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用2到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重点是探索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为便于探索,例1及相应“做一做”中,题目的被除数都不超过12。
教材通过直观图、对话、算式对照呈现了三种求商的方法:第一种通过操作求商;第二种通过连减的方法求商;第三种方法通过乘法口诀求商。并用红色字突出“想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通过机器人的话,点明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突出算法优化。
【教学目标】
1.借助“小猴子分桃子”情境,通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探究求商的方法。
2.能够说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点】
感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评价任务】
1.通过学生展示求12÷3=4的商的方法,检测目标一。
2.通过学生讲解用乘法口诀求“12÷3=4”的商的思路,以及完成“做一做”的情况,检测目标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来对口诀。(可以师生对)
(出示练习题)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2×4= 3×5= 6×6= 4×4=
师:我们可以运用乘法口诀快速求出乘法算式的积,这节课我们学习运用学过的2-6的乘法口诀求商。
(师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2】
1.读题理解题意。
师:聪明的小猴子分桃子,请认真阅读例1,从题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问题是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
师: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猴子,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预设:就是把12只桃子,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所以用除法12÷3=4。
师:这里的12和3各表示什么?
预设:12表示有12个桃子,3表示每只小猴分3个,也就是每份有3个。
2.探究求商的方法。
师:怎样求出12÷3的商呢?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可以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的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展示自己的方法?
预设1:我是用画一画的方法,每3个圈一份,共圈了4份,所以可以分给4个小猴,12÷3=4。
预设2:我是用连减的方法。12-3-3-3-3=0,从12里面每次减3,共减了4次,正好减完,所以可以分给4个小猴,12÷3=4。
预设3:我是用乘法口诀,因为3×4=12,想口诀三四十二,所以12÷3=4。
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12÷3=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预设:我喜欢用口诀,简便,而且适用于所有的除法的计算。
3.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师:想一想,12÷4的商是几?要计算12÷4,你会想哪句乘法口诀?
预设:想( )四十二,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4=3。
师:计算12÷3=4和12÷4=3我们都用到了“三四十二”这句口诀,所以一句口诀可以计算2道除法算式。
师小结:计算除法时,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在乘法口诀中,除数可能是第一个数,也可能是第二个数。
(三)巩固练习,训练提升。
1.完成课本41页“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读题,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后,指定学生展示。
2.完成课本42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提问。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3=4 12÷4=3
三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