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2.2 给物质加热 玻璃仪器洗涤
副标题:规范加热操作,保持仪器洁净
背景图:选择一张双场景融合图片,左侧是学生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液体)的规范操作特写(试管夹夹持、外焰加热),右侧是实验员用试管刷清洗烧杯的场景(烧杯内有泡沫,旁边放着已洗净的仪器),中间标注 “安全加热 彻底洗涤 实验保障”,直观呈现核心教学内容。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知识理解:掌握给物质加热的核心工具(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明确固体、液体物质的加热规则(如试管加热液体的体积限制、固体加热的试管倾斜方向),了解玻璃仪器洗涤的步骤、洗净标准及特殊污渍的处理方法(如油污、金属氧化物)。
能力提升:能独立规范完成酒精灯的点燃、加热与熄灭操作,能根据物质状态(固体 / 液体)选择正确的加热方式,能将玻璃仪器洗涤至符合实验要求,能识别并纠正加热与洗涤中的错误操作(如试管口未倾斜、仪器未冲洗干净),提升实验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意识培养:进一步强化 “实验室安全第一” 的意识,理解 “规范加热是实验安全的关键,洁净仪器是实验准确的前提”,培养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与良好的实验习惯。
幻灯片 3:情境导入 —— 加热与洗涤的 “学问”
情境展示:呈现两组实验室操作问题场景,引发学生思考:
情境 1:某同学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外壁有水珠,加热过程中试管突然炸裂;另一同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反应后试管底部出现水珠,且有固体粘在管壁 ——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给物质加热有哪些 “讲究”?
情境 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用清水冲洗过的烧杯内壁仍有油迹,直接放回仪器柜;另一同学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导致试管刷戳破试管底部 —— 仪器洗到什么程度才算干净?洗涤时该注意哪些细节?
提问互动: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取用试剂,而加热是很多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洗涤则是实验后的重要环节。如何安全地给物质加热?怎样才能将仪器洗涤干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物质加热与玻璃仪器洗涤的规范方法。
幻灯片 4:给物质加热 —— 核心工具:酒精灯的使用
一、酒精灯的结构与火焰分层
结构:酒精灯由灯体(盛放酒精)、灯芯(棉质,吸收酒精)、灯帽(密封酒精,熄灭酒精灯)三部分组成;
火焰分层:点燃酒精灯后,火焰分为三层,从内到外依次为:
焰心:温度最低(约 300℃),为未燃烧的酒精蒸汽,不宜用于加热;
内焰:温度中等(约 300-400℃),燃烧不充分;
外焰:温度最高(约 500℃),酒精燃烧充分,是加热的首选区域;
火焰示意图:绘制酒精灯火焰图,标注 “焰心、内焰、外焰” 及对应温度范围,强调 “用外焰加热” 的核心原则。
二、酒精灯的规范操作(“三不两要”)
点燃 “两不”:
不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发火灾);
不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溢出,遇火燃烧);
加热 “一要”:
要使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效率高,避免因温度不足导致反应缓慢或不充分);
熄灭 “两不”:
不用嘴吹灭酒精灯(嘴吹可能使火焰进入灯体,引燃灯内酒精,引发爆炸);
熄灭后不立即打开灯帽(防止灯内温度骤降,形成负压,下次难以打开;应先盖灭,稍等片刻再打开灯帽一次,排出热空气);
其他注意事项:
酒精添加量:酒精量需在酒精灯容积的 1/4-2/3 之间(少于 1/4 易烧焦灯芯,多于 2/3 易溢出失火);
灯芯调整:若灯芯烧焦或不齐,需用剪刀修剪(保证酒精充分燃烧,火焰稳定);
意外处理:若酒精洒出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不可用水浇,酒精密度比水小,会随水扩散)。
幻灯片 5:给物质加热 —— 固体与液体的加热规则
一、给液体物质加热(以试管为例)
适用仪器:少量液体用试管,较多量液体用烧杯(需垫石棉网)、烧瓶(需垫石棉网);
以试管加热液体为例的操作步骤与要点:
准备:
检查试管外壁是否干燥(若有水珠,用抹布擦干,防止加热时试管炸裂);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溢出);
夹持: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离试管口约 1/3 处,避免夹在管口,防止试管夹被烧坏);
预热:将试管倾斜约 45°,用酒精灯外焰先在试管底部来回移动,进行预热(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导致炸裂);
加热:预热后,将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处持续加热,加热过程中可轻轻振荡试管(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沸腾溅出);
注意: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防止液体溅出烫伤);加热完毕后,试管夹需从底部取下,冷却后放回原处。
错误操作与后果:
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炸裂;
液体体积超过 1/3→沸腾时溢出,导致烫伤;
未预热直接加热→试管局部过热炸裂;
试管口对着人→液体溅出烫伤。
二、给固体物质加热(以试管为例)
适用仪器:少量固体用试管,较多量固体用坩埚(需放在泥三角上,用酒精灯或酒精喷灯加热);
以试管加热固体为例的操作步骤与要点:
准备:
将固体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固体受热均匀,避免局部堆积导致反应不充分);
检查试管外壁干燥,用铁架台(带铁夹)固定试管,或用试管夹夹持;
试管倾斜:加热时,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约 45° 角向下,防止反应生成的水或药品中的湿存水冷凝后倒流,炸裂试管底部);
预热与加热:先用酒精灯外焰预热试管(重点预热试管底部),再集中加热固体部位(避免试管因温差过大炸裂);
结束操作:加热完毕后,先将导管从反应装置中取出(若有),再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拆卸装置。
示例: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试管放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底部放少量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错误操作与后果:
试管口向上倾斜→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
固体未平铺→局部受热,反应不充分,试管可能炸裂;
未预热→试管局部过热炸裂。
幻灯片 6:玻璃仪器的洗涤 —— 步骤与洗净标准
一、玻璃仪器洗涤的一般步骤(“一冲二刷三冲洗”)
第一冲:初步冲洗
目的:去除仪器内残留的大量试剂或药品残渣(如试管内的剩余溶液、烧杯内的固体粉末);
操作:用自来水直接冲洗仪器内壁,冲洗时转动仪器,确保水流接触到所有内壁,将易冲洗的杂质冲掉。
第二刷:试管刷辅助洗涤
目的:去除仪器内壁附着的顽固杂质(如粘在管壁的固体、油污);
操作:
选择合适大小的试管刷(刷头不能过大,避免卡在仪器内;也不能过小,无法有效清洁);
手持试管刷,将刷头缓慢伸入仪器内(如试管、烧杯),轻轻旋转或上下移动刷洗(刷洗试管时,试管刷需转动,避免用力过猛戳破仪器);
重点清洁仪器底部、内壁拐角处(易残留杂质的部位)。
第三冲洗:彻底冲洗
目的:去除仪器内壁残留的洗涤剂(如洗洁精)或刷洗下来的杂质;
操作:用自来水持续冲洗仪器内壁,直至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达到洗净标准);若仪器需用于精确实验(如配制溶液),需用蒸馏水进行最后一次冲洗(去除自来水中的杂质)。
二、玻璃仪器的洗净标准(核心判断依据)
直观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
原理:若仪器内壁有杂质(如油污、固体残留),水会因表面张力聚成水滴或成股流下;若杂质已除尽,水会均匀附着,证明仪器已洗净;
示例对比:展示未洗净的烧杯(内壁有水珠)与洗净的烧杯(内壁有水膜)的图片,强化判断认知。
三、洗涤注意事项
仪器保护:
洗涤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仪器破损(如试管刷戳破试管、烧杯被摔碎);
热的仪器需冷却至室温后再洗涤(热仪器遇冷水易炸裂,如刚加热后的试管);
及时洗涤:实验结束后需立即洗涤仪器(残留试剂若凝固或变质,会增加洗涤难度,如高锰酸钾残留会形成棕褐色斑点,长时间后难以洗净)。
幻灯片 7:玻璃仪器洗涤 —— 特殊污渍的处理方法
污渍类型
常见仪器与场景
处理方法
原理(可选)
油污(如食用油、凡士林)
烧杯、试管(盛放或加热过油脂的仪器)
用洗洁精或纯碱(Na CO )溶液浸泡后刷洗,再用清水冲洗
洗洁精 / 纯碱能乳化油污,将其分散成小液滴,便于冲洗
金属氧化物(如铁锈、CuO)
试管(加热过 Fe O 、CuO 的反应容器)
用稀盐酸(HCl)浸泡(约 5-10 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如 Fe O +6HCl=2FeCl +3H O),便于去除
高锰酸钾残留(棕褐色斑点)
试管(加热过高锰酸钾的仪器)
用浓盐酸浸泡(或加热稀盐酸),再用清水冲洗
高锰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 MnCl (棕褐色褪去)
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试管(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容器,MnO 作催化剂)
用浓盐酸加热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MnO 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 MnCl (MnO +4HCl (浓)\(\stackrel{\triangle}{=\!=\!=}\)MnCl +Cl ↑+2H O)
碳酸钙(白色固体)
试管(盛放过石灰水的仪器,CaCO 沉淀)
用稀盐酸浸泡,再用清水冲洗
CaCO 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 CaCl (CaCO +2HCl=CaCl +H O+CO ↑)
注意事项:
使用酸、碱等试剂处理污渍时,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试剂腐蚀皮肤或仪器(如稀盐酸不能长时间浸泡玻璃仪器,防止仪器被腐蚀);
处理完毕后,必须用大量清水冲洗仪器,确保残留的试剂被彻底清除(如盐酸残留会影响后续实验,如中和反应)。
幻灯片 8:常见错误操作与纠正(“避坑指南”)
操作类型
错误示例
错误后果
正确操作
加热操作错误
加热试管液体时,试管口对着他人;试管外壁有水
液体溅出烫伤他人;试管炸裂
试管口不对人;加热前擦干试管外壁
酒精灯使用错误
用嘴吹灭酒精灯;向燃着的酒精灯加酒精
灯内酒精燃烧引发爆炸;酒精溢出失火
用灯帽盖灭;熄灭后再加酒精
固体加热错误
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固体
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仪器洗涤错误
用试管刷用力戳试管底部;未冲洗干净就放回
试管破损;残留杂质影响后续实验
轻柔刷洗,遵循 “一冲二刷三冲洗”;洗净后检查水膜
特殊污渍处理错误
用清水直接洗涤油污仪器;用硬刷清洗玻璃仪器
油污无法去除;仪器表面被刮花
用洗洁精 / 纯碱处理油污;用软质试管刷洗涤
幻灯片 9:课堂活动 ——“加热与洗涤操作实战演练”
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以下实操任务,按规范操作评分:
任务 1:酒精灯加热操作(40 分)
小组派 1 名成员完成酒精灯的酒精添加(添加至容积的 1/2)、点燃(火柴点燃)、加热模拟(用空试管模拟加热液体,试管夹夹持,外焰加热,试管口倾斜 45°)、熄灭(灯帽盖灭);
评分标准:酒精添加量正确(10 分)、点燃与熄灭规范(15 分)、加热姿势正确(15 分)。
任务 2:玻璃仪器洗涤(60 分)
教师提前准备沾有油污的烧杯、沾有铁锈的试管(每组各 1 套);
小组合作洗涤:先用洗洁精处理油污烧杯,用稀盐酸(教师提供,稀释后)处理铁锈试管,再按 “一冲二刷三冲洗” 步骤操作;
评分标准:油污 / 铁锈去除彻底(25 分)、洗净标准达标(内壁水膜均匀,20 分)、仪器无破损(15 分)。
活动流程:
各组同时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如试管刷使用不当、加热时试管夹位置错误);
操作结束后,教师检查各组加热操作的规范性与仪器洗涤的洁净度,评选 “最佳操作小组”,颁发 “实验规范之星” 贴纸。
幻灯片 10:总结与拓展
回顾重点:回顾酒精灯的使用规范(点燃、加热、熄灭)、固体与液体的加热规则(试管倾斜方向、体积限制)、玻璃仪器洗涤的步骤、洗净标准及特殊污渍处理方法,强化 “安全加热、彻底洗涤” 的核心认知。
拓展延伸:
实践任务:开展 “家庭模拟实验” 活动,学生用蜡烛(模拟酒精灯)、玻璃杯(模拟试管)练习加热姿势(注意安全,家长陪同);用洗洁精、小刷子洗涤家中的玻璃杯子(观察洗净前后的水膜变化),记录操作感受;
推荐资源:观看《实验室加热与洗涤规范操作》视频,学习更多仪器(如烧瓶、坩埚)的加热方法;阅读《化学实验基础操作手册》,了解精密仪器(如容量瓶、分液漏斗)的特殊洗涤要求;
预习提示:下一节课将学习 “仪器的连接与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可提前思考 “如何将试管、导管、橡胶塞连接成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幻灯片 11:结束语
鼓励话语:给物质加热是实验的 “动力供给”,玻璃仪器洗涤是实验的 “收尾保障”—— 规范的加热操作能守护你的安全,洁净的仪器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如试管口的倾斜方向、仪器洗净的水膜标准),在今后的实验中,不仅能顺利完成操作,更能养成 “安全第一、规范至上” 的实验习惯,让每一次实验都既安全又有效!
感谢语:感谢同学们的实战演练与合作,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 “给物质加热与玻璃仪器洗涤” 有了扎实的掌握。期待下次课,我们一起学习 “仪器的连接与气密性检查”,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2.2给物质加热 玻璃仪器洗涤
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
a
i
T
u
j
m
i
a
N
g
学习目标
1.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知道加热的操作方法。
2.掌握洗涤仪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加热
燃烧加热
生活中的加热方式
情境导入
酒精灯
酒精喷灯
化学中的加热方式
电热套
加热箱
灯帽
灯芯
灯壶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给物质加热
1. 认识酒精灯
(1)使用前
①检查灯芯,是否齐平、是否烧焦。
②检查灯内酒精量,不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4,也不能多于2/3。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给物质加热
2. 使用酒精灯
(2)使用时
①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③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给物质加热
2. 使用酒精灯
④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
外焰
内焰
焰心
(2)使用时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给物质加热
2. 使用酒精灯
(3)使用后
①使用完毕,必须用灯帽盖灭
②盖灭灯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盖2次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给物质加热
2. 使用酒精灯
实验:酒精灯的使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给物质加热
2. 使用酒精灯
可直接加热
试管、蒸发皿、坩埚等
不可直接加热
烧杯、烧瓶、锥形瓶等
给固体加热
干燥的试管、坩埚等
给液体加热
试管、烧杯、烧瓶等
注意: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可垫陶土网后加热
不能加热
量筒、集气瓶、漏斗等
加热后的仪器,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给物质加热
3. 可加热的仪器
加热试管内的液体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给物质加热
4. 加热的方法
倾倒废液→加热后的仪器要冷却→用水荡洗→刷洗(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清水洗→放指定位置晾干。
油污:先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涤剂洗涤,再用水洗。难溶性的物质:先加稀盐酸,再用水洗。
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是怎样的?
2.若玻璃仪器上有难溶性的物质如何洗涤?
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涤玻璃仪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玻璃仪器的洗涤
知识点1 试剂的取用
1. [2024·呼和浩特期中改编]规范实验操作是保障实验成功的前提
条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B
A. 取用固体试剂
B. 读取液体体积
C. 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
【点拨】取用固体试剂时要用药匙或镊子,不能直接用手拿,
A错误;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
处保持水平,B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
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
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C错误;向试管
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于桌面上,标签要朝向手心,
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标签没有朝向手心,D错误。
返回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
(1)固体试剂一般保存在________中,液体试剂一般保存
在______________中。
(2)实验中取用试剂未指明用量时,固体一般只需_______
_______,液体一般取用_________。
广口瓶
细口瓶或滴瓶
盖满试管底部
(3)倾倒液体试剂时,标签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量取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填“ ”或“
”)的量筒。
防止残液流下腐蚀标签
返回
知识点2 给物质加热
3. [2025·包头月考改编]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
操作正确的是( )
A
A. 添加酒精
B. 点燃酒精灯
C. 加热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4. 下列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操作及注
意事项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 角
③加热时,试管的底部不能接触灯芯
④加热时,试管口的方向随便选
⑤预热时,使试管在火焰上方来回移动
⑥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B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知识点3 玻璃仪器的洗涤
5.[2025·淄博月考节选]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
时间参加化学实践活动。清洗试管: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
洗掉的物质,要用________进行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
移动,但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试管;洗过的试管内壁附
着的水既不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表示玻璃仪器已
洗干净。洗净的试管应放在________上或指定的地方。
试管刷
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试管架
返回
知识点4 实验安全意识
6.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
B
A. 不用手接触实验室中的任何试剂
B. 试剂如果溅入眼睛,边用水冲洗,边用手揉
C. 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D. 被烫伤时,立即用冷水冲洗,再涂上烫伤膏
返回
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涤方法
洗净的标准
构造
使用注意事项
物质的加热 玻璃仪器的洗涤
课堂小结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