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三章
整理与提升
章复习
目 标 导 航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2. 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理论理解铁元素的价态转化
关键能力
1. 关系式法(根据方程式找出关系式进行计算)
例 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质量为17.40 g 的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标准状况下_________ L SO2(Mn—55)。
化学定量分析与计算
1
4.48
2. 守恒法、方程组法计算
(1) 化学计算中的守恒关系
①原子守恒:分析原料与产物之间所含关键元素原子个数关系。如:Na2CO3~CO2。
③得失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2) 方程组法
常用于多组分混合物成分的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注意结合原子守恒或得失电子守恒。
例 把3.06 g铝和镁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 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3.36 L H2。计算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________ mol。
0.06
1. K2FeO4的性质
(1) 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浓溶液。
(2) 在0~5 ℃的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3) 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
高铁酸钾制备
2
2. 常见高铁酸钾的制备方法
3. 湿法制备流程图
(1) 制备K2FeO4时,NaClO饱和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温度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______高铁酸钠。
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NaClO饱和溶液中
小于
杀菌消毒
吸附杂质
分类悟法
类型1 化学定量分析
某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 mL 5 mol/L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与通入的0.56 L氯气(标准状况)反应,使Fe2+全部转化为Fe3+,则此氧化物为 ( )
A. Fe2O3 B. Fe3O4
C. Fe4O5 D. Fe5O7
1
D
类型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的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2
(1) 装置B中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反应前装置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 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装置B中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实验操作: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4H2
防止暴沸
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4) 向其中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
①若溶液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___(填字母,下同),写出溶液变红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溶液未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___,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一定有Fe3O4 b.一定有Fe
c.只有Fe3O4 d.只有Fe
a
b
2Fe3++Fe===3Fe2+
(5) 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存在F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已知氧化性:Cl2>Br2>Fe3+>I2,则向1 L 1 mol/L FeI2溶液中通入1.5 mol Br2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该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存在Fe2+
2Fe2++3Br2+4I-===2Fe3++2I2+6Br-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向其通入Cl2,再滴加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通入氯气和滴加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Fe2++Cl2=== 2Fe3++2Cl-
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3) 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 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 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 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 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解析】(1) Cl2可将Fe2+氧化成Fe3+。(2) 煤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Fe2+氧化,产生干扰。(3) Fe2+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KFe[Fe(CN)6];I2在CCl4中呈紫色,KSCN溶液遇Fe3+显红色。
Fe2+
Fe3+
类型3 元素类别与价态题型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 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4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每当有2 mol KMnO4发生反应,得到氧化产物___ mol。
②B中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____。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饱和食盐水
5
Cl2+2KOH===KClO+KCl+H2O
(2) 探究K2FeO4的性质
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①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_,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
②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固体表面附着的氧化性离子,防止其氧化Cl-,同时保持K2FeO4稳定存在。
Fe3+
谢谢观赏章复习 整理与提升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2. 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理论理解铁元素的价态转化
化学定量分析与计算
1. 关系式法(根据方程式找出关系式进行计算)
例 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质量为17.40 g 的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标准状况下4.48 L SO2(Mn—55)。
【解析】根据MnO2+SO2===MnSO4可得关系式:MnO2~SO2,n(SO2)=n(MnO2)==0.2 mol,则在标准状态下能氧化SO2的体积为0.2 mol×22.4 L/mol=4.48 L。
2. 守恒法、方程组法计算
(1) 化学计算中的守恒关系
①原子守恒:分析原料与产物之间所含关键元素原子个数关系。如:Na2CO3~CO2。
②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呈电中性,因此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一定相等。如Na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为n(Na+)+3n(Fe3+)=2n(SO)。
③得失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2) 方程组法
常用于多组分混合物成分的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注意结合原子守恒或得失电子守恒。
例 把3.06 g铝和镁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 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3.36 L H2。计算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0.06 mol。
【解析】标准状况下,3.36 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设3.06 g金属的混合物中含有Al和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可得出等式:27x+24y=3.06 g,x+y=0.15 mol,联立解得x=y=0.06 mol,则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
高铁酸钾制备
1. K2FeO4的性质
(1) 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浓溶液。
(2) 在0~5 ℃的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3) 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
2. 常见高铁酸钾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 具体内容
干法 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钾和KNO2等产物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湿法 强碱性介质中,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NaClO饱和溶液中,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钠溶液,然后加入氢氧化钾,利用高铁酸钾的溶解度小于高铁酸钠,从而析出高铁酸钾3ClO-+2Fe3++10OH-===2FeO+3Cl-+5H2O
电解法 用Fe作阳极电解NaOH浓溶液可制得Na2FeO4Fe+2H2O+2NaOHNa2FeO4+3H2↑
3. 湿法制备流程图
(1) 制备K2FeO4时,NaClO饱和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NaClO饱和溶液中。
(2) 该温度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小于高铁酸钠。
4. 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4FeO+10H2O===4Fe(OH)3(胶体)+3O2↑+8OH-,生成的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高铁酸钾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吸附杂质。
类型1 化学定量分析
某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 mL 5 mol/L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与通入的0.56 L氯气(标准状况)反应,使Fe2+全部转化为Fe3+,则此氧化物为(D)
A. Fe2O3 B. Fe3O4
C. Fe4O5 D. Fe5O7
【解析】 铁的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可能生成FeCl2、FeCl3或FeCl2和FeCl3。通入Cl2后Fe2+被氧化为Fe3+,则溶液中溶质最终只有FeCl3,可由n(Cl)求n(Fe)。氧化物中的氧元素与HCl中氢元素结合生成H2O,可由HCl中的氢元素求n(O);再由n(Fe)和n(O)的比值求得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n(Cl)=5 mol/L×0.14 L+2×=0.75 mol;n(H+)=5 mol/L×0.14 L=0.7 mol,所以===,即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5O7。
类型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的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1) 装置B中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2) 反应前装置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3) 装置E中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装置B中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实验操作: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4) 向其中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
①若溶液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a(填字母,下同),写出溶液变红色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
②若溶液未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b,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a.一定有Fe3O4 b.一定有Fe
c.只有Fe3O4 d.只有Fe
(5) 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存在Fe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该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存在Fe2+。
(6) 已知氧化性:Cl2>Br2>Fe3+>I2,则向1 L 1 mol/L FeI2溶液中通入1.5 mol Br2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3Br2+4I-===2Fe3++2I2+6Br-。
【解析】(3) 装置E中氢气还原CuO,故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右端管壁有水珠。(4) 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可知含铁离子,若溶液未变红色,则一定发生Fe与Fe3+的反应,则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a,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若溶液未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B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b,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5) 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存在Fe2+的方法为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该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证明该溶液中存在Fe2+。(6) 由氧化性可推出,还原性:I->Fe2+,故Br2先氧化I-,然后再氧化Fe2+。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向其通入Cl2,再滴加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2)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通入氯气和滴加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3) 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 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 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 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 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Fe2+(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Fe3+(填离子符号)。
【解析】(1) Cl2可将Fe2+氧化成Fe3+。(2) 煤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将Fe2+氧化,产生干扰。(3) Fe2+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KFe[Fe(CN)6];I2在CCl4中呈紫色,KSCN溶液遇Fe3+显红色。
类型3 元素类别与价态题型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 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每当有2 mol KMnO4发生反应,得到氧化产物5 mol。
②B中所用试剂为饱和食盐水。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Cl2+2KOH===KClO+KCl+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探究K2FeO4的性质
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①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Fe3+,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可能由4FeO+20H+===4Fe3++3O2↑+10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
②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固体表面附着的氧化性离子,防止其氧化Cl-,同时保持K2FeO4稳定存在。
【解析】 (1)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10Cl-+16H+===5Cl2↑+2Mn2++8H2O,由离子方程式可知,每当有2 mol KMnO4发生反应,得到氧化产物为5 mol。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可通过盛装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吸收挥发出来的HCl气体。③C中Cl2发生如题干所示的反应之外,部分氯气还可能与K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KClO、KCl和水。(2) ①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Fe3+,K2FeO4在碱性溶液中稳定,酸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自身转化为Fe3+,则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章复习 整理与提升
学习目标 知识体系
1.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2. 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理论理解铁元素的价态转化
化学定量分析与计算
1. 关系式法(根据方程式找出关系式进行计算)
例 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的水悬浊液与烟气中SO2反应可制备MnSO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SO2===MnSO4,质量为17.40 g 的纯净MnO2最多能氧化标准状况下________L SO2(Mn—55)。
2. 守恒法、方程组法计算
(1) 化学计算中的守恒关系
①原子守恒:分析原料与产物之间所含关键元素原子个数关系。如:Na2CO3~CO2。
②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整个溶液呈电中性,因此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一定相等。如Na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为n(Na+)+3n(Fe3+)=2n(SO)。
③得失电子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总数=得电子总数。
(2) 方程组法
常用于多组分混合物成分的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组求解。注意结合原子守恒或得失电子守恒。
例 把3.06 g铝和镁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00 mL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标准状况下3.36 L H2。计算该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________mol。
高铁酸钾制备
1. K2FeO4的性质
(1) 可溶于水、微溶于KOH浓溶液。
(2) 在0~5 ℃的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3) 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
2. 常见高铁酸钾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 具体内容
干法 Fe2O3、KNO3、KOH混合加热共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钾和KNO2等产物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
湿法 强碱性介质中,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NaClO饱和溶液中,反应生成紫红色高铁酸钠溶液,然后加入氢氧化钾,利用高铁酸钾的溶解度小于高铁酸钠,从而析出高铁酸钾3ClO-+2Fe3++10OH-===2FeO+3Cl-+5H2O
电解法 用Fe作阳极电解NaOH浓溶液可制得Na2FeO4Fe+2H2O+2NaOHNa2FeO4+3H2↑
3. 湿法制备流程图
(1) 制备K2FeO4时,NaClO饱和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温度下,高铁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_高铁酸钠。
4. 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4FeO+10H2O===4Fe(OH)3(胶体)+3O2↑+8OH-,生成的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高铁酸钾既能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1 化学定量分析
某铁的氧化物样品,用140 mL 5 mol/L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与通入的0.56 L氯气(标准状况)反应,使Fe2+全部转化为Fe3+,则此氧化物为( )
A. Fe2O3 B. Fe3O4
C. Fe4O5 D. Fe5O7
类型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请你参与“研究铁与水蒸气反应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性质及再利用”的实验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1) 装置B中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前装置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装置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反应后装置B中硬质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的成分。
实验操作: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取少许其中的固体物质溶于稀硫酸后,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
(4) 向其中一份滴加几滴KSCN溶液。
①若溶液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________(填字母,下同),写出溶液变红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溶液未变红色,推断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为________,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a.一定有Fe3O4 B.一定有Fe
c.只有Fe3O4 D.只有Fe
(5) 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存在Fe2+: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已知氧化性:Cl2>Br2>Fe3+>I2,则向1 L 1 mol/L FeI2溶液中通入1.5 mol Br2发生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组同学取2 mL FeCl2溶液,向其通入Cl2,再滴加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2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 mL 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通入氯气和滴加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丙组同学取10 mL 0.1 mol/L KI溶液,加入6 mL 0.1 mol/L FeCl3溶液混合。分别取 2 mL 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 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CCl4层显紫色;
② 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 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①和③说明:在I-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类型3 元素类别与价态题型
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 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每当有2 mol KMnO4发生反应,得到氧化产物________mol。
②B中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探究K2FeO4的性质
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①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_,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
②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固体表面附着的氧化性离子,防止其氧化Cl-,同时保持K2FeO4稳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