液X为MnSO4溶液。②根据信息可知溶液A为碱性环境,有棕褐色固体生成,且ⅲ是ⅰ的对照实验,可知试剂a为H2O2和NaOH溶液,溶液B为酸性环境,产生气泡,无沉淀生成,且ⅲ是ⅱ的对照实验,可知试剂b为H2O2和H2SO4溶液。
MnSO4溶液
H2O2和NaOH溶液
H2O2和H2SO4溶液
谢谢观赏微主题2 氧化还原反应
1. 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C)
A. H+→H2 B. Fe3+→Fe2+
C. H2S→SO2 D. CO→CO2
【解析】H+→H2,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下降到0,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A错误;Fe3+→Fe2+,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下降到+2,化合价降低,需加入还原剂,B错误;H2S→SO2,硫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4,需加入氧化剂,C正确;CO→CO2,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2.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作处理剂,反应为6Fe2++Cr2O+14H+===6Fe3++2Cr3++7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FeSO4·7H2O作氧化剂
B. Cr3+是氧化产物
C. Fe2+被还原为Fe3+
D. 反应中,每消耗一个Cr2O转移的电子数为6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Fe2+作还原剂,Fe3+是氧化产物;铬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r2O作氧化剂,Cr3+是还原产物,A、B、C错误;在反应中,每消耗1个Cr2O,反应转移6个电子,D正确。
3. 酸性KMnO4溶液可与NaNO2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KMnO4+5NaNO2+3H2SO4===2MnSO4+5NaNO3+K2SO4+3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KMnO4是还原剂
B. NaNO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 氮元素被氧化
D. KMnO4发生氧化反应
4. (2024·广州)已知下列反应:①Fe+CuCl2===FeCl2+Cu;②2FeCl3+Cu===2FeCl2+CuCl2。则Cu2+、Fe2+、Fe3+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A)
A. Fe3+>Cu2+>Fe2+
B. Fe3+>Fe2+>Cu2+
C. Fe2+>Cu2+>Fe3+
D. Cu2+>Fe2+>Fe3+
【解析】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故在反应①中,氧化性:Cu2+>Fe2+;在反应②中,氧化性:Fe3+>Cu2+,则氧化性:Fe3+>Cu2+>Fe2+,A正确。
5. “天宫课堂”中,太空教师王亚平利用化学变化“变”出了奥运五环,其中一个环是由乙酸、KI、KIO3与淀粉溶液混合反应后变成的,涉及生成I2的反应为CH3COOH+I-+IO―→CH3COO-+I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该环的颜色为蓝色
B. 乙酸的作用是提供H+
C. KIO3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 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1∶5
【解析】该反应过程中有碘单质生成,淀粉溶液遇I2显蓝,A正确;KI、KIO3发生归中反应生成I2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故乙酸的作用是提供H+,B正确;在反应中,KIO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从+5下降到0,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C正确;配平该化学方程式为6CH3COOH+5I-+IO===6CH3COO-+3I2+3H2O,则I-作还原剂,IO作氧化剂,则N(还原剂)∶N(氧化剂)=5∶1,则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5∶1,D错误。
6. 当溶液中X2O与MnO个数之比为5∶2时,溶液中X2O中X元素恰好被氧化为较低价态,同时生成Mn2+。则反应后X 元素的化合价为(D)
A. +1 B. +2
C. +3 D. +4
【解析】X2O中X元素恰好被氧化,则MnO是氧化剂,Mn2+是还原产物,X2O是还原剂,设反应后X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5×2×(x-3)=2×1×5,解得x=+4,即反应后X元素的化合价为+4,D正确。
7. Cl2与NH3可发生反应:3Cl2+8NH3===6NH4Cl+N2,生成的氯化铵呈白烟状,此反应常用于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NH4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该反应中,Cl2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C. 若有213 g Cl2完全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有136 g
D. 若生成1个N2分子,反应中转移6e-
【解析】在该反应中,氯气中的氯元素化合价由0降低为-1,发生还原反应,NH4Cl是还原产物,A错误;在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3∶2,则质量比为213 g∶34 g=213∶34,若有213 g Cl2完全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的质量为34 g,C错误;在该反应中,每生成一个N2分子,反应中转移6个电子,D正确。
8. (2024·广州)已知反应:①Cl2+2KBr===Br2+2KCl;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B. 反应③中氯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 反应②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5∶1
D. 氧化性:KBrO3>KClO3>Cl2>Br2
【解析】单质Cl2和化合物KBr生成单质Br2和化合物KCl,故反应①是置换反应,A正确;在反应③中,氯元素化合价升高,故氯气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在反应②中,KClO3作氧化剂,HCl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5∶1,C正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在反应①中,氧化性:Cl2>Br2;在反应②中,氧化性:KClO3>Cl2;在反应③中,氧化性:KBrO3>KClO3,则氧化性:KBrO3>KClO3>Cl2>Br2,D正确。
9. KMnO4是实验室常见的氧化剂,实验室用MnO2等作原料制取少量KMnO4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熔融”过程中,KClO3是氧化剂,MnO2是还原剂
B. “溶解”后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K+、Cl-、MnO
C. “K2MnO4歧化”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为了得到更多的晶体,结晶时应将洗涤液也倒入蒸发皿中
【解析】“熔融”过程中,MnO2转化为K2MnO4,该过程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上升,MnO2作还原剂,则KClO3作氧化剂,A正确;MnO2被氧化为K2MnO4,则“溶解”后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K+、Cl-、MnO,B错误;K2MnO4歧化反应生成MnO2和KMnO4,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1∶2,C正确;为了得到更多的晶体,洗涤液可以再利用,则结晶时应将洗涤液也倒入蒸发皿中,D正确。
10. 钒(V)能形成多种不同颜色的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注:图中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图中转化关系只有部分存在电子转移
B. 由图中转化可知,I-比Zn还原性强
C. 可加入氧化剂实现VO溶液由黄色转化为蓝色
D. 钒(V)的化合价有+2、+3、+4、+5等
【解析】在图示中的转化,钒(V)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故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都存在电子转移,A错误;I-可以使V元素的化合价从+5降低为+3,金属锌可以使V元素的化合价从+5降低为+2,即还原性:I-11. 金属铈(Ce)是稀土元素之一,铈的化合物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反应①中H2O2作氧化剂
B. 氧化性:O2>CeO2
C.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2Ce3++H2O2+6OH-===2CeO2↓+4H2O
D. 反应②中,每有1个H2O2分子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①中H2O2作还原剂,被氧化为O2,CeO2作氧化剂,被还原为Ce3+,则氧化性:CeO2>O2,A、B错误;在反应②中,每有1个H2O2分子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D错误。
12. (2024·广州)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化学实验中,如使其步骤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骤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以不再排放有害物质。
需要加入氧化剂的反应是④⑥(填编号,下同)。
(2) 已知Na2Cr2O7在常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请配平以下反应:
1Na2Cr2O7+14HCl(浓)===2NaCl+2CrCl3+3Cl2↑+7H2O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a2Cr2O7,氧化产物是Cl2;生成35.5 g Cl2时,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为36.5g;浓盐酸体现出还原性和酸性性。
(3) NaH可在野外作生氢剂,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
(4) 有下列6种物质:K2SO4、K2SO3、I2、H2SO4、KIO3、H2O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已知在反应中K2SO3失去电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2SO3+2KIO3+H2SO4===I2+6K2SO4+H2O。
【解析】(4) 反应中K2SO3失去电子,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KIO3得到电子生成碘单质,由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
13. 某同学欲探究H2O2的氧化和还原性:
查阅资料: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制备H2O2:将Na2O2溶于冰水中,产生少量气泡,得溶液A。将溶液A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溶液B。
检验H2O2:向溶液A、B中分别滴加适量KMnO4溶液。
Ⅰ. B中产生气泡,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
(1)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H2O2+6H++2MnO===2Mn2++5O2↑+8H2O。
Ⅱ. A中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有棕褐色固体生成,产生大量气泡。推测固体可能含MnO2,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猜想:
(2) 猜想1:KMnO4有氧化性,能被还原为MnO2;
猜想2:Mn2+有还原性,能与H2O2发生反应生成MnO2;
猜想3:……
(3) 探究猜想2的合理性,并分析Ⅰ中没有产生棕褐色固体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序号 实验 试剂 现象
ⅰ a 生成棕褐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
ⅱ b 有少量气泡
ⅲ H2O2溶液 有少量气泡
ⅲ是ⅱ和ⅰ的对照实验。
①X是MnSO4溶液。
②a是H2O2和NaOH溶液、b是H2O2和H2SO4溶液。
③取ⅰ中棕褐色固体,实验证明是MnO2。
综上所述,H2O2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与反应的对象和溶液的酸、碱性存在关系。
【解析】(2) 猜想2中Mn2+转化为MnO2,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体现Mn2+的还原性。(3) ①探究猜想2的合理性,即探究的是Mn2+的性质,需要加入MnSO4溶液,即溶液X为MnSO4溶液。②根据信息可知溶液A为碱性环境,有棕褐色固体生成,且ⅲ是ⅰ的对照实验,可知试剂a为H2O2和NaOH溶液,溶液B为酸性环境,产生气泡,无沉淀生成,且ⅲ是ⅱ的对照实验,可知试剂b为H2O2和H2SO4溶液。微主题2 氧化还原反应
1. 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H+→H2 B. Fe3+→Fe2+
C. H2S→SO2 D. CO→CO2
2.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作处理剂,反应为6Fe2++Cr2O+14H+===6Fe3++2Cr3++7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eSO4·7H2O作氧化剂
B. Cr3+是氧化产物
C. Fe2+被还原为Fe3+
D. 反应中,每消耗一个Cr2O转移的电子数为6
3. 酸性KMnO4溶液可与NaNO2溶液发生如下反应:2KMnO4+5NaNO2+3H2SO4===2MnSO4+5NaNO3+K2SO4+3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KMnO4是还原剂
B. NaNO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C. 氮元素被氧化
D. KMnO4发生氧化反应
4. (2024·广州)已知下列反应:①Fe+CuCl2===FeCl2+Cu;②2FeCl3+Cu===2FeCl2+CuCl2。则Cu2+、Fe2+、Fe3+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Fe3+>Cu2+>Fe2+ B. Fe3+>Fe2+>Cu2+
C. Fe2+>Cu2+>Fe3+ D. Cu2+>Fe2+>Fe3+
5. “天宫课堂”中,太空教师王亚平利用化学变化“变”出了奥运五环,其中一个环是由乙酸、KI、KIO3与淀粉溶液混合反应后变成的,涉及生成I2的反应为CH3COOH+I-+IO―→CH3COO-+I2+H2O(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环的颜色为蓝色
B. 乙酸的作用是提供H+
C. KIO3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 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1∶5
6. 当溶液中X2O与MnO个数之比为5∶2时,溶液中X2O中X元素恰好被氧化为较低价态,同时生成Mn2+。则反应后X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7. Cl2与NH3可发生反应:3Cl2+8NH3===6NH4Cl+N2,生成的氯化铵呈白烟状,此反应常用于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4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该反应中,Cl2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C. 若有213 g Cl2完全参加反应,被氧化的NH3有136 g
D. 若生成1个N2分子,反应中转移6e-
8. (2024·广州)已知反应:①Cl2+2KBr===Br2+2KCl;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B. 反应③中氯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 反应②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5∶1
D. 氧化性:KBrO3>KClO3>Cl2>Br2
9. KMnO4是实验室常见的氧化剂,实验室用MnO2等作原料制取少量KMnO4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熔融”过程中,KClO3是氧化剂,MnO2是还原剂
B. “溶解”后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K+、Cl-、MnO
C. “K2MnO4歧化”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为了得到更多的晶体,结晶时应将洗涤液也倒入蒸发皿中
10. 钒(V)能形成多种不同颜色的离子,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注:图中所加试剂均足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转化关系只有部分存在电子转移
B. 由图中转化可知,I-比Zn还原性强
C. 可加入氧化剂实现VO溶液由黄色转化为蓝色
D. 钒(V)的化合价有+2、+3、+4、+5等
11. 金属铈(Ce)是稀土元素之一,铈的化合物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H2O2作氧化剂
B. 氧化性:O2>CeO2
C.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2Ce3++H2O2+6OH-===2CeO2↓+4H2O
D. 反应②中,每有1个H2O2分子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
12. (2024·广州)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化学实验中,如使其步骤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骤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以不再排放有害物质。
需要加入氧化剂的反应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
(2) 已知Na2Cr2O7在常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请配平以下反应:
____Na2Cr2O7+____HCl(浓)===____NaCl+____CrCl3+____Cl2↑+____H2O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生成35.5 g Cl2时,被氧化的还原剂的质量为______g;浓盐酸体现出______性。
(3) NaH可在野外作生氢剂,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4) 有下列6种物质:K2SO4、K2SO3、I2、H2SO4、KIO3、H2O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已知在反应中K2SO3失去电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某同学欲探究H2O2的氧化和还原性:
查阅资料: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
制备H2O2:将Na2O2溶于冰水中,产生少量气泡,得溶液A。将溶液A分为两份,向其中一份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溶液B。
检验H2O2:向溶液A、B中分别滴加适量KMnO4溶液。
Ⅰ. B中产生气泡,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
(1)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A中滴入的溶液紫色褪去,有棕褐色固体生成,产生大量气泡。推测固体可能含MnO2,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猜想:
(2) 猜想1:KMnO4有氧化性,能被还原为MnO2;
猜想2:Mn2+有________,能与H2O2发生反应生成MnO2;
猜想3:……
(3) 探究猜想2的合理性,并分析Ⅰ中没有产生棕褐色固体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序号 实验 试剂 现象
ⅰ a 生成棕褐色固体,产生大量气泡
ⅱ b 有少量气泡
ⅲ H2O2溶液 有少量气泡
ⅲ是ⅱ和ⅰ的对照实验。
①X是________。
②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③取ⅰ中棕褐色固体,实验证明是MnO2。
综上所述,H2O2体现氧化性还是还原性与反应的对象和溶液的酸、碱性存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