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三模拟调研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发电厂输出功率100kW,输出电压200V,用变压比(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 10的变压器升压后向远处供电,用户功率为发电厂输出功率的95%,输电线总电阻为
A.20Ω B.10Ω C.5Ω D.2Ω
2.人类在研究材料、光、原子结构及核能利用等方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对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有关原子的相关知识,下列正确的是(  )
A.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所以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
B.卢瑟福最先发现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C.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产生的射线本质是高速电子流,因核内没有电子,所以射线是核外电子逸出原子形成的
D.贝可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的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3.如图,在x轴上的O、M两点固定着两个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两点的电势均为零,BD间的C点电势最高,则(  )
A.q1为负电荷,q2为正电荷
B.BD段中C点电场强度最大且沿x轴正方向
C.A点电场强度小于C点电场强度
D.将一负点电荷从B点移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4.如图甲所示,在均匀介质的同一平面内有A、B、C、D四点,A、B、C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时刻,A、B、C处三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方向与平面ABD垂直,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振动在介质中产生的横波波长。关于D处的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时,质点开始振动 B.时,质点的速度为0
C.时,质点位于平衡位置 D.时,质点的位移为4cm
5.当车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根绳对小球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当车厢突然加速运动时,两根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T1不变,T2变大
B.T1变大,T2变大
C.T1不变,T2变小
D.T1变小,T2变小
6.为了探测火星,搭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总质量为)在以火星中心为圆心、半径为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火星更近的半径为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引力常量为,则(  )
A.火星的质量为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C.登陆舱在半径为与的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D.登陆舱在半径为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7.如图所示,L为电阻不计的自感线圈,已知LC振荡电路的周期为T,开关S原来合上一段时间,现将S断开后开始计时,当t=T时,线圈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方向分别为(  )
A.向下,向上 B.向下,向下
C.向上,向上 D.向上,向下
8.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质量为M的长木板,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长木板上表面,已知M=2m,t=0时刻给长木板和物体等大反向的速度v=6m/s。使二者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长木板和物体共速,物体始终没有离开长木板。则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最小速度为2m/s
B.当长木板的速度为3m/s时,物体的速度为-3m/s
C.当长木板的速度为3.5m/s时,物体在加速运动
D.当长木板的速度为2.5m/s时,物体在加速运动
9.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某金属逸出功为12.0eV。若大量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低能级,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大量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低能级,则会有3种光子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B.可以产生二条在可见光区的光谱线
C.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D.最多可能产生6条光谱线
10.如图甲所示,两根相距L的金属导轨水平固定,一根质量为m、长为L、电阻为R的导体棒两端放于导轨上,导轨左端连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平面上有n段竖直向下的宽度为a、间距为b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体棒在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依次穿过各磁场区,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导体棒进入磁场时示数为,离开磁场时示数为,导轨电阻和摩擦力忽略不计,导体棒穿过一段磁场区域回路中消耗的电能为(  )
A. B.
C. D.
二、实验题(本题满分15分)
11.(1)如图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长木板一定要略为倾斜或者光滑
B.槽码质量应远小于小车质量
C.打点计时器接直流电源
D.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补偿阻力时小车要连接纸带
B.在小车质量远大于槽码总质量,绳的拉力可近似等于槽码的总重力,这样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性误差
C.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水平桌面平行
D.该实验的科学思想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3)如图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到O点距离为,,,,小车运动B点的速度大小为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
12(8分).如图,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先用充气球向袖带内气囊充气9次(开始袖带内气囊无空气),每次充入压强为(为外界大气压强)、体积为的空气,充气后袖带内气囊中的空气体积为。然后缓慢放气,当袖带内气囊中空气体积变为时,袖带内气囊中空气的压强刚好与大气压强相等。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忽略整个过程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求:
(1)充气后袖带内气囊中空气的压强p;
(2)袖带内气囊中放出空气的质量与剩余空气质量的比值k。
13(8分).如图所示,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一束平行于边的光线自边的点射入三棱镜,在边发生反射后从边的点射出。若光线在点的入射角和在点的折射角相等。
(1)求三棱镜的折射率;
(2)在三棱镜的边是否有光线透出,写出分析过程并画出光路图。(不考虑多次反射)
14.(14分)如图,甲中A、B极板间电压为,C、D极板间距为d,荧光屏到C、D板右端的距离等于C、D板的板长。A板O处的放射源连续无初速地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粒子,经电场加速后,沿极板C、D的中心线射向荧光屏荧光屏足够大且与中心线垂直,当C、D板间未加电压时,粒子通过两板间的时间为;当C、D板间加上图乙所示电压电压已知时,粒子均能从C、D两板间飞出,并且所有粒子没有到达上、下边缘,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相互间的作用。求:
(1)粒子刚进入C、D板的初速度和C、D板的长度L;
(2)粒子从C、D板间飞出时垂直于极板方向偏移的最大距离;
(3)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区域的长度。
15.(15分)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处于原长状态的弹簧,其左端与一固定立柱相连,右侧与一静止的小球相连。现将小球向右拉至M点后,由静止释放小球。以O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小球向左经过O点时为t=0时刻,小球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O、M两点间的距离;
(2)该振子在0~2024s内的总路程;
(3)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D A D D D A A
11.(1)D
(2)AD
(3) 0.51 0.79
12.(1)
(2)1.5
13.(1)
(2)见解析
14.(1),;(2);(3)
15.(1)5cm;(2)50.6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