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高效练】3.3电压及其测量 高效培优练--浙教版(2024版)八上科学(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自主高效练】3.3电压及其测量 高效培优练--浙教版(2024版)八上科学(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6 10:41:4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八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11)
考查范围:3.3 电压及其测量
01 电压 电压的测量 电压表的使用
1.(2025春 余姚市期中)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需要“动力”的推动。图中用高度差形象地表示了由电池提供的这种推动作用,那么高度差表示的量是(  )
A.电流 B.电阻 C.电压 D.电量
【答案】C
【分析】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解答】解: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图中用高度差形象地表示了由电池提供的这种推动作用,动力即为电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5 玉环市二模)如图甲所示,把铜片、铁片插入菠萝中,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用电压表测量它的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0.5V
B.电压表能提供电压
C.通过铜片的电流比锌片的电流大
D.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答案】D
【分析】(1)先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源供电时两极电流相等;
(4)根据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及正确使用方法(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解答】解:A、由图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水果电池的电压为0.1V,故A错误;
B、电压表可以测量电压的大小,电源提供电压,故B错误;
C、电源供电时两极电流相等,通过铜片的电流等于锌片的电流,故C错误;
D、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即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由图知铜片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连接,因此铜电极为正极,故D正确。
故选:D。
3.(2025春 余姚市期末)“伏特电池”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在1800年发明的,他把金属条浸入强酸溶液中时,发现在两个金属条间产生了稳定而又强劲的电流。小余利用两杯相同的可乐、铜片、锌片、LED小灯珠等材料制作可乐电池,模拟伏特电池的发明过程,实物连接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他发现LED灯发光微弱,电压表示数为0.2V。关于本次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乐电池的铜片为电源正极
B.一杯可乐产生的电压约为0.1V
C.若LED灯短路,则电压表仍有示数
D.再串联两杯可乐能够使LED灯更亮
【答案】C
【分析】(1)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2)电池串联后,总电压等于各电池的电压之和;
(3)电压表被短路时,示数为零。
【解答】解:A、根据图示可知,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因为铜片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相连,因此铜片为可乐电池的正极,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两个可乐电池串联,电压表示数为0.2V,即电源的总电压是0.2V,所以一杯可乐产生的电压约为0.1V,故B正确;
C、若LED灯短路,则电压表被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故C错误;
D、再串联两杯可乐,电源的总电压增大,能够使LED灯更亮,故D正确。
故选:C。
4.(2025 浙江模拟)小明自制“伏打电堆”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指针右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A是电堆的正极
B.“伏打电堆”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若小灯泡断路,电压表仍有示数
D.若断开开关,A、B两金属间无电压
【答案】C
【分析】根据电压表的偏转情况,可判断电源的正负极;电压表是否有示数,要看两个接线柱是否能与电源的两极连接;“伏打电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解答】解:A、由题意知,电压表指针右偏,说明与电压表正接线柱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即金属B是电源的正极,故A错误;
B、“伏打电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错误;
C、闭合开关,若小灯泡断路,电压表仍可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所以有示数,故C正确;
D、A、B两金属间的电压是始终存在的,与电路是否接通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5.(2024秋 淳安县期末)如图甲是一款充电暖手宝,它内装有蓄电池,充电后,按下按键会发热。
(1)用电压表测得内部蓄电池电压为6V,请在答卷对应图中画出电压表的指针位置 。
(2)当给暖手宝的蓄电池充电时,暖手宝内的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用电器  。(填“电源”或“用电器”)
(3)该暖手宝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热丝发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急剧增大,可视为电路断开,起到自动过热保护作用,电路设计应选择图丙中的  ①  (填序号)。
【答案】(1);(2)用电器;(3)①。
【分析】(1)由图知,电压表使用0﹣15V量程,分度值为0.5V,6V在“5”右边第二格,据此画出指针的位置。
(2)给暖手宝充电时,暖手宝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暖手宝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3)根据题意可知,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阻阻值急剧增大,可视为电路断开,起到自动过热保护作用,这说明热敏电阻与电热丝之间相互影响,据此确定热敏电阻与电热丝之间的连接方式。
【解答】解:(1)由图知,电压表使用0﹣15V量程,分度值为0.5V,6V在“5”右边第二格,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

(2)给暖手宝充电时,暖手宝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此时暖手宝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
(3)根据题意可知,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阻阻值急剧增大,可视为电路断开,起到自动过热保护作用,这说明热敏电阻与电热丝之间相互影响,所以二者之间是串联的,故①图正确。
故答案为:(1);(2)用电器;(3)①。
1.(2023春 北仑区期中)为测量灯泡的电压,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能直接测出灯泡L1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采用方框法判断电压表测量哪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如果电压表和用电器构成一个“方框”,电压表测量这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如果电压表和电源构成一个“方框”,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如果电压表和用电器、电源一起构成一个“方框”,电压表测量这个方框以外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A、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和L2构成一个方框,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故A错误;
B、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和L2构成一个方框,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故B错误;
C、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源构成一个方框,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故C错误;
D、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和L1构成一个方框,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故D正确。
故选:D。
2.(2024春 海曙区期末)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若甲、乙两处分别装入电表,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是电流表
B.甲、乙、都是电压表
C.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D.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答案】D
【分析】因为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要使两灯均能发光,则两个灯泡为并联电路,可假设乙为电压表或电流进行分析,看能否满足两灯并联的要求。
【解答】解:电流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电压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由图知,假设乙为电流表,则右边的灯泡会被短路,不能满足两灯均能发光的要求,所以乙只能为电压表;而如果甲为电压表,则会造成右边灯泡开路,不能满足两灯均能发光的要求,所以甲应是电流表;
因此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此时两灯并联。
故选:D。
3.(2024春 北仑区期中)如图所示,a、b、c表示电压表或电流表,当S1、S2都闭合时,下列正确说法是(  )
A.b、c是电流表,而a是电压表
B.a、b是电压表,而c是电流表
C.a、b、c都是电流表
D.a、b、c都是电压表
【答案】A
【分析】(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①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由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③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上;
(2)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是:①并联在电路中;②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③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解答】解:图中电路是并联电路;b与电源串联,在干路中,是测干路电流的,故b是电流表;
a并联在电路中,是测量电压的,故a是电压表;
c与支路中的R2串联,是测支路R2中的电流,故c是电流表;
故选:A。
4.(2024秋 浙江月考)如图为小山进行的“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实验.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保持两极板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极板插入水果的深度相同,用电压表测得极板间的电压,数据如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水果 铁—锌 铁—铜 铜—锌
梨 0.40V 0.50V 0.90V
菠萝 0.50V 0.55V 1.00V
橙 0.70V 0.78V 1.05V
A.甲端极板是水果电池的负极
B.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只跟极板的材料有关
C.水果电池的作用是消耗电能
D.电子通过导线从乙端经外电路移动到甲端
【答案】D
【分析】根据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
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的种类有关;
水果电池对外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A.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时,正接线柱与电源正极相连,此时电压表正向偏转,故甲为电池正极,故A错误;
B.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果电池电压还与水果种类有关,故B错误;
C.水果电池是电源,消耗化学能,提供电能,故C错误;
D.电子从电源负极出发,回到电源正极,即从乙出发通过外电路回到甲,故D正确。
故选:D。
5.(2023秋 长兴县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两个灯中只有L2亮
B.若灯L1被短接,则闭合S1、S2后电流表被烧坏
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则闭合S1、S2后两表都被烧坏
D.只闭合S2时,电压表有示数
【答案】B
【分析】先根据选项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再根据电路的三种状态进行解答。
【解答】解:A、只闭合S1时,灯泡L2处于断路状态,电路为灯泡L1的简单电路,故A错误;
B、若灯L1被短路,会造成电源短路,灯L1、灯L2不亮,电流表损坏,此时没有电流通过电压表,则电压表不会被烧坏,故B正确;
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所以闭合S1、S2后,则两表都不会烧坏,故C错误;
D、只闭合S2时,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断开的,电压表无示数,故D错误。
故选:B。
02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1.(2025春 余姚市月考)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发电呢!如图所示,几只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关于这个电路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可以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B.当电路闭合时电荷在发生定向移动
C.当电路断开后水果电池两端电压为零
D.一个水果相当于一节干电池,把几个水果串联起来可以提高电压
【答案】C
【分析】(1)发光二极管发光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4)电池串联时,总电压是每个电池的电压之和。
【解答】解:A.水果电池为发光二极管提供电压,根据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可以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故A正确;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路闭合,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中有电荷发生定向移动,故B正确;
C.水果电池作为电源,电压一定,当电路断开后水果电池两端电压不为零,故C错误;
D.将多个水果电池串联起来,得到的电压是每个电池的电压之和,可以提高电压,故D正确。
故选:C。
2.(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已知电源电压为6V,L1两端的电压为2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2V B.电压表的示数为4V
C.电压表的示数为6V D.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答案】A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
【解答】解:因为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所以L1两端的电压U1=2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2V;
又因为L1、L2串联,所以L2两端的电压:U2=U﹣U1=6V﹣2V=4V。
故选:A。
3.(2025春 宁波校级期中)小珠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7.5V、1.5V B.6V、1.5V C.1.5V、7.5V D.1.5V、6V
【答案】B
【分析】首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U=U1+U2)确定电压表V1、V2示数的大小,然后根据电压表的读数方法读出示数。
【解答】解:因为电阻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比电压表V2的示数大;故电压表V1选的是0﹣15V的量程分度值为0.5V,根据指针位置可知,电压表读数为U=7.5V;表V2选的是0﹣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位置可知,电压表读数为U2=1.5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R1的电压:U1=U﹣U2=7.5V﹣1.5V=6V。
故选:B。
4.(2023秋 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  3  V,通过灯L1的电流为  0.3  A。
【答案】3;0.3。
【分析】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灯L2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特点求出流过小灯泡L1上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灯L2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
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则L2两端的电压U2=U1=U=3V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L1的电流I1=I﹣I2=0.5A﹣0.2A=0.3A。
故答案为:3;0.3。
5.(2024秋 嵊州市期末)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图甲的电路,A、B、C、D为接线柱编号,1、2、3、4为导线编号。
(1)为使结论具有普遍性,L1、L2应选择规格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
(2)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如图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电压表量程选大了  。
(3)正确连接电路并测得L: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只将第4根导线从E接线柱改接到B接线柱,用来测L2两端的电压。同组其他同学认为这种改接方法不可行,理由是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
【答案】(1)不同; (2)电压表选用的量程过大;(3)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分析】(1)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足够多;
(2)电压表测量电压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否则指针偏转角度过小或过大;
(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
【解答】解:(1)为使结论具有普遍性,L1、L2应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
(2)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如图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量程选大了。
(3)正确连接电路并测得L: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只将第4根导线从E接线柱改接到B接线柱,用来测L2两端的电压。同组其他同学认为这种改接方法不可行,理由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故答案为:
(1)不同; (2)电压表选用的量程过大;(3)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6.(2025春 镇海区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应把导线a接到电压表标有  3  (填“3”或“15”)的接线柱上。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L1两端电压为  2.9  V。
(3)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仍为如图乙所示。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发现电压表示数均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
(4)小科保留电池、开关和灯泡,借助铅笔芯及可移动的回形针,设计并制作一个模拟调光灯(如图丙所示)。请你评价该模拟调光灯并说明理由。  见解析  。
【答案】(1)3;(2)2.9;(3)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4)见解析。
【分析】(1)根据电源电压为3V分析。
(2)根据电压表分度值为0.1V读数。
(3)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4)因铅笔的电阻较小,在移动过程中,分得的电压较小,可能导致灯的电压变化较小,据此分析。
【解答】解:(1)电源电压为3V,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应把导线a接到电压表标有3的接线柱上。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分度值为0.1V,此时小灯泡L1两端电压为 2.9V。
(3)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仍为如图乙所示。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发现电压表示数均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
(4)小科保留电池、开关和灯泡,借助铅笔芯及可移动的回形针,设计并制作一个模拟调光灯。请你评价该模拟调光灯并说明理由。因铅笔的电阻较小,在移动过程中,分得的电压较小,可能导致灯的电压变化较小,故灯的亮度变化较小。
故答案为:(1)3;(2)2.9;(3)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4)见解析。
1.(2022春 宁海县期中)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有同学整理课堂笔记如下,其中有问题的是(  )
A.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保持断开状态
B.在不确定待测电压时,应该先采用小量程试触
C.测量时,应该尽量选取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D.电压表应该与待测用电器并联
【答案】B
【分析】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应使用不同规格的器材进行多次实验;
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
在不知所测电压大小时,应用试触法确定电压表量程。
【解答】解:A、为保证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故A正确;
B、在不确定待测电压时,应该先采用大量程试触,故B错;
C、测量时,应该尽量选取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故C正确;
D、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故D正确。
故选:B。
2.(2024秋 滨江区期末)某小组用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L1、L2按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分别测量Uab、Ubc、Uac三处电压。关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出Uab间电压后,保持b不动,将a改接到c,就可以测出Ubc
B.若实验时电压表示数Uab=Uac≠0,可能是a、b之间发生了断路
C.若实验时两盏灯均不亮,一定是a、b间断路了
D.测ac间电压时电压表的偏转角度一定是测ab间电压表偏转角度的2倍
【答案】B
【分析】(1)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分析;
(2)实验中,若电压表没有示数,电压表之外的电路断路;若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之外的电路为通路,据此分析;
(3)两灯串联,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分析;
(4)用电器的规格不同,分担的电压可能不同。
【解答】解:
A、测出Uab间电压后,保持b不动,将a改接到c,此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能测量出电压,故A错误;
B、当a、b之间发生断路时,电压表接在ab间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有示数;电压表接在ac间时,电压表也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故B正确;
C、两灯串联,若实验时两盏灯均不亮,可能是a、b间断路了,也可能是b、c间断路,故C错误;
D、若两个灯泡的规格是不同的,则两个灯泡分担的电压可能不同,测ac间电压时电压表的偏转角度不一定是测ab间电压表偏转角度的2倍,故D错误。
故选:B。
3.(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所示,灯L1与灯L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5V的电路中,先用电压表“0~3V”的量程测出灯L1两端电压为2.2V,再测灯L2两端电压时,小科和小宁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请你对他们的做法进行评价。
(1)小科: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2)小宁: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不可行;当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时,电压表与灯L2和L1两端总电压,即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为5V,超过电压表“0~3V”的量程  。
【答案】(1)不正确;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不可行;当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时,电压表与灯L2和L1两端总电压,即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为5V,超过电压表“0~3V”的量程。
【分析】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即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解答】解:(1)小科: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不正确,理由: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2)小宁的接法是不可行。理由如下:当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时,电压表与灯L2和L1两端总电压,即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为5V,超过电压表“0~3V”的量程,故方法不可行。
故答案为:(1)不正确;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不可行;当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时,电压表与灯L2和L1两端总电压,即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为5V,超过电压表“0~3V”的量程。
4.(2025 鹿城区校级二模)小明为研究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电压表(可精确到0.01伏)测出串联的两节新干电池的总电压为3.00伏,再如图连接电路,其中R1R2为两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用电子电压表分别测出R1R2两端的电压,之后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R1(欧) R1的电压U1(伏) R2(欧) R2的电压U2(伏) 电源电压U(伏)
1 10 1.2 10 1.2 3.0
2 10 0.86 20 1.72 3.0
3 20 1.33 20 1.33 3.0
4 30 1.64 20 1.09 3.0
5 50 1.5 45 1.35 3.0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 断开  状态。
(2)在进行第1组别实验时,小明分别用电压表测得R1两端电压接近3.00伏,R2两端电压为0伏,于是他判断电路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BC  (填字母,可多选),并及时进行了改正。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3)分析1、3组别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相等时,电阻两端分到的电压相等  。
(4)根据实验数据,他们发现R1、R2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小浙觉得这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小明否定了小浙的看法,理由是 由于导线和电源内部电阻等因素导致  。
【答案】(1)断开;(2)BC;(3)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相等时,电阻两端分到的电压相等;(4)由于导线和电源内部电阻等因素导致。
【分析】(1)在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R1与R2串联,R1两端电压为3V(等于电源电压),R2两端电压为0V,可能出现的问题是R1断路或R2短路。
(3)分析1、3组别的数据得出结论。
(4)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可能是导线和电源内部电阻等因素导致。
【解答】解:(1)在连接电路时,为了防止连接过程中出现短路等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在第1组别实验中,R1两端电压为3V(等于电源电压),R2两端电压为0V。如果R1断路,那么电压表与R2串联,R2两端电压为0V,电压表测电源电压,R1两端电压为3V,符合题意;如果R2短路,R2两端电压为0V,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3V。所以电路可能出现的问题是R1断路或R2短路,故选BC。
(3)分析1、3组别的数据,发现两电阻的阻值相等,两端电压相等,可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相等时,电阻两端分到的电压相等。
(4)根据实验数据,多次实验都发现R1、R2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这不是偶然现象,因为电子电压表虽然精确到0.01V,但在测量过程中仍然存在测量误差,且导线和电源内部存在电阻等因素导致的测量差异。
故答案为:(1)断开;(2)BC;(3)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相等时,电阻两端分到的电压相等;(4)由于导线和电源内部电阻等因素导致。
1.(2025春 余姚市月考)如图所示电路,甲、乙是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则(  )
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B.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C.甲、乙都是电流表
D.甲、乙都是电压表
【答案】B
【分析】要确定圆圈中的电表符号,首先要弄清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用,而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根据图中各圆圈的位置以及和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结合电表的使用方法逐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如果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电阻很大,则两灯泡都不能发光,故A错误;
B、如果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则电流分别经灯L1和L2回负极,两灯都能发光,即灯L1和L2并联,故B正确;
C、甲、乙都是电流表,则会造成电源短路,故C错误;
D、甲、乙都是电压表,由于电压表电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几乎为零,灯泡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2.(2025 浙江模拟)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是番茄电池的负极
B.图中所示的电压值为4V
C.为提倡节约,制作电池后的番茄仍作蔬菜食用
D.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从锌片流向铜片
【答案】D
【分析】(1)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2)根据电表表盘上的数字分析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据指针的位置读数。
(3)制作电池时,铜片和锌片与番茄内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且金属离子可能进入番茄。
(4)在电池外部,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向正极(铜片)。
【解答】解:A、在番茄电池中,锌片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相连,锌片是负极,铜片与正接线柱相连,铜片是正极,故A错误。
B、番茄电池的电压非常低(通常只有零点几伏到 1 伏左右),而图中接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0.8V,故B错误。
C、制作电池时,铜片和锌片与番茄内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且金属离子可能进入番茄,因此制作电池后的番茄不宜再作为蔬菜食用,故C错误。
D、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在电池外部,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向正极(铜片),故D正确。
故选:D。
3.(2024秋 绍兴期末)在拓展性课程中,小明同学的趣味实验“水果电池”特别引人注目。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果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B.金属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C.若金属片A和B换位置,则电压表示数减小
D.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后电子由B经过电流表流向A
【答案】D
【分析】(1)水果电池对外供电的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据此判断;
(2)电压表在使用时应保持电流的正进负出,据此判断水果电池的极性;
(3)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不会随金属片A和B换位置的交换而改变;
(4)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电流表回到电源的负极,据此判断电流方向。
【解答】解:A.水果电池在电路中相当于电源,故A错误;
B.根据电压表接入电路的原则是“正进负出”,可知金属A是水果电池的正极,故B错误;
C.当金属片A和B换位置,“水果电池”两端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错误;
D.由前面分析可知金属A是水果电池的正极,电流方向由A到B,电子运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后电子由B经过电流表流向A,故D正确。
故选:D。
4.(2023秋 长兴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时,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AB=2伏,UBC=2伏,UAC=4伏。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接着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D.换用电压表的另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答案】C
【分析】(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2)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应该使用相同规格的小灯泡、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不同的用电器进行多次实验,然后分析数据,总结结论。
【解答】解: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后,为寻找规律,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然后分析数据,这样的结论才具有科学性。
故选:C。
5.(2025春 鄞州区期末)小宁取来半个柳橙,插入两片分别由铜、锌制成的极板,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现在他想要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将两块极板靠近,研究极板间的距离对电压的影响
B.将铜片换成铁片,研究极板的材质对电压的影响
C.将极板插得更深,研究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对电压的影响
D.将小柳橙换成大苹果,研究水果大小对电压的影响
【答案】D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和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A、其它条件不变,将两块极板靠近,可以探究极板间的距离对电压的影响,故A正确;
B、其它条件不变,将铜片换成铁片,研究极板的材质对电压的影响,故B正确;
C、其它条件不变,将极板插得更深,研究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对电压的影响,故C正确;
D、其它条件不变,将小柳橙换成大苹果,研究水果的种类对电压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D。
6.(2025春 慈溪市期中)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两只规格相同的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1短路
B.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2短路
C.可能电路各处完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1两端电压为10V
D.可能电路各处完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2两端电压为8V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电路是由两个电灯串联而成,两个电压表分别测的是总电压和L2两端的电压;当电路各处完好时,这两个电压值是不会相等的,指针一样,则说明选择的量程不同。
【解答】解:A、若Ll短路,V2测的是电源电压,V1测的是电源电压,两表都有示数,并且相等,故A正确;
B、若L2短路,V1测量电源电压,V2示数为零,故B错误;
C、电路完好时,V1测的是电源电压,V2测的是L2两端电压,两表指针一样,说明V1选的是大量程,并且电源两端电压为10V,故C错误;
D、电路完好时,V1测的是电源电压,V2测的是L2两端电压,两表指针一样,说明V1选的是大量程,V2用的是小量程,则灯L2两端电压为2V,故D错误。
故选:A。
7.(2024春 宁海县期中)电阻R1和R2的I﹣U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两个电阻串联后,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3A时,电源电压是  4  V;若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3伏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  1.2  A。
【答案】4;1.2
【分析】(1)R1、R2串联后接入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3A时,根据图像读出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源的电压;
(2)R1、R2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U=3V时,根据图像读出通过R1、R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的电流。
【解答】解:(1)R1、R2串联后接入电路,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3A时,根据图像可知,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1=1.5V,U′2=2.5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的电压:U′=U′1+U′2=1.5V+2.5V=4V;
(2)R1、R2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U=3V时,根据图像可知,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
I′1=0.6A,I′2=0.6A,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干路的电流:I′=I′1+I′2=0.6A+0.6A=1.2A。
故答案为:4;1.2。
8.(2023秋 青浦区期末)同学们用老师准备的配套器材,分组开展实验研究串联电路,某组的实验过程中:
(1)根据图A连接电路时发生了错误,图B为该组同学连接的实物图。闭合电键,所有元件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发现L1 发光  (发光/不发光),L2 不发光  (发光/不发光)。
(2)正确连接电路后,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电源  并联  (串联/并联)。
(3)若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此时电源两端电压的大小为  2.6  V。
(4)若在电路中减少一节电池,电压表的读数会  减小  (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1)发光;不发光;(2)并联;(3)2.6;(4)减小。
【分析】(1)观察实物图B即可发现问题;
(2)电压表应与被测量用电器并联;
(3)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的和,据此判断出在电路中减少一节电池时电源电压的变化,从而可知电压表读数的变化。
【解答】解:(1)观察实物图B会发现,小灯泡L2没有连接到电路中,故小灯泡L1 发光,L2不发光;
(2)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时,应该把电压表与电源并联;
(3)如图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的示数为2.6V;
(4)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的和,如果在电路中减少一节电池,电源电压减小,则电压表的读数会减小。
故答案为:(1)发光;不发光;(2)并联;(3)2.6;(4)减小。
9.(2025春 鄞州区期末)某小组开展“彩灯带设计”实践活动,涉及以下环节:
(1)小组成员打算先将额定电压为11V的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如图甲),再将短灯带通过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使每一条短灯带都能在220V电压下安全工作。
①为确保安全,每个彩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则一条短灯带中至少要串联  20  个彩灯泡。
②将短灯带连接时,小组成员设计了Ⅰ、Ⅱ两种方案(如图乙),请选择正确的方案并阐述理由: 方案Ⅱ;短灯带的正常工作电压是220V,并联使得每个短灯带都能正常发光  。
(2)小组成员欲利用闪泡代替彩灯泡,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闪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常温下金属片2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变就与金属片1断开,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据图分析,闪泡接入电路时,应选择a、b、c中的  a、c  (填字母)两个接线柱。
【答案】(1)①20;(2)方案Ⅱ;短灯带的正常工作电压是220V,并联使得每个短灯带都能正常发光;(3)a、c。
【分析】(1)根据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答;
(2)根据电路的通断选择合适的接线柱。
【解答】解:(1)①将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根据串联电压规律知,串联的个数为n20(个);
②短灯带的正常工作电压是220V,要连成长灯带,必须把各个短灯带并联,才能正常发光,故选:Ⅱ;
(2)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闪泡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戊所示,金属片2常温下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变并与金属片1断开,此时应该使得电路断开,因而连接ac接线柱,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电路重新接通。
故答案为:(1)①20;(2)方案Ⅱ;短灯带的正常工作电压是220V,并联使得每个短灯带都能正常发光;(3)a、c。
10.(2024秋 嵊州市期末)实验小组将两个均标有“2.5V0.3A”字样的小灯泡L1和L2串联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灯泡L2的玻璃外壳碰碎。他们发现L2几乎不发光,与其串联的灯泡L1更亮了。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对“玻璃破碎后,灯丝电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行探究。
实验次序 1 2 3 4
电流表示数/A 0.16 0.20 0.24 0.26
电压表V1示数/V 0.78 1.20 1.80 2.10
电压表V2示数/V 0.20 0.30 0.50 0.80
(1)L2玻璃外壳破碎后,同学们对L1、L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们的电流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分析可发现,L1的电阻 大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外壳破碎后L2的电阻。
(2)实验中,对着L2吹气,发现L2两端电压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吹气加快其散热速度,使灯丝电阻变小。由此推断,灯丝的电阻大小与 温度  有关。
(3)根据上述实验,灯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减少灯丝的散热,防止灯丝温度降低;增加了灯丝的长度,增加电阻  。
【答案】(1)大于;(2)温度;(3)减少灯丝的散热,防止灯丝温度降低;增加了灯丝的长度,增加电阻
【分析】(1)根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比较。
(2)灯泡的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3)灯丝设计成螺旋状可以减少散热,增大导体的长度。
【解答】解:(1)由图和表格中数据可知:L1、L2串联,电流相等,L1两端的电压大于L2两端的电压,根据公式可知,L1的电阻大于玻璃外壳破碎后 L2的电阻。
(2)吹气加快了L2灯丝表面空气流速,加快其散热速度,降低了灯丝的温度,从而使灯丝电阻变小,由此推断,灯丝的电阻大小与温度有关。
(3)灯丝呈螺旋状,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灯丝的散热,防止灯丝温度降低,电阻变小;同时增加了灯丝的长度,增大电阻,更好地发光。
故答案为:(1)大于;(2)温度;(3)减少灯丝的散热,防止灯丝温度降低;增加了灯丝的长度,增加电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八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11)
考查范围:3.3 电压及其测量
01 电压 电压的测量 电压表的使用
[典例1](2025春 余姚市期中)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需要“动力”的推动。图中用高度差形象地表示了由电池提供的这种推动作用,那么高度差表示的量是(  )
A.电流 B.电阻 C.电压 D.电量
[典例2](2025 玉环市二模)如图所示,把铜片、铁片插入菠萝中,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偏转,用电压表测量它的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0.5V
B.电压表能提供电压
C.通过铜片的电流比锌片的电流大
D.铜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典例3](2025春 余姚市期末)“伏特电池”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在1800年发明的,他把金属条浸入强酸溶液中时,发现在两个金属条间产生了稳定而又强劲的电流。小余利用两杯相同的可乐、铜片、锌片、LED小灯珠等材料制作可乐电池,模拟伏特电池的发明过程,实物连接如图所示。在实验中,他发现LED灯发光微弱,电压表示数为0.2V。关于本次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乐电池的铜片为电源正极 B.一杯可乐产生的电压约为0.1V
C.若LED灯短路,则电压表仍有示数 D.再串联两杯可乐能够使LED灯更亮
[典例4](2025 浙江模拟)小明自制“伏打电堆”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小灯泡发光,电压表指针右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A是电堆的正极
B.“伏打电堆”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若小灯泡断路,电压表仍有示数
D.若断开开关,A、B两金属间无电压
[典例5](2024秋 淳安县期末)如图甲是一款充电暖手宝,它内装有蓄电池,充电后,按下按键会发热。
(1)用电压表测得内部蓄电池电压为6V,请在答卷对应图中画出电压表的指针位置。
(2)当给暖手宝的蓄电池充电时,暖手宝内的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填“电源”或“用电器”)
(3)该暖手宝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热丝发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急剧增大,可视为电路断开,起到自动过热保护作用,电路设计应选择图丙中的     (填序号)。
[跟踪1](2023春 北仑区期中)为测量灯泡的电压,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能直接测出灯泡L1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跟踪2](2024春 海曙区期末)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若甲、乙两处分别装入电表,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是电流表
B.甲、乙、都是电压表
C.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D.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跟踪3](2024春 北仑区期中)如图所示,a、b、c表示电压表或电流表,当S1、S2都闭合时,下列正确说法是(  )
A.b、c是电流表,而a是电压表
B.a、b是电压表,而c是电流表
C.a、b、c都是电流表
D.a、b、c都是电压表
[跟踪4](2024秋 浙江月考)如图为小山进行的“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实验.在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保持两极板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极板插入水果的深度相同,用电压表测得极板间的电压,数据如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水果 铁—锌 铁—铜 铜—锌
梨 0.40V 0.50V 0.90V
菠萝 0.50V 0.55V 1.00V
橙 0.70V 0.78V 1.05V
A.甲端极板是水果电池的负极 B.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只跟极板的材料有关
C.水果电池的作用是消耗电能 D.电子通过导线从乙端经外电路移动到甲端
[跟踪5](2023秋 长兴县月考)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闭合S1两个灯中只有L2亮
B.若灯L1被短接,则闭合S1、S2后电流表被烧坏
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则闭合S1、S2后两表都被烧坏
D.只闭合S2时,电压表有示数
02 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典例1](2025春 余姚市月考)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还可以发电呢!如图所示,几只水果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关于这个电路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可以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
B.当电路闭合时电荷在发生定向移动
C.当电路断开后水果电池两端电压为零
D.一个水果相当于一节干电池,把几个水果串联起来可以提高电压
[典例2](2024秋 台州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已知电源电压为6V,L1两端的电压为2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为2V B.电压表的示数为4V
C.电压表的示数为6V D.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典例3](2025春 宁波校级期中)小珠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7.5V、1.5V B.6V、1.5V C.1.5V、7.5V D.1.5V、6V
(典例3图) (典例4图)
[典例4](2023秋 杭州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3V,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则灯L2两端的电压为     V,通过灯L1的电流为     A。
[典例5](2024秋 嵊州市期末)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图甲的电路,A、B、C、D为接线柱编号,1、2、3、4为导线编号。
(1)为使结论具有普遍性,L1、L2应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
(2)闭合开关,电压表指针如图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正确连接电路并测得L: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只将第4根导线从E接线柱改接到B接线柱,用来测L2两端的电压。同组其他同学认为这种改接方法不可行,理由是   。
[典例6](2025春 镇海区期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为提高测量准确度,应把导线a接到电压表标有     (填“3”或“15”)的接线柱上。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L1两端电压为     V。
(3)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仍为如图乙所示。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发现电压表示数均如图乙所示。由此得出结论:    。
(4)小科保留电池、开关和灯泡,借助铅笔芯及可移动的回形针,设计并制作一个模拟调光灯(如图丙所示)。请你评价该模拟调光灯并说明理由。   。
[跟踪1](2022春 宁海县期中)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有同学整理课堂笔记如下,其中有问题的是(  )
A.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保持断开状态
B.在不确定待测电压时,应该先采用小量程试触
C.测量时,应该尽量选取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D.电压表应该与待测用电器并联
[跟踪2](2024秋 滨江区期末)某小组用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L1、L2按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分别测量Uab、Ubc、Uac三处电压。关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出Uab间电压后,保持b不动,将a改接到c,就可以测出Ubc
B.若实验时电压表示数Uab=Uac≠0,可能是a、b之间发生了断路
C.若实验时两盏灯均不亮,一定是a、b间断路了
D.测ac间电压时电压表的偏转角度一定是测ab间电压表偏转角度的2倍
[跟踪3](2025春 慈溪市期中)如图灯L1与灯L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5V的电路中,先用电压表“0~3V”的量程测出灯L1两端电压为2.2V,再测灯L2两端电压时,小科和小宁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请你对他们的做法进行评价。
(1)小科: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   。
(2)小宁:只将电压表接B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
[跟踪4](2025 鹿城区校级二模)小明为研究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特点,进行了如下实验:先用电子电压表(可精确到0.01伏)测出串联的两节新干电池的总电压为3.00伏,再如图连接电路,其中R1R2为两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用电子电压表分别测出R1R2两端的电压,之后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R1(欧) R1的电压U1(伏) R2(欧) R2的电压U2(伏) 电源电压U(伏)
1 10 1.2 10 1.2 3.0
2 10 0.86 20 1.72 3.0
3 20 1.33 20 1.33 3.0
4 30 1.64 20 1.09 3.0
5 50 1.5 45 1.35 3.0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处于    状态。
(2)在进行第1组别实验时,小明分别用电压表测得R1两端电压接近3.00伏,R2两端电压为0伏,于是他判断电路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填字母,可多选),并及时进行了改正。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3)分析1、3组别的数据,可得出结论:    。
(4)根据实验数据,他们发现R1、R2两端的电压之和小于电源电压。小浙觉得这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小明否定了小浙的看法,理由是    。
1.(2025春 余姚市月考)如图所示电路,甲、乙是电学仪表,闭合开关S后,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则(  )
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B.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C.甲、乙都是电流表
D.甲、乙都是电压表
2.(2025 浙江模拟)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是番茄电池的负极
B.图中所示的电压值为4V
C.为提倡节约,制作电池后的番茄仍作蔬菜食用
D.番茄电池形成通路后,电子将从锌片流向铜片
3.(2024秋 绍兴期末)在拓展性课程中,小明同学的趣味实验“水果电池”特别引人注目。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果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B.金属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C.若金属片A和B换位置,则电压表示数减小
D.将电压表换成电流表后电子由B经过电流表流向A
4.(2023秋 长兴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时,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UAB=2伏,UBC=2伏,UAC=4伏。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接着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D.换用电压表的另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5.(2025春 鄞州区期末)小宁取来半个柳橙,插入两片分别由铜、锌制成的极板,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现在他想要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将两块极板靠近,研究极板间的距离对电压的影响
B.将铜片换成铁片,研究极板的材质对电压的影响
C.将极板插得更深,研究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对电压的影响
D.将小柳橙换成大苹果,研究水果大小对电压的影响
6.(2025春 慈溪市期中)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两只规格相同的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1短路
B.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2短路
C.可能电路各处完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1两端电压为10V
D.可能电路各处完好,V1和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2两端电压为8V
7.(2024春 宁海县期中)电阻R1和R2的I﹣U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若两个电阻串联后,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3A时,电源电压是     V;若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3伏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     A。
(第7题图) (第8题图)
8.(2023秋 青浦区期末)同学们用老师准备的配套器材,分组开展实验研究串联电路,某组的实验过程中:
(1)根据图A连接电路时发生了错误,图B为该组同学连接的实物图。闭合电键,所有元件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发现L1    (发光/不发光),L2    (发光/不发光)。
(2)正确连接电路后,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电源   (串联/并联)。
(3)若电压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此时电源两端电压的大小为     V。
(4)若在电路中减少一节电池,电压表的读数会     (增大/不变/减小)。
9.(2025春 鄞州区期末)某小组开展“彩灯带设计”实践活动,涉及以下环节:
(1)小组成员打算先将额定电压为11V的彩灯泡串联成短灯带(如图甲),再将短灯带通过一定方式连接起来,使每一条短灯带都能在220V电压下安全工作。
①为确保安全,每个彩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则一条短灯带中至少要串联   个彩灯泡。
②将短灯带连接时,小组成员设计了Ⅰ、Ⅱ两种方案(如图乙),请选择正确的方案并阐述理由:    。
(2)小组成员欲利用闪泡代替彩灯泡,实现“一亮一暗”交替闪烁效果。闪泡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如图丙所示:常温下金属片2与金属片1接触,升温后发生形变就与金属片1断开,温度降低又恢复原状。据图分析,闪泡接入电路时,应选择a、b、c中的     (填字母)两个接线柱。
10.(2024秋 嵊州市期末)实验小组将两个均标有“2.5V0.3A”字样的小灯泡L1和L2串联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灯泡L2的玻璃外壳碰碎。他们发现L2几乎不发光,与其串联的灯泡L1更亮了。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对“玻璃破碎后,灯丝电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进行探究。
实验次序 1 2 3 4
电流表示数/A 0.16 0.20 0.24 0.26
电压表V1示数/V 0.78 1.20 1.80 2.10
电压表V2示数/V 0.20 0.30 0.50 0.80
(1)L2玻璃外壳破碎后,同学们对L1、L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们的电流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分析可发现,L1的电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外壳破碎后L2的电阻。
(2)实验中,对着L2吹气,发现L2两端电压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吹气加快其散热速度,使灯丝电阻变小。由此推断,灯丝的电阻大小与   有关。
(3)根据上述实验,灯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