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提优卷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提优卷B(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6 18:5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提优卷B
梯级创新与素养提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成绩:
母爱似海,父爱如山。给力小学五年级(1)班正在开展以“感恩父母,与爱同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一、主题班会进行时,请与大家一起加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吧。(28分)
主持人:kù shǔ yán xià( ),一碗冰táng( )莲子汤送来了她的关怀;夜晚zhěn( )边,一个个故事饱含着她的温情。孩子学走路跌倒时,他yā yì( )着心中的bù rěn( );孩子生病时,一向坚强的他眼中满是xīn téng(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下午好!“感恩父母,与爱同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根据拼音,将主持人的话补充完整。(6分)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觉得母爱或父爱是什么呢
点点:梁晓声的母亲在颓败又充满噪声的厂房里辛苦挣钱供孩子读书,这就是母爱。
丽丽:吴冠中的父亲自己不肯花一分冤枉钱,却想加钱为儿子换房间。他( )理解儿子想要玩意儿的心思,( )为儿子糊了一个万花筒。这就是父爱。
2.点点和丽丽有几个字的读音没说准,请你告诉她们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颓败( ) 噪声( ) 冤枉( )
3.在丽丽话中的括号里填人恰当的关联词。(2分)
4.“冤枉”的意思有: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被加上不应有的罪名;②使无罪者有罪,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③不值得,吃亏。在丽丽的话中,“冤枉”的意思是 (填序号)。根据“冤枉”的其他意思,任选其一,写一个句子: (3分)
主持人:同学们说的都是从课本中感受到的母爱和父爱。相信你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体会,请你们分享一下自己与父母之间爱的场景吧!
小满:那次我和妈妈因为一件小事吵了架。当我回到家里时,狭小的卧室里安静极了。妈妈坐在床边,对着窗户无声地哭泣着。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妈妈也很脆弱,她也需要被理解……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长大了。
5.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 请你也试着写一段话,将当时的场景和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下来。(3分)
白露:有一次,正当我准备将不喜欢吃的菜挑出来扔掉时,妈妈对我说:“‘
;半丝半缕, 。’粮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
6.根据所学知识,把白露的话补充完整。(3分)
主持人:不同的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你们的父母都是如何表达对你们的爱的呢
小雪:我的妈妈对我太严厉了。我放学一回到家,她就让我赶紧写作业。写完后,
她还会一道题一道题地检查,只要发现有错,就会不停地唠叨,嫌我不认
真、粗心大意。我很想对妈妈说:“我是五年级的学生了,学习上的事情
我自己能处理好。”
7.你怎样看待小雪妈妈的做法 对于小雪的烦恼,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给她一些好的建议吧。(3分)
主持人:父母之爱蕴藏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之中。本次班会即将结束,请大家用生动的话语赞颂一下父母之爱。
朵朵:妈妈的爱是香的,像鲜花;妈妈的爱是甜的,像 ;妈妈的爱是
,像 。
小文:父爱是一艘小船,承载了满满的期望;父爱是 , 。
8.请将朵朵和小文的话补充完整。(5分)
二、《“与爱同行”故事集》加紧制作中,请读读下面入选的文章,感受舐犊情深。(21分)
(一)猿母中箭(6分)
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
②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②雄:雄性的,这里指雄猿。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2分)
(1)付子已: (2)誓不复射: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 ”的句子。(2分)
3.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二)月光下的母亲(15分)
何君华
①我跟陈老师说,我母亲病了,我要回去看她。陈老师同意了。
②我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撤了谎。我母亲根本没病,我是饿了,或者说是馋了。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我都吃腻了,我要回去吃一碗我母亲做的鸡蛋手擀(gǎn)面。我们学校只有在每月月底两天放假,其他时间学生都在学校寄宿。每个月上学的那天清晨,母亲都会为我做一碗鸡蛋手擀面。
③我坐最后一趟班车到镇上,镇上已经没有机动车的影子,我只好徒步回家。
④天上的月亮真大,地上一个行人也没有。A.我走啊走,肚子饿得发慌,心里只盼着早点吃到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步伐便愈来愈快。
⑤走到四流山时,我借着月光看见我们村打谷场上有一个人影。那人正奋力地在木桶上抽打着成垛的麦子。
⑥那时,我们那里还没有脱粒机这样的农用机械。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手工脱粒。这种脱粒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要赶在入秋时将全部的麦子脱粒归仓,实在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但即便如此,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人连夜赶着脱粒的。
⑦我在心里嘀咕是谁这么晚还在干活儿呢,心下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我加快步伐走到家门口,赶紧用手摸门。我的手摸到了一把铁锁。我知道,打谷场上的人不是别人。
⑧我哭了。还能是谁呢 别人家都是夫妻二人一起赶工,我父亲在浙江打工,家里家外的活儿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⑨我哭了,号响大哭。
⑩母亲做的鸡蛋手擀面好吃,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碗。母亲就这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要没日没夜地干活供我上学……B.等哭完,我没拿钥匙开门,也没去打谷场喊母亲,而是扭头往学校的方向走去,鸡蛋手擀面也被我全然抛到脑后。
我知道路上肯定没有车了,只能徒步回学校,就算这样,我也决计不回头。
茫茫月光下,乡村公路上寂静无人,我一个人赶夜路,却没有感到一丝害怕。我徒步30多里路回到学校时,天已经大亮。
陈老师关切地问我母亲的病怎样了,我说我母亲没病,是我病了。说着,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落下来。陈老师不明所以地看着我,想问我为什么哭,但似乎很快明白了什么。他终于没开口,只是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从昨晚到今晨一粒米没进,但我一点儿也不觉得饿,我径直向教室走去。
我以前只知道有人冒着毒辣的阳光干活;那一晚,我知道,也有人顶着月光干活。 (有删改)
1.文章描绘了哪几个场景 请简要概括出小标题,写在方框里。(2分)
2.文章第⑨自然段中说“我哭了,号啕大哭”,你读懂“我”为什么哭了吗 请联系上下文,把你的理解写下来。(3分)
3.文中画“—”的句子都写到了“走”的动作,试着写一写“我”当时内心的想法。(4分)
A处,“我”在想:
B处,“我”在想:
4.文中加点的词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写一写你的体会。(3分)
5.结合内容,说说文章以“月光下的母亲”为题好在哪里。(3分)
三、微电影大赛开始了,请你协助导演亮亮把下面这篇文章拍成微电影。(21分)
父亲的车后座
张风芹
①从我有记忆开始,父亲就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②那时候父亲在县城做木材生意。县城十天两个集,每逢集日,天还不明,父亲就蹬上那辆破自行车,颠簸在乡间的蜿蜒小路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将近半夜才回家。一年四季,风雨无阻。那时侯我们都太小,根本不懂父亲的艰辛,我们期盼的是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东西。我们最喜欢夏天,因为父亲会给我们带回来各种水果:桃、李、杏、枣、香瓜……年幼的我们只懂得填满我们贪吃的嘴,哪里知道那是父亲用省下的午饭钱给我们买的。那些水果是商贩散集后处理的,被成堆廉价卖。就为能买到这些别人看不上的瓜果,父亲要在集市上忍饥挨饿一整天。
③上小学的时候,我每个学期都会参加一次乡联校举办的抽考比赛,每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去考试。那一天的父亲显得特别精神,平日里下巴上密密麻麻的胡茬跑得无影无踪,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的双手洗得发白,他换上雪白的衬衫,蹬上一双崭新的千层底布鞋。父亲载着我一路颠簸,那条长长的土路,颠簸出我心里的感动,好几回坐在车后座上的我都忍不住靠着父亲的后背,父亲的后背真硬啊!那时,父亲正年轻。
④等到我去镇上读中学,开始住校,父亲的破自行车也换成了一辆崭新的。父亲去镇上的时候会顺路绕到学校门口等我,自行车后座上有带给我的衣服被褥、草席蚊帐,肯定还有一些好吃的!我一放学就飞快地跑到父亲面前,父亲变戏法般从车后座的布包里掏出一个大纸包,里面常常是两个香喷喷的羊肉大包,或是两个撤满芝麻的吊炉烧饼。虽然我不忘把包子或烧饼举给父亲一个,可是父亲从来都不舍得咬上一口,等我吃完就再(送 塞 递)给我一个。看我吃得满口流油,不忘取笑我:“哎呀呀,这吃相,这闺女以后肯定嫁不出去了!”我才不管,骄傲地再咬一大口,鼓着腮帮子对着父亲傻笑。
⑤结婚后,我们住在县城的出租屋里,冷暖温饱依然让父亲牵肠挂肚。每年,麦子收了,父亲送来麦仁和白面,说是新麦子格外好吃;玉米长成了,送来成袋的嫩玉米,说孩子们都爱吃这口;树上新打下来的红枣,地里刚摘的毛豆,母亲腌的成鸭蛋……近四十里的土路,父亲蹬着那辆由新变旧的自行车,一样一样都给我们送到了跟前。我常常心疼不再年轻的父亲,忍不住埋怨他:“蹬车这么远,路又不好走,何必非要送来呢 等我们回去再吃也不迟啊!”父亲不生气,一边逗弄着孩子一边说:“我想来看看孩子了,这一点儿路算个啥!”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我真想再回到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和父亲一起回家。
⑥如今,父亲悄悄地离去了。留下那辆破自行车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
⑦父亲,今夜有月,月明风清,梦里,骑上您的自行车再来看看我吧,我想您了……(有删改)
1.默读全文,想象文中描写的与“父亲的车后座”有关的场景,完成下图,以帮助导演梳理出清晰的“拍摄思路”。(8分)
《父亲的车后座》微电影拍摄思路卡
2.这部微电影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请你认真阅读全文,然后帮导演写个“剧情简介”,以便制成海报张贴宣传。(2分)
3.在微电影拍摄中,“特写镜头”能聚焦或将拍摄物放大,可使人物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更加清晰可见、引人注目。(8分)
(1)导演想将文中画“ ”的部分拍成特写镜头,以表现父亲( )的心情。(多选)(3分)
A.对女儿的考试很重视 B.怕自己形象不好让女儿难看
C.送女儿考试很开心 D.去镇上做生意会赚到钱
(2)读第④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我”“骄傲”是因为(2分)( )
A.“我”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 B.包子或烧饼很好吃。
C.“我”炫耀着父亲对“我”的爱。 D.父亲笑话“我”的吃相不好。
(3)读第④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想,父亲是怎么把包子或烧饼给“我”的 从括号中选出一个最能体现父亲当时心情的动作,用“√”标出,以便演员能更好地演活人物。(1分)
(4)导演还想将第⑤自然段中的“我忍不住鼻子酸酸的,两眼含泪”拍成特写镜头,此时的“我”可能在想:
(2分)
4.请你再读一读上面的“拍摄思路卡”,说一说文章(或:影片)以这样的方式开头和结尾好不好,把理由写清楚。(3分)
四、主题征文活动即将截稿,请根据提示尽快投稿。(30分)
作为2025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以票房奇迹刷新影史纪录,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银幕形象,比如哪吒的母亲殷夫人。在影片中,殷夫人无条件地守护孩子,还会在送别孩子时替他准备大包小包的行李并细心叮嘱。相信这些生动的场景也勾起了你与母亲共度时光的温馨回忆,请你从中选择一两件具体的事例,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写出母亲对你充满“爱”的瞬间以及你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酷暑炎夏 糖 枕 压抑 不忍 心疼
2.tuí zào yuān
3.示例:因为 所以
4.③示例:我才没有做过这种事,你别冤枉好人!
5.示例:上个月的一个晚上,妈妈像往常一样给我辅导作业,在她低头给我讲题的时候,我不经意间看到她头上有几根白头发。我当时震惊极了,我一直觉得妈妈是不会老的,她是什么时候开始长白头发的呢 我第一次产生了要保护妈妈的念头,因为我意识到随着我渐渐长大,妈妈也会越来越老。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7.示例:小雪妈妈的做法源于她对小雪的爱,只是这种方式给小雪带来了烦恼。对于小雪的烦恼,我想对她说:“我很理解你的感受,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烦恼,父母为了让我少走弯路,总是过多地干预我的生活和学习,有时甚至想事事都为我安排好,后来我通过跟父母沟通,并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独立处理生活和学习上的许多事情,父母便逐渐放手了。我相信只要你能与妈妈好好沟通,并付诸行动,一定能获得妈妈的理解,消除心中的烦恼。”
8.示例:蜜糖 温暖 阳光一棵大树 阻挡了所有的狂风暴雨
二、(一)1.(1)完成,结束。(2)发誓。
2.射鸟的人把箭折断,把弓丢弃,发誓不再射箭。
3.因为射者被猿母中箭后把孩子托付给雄猿的情景所震撼。
(二)1.看见母亲月下劳作 连夜徒步赶回学校
2.当“我”摸到家门上的铁锁后,明白在月光下劳作的人是母亲时,因心疼母亲而哭;又想到“我”不认真学习,辜负母亲的期望,因心生内疚与自责而哭。
3.示例:我要快些走,到家就可以吃到母亲做的香喷喷的鸡蛋手擀面了。母亲不辞劳苦、不分昼夜地干活供我上学,我却因为一碗面而撤谎逃课,我这样如何对得起母亲的期盼和辛勤付出 我要赶快回学校认真读书。
4.作者反复使用“舍不得”一词,突出了母亲的节俭与无私,表明母亲一直在为“我”默默奉献着,表现出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同时也为下文写“我”因愧疚而徒步回校埋下伏笔。
5.“月光下的母亲”这个题目直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即在月光下劳作的母亲,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了“我”的愧疚,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同时,这个题目构思新颖,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1.“我们”期盼着父亲自行车后座上带回来的桃、李、杏、枣、香瓜等瓜果 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上,“我”感动得好几回忍不住靠在父亲的后背上 父亲从车后座的布包里掏出包子或烧饼,“我”骄做地咬着 父亲骑近四十里的土路,给“我们”捎来麦仁、白面、嫩玉米、红枣、毛豆、咸鸭蛋等食物
2.这部微电影讲述了作者记忆中的父亲与他的自行车后座的故事。从作者有记忆开始,父亲做木材生意,用自行车后座带回自己用省下的午饭钱购买的廉价处理的瓜果给孩子吃;作者上小学时,父亲用自行车载着她去参加抽考比赛,作者感受到父亲的后背很坚实;作者读中学住校后,父亲用新换的自行车给她送各种生活用品和好吃的;作者结婚后,父亲依然蹬着自行车给她送各种东西。如今父亲离去,那辆自行车仍停放在老院里。作者借自行车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3.(1)AC (2)C (3)塞
(4)示例:父亲为“我们”付出了太多,他总是不辞辛苦地为“我们”送来各种东西,而“我”却常常忽略了他的辛苦,“我”真的很心疼他。
4.示例:文章(或:影片)以这样的方式开头和结尾很好。开头拍摄父亲曾经骑过的那辆破旧的自行车,能够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兴趣,让读者(或:观众)想要了解这辆自行车背后的故事。结尾拍摄父亲离去后,那辆破自行车默默地停放在老院里,以及“我”在梦中又看见父亲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微笑着向“我”驶来,既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或:影片)结构更加完整,又通过对自行车和“我”的梦境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给读者(或: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