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二氧化碳(CO )的性质: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共 4 页,按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特性应用→总结” 逻辑分页,适配初中 / 高中化学课堂,突出实验与生活关联)
第 1 页:封面页 —— 二氧化碳:我们身边的 “无形气体”
标题: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化学式 CO )
副标题:性质解析 实验探究 生活关联
配图建议:左侧 “来源场景”(碳酸饮料冒泡、植物光合作用、汽车尾气),右侧 “应用场景”(干冰制冷、灭火器灭火),中间标注 CO 分子结构示意图(O=C=O)
核心备注:通过 “来源 + 应用” 场景对比,让学生感知 CO 的 “无处不在”,为性质学习铺垫认知基础。
第 2 页:一、物理性质 —— 看得见、测得出的特性
标题: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重点:状态、密度、溶解性)
内容框架:以 “表格 + 实验现象” 结合呈现,适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物理性质维度
具体特征(标准状况:0℃、101kPa)
实验验证 / 生活实例(教学重点)
状态与颜色
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实例:打开碳酸饮料瓶,导出的气体肉眼不可见,闻不到异味(可让学生现场闻,强调 “无味” 特性)
密度
密度约 1.977g/L,比空气(1.293g/L)大
实验:“倾倒 CO 灭火”—— 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 CO ,下层蜡烛先熄灭(证明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
溶解性
能溶于水(1 体积水约溶解 1 体积 CO )
实验:“塑料瓶变瘪”—— 向充满 CO 的塑料瓶中倒入 1/3 体积水,振荡后瓶身明显变瘪(证明 CO 溶于水,瓶内压强减小)
沸点与熔点
沸点 - 78.5℃(升华,固态为干冰)
实例:舞台烟雾效果 —— 干冰(固态 CO )常温下直接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展示干冰升华视频)
导电性
不导电
说明:CO 分子中无自由移动电子,无法导电(对比之前学过的 “石墨导电”,强化 “结构决定性质” 逻辑)
教学提示:建议课堂现场演示 “倾倒灭火” 和 “塑料瓶变瘪” 实验,让学生通过 “观察现象→推导性质”,培养实验分析能力。
第 3 页:二、化学性质 —— 能反应、有规律的特性
标题: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核心:稳定性、酸性、不助燃性)
内容框架:分 “核心反应” 逐一解析,标注反应方程式、现象及应用,建立 “性质→用途” 关联:
1. 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反应 / 现象:无具体化学方程式,但可通过实验验证
实验延伸:“阶梯蜡烛实验”—— 烧杯中放两层燃着的蜡烛,倾倒 CO 后两层蜡烛均熄灭(补充:不仅下层灭,上层也灭,证明 CO 充满烧杯,不支持燃烧)
生活应用:CO 灭火器(扑灭图书、电器等火灾,因不导电、不残留)
安全提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溶洞前,需用 “灯火试验” 检测 CO 浓度(若火焰熄灭,说明 CO 含量高,不能进入,避免窒息)
2. 化学性质 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
反应方程式:CO + H O → H CO (碳酸,显弱酸性)
可逆反应:H CO 加热 / 振荡→ CO ↑ + H O(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实验验证:“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①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 CO ,溶液变红(证明生成酸性物质 H CO );
② 将变红的溶液加热,溶液恢复紫色(证明 H CO 分解,酸性消失)
生活实例:碳酸饮料 ——CO 溶于水生成碳酸,打开瓶盖后 CO 逸出,饮料口感 “冒泡” 且有酸味
3. 化学性质 3:能与碱溶液反应(检验、吸收 CO 的核心反应)
反应 1(检验 CO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方程式:CO + Ca (OH) → CaCO ↓ + H 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室检验 CO 的唯一方法,可演示 “呼出气体使石灰水变浑” 实验)
反应 2(吸收 CO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方程式:CO + 2NaOH → Na CO + H O(无明显现象,需通过 “压强变化” 验证,如瓶吞鸡蛋实验)
应用:实验室用 NaOH 溶液吸收多余 CO ,工业上用碱液处理含 CO 的尾气
教学提示:每个化学性质均搭配 “实验 + 实例”,避免纯理论讲解;重点强调 “澄清石灰水检验 CO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两个考点,结合课堂练习巩固。
第 4 页:性质总结 —— 一张表理清核心要点
标题:二氧化碳性质总结(物理 + 化学)
内容框架:用对比表格梳理核心性质,标注 “重点考点” 和 “易错点”,方便学生记忆:
性质类别
核心特性(汇总)
重点考点 / 易错点提醒
物理性质
① 无色无味气体;② 密度比空气大;③ 能溶于水;④ 固态为干冰(升华吸热)
考点:“密度大”→ 倾倒灭火实验;“升华吸热”→ 干冰用途(制冷、人工降雨)易错点:“能溶于水”≠“易溶于水”(1:1 溶解度,属于 “可溶”,不是 “易溶”)
化学性质
①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②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逆);③ 与碱溶液反应
考点 1:检验 CO 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考点 2: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石蕊试液变色后加热恢复);易错点:“不支持燃烧”≠“所有情况下都不燃烧”(如 CO 与 Mg 反应:2Mg + CO 点燃→ 2MgO + C,需特别说明 “一般情况” 限制)
配图建议:表格右侧配 “性质 - 应用” 关联图(如 “密度大 + 不支持燃烧→灭火器”“升华吸热→干冰制冷”“与水反应→碳酸饮料”),强化知识闭环。
教学提示:总结页可作为课堂小结,让学生对照表格复述性质,结合 “易错点” 提问(如 “为什么检验 CO 不用 NaOH 溶液?”),检验学习效果。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5.3.1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
a
i
T
u
j
m
i
a
N
g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会书写二氧化碳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
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用来灭火?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 色、 气味的 体。
无
气
无
二氧化碳
(气体)
加压降温
-56.55℃
二氧化碳
(液体)
加压降温
-56.55℃
二氧化碳
(固体)
升华
制冷剂、人工降雨
干冰
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呢?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实验5-5:倾倒二氧化碳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尝试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
现象(证据) CO2性质推断
两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解释与结论
实验5-6: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尝试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
现象(证据) CO2性质推断
软质塑料瓶变瘪
CO2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发生反应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解释与结论
实验5-6: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
注:紫色石蕊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尝试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
现象(证据) CO2性质推断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不会使紫色石蕊变红,但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解释与结论
实验5-6:加热反应后的溶液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尝试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
现象(证据) CO2性质推断
有气泡冒出,液体由红色变为紫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H2CO3=H2O+CO2↑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解释与结论
实验5-7: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尝试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
现象(证据) CO2性质推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CO2+Ca(OH)2=CaCO3↓+H2O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1. 实验与证据——解释与结论
请你分析一下,上述实验与证据,哪些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哪些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关?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2. 表达与交流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我们喝的汽水就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3. 物理性质
2. 表达与交流——物理性质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能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2. 表达与交流——化学性质
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需在室内生炭火盆?
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用学过的化学方程式解释)
CO2+Ca(OH)2=CaCO3↓+H2O
C+O2 CO2
点燃
合作探究
探究点 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3. 练一练
知识点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 二氧化碳不能溶于水
B.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C.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 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点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A错误。
返回
知识点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 [2024·徐州模拟]如图,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里
注入约 的水,然后旋紧瓶盖振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B
A. 充分振荡后,塑料瓶会变瘪
B.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 塑料瓶内的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分子
D. 塑料瓶内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点拨】由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约 的水,旋
紧瓶盖振荡,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
的作用下,塑料瓶会变瘪,A正确;二氧化碳溶
于水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小,瓶子变瘪,故无法通过本实验验
证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B错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溶
于水后,塑料瓶内的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分子,C正确;二
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正确。
返回
3.按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填空。
(1)A中的实验现象说明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装置中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由紫色变成红
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
返回
物理
性质
化学
性质
二氧
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CO2+Ca(OH)2 =CaCO3↓+H2O
CO2 + H2O = H2CO3
课堂小结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