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微主题5 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性质
1. (2024·茂名)我国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A. 马踏飞燕 B. 天目茶碗
C. 甲骨文 D. 千里江山图
A
2. (2024·深圳)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解析】小苏打是NaHCO3,C错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具有碱性
B 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C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Na2CO3可与酸反应CO2
D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在高温下铁与H2O会反应
C
3. (2024·广州)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 溶液颜色变红 溶液X含有Fe2+
B 向饱和的Na2CO3溶液通入CO2 产生白色沉淀 溶解度:NaHCO3<Na2CO3
C 向CaCl2溶液中通入适量CO2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CaCO3
D 向FeCl3溶液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以检验FeCl2杂质 紫红色褪去 混合溶液中有Fe2+
B
【解析】取少量溶液X,应先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溶液变红,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A错误;向饱和的Na2CO3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生成NaHC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aHCO3析出,故可以证明溶解度:NaHCO3<Na2CO3,B正确;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不会产生沉淀,C错误;Cl-在酸性环境下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4.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B. 钛合金耐高温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
C. 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
D. La-Ni合金可用作储氢合金,方便吸收、释放氢气
【解析】Al2O3可以和强碱反应,不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C错误。
C
5. 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
A. b在空气中加热能迅速被氧化为e
B. 可将g的饱和溶液滴加到浓碱中制备f的胶体
C. 铁元素可能存在c→f→g→d→c的循环转化关系
D. 由图可预测h(高铁酸盐)具有强还原性,能用于消毒
C
【解析】由图可知,a是Fe,b是FeO,c是Fe(OH)2,d是亚铁盐,e是Fe2O3,f是Fe(OH)3,g是铁盐,h是高铁酸盐。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生成Fe3O4,A错误;将FeCl3饱和溶液滴加到浓碱中生成Fe(OH)3沉淀,B错误;Fe(OH)2会被空气氧化生成Fe(OH)3,Fe(OH)3与盐酸反应可生成铁盐,Fe3+与Fe单质反应可生成Fe2+,Fe2+与浓碱反应生成Fe(OH)2沉淀,故存在c→f→g→d→c的转化关系,C正确;h是高铁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消毒剂,D错误。
6. 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
D
【解析】苦卤水中加入物质X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Mg2+转化为Mg(OH)2沉淀,故物质X溶于水后应该显碱性,生石灰价格便宜且溶于水显碱性,故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A正确;镁为活泼金属,故工业上选用电解法进行冶炼,故工业制备镁可选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B正确;根据流程可知该反应是MgO、C和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因高温条件下碳元素转化为一氧化碳,故生成物为MgCl2和CO,C正确;“煅烧”后的产物中主要为MgO,MgO中加入稀盐酸后得到MgCl2溶液,将MgCl2溶液直接加热蒸发后所得的产物为Mg(OH)2,D错误。
A.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点燃E处酒精灯
B. 装置A中分液漏斗中的溶液为浓氨水
C. 装置D与装置F可以对调
D. 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馏水,可检验是否有Mg3N2
C
【解析】实验进行时应先点燃C处酒精灯,等产生的N2进入E中时再点燃E中酒精灯,A正确;装置A中分液漏斗盛装的溶液是浓氨水,流入烧瓶中与CaO反应放热会产生NH3,B正确;碱石灰不能吸收NH3,过量的NH3会进入装置E中发生副反应,故装置D和F不能对调,C错误;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馏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伴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则说明产物中含有Mg3N2,D正确。
8. (2024·佛山)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补血剂,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研究制备柠檬酸亚铁。
Ⅰ. 制碳酸亚铁
用预处理后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含少量不溶性杂质)制备碳酸亚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a.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FeSO4在碱性条件下易生成Fe(OH)2沉淀。
(1) “酸浸”时,为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硫铁矿烧渣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等
(2) “还原”时,加入铁粉,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同时有无色气体生成。“酸浸”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还原”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 “操作X”可除去过量铁粉和不溶性杂质。“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
(4) “沉铁”时,反应原理为FeSO4+Na2CO3===FeCO3↓+Na2SO4。
①实验时需将Na2CO3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而不能反向滴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FeSO4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洗涤前,FeCO3沉淀表面吸附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Fe3+、H+
Fe、H
过滤
反向操作时,溶液的碱性过强,易生成Fe(OH)2沉淀
Na2SO4
Ⅱ. 制柠檬酸亚铁
(5)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柠檬酸亚铁:
步骤1:FeCO3固体、少量铁粉及足量柠檬酸(C6H8O7)溶液如图装置中充分反应;
步骤2:所得溶液加热浓缩,加适量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FeC6H6O7晶体。
①制备原理为FeCO3+C6H8O7===FeC6H6O7+X+H2O,物质X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步骤2”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③实验所得柠檬酸亚铁的质量大于根据原理计算所得的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
降低FeC6H6O7的溶解度,便于结晶析出
有少量铁粉与柠檬酸反应生成FeC6H6O7
【解析】预处理后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含少量不溶性杂质)加入稀硫酸进行酸化,然后加入过量铁粉进行还原;过滤,滤渣为不溶性杂质和过量铁粉;将过滤所得的FeSO4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得到FeCO3固体。(1) “酸浸”时,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升高温度、增大浓度等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故可采取的措施有将硫铁矿烧渣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等(任写一条)。(2) “还原”时,加入铁粉,Fe3+被还原为Fe2+,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同时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说明“酸浸”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Fe3+、H+;“还原”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Fe、H。(3) “操作X”可除去过量铁粉和不溶性杂质,实现固液分离,则“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4) ①Na2CO3溶液呈碱性,Fe2+易转化为Fe(OH)2沉淀,则实验时需将Na2CO3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待FeSO4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洗涤前,FeCO3沉淀表面吸附的主要杂质是Na2SO4。(5) ②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则“步骤2”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降低FeC6H6O7的溶解度,便于结晶析出。③实验时加入的少量铁粉也可能与柠檬酸反应,所以实验所得柠檬酸亚铁的质量大于根据原理计算所得的质量。
9. (2024·茂名)某实验兴趣小组想在实验室用纯净的氯气和铁粉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铁固体,查阅资料得知FeCl3是一种易潮解、易升华的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 仪器a使用前应该先______。
(2) 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检漏
+Cl2↑+2H2O
(3) 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时,A、D两处中的酒精灯应先点燃___(填“A”或“D”)处的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准备开始实验时,一位组员提出这套装置设计还不完善,应该在最后加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气体吸收装置,用化学方程式解析这个吸收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D
A
因为要先产生氯气使装置内充满氯气,赶走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时生成铁的氧化物杂质
2NaOH+Cl2===NaClO+NaCl+H2O
谢谢观赏微主题5 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性质
1. (2024·茂名)我国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A)
A. 马踏飞燕 B. 天目茶碗
C. 甲骨文 D. 千里江山图
2. (2024·深圳)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C)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具有碱性
B 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C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Na2CO3可与酸反应CO2
D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在高温下铁与H2O会反应
【解析】小苏打是NaHCO3,C错误。
3. (2024·广州)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B)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 溶液颜色变红 溶液X含有Fe2+
B 向饱和的Na2CO3溶液通入CO2 产生白色沉淀 溶解度:NaHCO3<Na2CO3
C 向CaCl2溶液中通入适量CO2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CaCO3
D 向FeCl3溶液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以检验FeCl2杂质 紫红色褪去 混合溶液中有Fe2+
【解析】取少量溶液X,应先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溶液变红,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A错误;向饱和的Na2CO3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生成NaHC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aHCO3析出,故可以证明溶解度:NaHCO3<Na2CO3,B正确;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不会产生沉淀,C错误;Cl-在酸性环境下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4.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
A. 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B. 钛合金耐高温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
C. 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
D. La-Ni合金可用作储氢合金,方便吸收、释放氢气
【解析】Al2O3可以和强碱反应,不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C错误。
5. 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C)
A. b在空气中加热能迅速被氧化为e
B. 可将g的饱和溶液滴加到浓碱中制备f的胶体
C. 铁元素可能存在c→f→g→d→c的循环转化关系
D. 由图可预测h(高铁酸盐)具有强还原性,能用于消毒
【解析】由图可知,a是Fe,b是FeO,c是Fe(OH)2,d是亚铁盐,e是Fe2O3,f是Fe(OH)3,g是铁盐,h是高铁酸盐。FeO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氧化生成Fe3O4,A错误;将FeCl3饱和溶液滴加到浓碱中生成Fe(OH)3沉淀,B错误;Fe(OH)2会被空气氧化生成Fe(OH)3,Fe(OH)3与盐酸反应可生成铁盐,Fe3+与Fe单质反应可生成Fe2+,Fe2+与浓碱反应生成Fe(OH)2沉淀,故存在c→f→g→d→c的转化关系,C正确;h是高铁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消毒剂,D错误。
6. 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
C. “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MgO+C+Cl2MgCl2+CO
D. “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Cl2
【解析】苦卤水中加入物质X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Mg2+转化为Mg(OH)2沉淀,故物质X溶于水后应该显碱性,生石灰价格便宜且溶于水显碱性,故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A正确;镁为活泼金属,故工业上选用电解法进行冶炼,故工业制备镁可选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B正确;根据流程可知该反应是MgO、C和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因高温条件下碳元素转化为一氧化碳,故生成物为MgCl2和CO,C正确;“煅烧”后的产物中主要为MgO,MgO中加入稀盐酸后得到MgCl2溶液,将MgCl2溶液直接加热蒸发后所得的产物为Mg(OH)2,D错误。
7. Mg3N2常用于制备其他超硬、耐高温的氮化物,实验室通过CuO氧化NH3制得N2,然后与镁反应得到Mg3N2。已知Mg+2NH3Mg(NH2)2+H2,Mg3N2是一种浅黄色粉末,易与水反应生成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点燃E处酒精灯
B. 装置A中分液漏斗中的溶液为浓氨水
C. 装置D与装置F可以对调
D. 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馏水,可检验是否有Mg3N2
【解析】实验进行时应先点燃C处酒精灯,等产生的N2进入E中时再点燃E中酒精灯,A正确;装置A中分液漏斗盛装的溶液是浓氨水,流入烧瓶中与CaO反应放热会产生NH3,B正确;碱石灰不能吸收NH3,过量的NH3会进入装置E中发生副反应,故装置D和F不能对调,C错误;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馏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伴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则说明产物中含有Mg3N2,D正确。
8. (2024·佛山)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补血剂,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研究制备柠檬酸亚铁。
Ⅰ. 制碳酸亚铁
用预处理后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含少量不溶性杂质)制备碳酸亚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a.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FeSO4在碱性条件下易生成Fe(OH)2沉淀。
(1) “酸浸”时,为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将硫铁矿烧渣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等(任写一条)(任写一条)。
(2) “还原”时,加入铁粉,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同时有无色气体生成。“酸浸”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Fe3+、H+(填离子符号)。“还原”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Fe、H(填元素符号)。
(3) “操作X”可除去过量铁粉和不溶性杂质。“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
(4) “沉铁”时,反应原理为FeSO4+Na2CO3===FeCO3↓+Na2SO4。
①实验时需将Na2CO3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而不能反向滴加,其原因是反向操作时,溶液的碱性过强,易生成Fe(OH)2沉淀。
②待FeSO4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洗涤前,FeCO3沉淀表面吸附的主要杂质是Na2SO4(填化学式)。
Ⅱ. 制柠檬酸亚铁
(5)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柠檬酸亚铁:
步骤1:FeCO3固体、少量铁粉及足量柠檬酸(C6H8O7)溶液如图装置中充分反应;
步骤2:所得溶液加热浓缩,加适量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FeC6H6O7晶体。
①制备原理为FeCO3+C6H8O7===FeC6H6O7+X+H2O,物质X是CO2(填化学式)。
②“步骤2”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降低FeC6H6O7的溶解度,便于结晶析出。
③实验所得柠檬酸亚铁的质量大于根据原理计算所得的质量,原因是有少量铁粉与柠檬酸反应生成FeC6H6O7。
【解析】预处理后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含少量不溶性杂质)加入稀硫酸进行酸化,然后加入过量铁粉进行还原;过滤,滤渣为不溶性杂质和过量铁粉;将过滤所得的FeSO4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得到FeCO3固体。(1) “酸浸”时,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升高温度、增大浓度等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故可采取的措施有将硫铁矿烧渣粉碎、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等(任写一条)。(2) “还原”时,加入铁粉,Fe3+被还原为Fe2+,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同时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说明“酸浸”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Fe3+、H+;“还原”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Fe、H。(3) “操作X”可除去过量铁粉和不溶性杂质,实现固液分离,则“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4) ①Na2CO3溶液呈碱性,Fe2+易转化为Fe(OH)2沉淀,则实验时需将Na2CO3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②待FeSO4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洗涤前,FeCO3沉淀表面吸附的主要杂质是Na2SO4。(5) ②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则“步骤2”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降低FeC6H6O7的溶解度,便于结晶析出。③实验时加入的少量铁粉也可能与柠檬酸反应,所以实验所得柠檬酸亚铁的质量大于根据原理计算所得的质量。
9. (2024·茂名)某实验兴趣小组想在实验室用纯净的氯气和铁粉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铁固体,查阅资料得知FeCl3是一种易潮解、易升华的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 仪器a使用前应该先检漏。
(2) 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Mn2++Cl2↑+2H2O。
(3) 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D。
(4) 实验时,A、D两处中的酒精灯应先点燃A(填“A”或“D”)处的酒精灯,理由是因为要先产生氯气使装置内充满氯气,赶走装置内的空气,防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时生成铁的氧化物杂质。
(5) 准备开始实验时,一位组员提出这套装置设计还不完善,应该在最后加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气体吸收装置,用化学方程式解析这个吸收装置的作用:2NaOH+Cl2===NaClO+NaCl+H2O。微主题5 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性质
1. (2024·茂名)我国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A. 马踏飞燕 B. 天目茶碗
C. 甲骨文 D. 千里江山图
2. (2024·深圳)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环保工程师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具有碱性
B 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
C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Na2CO3可与酸反应CO2
D 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在高温下铁与H2O会反应
3. (2024·广州)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 溶液颜色变红 溶液X含有Fe2+
B 向饱和的Na2CO3溶液通入CO2 产生白色沉淀 溶解度:NaHCO3<Na2CO3
C 向CaCl2溶液中通入适量CO2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CaCO3
D 向FeCl3溶液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以检验FeCl2杂质 紫红色褪去 混合溶液中有Fe2+
4.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和橡胶的红色颜料
B. 钛合金耐高温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
C. 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
D. La-Ni合金可用作储氢合金,方便吸收、释放氢气
5. 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b在空气中加热能迅速被氧化为e
B. 可将g的饱和溶液滴加到浓碱中制备f的胶体
C. 铁元素可能存在c→f→g→d→c的循环转化关系
D. 由图可预测h(高铁酸盐)具有强还原性,能用于消毒
6. 一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质X常选用生石灰
B.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
C. “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MgO+C+Cl2MgCl2+CO
D. “煅烧”后的产物中加稀盐酸,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发也可得到无水MgCl2
7. Mg3N2常用于制备其他超硬、耐高温的氮化物,实验室通过CuO氧化NH3制得N2,然后与镁反应得到Mg3N2。已知Mg+2NH3Mg(NH2)2+H2,Mg3N2是一种浅黄色粉末,易与水反应生成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C处酒精灯,再点燃E处酒精灯
B. 装置A中分液漏斗中的溶液为浓氨水
C. 装置D与装置F可以对调
D. 取反应后装置E所得固体少许,滴入蒸馏水,可检验是否有Mg3N2
8. (2024·佛山)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补血剂,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研究制备柠檬酸亚铁。
Ⅰ. 制碳酸亚铁
用预处理后的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2O3,含少量不溶性杂质)制备碳酸亚铁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a.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FeSO4在碱性条件下易生成Fe(OH)2沉淀。
(1) “酸浸”时,为提高铁元素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 “还原”时,加入铁粉,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同时有无色气体生成。“酸浸”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还原”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 “操作X”可除去过量铁粉和不溶性杂质。“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
(4) “沉铁”时,反应原理为FeSO4+Na2CO3===FeCO3↓+Na2SO4。
①实验时需将Na2CO3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而不能反向滴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FeSO4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洗涤前,FeCO3沉淀表面吸附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Ⅱ. 制柠檬酸亚铁
(5)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柠檬酸亚铁:
步骤1:FeCO3固体、少量铁粉及足量柠檬酸(C6H8O7)溶液如图装置中充分反应;
步骤2:所得溶液加热浓缩,加适量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FeC6H6O7晶体。
①制备原理为FeCO3+C6H8O7===FeC6H6O7+X+H2O,物质X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步骤2”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所得柠檬酸亚铁的质量大于根据原理计算所得的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024·茂名)某实验兴趣小组想在实验室用纯净的氯气和铁粉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铁固体,查阅资料得知FeCl3是一种易潮解、易升华的物质,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 仪器a使用前应该先__________。
(2) 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实验时,A、D两处中的酒精灯应先点燃________(填“A”或“D”)处的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准备开始实验时,一位组员提出这套装置设计还不完善,应该在最后加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气体吸收装置,用化学方程式解析这个吸收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