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三节 物质的量
课时12 气体摩尔体积
目 标 导 航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2. 掌握标准状况下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3. 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数( )
(2) 当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时,则一定处在标准状况下( )
(3) 标准状况下,0.1 mol H2与0.9 mol O2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 )
(4) 常温常压下,1 mol H2的体积约为22.4 L( )
(5) 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 )
(6) 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 )
(7) 不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CO和N2密度相同,则二者含有的原子数相同 ( )
(8)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H4和NH3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
(9)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O2和N2O4的体积(均为气态)相同( )
概 念 辨 析
×
×
√
×
×
√
√
√
×
纲要笔记
已知1 mol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叫物质的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固体、液体在20 ℃时的体积,气体的体积在0 ℃、101 kPa时测定)如下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中的数据。
决定物质摩尔体积的因素
1
举例 聚集状态 体积
Fe 固体 7.12 cm3
Al 固体 10.0 cm3
H2O 液体 18.0 cm3
H2SO4 液体 53.6 cm3
H2 气体 22.4 L
O2 气体 22.4 L
[结论]同温同压下,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差别______。同温同压下,1 mol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
大小
距离
较大
近似相等
[要点提醒]
(1)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当物质的状态为液态和固态时,1 mol物质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粒子的大小。
(2) 当物质的状态为气态时,因为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大小,所以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 mol 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之间的距离,而忽略粒子本身的大小。所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
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
2
化学式 条件 1 mol气体体积/L
N2 0 ℃,101 kPa 22.4
CO 0 ℃,101 kPa 22.4
N2 0 ℃,202 kPa 11.2
CO 0 ℃,202 kPa 11.2
N2 273 ℃,202 kPa 22.4
NH3 273 ℃,202 kPa 22.4
[结论]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0℃,101 kPa)的体积都约为_________;1 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____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_____,公式为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_。
2.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但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22.4 L/mol时,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
22.4 L
不一定
Vm
L/mol
[要点提醒]
(1)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Vm)是一个定值,与气体的种类无关。
(2)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1个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约为22.4 L。因此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一定要看清气体所处的状况。标准状况下,水、硫酸、酒精、CCl4、苯、SO3等都不是气态。
②2个数据:“1 mol”和“约22.4 L”。
(3) 若不是气体或不是标准状况均不能用22.4 L/mol 进行相关计算。
(4) 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1.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2. 阿伏加德罗定律常用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3
物质的量
气体分子数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
(n:物质的量;ρ:气体的密度;M:气体的摩尔质量;V:气体的体积;m:气体的质量;N:气体的分子数。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相关计算
4
分类悟法
类型1 气体摩尔体积
(2024·深圳)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 1 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可能约为22.4 L
C. 气体摩尔体积不仅适用于纯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D. 0.3 mol H2与0.7 mol 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1
【解析】气体未处于标准状态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约为22.4 L,A错误;增大压强并升高温度,1 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可能约为22.4 L,B错误;气体未告知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故0.3 mol H2与0.7 mol 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一定约为22.4 L,D错误。
C
类型2 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
B. 标准状况下,4.48 L CO含有0.2NA个原子
C. 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D. 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1.12 L C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2
【解析】常温常压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A错误;标准状况下,4.48 L CO物质的量为0.2 mol,则应含有0.4NA个原子,C错误;未指明标准状况,不能根据22.4 L/mol 计算气体物质的量,C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1.12 L CO2物质的量均是0.05 mol,O2和CO2分子中均含2个氧原子,则氧原子的数目均为0.1NA,D正确。
D
类型3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等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
B. 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 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
D. 若将压强相同改为体积相同,则甲容器中的压强比乙容器的压强大
3
D
【解析】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分子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M(CO)<M(CO2),则N(CO)>N(CO2),A错误;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等温等压等质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M(CO)<M(CO2),则V(CO)>V(CO2),B错误;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所有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C错误;等温等容等质量的不同气体,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M(CO)<M(CO2),则n(CO)>n(CO2),p(CO)>p(CO2),D正确。
课堂评价
1. 当固体或液体粒子数目相同时,下列决定了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是( )
A. 微粒之间的距离 B. 温度和压强
C. 微粒本身的大小 D. 物质的摩尔质量
C
2. 同温同压下,将1体积的CO2和2体积的CO进行比较。
(1) 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2) 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
(3) 原子数之比为 _________。
(4) 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5) 摩尔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6) 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
1∶2
1∶2
3∶4
11∶14
11∶7
11∶7
3. 同温同压下,a g气体A和b g气体B的体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b∶a
B. 同温同体积下,同质量的A和B气体的压强之比是a∶b
C. 同温同压下,A和B的密度之比为a∶b
D.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A和B气体的体积之比是a∶b
【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则a g气体A和b g气体B的物质的量相等;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其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其质量之比,则A和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a∶b,A错误;同温同体积同质量下,气体的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则同质量的A和B气体的压强之比是b∶a,B错误;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A和B的密度之比为a∶b,C正确;同温同压同质量下,气体的体积之比和摩尔质量成反比,则体积之比为b∶a,D错误。
C
4. (2024·深圳)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气体和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个数比1∶1 B. 原子个数比22∶21
C. 体积比7∶11 D. 密度比11∶7
B
配套新练案
1. 同温同压下,下列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的种类 B.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 分子本身的大小 D. 气体的分子数
【解析】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气体的分子数和分子间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故同温同压下,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分子数,D正确。
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 L
B. 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都约是22.4 L
C. 1 mol 氯气、水、干冰在标准状况下所含分子数相等
D. 在室温和101 kPa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约小于22.4 L
【解析】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体积,A错误;标准状况下, 1 mol 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B错误;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物质的量相同的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相同,C正确;标准状况下,1 mol 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当气体物质的量和压强一定时,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故温度升高到室温,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应大于22.4 L,D错误。
C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 1 mol氢气的质量为2 g,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C.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32 g
D. 1 mol氧气的体积约为22.4 L
【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任何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但不一定是分子,A错误;O2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2,C错误;未注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气体体积,D错误。
B
4. 物质的量能联系宏观和微观,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M
B. 1 mol Na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1 mol O2的体积约为22.4 L
D. 28 g N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8 g CO的体积约为22.4 L
B. 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C. 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D. 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一定相同
【解析】未注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气体体积,A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处于气态,故不能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水的物质的量,B错误;未强调物质状态,若为固体或液体则不成立,D错误。
C
6. 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28.4 B. 28.4 g/mol
C. 71 D. 71 g/mol
D
7. 如图所示的是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原子数相等
B. 密度相等
C. 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两种气体,其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又N2、O2、NO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可知两种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相等,A正确。
A
8. 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质量相等时体积最大的是( )
A. O2 B. H2
C. CO D. NO
【解析】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气体,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因M(O2)>M(NO)>M(CO)>M(H2),则H2的体积最大,B正确。
B
9. 同温同压下,对于相同体积的SO2和SO3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气体密度之比为5∶4
C. 原子数目之比为3∶4 D. 气体质量之比为4∶5
【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则等体积的SO2和SO3,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A正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摩尔质量之比,SO2和SO3气体的密度之比为64 g/mol∶80 g/mol=4∶5,B错误;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S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SO3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则其原子数目之比为3∶4,C正确;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气体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SO2和SO3的质量之比为64 g/mol∶80 g/mol=4∶5,D正确。
B
10. 标准状况下,将3.36 L的CO2与一定量的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2.24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混合物
B. 反应前Na2O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 反应后固体增重4.4 g
D. 标准状况下,反应后约生成1.12 L O2
D
11. (2024·广州)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 物质的量相同的CO和CO2,所含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_,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2) 质量相同的O2和O3,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O原子数之比是________。
(3) 4.6 g XO2气体中含有1.204×1023个O原子,则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
(4) 1.204×1024个NH3中含有的H原子数与_____ g CH4含有的H原子数目相同。
1∶1
7∶11
3∶2
1∶1
14 g/mol
24
(5) 28 g N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约为_________ L。
(6)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_。
22.4
1∶1
1∶2
3∶2
12. 现有16.0 g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 8.96 L。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
(2) 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
40 g/mol
0.4NA
(3)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_________(假设气体全部进入气球中)。
③气球的体积约为________ L(忽略气球弹性的影响)。
④若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 Na2O2 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
2.8 g
1.4NA
2.24
0.3NA
1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法利用的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回答下列问题。
(1) 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H3,二者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2) 与标准状况下6.72 L C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H2O的质量为_______ g,与该质量的水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
(3) 将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7,则该混合气体中CO2与NH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______倍。
1∶1
3∶4
44∶17
10.8
8.96
1∶2
13
谢谢观赏课时12 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2. 掌握标准状况下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3. 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数(×)
(2) 当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时,则一定处在标准状况下(×)
(3) 标准状况下,0.1 mol H2与0.9 mol O2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
(4) 常温常压下,1 mol H2的体积约为22.4 L(×)
(5) 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
(6) 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
(7) 不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CO和N2密度相同,则二者含有的原子数相同(√)
(8)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H4和NH3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9)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O2和N2O4的体积(均为气态)相同(×)
决定物质摩尔体积的因素
已知1 mol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叫物质的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固体、液体在20 ℃时的体积,气体的体积在0 ℃、101 kPa时测定)如下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中的数据。
举例 聚集状态 体积
Fe 固体 7.12 cm3
Al 固体 10.0 cm3
H2O 液体 18.0 cm3
H2SO4 液体 53.6 cm3
H2 气体 22.4 L
O2 气体 22.4 L
[结论]同温同压下,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差别较大。同温同压下,1 mol气体的体积近似相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
[要点提醒]
(1)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当物质的状态为液态和固态时,1 mol物质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粒子的大小。
(2) 当物质的状态为气态时,因为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大小,所以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 mol 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之间的距离,而忽略粒子本身的大小。所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
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
化学式 条件 1 mol气体体积/L
N2 0 ℃,101 kPa 22.4
CO 0 ℃,101 kPa 22.4
N2 0 ℃,202 kPa 11.2
CO 0 ℃,202 kPa 11.2
N2 273 ℃,202 kPa 22.4
NH3 273 ℃,202 kPa 22.4
[结论]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0℃,101 kPa)的体积都约为22.4 L;1 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不一定(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公式为Vm=,单位为L/mol。
2.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但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时,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
[要点提醒]
(1)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Vm)是一个定值,与气体的种类无关。
(2)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1个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约为22.4 L。因此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一定要看清气体所处的状况。标准状况下,水、硫酸、酒精、CCl4、苯、SO3等都不是气态。
②2个数据:“1 mol”和“约22.4 L”。
(3) 若不是气体或不是标准状况均不能用22.4 L/mol 进行相关计算。
(4) 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2. 阿伏加德罗定律常用推论
条件 语言叙述 公式
同温、同压下 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气体分子数之比 ==
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
同温、同体积下 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
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气体 气体的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相关计算
(n:物质的量;ρ:气体的密度;M:气体的摩尔质量;V:气体的体积;m:气体的质量;N:气体的分子数。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公式 n====
求ρ ρ====
求N N=n·NA=·NA
求m m=n·M=·M
求M M=ρ·22.4 L/mol
类型1 气体摩尔体积
(2024·深圳)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 1 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可能约为22.4 L
C. 气体摩尔体积不仅适用于纯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D. 0.3 mol H2与0.7 mol 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解析】气体未处于标准状态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约为22.4 L,A错误;增大压强并升高温度,1 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可能约为22.4 L,B错误;气体未告知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下,故0.3 mol H2与0.7 mol 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一定约为22.4 L,D错误。
类型2 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
B. 标准状况下,4.48 L CO含有0.2NA个原子
C. 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D. 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1.12 L C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解析】常温常压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A错误;标准状况下,4.48 L CO物质的量为0.2 mol,则应含有0.4NA个原子,C错误;未指明标准状况,不能根据22.4 L/mol 计算气体物质的量,C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1.12 L CO2物质的量均是0.05 mol,O2和CO2分子中均含2个氧原子,则氧原子的数目均为0.1NA,D正确。
类型3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等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
B. 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 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
D. 若将压强相同改为体积相同,则甲容器中的压强比乙容器的压强大
【解析】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分子数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M(CO)<M(CO2),则N(CO)>N(CO2),A错误;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等温等压等质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M(CO)<M(CO2),则V(CO)>V(CO2),B错误;当温度和压强相同,所有气体的摩尔体积相同,C错误;等温等容等质量的不同气体,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M(CO)<M(CO2),则n(CO)>n(CO2),p(CO)>p(CO2),D正确。
1. 当固体或液体粒子数目相同时,下列决定了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是(C)
A. 微粒之间的距离 B. 温度和压强
C. 微粒本身的大小 D. 物质的摩尔质量
2. 同温同压下,将1体积的CO2和2体积的CO进行比较。
(1) 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2) 分子数之比为1∶2。
(3) 原子数之比为 3∶4。
(4) 质量之比为11∶14。
(5) 摩尔质量之比为11∶7。
(6) 密度之比为11∶7。
3. 同温同压下,a g气体A和b g气体B的体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A和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b∶a
B. 同温同体积下,同质量的A和B气体的压强之比是a∶b
C. 同温同压下,A和B的密度之比为a∶b
D.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A和B气体的体积之比是a∶b
【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则a g气体A和b g气体B的物质的量相等;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其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其质量之比,则A和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a∶b,A错误;同温同体积同质量下,气体的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则同质量的A和B气体的压强之比是b∶a,B错误;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A和B的密度之比为a∶b,C正确;同温同压同质量下,气体的体积之比和摩尔质量成反比,则体积之比为b∶a,D错误。
4. (2024·深圳)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气体和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分子个数比1∶1 B. 原子个数比22∶21
C. 体积比7∶11 D. 密度比11∶7
【解析】由n=可知,当气体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则二者的分子个数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为∶=11∶7,A错误;分子数之比11∶7,每个CO、CO2分子中原子数目之比为2∶3,故总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2∶7×3=22∶21,B正确;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同质量下,其体积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反比,即为∶=11∶7,C错误;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故二者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即为28 g/mol∶44 g/mol=7∶11,D错误。
配套新练案
1. 同温同压下,下列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D)
A. 气体的种类 B.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 分子本身的大小 D. 气体的分子数
【解析】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气体的分子数和分子间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故同温同压下,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分子数,D正确。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 L
B. 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都约是22.4 L
C. 1 mol 氯气、水、干冰在标准状况下所含分子数相等
D. 在室温和101 kPa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约小于22.4 L
【解析】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体积,A错误;标准状况下,1 mol 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B错误;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物质的量相同的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相同,C正确;标准状况下,1 mol 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当气体物质的量和压强一定时,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故温度升高到室温,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应大于22.4 L,D错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 1 mol氢气的质量为2 g,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C.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32 g
D. 1 mol氧气的体积约为22.4 L
【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任何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但不一定是分子,A错误;O2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其相对分子质量是32,C错误;未注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气体体积,D错误。
4. 物质的量能联系宏观和微观,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M
B. 1 mol Na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1 mol O2的体积约为22.4 L
D. 28 g N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解析】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A错误;1 mol Na含有的电子数为1 mol×11×NA mol-1=11NA,B错误;未注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气体体积,C错误;28 g N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mol-1=NA,D正确。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28 g CO的体积约为22.4 L
B. 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C. 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D. 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一定相同
【解析】未注明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无法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气体体积,A错误;标准状况下,水不处于气态,故不能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水的物质的量,B错误;未强调物质状态,若为固体或液体则不成立,D错误。
6. 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D)
A. 28.4 B. 28.4 g/mol
C. 71 D. 71 g/mol
【解析】M=====71 g/mol,D正确。
7. 如图所示的是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A. 原子数相等
B. 密度相等
C. 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两种气体,其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又N2、O2、NO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可知两种气体中所含原子数相等,A正确。
8. 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质量相等时体积最大的是(B)
A. O2 B. H2
C. CO D. NO
【解析】相同条件下,相同质量的气体,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因M(O2)>M(NO)>M(CO)>M(H2),则H2的体积最大,B正确。
9. 同温同压下,对于相同体积的SO2和SO3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 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气体密度之比为5∶4
C. 原子数目之比为3∶4
D. 气体质量之比为4∶5
【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则等体积的SO2和SO3,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A正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摩尔质量之比,SO2和SO3气体的密度之比为64 g/mol∶80 g/mol=4∶5,B错误;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SO2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SO3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则其原子数目之比为3∶4,C正确;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气体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SO2和SO3的质量之比为64 g/mol∶80 g/mol=4∶5,D正确。
10. 标准状况下,将3.36 L的CO2与一定量的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2.24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混合物
B. 反应前Na2O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 反应后固体增重4.4 g
D. 标准状况下,反应后约生成1.12 L O2
【解析】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前CO2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1 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若CO2完全参与反应时,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0.075 mol<0.1 mol,则说明CO2过量,Na2O2完全反应生成Na2CO3,则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纯净物,A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错误;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值为0.1 mol CO2和0.05 mol O2的质量差,即固体的质量增加了0.1 mol×44 g/mol-0.05 mol×32 g/mol=2.8 g,C错误;反应后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0.05 mol×22.4 L/mol=1.12 L,D正确。
11. (2024·广州)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 物质的量相同的CO和CO2,所含的分子数之比是1∶1,质量之比是7∶11。
(2) 质量相同的O2和O3,分子数之比是3∶2,O原子数之比是1∶1。
(3) 4.6 g XO2气体中含有1.204×1023个O原子,则X的摩尔质量是14 g/mol。
(4) 1.204×1024个NH3中含有的H原子数与24 g CH4含有的H原子数目相同。
(5) 28 g N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约为22.4 L。
(6)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之比为1∶2,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3∶2;
12. 现有16.0 g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 8.96 L。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 g/mol。
(2) 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0.4NA。
(3)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为2.8 g。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1.4NA(假设气体全部进入气球中)。
③气球的体积约为2.24 L(忽略气球弹性的影响)。
④若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 Na2O2 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解析】标准状况下,8.96 L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0.4 mol,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根据C原子守恒可知x+y=0.4,根据质量守恒可得28x+44y=16.0,联立解得x=0.1,y=0.3。(1)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 g/mol。(2) CO和CO2分子中都只含1个碳原子,则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0.4NA。(3) ①将混合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CO2被NaOH溶液吸收,则收集的气体为CO,故其质量m=0.1 mol×28 g/mol=2.8 g。②CO分子中有14个电子,故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4NA。③标准状况下,0.1 mol CO的体积为0.1 mol×22.4 L/mol=2.24 L。
1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法利用的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回答下列问题。
(1) 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H3,二者的分子数之比为1∶1,原子总数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44∶17。
(2) 与标准状况下6.72 L C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H2O的质量为10.8 g,与该质量的水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 L。
(3) 将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7,则该混合气体中CO2与NH3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13倍。
【解析】(3) 将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7,碳元素与氮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混合气体中CO2与NH3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6 g/mol,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则该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13倍。课时12 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2. 掌握标准状况下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3. 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数( )
(2) 当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时,则一定处在标准状况下( )
(3) 标准状况下,0.1 mol H2与0.9 mol O2的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 )
(4) 常温常压下,1 mol H2的体积约为22.4 L( )
(5) 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 )
(6) 同温同压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相同( )
(7) 不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CO和N2密度相同,则二者含有的原子数相同( )
(8)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H4和NH3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
(9)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NO2和N2O4的体积(均为气态)相同( )
决定物质摩尔体积的因素
已知1 mol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叫物质的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1 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固体、液体在20 ℃时的体积,气体的体积在0 ℃、101 kPa时测定)如下表所示。观察并分析表中的数据。
举例 聚集状态 体积
Fe 固体 7.12 cm3
Al 固体 10.0 cm3
H2O 液体 18.0 cm3
H2SO4 液体 53.6 cm3
H2 气体 22.4 L
O2 气体 22.4 L
[结论]同温同压下,1 mol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差别________。同温同压下,1 mol气体的体积________。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
[要点提醒]
(1)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当物质的状态为液态和固态时,1 mol物质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其本身粒子的大小。
(2) 当物质的状态为气态时,因为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大小,所以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 mol 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粒子之间的距离,而忽略粒子本身的大小。所以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
已知1 mol不同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体积:
化学式 条件 1 mol气体体积/L
N2 0 ℃,101 kPa 22.4
CO 0 ℃,101 kPa 22.4
N2 0 ℃,202 kPa 11.2
CO 0 ℃,202 kPa 11.2
N2 273 ℃,202 kPa 22.4
NH3 273 ℃,202 kPa 22.4
[结论]1 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0℃,101 kPa)的体积都约为__________;1 mol不同的气体,在不同的条件下,体积________(填“一定”“一定不”或“不一定”)相等。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________,公式为______,单位为______。
2.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但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时,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
[要点提醒]
(1)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摩尔体积(Vm)是一个定值,与气体的种类无关。
(2)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1个条件:必须为标准状况。非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约为22.4 L。因此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一定要看清气体所处的状况。标准状况下,水、硫酸、酒精、CCl4、苯、SO3等都不是气态。
②2个数据:“1 mol”和“约22.4 L”。
(3) 若不是气体或不是标准状况均不能用22.4 L/mol 进行相关计算。
(4) 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互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2. 阿伏加德罗定律常用推论
条件 语言叙述 公式
同温、同压下 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________、________之比 =______=____
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________之比 =____
同温、同体积下 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其________之比 =______
同温、同体积、同质量的气体 气体的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______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相关计算
(n:物质的量;ρ:气体的密度;M:气体的摩尔质量;V:气体的体积;m:气体的质量;N:气体的分子数。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公式 n====
求ρ ρ====
求N N=n·NA=·NA
求m m=n·M=·M
求M M=ρ·22.4 L/mol
类型1 气体摩尔体积
(2024·深圳)下列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B. 1 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可能约为22.4 L
C. 气体摩尔体积不仅适用于纯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D. 0.3 mol H2与0.7 mol 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类型2 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22.4 L CO2中含有NA个CO2分子
B. 标准状况下,4.48 L CO含有0.2NA个原子
C. 22.4 L Cl2中含有NA个Cl2分子
D. 标准状况下,1.12 L O2和1.12 L C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类型3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等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入的CO分子数比CO2分子数少
B. 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
C. CO的摩尔体积比CO2的摩尔体积小
D. 若将压强相同改为体积相同,则甲容器中的压强比乙容器的压强大
1. 当固体或液体粒子数目相同时,下列决定了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大小的因素是( )
A. 微粒之间的距离
B. 温度和压强
C. 微粒本身的大小
D. 物质的摩尔质量
2. 同温同压下,将1体积的CO2和2体积的CO进行比较。
(1) 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
(2) 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3) 原子数之比为 ________。
(4) 质量之比为________。
(5) 摩尔质量之比为________。
(6) 密度之比为________。
3. 同温同压下,a g气体A和b g气体B的体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和B的摩尔质量之比是b∶a
B. 同温同体积下,同质量的A和B气体的压强之比是a∶b
C. 同温同压下,A和B的密度之比为a∶b
D. 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A和B气体的体积之比是a∶b
4. (2024·深圳)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CO气体和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个数比1∶1
B. 原子个数比22∶21
C. 体积比7∶11
D. 密度比11∶7
配套热练
课时12 气体摩尔体积
1. 同温同压下,下列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的种类 B.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 分子本身的大小 D. 气体的分子数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 L
B. 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都约是22.4 L
C. 1 mol 氯气、水、干冰在标准状况下所含分子数相等
D. 在室温和101 kPa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约小于22.4 L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B. 1 mol氢气的质量为2 g,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C.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g,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32 g
D. 1 mol氧气的体积约为22.4 L
4. 物质的量能联系宏观和微观,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M
B. 1 mol Na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 常温常压下,1 mol O2的体积约为22.4 L
D. 28 g N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8 g CO的体积约为22.4 L
B. 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
C. 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
D. 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一定相同
6. 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28.4 B. 28.4 g/mol
C. 71 D. 71 g/mol
7. 如图所示的是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原子数相等
B. 密度相等
C. 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8. 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质量相等时体积最大的是( )
A. O2 B. H2
C. CO D. NO
9. 同温同压下,对于相同体积的SO2和SO3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气体分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1
B. 气体密度之比为5∶4
C. 原子数目之比为3∶4
D. 气体质量之比为4∶5
10. 标准状况下,将3.36 L的CO2与一定量的Na2O2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气体2.24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混合物
B. 反应前Na2O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C. 反应后固体增重4.4 g
D. 标准状况下,反应后约生成1.12 L O2
11. (2024·广州)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 物质的量相同的CO和CO2,所含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质量之比是________。
(2) 质量相同的O2和O3,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O原子数之比是________。
(3) 4.6 g XO2气体中含有1.204×1023个O原子,则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
(4) 1.204×1024个NH3中含有的H原子数与________g CH4含有的H原子数目相同。
(5) 28 g N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约为________L。
(6)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_;
12. 现有16.0 g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 8.96 L。设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2) 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
(3)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
②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中,电子总数为________(假设气体全部进入气球中)。
③气球的体积约为________L(忽略气球弹性的影响)。
④若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 Na2O2 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13.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该法利用的原理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回答下列问题。
(1) 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CO2和NH3,二者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2) 与标准状况下6.72 L CO2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H2O的质量为________g,与该质量的水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3) 将一定量CO2和NH3混合测得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7,则该混合气体中CO2与NH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________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