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北京课改版1.2《捅马蜂窝》课件(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上北京课改版1.2《捅马蜂窝》课件(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0 20: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捅马蜂窝冯骥才检查预习纠缠()
捣()毁
嬉()戏
蛰()
胆怯()
罪孽() 告诫()
颤()动
耗()尽
检查预习纠缠( chán )
捣(dǎo )毁
嬉( xī )戏
蛰( zhē )
胆怯( qiè )
罪孽( niè ) 告诫( jiè )
颤( chàn )动
耗( hào )尽
颤chàn(颤动)
zhàn(颤栗) 扎zā(包扎)
zhā(扎针)
zhá(挣扎) 蒙méng(蒙蔽)
mēng(蒙人) 薄báo(薄饼)
bó(薄利)
bò(薄荷)嬉戏:胆怯:罪孽:视死如归:告诫:颤动:游戏;玩耍胆小;缺少勇气迷信的人认为应当受到报应的罪恶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怕死
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作者介绍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县,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著名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时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浏览课文,理清脉络想一想:文章叙写捅马蜂窝的故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全文共20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我”捅马蜂窝的原因。?
第二部分(6-8):捅马蜂窝的经过。
“我”去捅马蜂窝,妹妹由于害怕忘了事先的约定,把“我”关在门外,我被蜂蜇了。?(6-7)
结果:“我”被马蜂蜇病了,并且因害怕马蜂而不敢去后院了。(8)?
第三部分(9-17自然段):写事情发生的结果。“我”听了爷爷的述说,后悔自己捅马蜂窝,盼望马蜂重返檐下筑巢的心情。?
第四部分(18-20自然段):写捅马蜂窝的启示:再不做任何伤害旁人的事。细读1-7段,了解捅马蜂窝的经过1、自由阅读课文,想一想: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作者写捅马蜂窝,为什么还要写爷爷家的后院?对蜂窝的介绍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从这些内容,你了解了哪种写作方法?
3.从爷爷奶奶的对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这对我有什么影响?
答案:
1.马蜂窝的位置、给爷爷奶奶生活带来的不便、“我”捅蜂窝的准备及过程。
2.环境烘托,为捅蜂窝埋下伏笔
3.引导出捅蜂窝的方法及“我”强烈捅蜂窝的欲望
品读重点词句,体验扣人心弦的捅窝过程(6-7段)
A、“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上衣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自由读画出描写“我”捅蜂窝准备工作的动词,并谈谈读后感受。(从动词中传神地透露出“我”?准备得细致周密,同时也突出了“我|既想捅又害怕的心理,进而体会捅窝的紧张和扣人心弦。)
?B、“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地摇撼两下,只听得‘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嗵”写其声,“沉甸甸”写其沉重,“一团黄色的飞虫”用“团”来形容,只见黄色,看不见马蜂个体,写蜂群聚集之多,“腾空而起”“扔掉”“跑”等动词写出了蜂群受惊后猛然逃出可怕、紧张的情景。)
C、“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品读句子,找出关键词,体会,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径直而凶猛”“扑来”写出了马蜂不顾一切的气势;又用一个比喻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写出了马蜂的拼死一搏研读9-17段,了解马蜂的特性轻声读文,想想:从爷爷的话中,我对马蜂的特性有了哪些了解?画出相关语句。齐读课文第15段,思考:(1)“我”对马蜂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对马蜂的态度由厌恶转为敬佩
(2)面对这死去的小飞虫,为什么会有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罪孽感”表达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因为“我”伤害无辜的生命,破坏了它们的家园而感到罪孽沉重。这种罪孽感更表达出了“我”的愧疚之情,要善待生命。 (3)再次读文,更深度理解:“你不惹它,它不蜇你。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
马蜂的这一特性,正是它为保卫家园而牺牲自己精神的具体体现,令人佩服。默读17段,思考:这一段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设问句更表达出了“我”盼“无家可归”的马蜂归来重建家园的急切心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既突出了儿童的幼稚之举,又表达了盼归的急切,更是在呼吁我们要善待动物,善待生命。
思考: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由读文,画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说一说作者的情感变化。好奇
胆怯
愧疚
期望?好奇1.?马蜂窝是什么样子?读文填空:?
这里( )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
2.?对于这个壮观的马蜂窝,
奶奶总为他生气,时常埋怨道——,
爷爷却连连摇手,警告说——,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
3.?对于捅马蜂窝这件事,家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找出家人对于捅马蜂窝各自的态度是怎样的??
?
4.?想一想,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男孩子?
5.?体会朗读:“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
6.?引读第六小节相关内容,了解“我”在捅马蜂窝前的准备:?
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自己也是全副武装(?????),并配备了武器(?????),最后还和妹妹有了约定(?????)。
胆怯1.?认真读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看看人物内心是怎样变化的?????
2.?再读这段话,用联系上下文了解人物内心情感,选择一个地方写下来。?
(1)?当我的竿头触到……关在门外。我心想(??? )
(2)当我一回头,……使我惊呆了,我心想:(?????????????????????????)。?
读读下面两个句子,比较哪个写得更好?为什么???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朝我扑来,好像一架战斗机。?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比喻句的作用:比喻突出了马蜂复仇时的高速度,追击人时的凶猛,更突出了马蜂那种拼死一搏、决不后退的气势。
愧疚1.?这是一只充满激情和勇气的马蜂,却因我而(?????????????)!?
2.?因此作者说: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似乎有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心上。我真希望(??????)?
期盼1.?字词训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盼望??希望??渴望??失望
那窝马蜂呢,无家可归的一群呢,它们还会不会回来重建家园?一年过去了,我天天(?)……马蜂却没有来。?
转年开春,当我看到有两只马蜂在窗檐下转了转时,不禁心中充满了(?),它又飞走了。空空又是一年,我心中(?)极了。第三年,风和日丽之时,我(?)它们能回来。
12结合“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心情发生的变化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学了课文,你想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