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件 (共47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八上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2.4 中国的自然灾害课件 (共47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八上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26 07:48:00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以地图与案例呈现中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引导学生把握不同区域自然灾害的独特特征与成因,构建区域认知框架。 (区域认知)
2.借助资料分析自然灾害形成的多要素关联,培养学生从多维度剖析复杂地理现象的思维能力。(综合思维)
3.通过灾害对人类社会及生态环境影响的案例,揭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作用,明确不合理开发加剧灾害风险,合理举措。(人地协调观)
4.设置资料收集、灾害成因分析、模拟应对等实践任务,在实践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灾害应对的实践能力。(地理实践力)
认真阅读课本P63~68内容,完成下列各题,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一、多地质灾害
1.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有    、滑坡、    、崩塌和地面沉降等。
2.我国位于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3.    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山区另一种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主要常见于     地区。
地震
泥石流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滑坡 
泥石流
山地高原
课前预习
二、多气象灾害
1.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有    、    、寒潮、沙尘暴、
    等。
2.    和    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其中西北地区
    严重,东部季风区    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是    。
3.    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其南下使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    、霜冻、大风,有时还伴有    天气。
洪涝
干旱
台风
洪涝 
干旱
旱情
旱涝
干旱
寒潮
降温
雨雪
发 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震中位于汶川映秀镇附近,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 643人不同程度受伤,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 451.4亿元。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1.你知道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原因吗?
四川汶川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汶川
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地域差异大,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
思考并填空:
自然灾害概念: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_______破坏、________损失、_______伤亡等危害。
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寒潮等灾害。
地质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而________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资源
财产
人员
干旱
洪涝
台风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山区
干旱:
长时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形成干旱。
洪涝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台风
寒潮
地震(英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大风挂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
×

四川
我国多地质灾害
2、我国位于什么地震带上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

活 动
读图2-57,说出我国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②.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
西南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
川西山区。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广西部分山区等
①.我国地震分布:
西部地区的青藏高原边缘和横断山脉分布。
华北地区的 太行山沿线、郯城-庐江断裂带。
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沿海及台湾岛全岛。
结合图2-9、2-57,议一议,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有什么关系
活 动
①.分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主要分布区在地势 第一、第二阶梯的交界带 ,尤其是青藏高原东缘(如川西、滇西北)、横断山区,以及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陡坡地带(如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②.原因 :阶梯交界带是板块挤压应力集中区(引发地震),同时地形高差大、岩体破碎,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能条件。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2
洪涝
干旱
寒潮
台风
地震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和东南地区
泥石流与滑坡 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尤其是西南地区
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原因
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特点
发生频繁,危害严重。
不同地区同时发生各种灾害。
表现
同一地区连续发生各种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小结
洪涝和干旱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其中西北地区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旱涝频发。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长时期的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我国多气象灾害
1、梅雨的发生时间:
2、梅雨的影响地区:
3、梅雨的天气特征:
夏初,6月
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
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
梅 雨
夏秋季
东部平原
我国东部平原
P66
洪涝与干旱
1、洪涝的多发季节:
2、洪涝的多发地区:
华北地区
P66
洪涝与干旱
3、我国有哪些严重的干旱?
(1)春旱:华北
(2)伏旱: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的干旱)
长江中下
游地区
.议一议,我国干旱和洪涝灾害分布与气候特征的关系。
洪涝与干旱
(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导致旱涝灾害。
(2)台风带来的降水。
活 动
华南沿海
寒潮
1、寒潮的发生时间:
冬半年
2、寒潮的天气特征:
急剧降温、霜冻、大风、雨雪天气
3、寒潮的影响范围:
我国大部分地区
4、我国寒潮影响小的地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华南沿海
青藏
高原
四川
盆地
云贵高原
A
B
C
D
寒 潮
2、沙尘暴的发生地区:
3、沙尘暴的发生环境:
沙尘暴
沙尘暴是指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度低。
我国西北地区
植被稀少,沙源丰富,
大风频繁、天气干旱。
4、沙尘暴的发生时间:
春季,3、4月份
沙 尘 暴
1、什么是沙尘暴?
台风
1、台风等级的划分:
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12- 13级为台风(风速为32.7~41.4米/秒),
14-15 级为强台风,16 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
夏秋季,7、8月最多
台 风
2、台风的发生时间:
台风中心有一个晴空少云区,称之为台风眼。在图2- -66中标出台风眼的位置。
活 动
台风眼
我国东南沿海: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的旱情。
P67-68
台 风
3、台风的影响地区:
4、台风带来的危害:
5、台风带来的有利方面:
可能引起山洪,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
活 动p68
台风来临,如何避险?
台风来临时,应密切关注天气信息,最好不要出门。如果你在户外,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附近避风躲雨。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上,应让司机将车尽快开至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如果你在帐篷里,应收起帐篷,到坚固的房屋中避风。如果你在游泳,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防灾减灾
3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
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个人避灾
地震避灾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如果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样做?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教室在一楼,应有序撤到室外的空旷地上;如果教室在楼上,晃动时应躲在结实牢固的桌子下或墙角处,要用书包、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随后迅速有序撤离楼房。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我们称之为地震前兆,它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震活动异常、地震波速度变化、地壳变形、地下水异常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地应力变化、地电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异常、动物异常、地声、地光、地温异常等等。
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就与降雨、干旱、人为抽水和灌溉有关。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变化、饲养条件的改变、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在首先识别出这些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是否与地震有关。
你知道有什么地震前兆吗?
个人避灾
泥石流避灾
  当发生泥石流时怎么做?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谷地
A
C
B
课堂小结
 (全国视野2025·四川成都期末)山体滑坡是指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受连日强降雨天气的影响。2024年10月18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坝村发生一起山体滑坡,此次滑坡体积约28万立方米,共造成2栋建筑物和20亩农作物灾毁。据此完成1~3题。
1.山体滑坡的危害不包括(  )
A.摧毁农田 B.砸埋房屋 C.毁坏道路 D.引发寒潮
D
2.造成党坝村此次滑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起伏大 ②降雨集中 ③土壤疏松 ④板块运动引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外出旅游时需防范山体滑坡,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陡峭的沟壑里露营 B.在植被稀少的山坡上露营
C.在危岩突出地方露营 D.尽量避免暴雨集中时去山区
A
D
  (全国视野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泥石流是指由于暴雨、冰川融水、积雪融水等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图2.4.1为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布图,图2.4.2为泥石流发生时应急逃生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下列地形区中,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的是(  )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横断山区
5.当泥石流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A
6.为防治泥石流,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护坡工程 ②鼓励山坡放牧 ③大量开发山区矿产 ④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于2024年11月19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台风“万宜”于19日上午由强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风暴级,受其影响,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有大到暴雨。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
C
8.如果你在海边度假时接到台风预警,应该(  )
A.住在海边帐篷里 B.尽量不要外出
C.乘船观测台风眼 D.照常下海游泳
B
 2024年6月和7月,长江以南地区遭遇多次暴雨侵袭,随之引发多地洪涝灾害。图2.4.3为中国洪涝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9.读图可知,我国洪涝多发生在(  )
A.东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内陆地区
图2.4.3
B
10.导致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多样 
B.河流湖泊众多
C.夏季风不稳定 
D.人类活动影响
图2.4.3
C
11.面对洪涝灾害,下列场景中应对方法正确的是(  )
①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做好随时往高地转移的准备工作 ②若未及时转移,要立即爬往楼顶等高处耐心等待救援 ③洪水发生时若处于山区,应沿着河谷快速向上游前进 ④发现高压线铁塔时,应及时远离以避免触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2.4.3
B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