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一章
检测卷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液氯、干冰
B.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石墨、C60
C. 电解质:盐酸、小苏打
D. 碱:纯碱、一水合氨
【解析】液氯是单质,A错误;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纯碱是Na2CO3,属于盐,D错误。
B
2. 下列对物质进行的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C. CuSO4·5H2O属于电解质
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C
3.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下列关于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10-7 m
B. 光是一种胶体
C. 雾是一种胶体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光不属于胶体,B错误。
B
4.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
B. 用过滤的方法可将Fe(OH)3胶体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来
C.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D. 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得到Fe(OH)3胶体
【解析】胶体微粒也能透过滤纸,故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可将Fe(OH)3胶体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来,B错误。
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Cl的水溶液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
B.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SO2是电解质
C. 铜丝能导电,铜是电解质
D. 固体BaSO4不能导电,BaSO4不是电解质
【解析】SO2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铜是金属单质,故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BaSO4属于盐,是电解质,D错误。
A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AgCl不是电解质
B. 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故CO2是电解质
C. 固态NaCl不导电,熔融NaCl能导电,故NaCl是电解质
D. 金属能导电,故金属是电解质
【解析】熔融AgCl能导电,属于电解质,A错误;CO2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金属是单质,不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C
7. 图a~c分别为NaCl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微观示意图(X表示与电源正极相连,Y表示与电源负极相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NaCl固体不导电,是因为NaCl中不存在Na+、Cl-
B. 图a、b比较,说明熔融NaCl是电解质,干燥NaCl固体不是电解质
C. 图c中Na+、Cl-被水分子包围,说明通电时NaCl才发生电离
D. 图示中的“●”代表的是Cl-
D
图a
图b
图c
【解析】由图a可知,NaCl固体不能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不存在Na+和Cl-,A错误;NaCl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可以导电,说明NaCl是电解质,B错误;图c表示在水的作用下NaCl电离出Na+和Cl-,不需要通电,C错误;Cl-的半径大于Na+的半径,因此图示中“●”代表的是Cl-,D正确。
8.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
B. 爆炸时吸收热量
C. 反应中S作还原剂
D. 反应为置换反应
【解析】黑火药中含有硫、碳两种单质,A正确;爆炸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反应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S作氧化剂,C错误;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3种,则不属于置换反应,D错误。
A
A. NH3作氧化剂
B. CO是酸性氧化物
C. CH4属于非电解质
D.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H3作还原剂,A错误;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CH4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正确;在该反应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C
10.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比醋酸溶液强
B. 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C. BaSO4、AgCl均不溶于水,所以BaSO4、AgCl不是电解质
D
12. 利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D
选项 A B C D
试剂a CuSO4 (NH4)2CO3 H2SO4 HCl
试剂b Ba(OH)2 Ca(OH)2 Ba(OH)2 NaCl
【解析】向Ba(OH)2溶液中滴入CuSO4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u(OH)2和BaSO4沉淀,溶液导电性减弱,CuSO4过量后导电性增强,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A不符合题意;向Ca(OH)2溶液中滴加(NH4)2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H3·H2O,NH3·H2O属于弱电解质,导电性减弱,灯泡变暗,(NH4)2CO3过量后导电性增强,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B不符合题意;向Ba(OH)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灯泡变暗,硫酸过量后导电性增强,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C不符合题意;向NaCl溶液中滴加盐酸,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且二者溶质均属于强电解质,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D符合题意。
13. 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B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解析】Na2O2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A错误;石灰乳中的Ca(OH)2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C错误;Ba(OH)2和H2SO4反应的OH-和H+及生成的H2O的化学计量数都应为2,D错误。
B
15. 河虾中含有As(Ⅴ)的物质,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二者同食时会生成含As(Ⅲ)有毒的化合物,故二者不能同时食用。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 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 含As(Ⅴ)的物质作氧化剂
D. 含As(Ⅲ)的化合物是氧化产物
【解析】在该过程中,维生素C使含有As(Ⅴ)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含As(Ⅲ)有毒的化合物,则维生素C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A、B正确;含As(Ⅴ)的物质作氧化剂,生成含As(Ⅲ)的化合物是还原产物,C正确,D错误。
D
C
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 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Ⅰ. 现有以下物质:①熔融NaCl ②Cu
③K2CO3 ④食盐水 ⑤C2H5OH ⑥CO2
⑦稀硫酸 ⑧氧化钠 ⑨CaCO3 ⑩液态HCl。
(1) 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2) 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如果把KNO3、NaCl、Na2CO3、Na2SO4归为一类,那么它们属于___类;如果KNO3不与NaCl、Na2CO3与Na2SO4分为一类,其分类标准是_____________。
④⑦
①③⑧⑨⑩
①②④⑦
⑤⑥
盐
是否是钠盐
(3) 请用交叉分类法对Na2CO3进行分类,在图中方框内写出其所属类别。
Ⅱ. 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4)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___(填字母)。请图2的方框中画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图1 图2
C
(5) 小明同学认为所有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你认为小明同学的观点对吗?______(填“对”或“不对”),如果你认为不对,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认为对,请忽略此空格)。
不对
CH3COOH+OH-===CH3COO-+H2O(或其他合理答案)
18. 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盐酸 ②硫酸铜固体 ③SO2 ④熔融NaCl ⑤CaO固体 ⑥Al(OH)3 ⑦硫酸 ⑧Fe2O3 ⑨蔗糖 ⑩Ba(OH)2溶液 Cu 石墨。
(1) 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一种与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名称或化学式)。
(3) 向⑩的溶液中滴加②的水溶液,写出该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服用适量的胃舒平(主要成分为⑥)能治疗胃酸汁多,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⑧
②④⑤⑥⑦⑧
金刚石(或C60,或其他合理答案)
Al(OH)3+3H+===Al3++3H2O
(5)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①若将FeCl3饱和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填字母)。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浓溶液 D. NaCl浓溶液
②写出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 向⑩的溶液中逐滴滴加⑦的水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为时间)是_____(填序号),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B
(胶体)+3HCl
A
【解析】(3) 向Ba(OH)2溶液中滴加CuSO4的水溶液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和BaSO4白色沉淀。(5) ①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形成Fe(OH)3胶体。
Ⅰ. 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Ⅱ. 取少许溶液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Ⅲ. 取步骤Ⅱ中滤液少许,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Mg2+、
NaHSO4
NaCl
(2) 写出实验Ⅱ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 某同学取原混合液少许,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Cl-。该同学的操作是否合理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认为不合理,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H-+Ba2+
H++OH-===H2O、Cl-+Ag+===
AgCl↓
不合理
20.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毒性较强,食品中添加亚硝酸钠必须严格控制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aNO2的性质。
(1) 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从化合价的角度可以推测NaN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2)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操作如表所示,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已知淀粉溶液遇I2变蓝)。
+3
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或结果 结论
1 取5 mL NaN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NaNO2具有_________
2 取2 mL 酸性KMn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NO2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NaNO2具有还原性
3 NaNO2固体与70%硫酸反应生成了NO和NO2两种气体 NaN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通过上述实验可知,NaNO2、KMnO4、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性
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KMnO4>NaNO2>I2
2NaNO2+H2SO4===Na2SO4+NO↑+NO2↑+H2O
【解析】(1) 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处于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3)取5 mL NaN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I-被氧化生成了碘单质,则说明NaNO2具有氧化性;取2 mL 酸性KMn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NO2溶液,根据结论中NaNO2具有还原性,KMnO4在过程中被还原成Mn2+,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①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实验1中的氧化性:NaNO2>I2;实验2中的氧化性:KMnO4>NaNO2,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MnO4>NaNO2>I2。②NaN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则NaNO2固体与70%硫酸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了NO和NO2两种气体。
谢谢观赏第一章检测卷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B)
A. 化合物:液氯、干冰
B.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石墨、C60
C. 电解质:盐酸、小苏打
D. 碱:纯碱、一水合氨
【解析】液氯是单质,A错误;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纯碱是Na2CO3,属于盐,D错误。
2. 下列对物质进行的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C. CuSO4·5H2O属于电解质
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解析】纯碱是Na2CO3,属于盐,A错误;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酸,如K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但属于盐,B错误;CuSO4·5H2O溶于水能电离出Cu2+和SO,属于电解质,C正确;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NH4Cl,D错误。
3.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下列关于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10-7 m
B. 光是一种胶体
C. 雾是一种胶体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解析】光不属于胶体,B错误。
4.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
B. 用过滤的方法可将Fe(OH)3胶体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来
C.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D. 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得到Fe(OH)3胶体
【解析】胶体微粒也能透过滤纸,故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可将Fe(OH)3胶体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来,B错误。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NaCl的水溶液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
B.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SO2是电解质
C. 铜丝能导电,铜是电解质
D. 固体BaSO4不能导电,BaSO4不是电解质
【解析】SO2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铜是金属单质,故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BaSO4属于盐,是电解质,D错误。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AgCl不是电解质
B. 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故CO2是电解质
C. 固态NaCl不导电,熔融NaCl能导电,故NaCl是电解质
D. 金属能导电,故金属是电解质
【解析】熔融AgCl能导电,属于电解质,A错误;CO2本身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金属是单质,不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7. 图a~c分别为NaCl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微观示意图(X表示与电源正极相连,Y表示与电源负极相连)。
图a 图b 图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图a中NaCl固体不导电,是因为NaCl中不存在Na+、Cl-
B. 图a、b比较,说明熔融NaCl是电解质,干燥NaCl固体不是电解质
C. 图c中Na+、Cl-被水分子包围,说明通电时NaCl才发生电离
D. 图示中的“●”代表的是Cl-
【解析】由图a可知,NaCl固体不能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不存在Na+和Cl-,A错误;NaCl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可以导电,说明NaCl是电解质,B错误;图c表示在水的作用下NaCl电离出Na+和Cl-,不需要通电,C错误;Cl-的半径大于Na+的半径,因此图示中“●”代表的是Cl-,D正确。
8.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
B. 爆炸时吸收热量
C. 反应中S作还原剂
D. 反应为置换反应
【解析】黑火药中含有硫、碳两种单质,A正确;爆炸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反应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S作氧化剂,C错误;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3种,则不属于置换反应,D错误。
9. 据报道,一种在催化剂(Pt/Al2O3)表面同时消除烟气中NH3和CO新方法的原理为2NH3+CON2+CH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NH3作氧化剂
B. CO是酸性氧化物
C. CH4属于非电解质
D.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H3作还原剂,A错误;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CH4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正确;在该反应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10.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D)
A. Na2CO3===2Na++CO
B. Na2SO4===2Na++SO
C. H2SO4===2H++SO
D. KClO3===K++Cl-+3O2-
【解析】KClO3只能电离为K+和ClO,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D错误。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比醋酸溶液强
B. 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C. BaSO4、AgCl均不溶于水,所以BaSO4、AgCl不是电解质
D. 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解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与强弱电解质无关,A错误;SO3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SO3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4是电解质,而SO3本身是非电解质,B错误;BaSO4、AgCl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且能导电,故BaSO4、AgCl是强电解质,C错误;碳酸氢根离子是弱酸根离子,不能拆开,故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D正确。
12. 利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D)
选项 A B C D
试剂a CuSO4 (NH4)2CO3 H2SO4 HCl
试剂b Ba(OH)2 Ca(OH)2 Ba(OH)2 NaCl
【解析】向Ba(OH)2溶液中滴入CuSO4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u(OH)2和BaSO4沉淀,溶液导电性减弱,CuSO4过量后导电性增强,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A不符合题意;向Ca(OH)2溶液中滴加(NH4)2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H3·H2O,NH3·H2O属于弱电解质,导电性减弱,灯泡变暗,(NH4)2CO3过量后导电性增强,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B不符合题意;向Ba(OH)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灯泡变暗,硫酸过量后导电性增强,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C不符合题意;向NaCl溶液中滴加盐酸,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且二者溶质均属于强电解质,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D符合题意。
13. 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B)
A. 在NaOH溶液中:K+、Mg2+、NO、SO
B. 在Al2(SO4)3溶液中:NH、Cl-、K+、NO
C. 在FeCl2溶液中:Na+、CO、SO、NO
D. 在H2SO4溶液中:NH、Na+、I-、CH3COO-
【解析】Mg2+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Fe2+与CO反应生成FeCO3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CH3COO-与H+反应生成弱电解质,故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
A. Na2O2溶于水:2O+2H2O===4OH-+O2↑
B. MgCO3溶于稀盐酸中:MgCO3+2H+===Mg2++CO2↑+H2O
C. Cl2与冷的石灰乳反应:Cl2+2OH-===Cl-+ClO-+H2O
D. Ba(OH)2溶液与少量硫酸混合:Ba2++OH-+H++SO===BaSO4↓+H2O
【解析】Na2O2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A错误;石灰乳中的Ca(OH)2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C错误;Ba(OH)2和H2SO4反应的OH-和H+及生成的H2O的化学计量数都应为2,D错误。
15. 河虾中含有As(Ⅴ)的物质,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二者同食时会生成含As(Ⅲ)有毒的化合物,故二者不能同时食用。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 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 含As(Ⅴ)的物质作氧化剂
D. 含As(Ⅲ)的化合物是氧化产物
【解析】在该过程中,维生素C使含有As(Ⅴ)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含As(Ⅲ)有毒的化合物,则维生素C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A、B正确;含As(Ⅴ)的物质作氧化剂,生成含As(Ⅲ)的化合物是还原产物,C正确,D错误。
16.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制备高铁酸钠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3ClO-+2Fe3++10OH-===2FeO+3Cl-+5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B. 由上述反应可知,在碱性环境下,ClO-的氧化性强于FeO
C. 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数量之比为2∶3
D. Na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而且生成的Fe3+在水中易形成Fe(OH)3胶体,该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解析】Na2Fe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6,A正确;在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下降,ClO-作氧化剂,铁元素的化合价上升,FeO为氧化产物,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则在碱性环境下,氧化性:ClO->FeO,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B正确,C错误;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同时生成的Fe3+在水中形成Fe(OH)3胶体,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净水,D正确。
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 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Ⅰ. 现有以下物质:①熔融NaCl ②Cu
③K2CO3 ④食盐水 ⑤C2H5OH ⑥CO2
⑦稀硫酸 ⑧氧化钠。 ⑨CaCO3
⑩液态HCl。
(1) 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④⑦(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⑧⑨⑩,能导电的是①②④⑦,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⑤⑥。
(2) 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如果把KNO3、NaCl、Na2CO3、Na2SO4归为一类,那么它们属于盐类;如果KNO3不与NaCl、Na2CO3与Na2SO4分为一类,其分类标准是是否是钠盐。
(3) 请用交叉分类法对Na2CO3进行分类,在图中方框内写出其所属类别。
Ⅱ. 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4)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C(填字母)。请图2的方框中画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图1 图2
(5) 小明同学认为所有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你认为小明同学的观点对吗?不对(填“对”或“不对”),如果你认为不对,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H3COOH+OH-===CH3COO-+H2O(或其他合理答案)(如果你认为对,请忽略此空格)。
18. 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盐酸 ②硫酸铜固体 ③SO2 ④熔融NaCl ⑤CaO固体
⑥Al(OH)3 ⑦硫酸 ⑧Fe2O3 ⑨蔗糖
⑩Ba(OH)2溶液 Cu 石墨。
(1) 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⑤⑧(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④⑤⑥⑦⑧。
(2) 写出一种与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金刚石(或C60,或其他合理答案)(填名称或化学式)。
(3) 向⑩的溶液中滴加②的水溶液,写出该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Ba2++SO+Cu2++2OH-===Cu(OH)2↓+BaSO4↓。
(4) 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服用适量的胃舒平(主要成分为⑥)能治疗胃酸汁多,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5)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①若将FeCl3饱和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B(填字母)。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浓溶液 D. NaCl浓溶液
②写出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6) 向⑩的溶液中逐滴滴加⑦的水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为时间)是A(填序号),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H++SO+Ba2++2OH-===BaSO4↓+2H2O。
A B C D
【解析】(3) 向Ba(OH)2溶液中滴加CuSO4的水溶液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和BaSO4白色沉淀。(5) ①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形成Fe(OH)3胶体。
19. 将两种盐混合后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溶液中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H+、Na+、Mg2+、Cu2+、Ba2+、CO、SO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 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Ⅱ. 取少许溶液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Ⅲ. 取步骤Ⅱ中滤液少许,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Mg2+、Cu2+、Ba2+、CO;两种盐分别是NaHSO4和NaCl。
(2) 写出实验Ⅱ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H++OH-+Ba2++SO===BaSO4↓+H2O。
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OH-===H2O、Cl-+Ag+===AgCl↓。
(3) 某同学取原混合液少许,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Cl-。该同学的操作是否合理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认为不合理,说明你的理由:溶液中含有SO,会干扰Cl-的检验。
【解析】溶液无色透明,则溶液中不含有Cu2+;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H+,则一定不含有CO;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含有SO,则一定不存在Mg2+、Ba2+;则该两种盐为NaHSO4、NaCl。(2) 实验Ⅱ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时,为NaHSO4与B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O4+Ba(OH)2 ===NaOH+BaSO4↓+H2O,则可以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Ⅲ中存在过量的OH-与H+反应以及Cl-与Ag+的反应。(3) 原混合液中含有SO,Ag+会与SO反应生成Ag2SO4沉淀,干扰Cl-的检验,故该同学的操作不合理。
20.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毒性较强,食品中添加亚硝酸钠必须严格控制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aNO2的性质。
(1) 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从化合价的角度可以推测NaN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2)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3) 实验操作如表所示,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已知淀粉溶液遇I2变蓝)。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或结果 结论
1 取5 mL NaN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NaNO2具有氧化性
2 取2 mL 酸性KMn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NO2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酸性KMnO4溶液褪色 NaNO2具有还原性
3 NaNO2固体与70%硫酸反应生成了NO和NO2两种气体 NaN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通过上述实验可知,NaNO2、KMnO4、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MnO4>NaNO2>I2。
②写出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NO2+H2SO4===Na2SO4+NO↑+NO2↑+H2O。
【解析】(1) 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处于氮元素的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3)取5 mL NaN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说明I-被氧化生成了碘单质,则说明NaNO2具有氧化性;取2 mL 酸性KMn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NO2溶液,根据结论中NaNO2具有还原性,KMnO4在过程中被还原成Mn2+,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①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实验1中的氧化性:NaNO2>I2;实验2中的氧化性:KMnO4>NaNO2,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MnO4>NaNO2>I2。②NaN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则NaNO2固体与70%硫酸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了NO和NO2两种气体。第一章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液氯、干冰
B. 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石墨、C60
C. 电解质:盐酸、小苏打
D. 碱:纯碱、一水合氨
2. 下列对物质进行的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 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C. CuSO4·5H2O属于电解质
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3.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下列关于月光穿过薄雾所形成的种种美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10-7 m
B. 光是一种胶体
C. 雾是一种胶体
D. 发生丁达尔效应
4.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
B. 用过滤的方法可将Fe(OH)3胶体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来
C.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D. 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得到Fe(OH)3胶体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Cl的水溶液能导电,NaCl是电解质
B.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SO2是电解质
C. 铜丝能导电,铜是电解质
D. 固体BaSO4不能导电,BaSO4不是电解质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AgCl不是电解质
B. 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故CO2是电解质
C. 固态NaCl不导电,熔融NaCl能导电,故NaCl是电解质
D. 金属能导电,故金属是电解质
7. 图a~c分别为NaCl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微观示意图(X表示与电源正极相连,Y表示与电源负极相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a中NaCl固体不导电,是因为NaCl中不存在Na+、Cl-
B. 图a、b比较,说明熔融NaCl是电解质,干燥NaCl固体不是电解质
C. 图c中Na+、Cl-被水分子包围,说明通电时NaCl才发生电离
D. 图示中的“●”代表的是Cl-
8.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 B. 爆炸时吸收热量
C. 反应中S作还原剂 D. 反应为置换反应
9. 据报道,一种在催化剂(Pt/Al2O3)表面同时消除烟气中NH3和CO新方法的原理为2NH3+CON2+CH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3作氧化剂 B. CO是酸性氧化物
C. CH4属于非电解质 D.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0.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Na2CO3===2Na++CO B. Na2SO4===2Na++SO
C. H2SO4===2H++SO D. KClO3===K++Cl-+3O2-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比醋酸溶液强
B. 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C. BaSO4、AgCl均不溶于水,所以BaSO4、AgCl不是电解质
D. 碳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12. 利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不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选项 A B C D
试剂a CuSO4 (NH4)2CO3 H2SO4 HCl
试剂b Ba(OH)2 Ca(OH)2 Ba(OH)2 NaCl
13. 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NaOH溶液中:K+、Mg2+、NO、SO
B. 在Al2(SO4)3溶液中:NH、Cl-、K+、NO
C. 在FeCl2溶液中:Na+、CO、SO、NO
D. 在H2SO4溶液中:NH、Na+、I-、CH3COO-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2O2溶于水:2O+2H2O===4OH-+O2↑
B. MgCO3溶于稀盐酸中:MgCO3+2H+===Mg2++CO2↑+H2O
C. Cl2与冷的石灰乳反应:Cl2+2OH-===Cl-+ClO-+H2O
D. Ba(OH)2溶液与少量硫酸混合:Ba2++OH-+H++SO===BaSO4↓+H2O
15. 河虾中含有As(Ⅴ)的物质,西红柿中含有比较多的维生素C,二者同食时会生成含As(Ⅲ)有毒的化合物,故二者不能同时食用。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 砷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C. 含As(Ⅴ)的物质作氧化剂 D. 含As(Ⅲ)的化合物是氧化产物
16.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制备高铁酸钠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3ClO-+2Fe3++10OH-===2FeO+3Cl-+5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B. 由上述反应可知,在碱性环境下,ClO-的氧化性强于FeO
C. 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数量之比为2∶3
D. Na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而且生成的Fe3+在水中易形成Fe(OH)3胶体,该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二、 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 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众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代替的。
Ⅰ. 现有以下物质:①熔融NaCl ②Cu ③K2CO3 ④食盐水 ⑤C2H5OH ⑥CO2 ⑦稀硫酸 ⑧氧化钠。
⑨CaCO3 ⑩液态HCl。
(1) 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2) 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如果把KNO3、NaCl、Na2CO3、Na2SO4归为一类,那么它们属于________类;如果KNO3不与NaCl、Na2CO3与Na2SO4分为一类,其分类标准是______________。
(3) 请用交叉分类法对Na2CO3进行分类,在图中方框内写出其所属类别。
Ⅱ. 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不同,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4)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________(填字母)。请图2的方框中画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图1 图2
(5) 小明同学认为所有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均可表示为H++OH-===H2O。你认为小明同学的观点对吗?________(填“对”或“不对”),如果你认为不对,请举个例子反驳上述观点(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认为对,请忽略此空格)。
18. 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盐酸 ②硫酸铜固体 ③SO2 ④熔融NaCl ⑤CaO固体 ⑥Al(OH)3 ⑦硫酸
⑧Fe2O3 ⑨蔗糖 ⑩Ba(OH)2溶液 Cu 石墨。
(1) 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一种与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3) 向⑩的溶液中滴加②的水溶液,写出该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服用适量的胃舒平(主要成分为⑥)能治疗胃酸汁多,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①若将FeCl3饱和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冷水 B. 沸水
C. NaOH浓溶液 D. NaCl浓溶液
②写出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向⑩的溶液中逐滴滴加⑦的水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为时间)是________(填序号),写出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将两种盐混合后溶于水得到一种无色透明溶液,溶液中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H+、Na+、Mg2+、Cu2+、Ba2+、CO、SO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Ⅰ. 取少量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Ⅱ. 取少许溶液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Ⅲ. 取步骤Ⅱ中滤液少许,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1)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两种盐的混合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两种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写出实验Ⅱ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某同学取原混合液少许,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Cl-。该同学的操作是否合理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认为不合理,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盐,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但毒性较强,食品中添加亚硝酸钠必须严格控制用量。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aNO2的性质。
(1) 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从化合价的角度可以推测NaNO2具有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2) 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操作如表所示,请完善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已知淀粉溶液遇I2变蓝)。
实验 实验操作及现象或结果 结论
1 取5 mL NaN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NaNO2具有________
2 取2 mL 酸性KMn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NaNO2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NaNO2具有还原性
3 NaNO2固体与70%硫酸反应生成了NO和NO2两种气体 NaNO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①通过上述实验可知,NaNO2、KMnO4、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