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化石燃料(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4 化石燃料(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27 23:39:17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化石燃料: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共 7 页,按 “概念认知→核心特性→环境影响→利用与替代” 逻辑分页,适配初中 / 高中化学课堂,突出知识实用性与环保理念)
第 1 页:封面页 —— 化石燃料:驱动世界的 “地球宝藏”
标题:化石燃料(Fossil Fuels)
副标题:不可再生能源 工业与生活的主要能源来源 环境挑战的关键关联
配图建议:左侧展示化石燃料实物(煤炭块、石油原油、天然气管道),右侧呈现能源应用场景(发电厂、汽车加油、家庭燃气灶),中间标注 “不可再生” 核心属性及形成时间(数百万至数亿年)
核心备注:通过 “实物 + 应用” 双场景,直观展现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 “能源来源” 的思考。
第 2 页:一、化石燃料的概念与分类 —— 三大核心类别
标题:化石燃料:是什么?有哪些?
内容框架:先明确概念,再分 “煤炭、石油、天然气” 三类解析,用表格对比关键信息:
1. 核心概念
定义:由古代生物(植物、动物)遗体经过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的地质作用(沉积、压实、碳化)形成的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含碳、氢元素,是人类目前最主要的能源来源(占全球能源消耗的 80% 以上)
形成示意图:底部标注 “古代植物→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煤炭形成过程),右侧简要标注 “古代海洋生物→沉积→石油 / 天然气”,体现 “漫长地质过程”
2. 三大类别对比(适配教学理解)
类别
主要成分
外观与状态
主要分布地区(学生易感知)
核心用途(关联生活)
煤炭
碳(C,含量 60%~90%)、氢、氧、硫
黑色固体(块状 / 粉末状),按纯度分褐煤、烟煤、无烟煤
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我国煤炭储量全球第一)
火力发电、钢铁冶炼、冬季供暖
石油
多种碳氢化合物(如烷烃、环烷烃)混合物
深褐色 / 黑色液体(原油),有特殊气味
中东(沙特、伊朗)、俄罗斯、美国
炼制汽油 / 柴油(汽车燃料)、制造塑料 / 化纤
天然气
甲烷(CH ,含量 70%~90%)、少量乙烷、丙烷
无色无味气体(民用天然气添加臭味剂便于检漏)
俄罗斯、伊朗、卡塔尔、中国(页岩气)
家庭烹饪、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LNG(液化天然气)运输
教学提示:展示煤炭、石油原油实物样本,让学生观察外观、闻气味(注意安全,石油气味刺鼻,快速闻),强化 “直观认知”。
第 3 页:二、化石燃料的燃烧原理与产物 —— 能量释放与物质变化
标题:化石燃料的燃烧:能量来源与产物分析
内容框架:聚焦 “燃烧反应”,结合方程式与产物分类,突出 “碳元素的转化”:
1. 燃烧的核心原理
能量转化: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燃烧→转化为热能(如供暖)、电能(如火力发电)、机械能(如汽车驱动)
共同特点:均含碳、氢元素,燃烧时主要与氧气反应,生成 CO 和 H O,同时释放大量热量
2. 典型燃烧反应方程式(标注重点)
燃料类别
主要燃烧反应(以核心成分为例)
反应特点与产物说明(教学重点)
煤炭(碳)
C + O 点燃→ CO (充分燃烧);2C + O 点燃→ 2CO(不充分燃烧)
充分燃烧:放热多,产物为 CO (温室气体);不充分燃烧:放热少,生成有毒 CO,污染空气
石油(甲烷,简化)
CH + 2O 点燃→ CO + 2H O
石油成分复杂,燃烧产物除 CO 、H O,还含 SO (来自含硫化合物)、NO (高温下 N 与 O 反应)
天然气(甲烷)
CH + 2O 点燃→ CO + 2H O
甲烷是清洁能源,燃烧产物仅 CO 和 H O,无 SO 等污染物,放热效率高(比煤炭高 20%~30%)
3. 燃烧产物分类
有益产物:热能、电能(满足人类能源需求)
有害产物:CO(有毒)、SO (形成酸雨)、NO (形成酸雨)、CO (加剧温室效应)、粉尘(煤炭燃烧产生,污染空气)
教学提示:用 “对比实验”(如分别点燃煤炭和天然气,观察火焰颜色、是否产生黑烟),让学生直观感受 “不同燃料燃烧的差异”。
第 4 页:三、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 四大核心问题
标题:化石燃料的 “代价”:环境危害解析
内容框架:分 “空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生态破坏” 四类,结合实例与数据,强化 “问题认知”: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与化石燃料关联)
具体危害(学生易感知)
配图建议
空气污染
煤炭燃烧产生粉尘、CO;石油燃烧产生汽车尾气(含 PM2.5、VOCs)
雾霾天气增多,引发呼吸道疾病(如哮喘),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
雾霾城市街景图、PM2.5 监测数据对比(污染天 vs 晴天)
酸雨
煤炭、石油燃烧释放 SO 、NO ,与雨水反应生成 H SO 、HNO (pH<5.6)
腐蚀建筑(如大理石雕像)、酸化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森林(树叶枯黄)
酸雨腐蚀前后的雕像对比图、酸化土壤中枯萎的作物
温室效应加剧
所有化石燃料燃烧均释放 CO ,导致大气中 CO 浓度升高(420ppm,较工业革命前增长 50%)
全球气温上升,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高温、暴雨)增多
北极冰川融化对比图(1980 年 vs 2025 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生态破坏
煤炭开采(露天采矿破坏地表植被)、石油开采(原油泄漏污染海洋)、天然气开采(破坏土壤结构)
土地沙漠化(采矿区)、海洋生物死亡(原油泄漏)、地下水污染
露天煤矿开采现场图、原油泄漏后被污染的海面(鸟类沾油)
教学提示:播放 “酸雨危害”“原油泄漏” 的短视频(1~2 分钟),用视觉冲击强化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发学生环保意识。
第 5 页:四、化石燃料的合理利用 —— 如何 “减害增效”
标题:合理利用化石燃料:降低危害,提升效率
内容框架:分 “技术改进”“政策调控”“个人行动” 三个维度,结合具体措施,体现 “可操作性”:
1. 技术改进(工业层面,核心减害)
煤炭清洁利用:推广 “洗煤技术”(去除煤炭中的硫分,减少 SO 排放)、“气化 / 液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清洁气体 / 液体燃料,降低粉尘污染)
石油精炼升级:生产 “低硫汽油 / 柴油”(硫含量 < 10ppm,减少汽车尾气中的 SO )、回收利用石油副产品(如沥青用于道路建设,提高利用率)
天然气优化:完善天然气输送管道(减少泄漏),推广 “天然气混燃”(如电厂用天然气替代部分煤炭,降低碳排放)
2. 政策调控(社会层面,引导方向)
总量控制:国家制定 “化石燃料消耗上限”(如我国 “双碳目标” 下,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环保法规:强制企业安装 “脱硫脱硝设备”(减少 SO 、NO 排放)、征收 “碳税”(排放 CO 多的企业多缴税,激励减排)
3. 个人行动(生活层面,从小事做起)
节约用电(减少火力发电消耗的煤炭,如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
绿色出行(短途骑行 / 步行,长途选择公共交通,减少汽车燃油消耗)
节约燃气(使用天然气时避免长时间空烧,减少 CH 浪费与 CO 排放)
教学提示:组织 “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节约化石燃料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发言,强化 “责任意识”。
第 6 页:五、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 —— 未来能源方向
标题:替代能源:告别 “依赖”,走向可持续
内容框架:聚焦 “可再生能源”,对比化石燃料的优势,展示 “技术成熟度”,激发学生对 “新能源” 的兴趣:
替代能源类别
能量来源
核心优势(对比化石燃料)
应用场景(学生易见)
配图建议
太阳能
太阳辐射能
可再生、零排放,取之不尽
太阳能路灯、家庭太阳能热水器、光伏电站
光伏电站全景图、屋顶太阳能板
风能
空气流动的动能
可再生、零排放,适合大规模发电
风力发电场(陆上 / 海上)、小型风力发电机
海上风电场(风车群)
水能
水流的重力势能
可再生、稳定(比太阳能 / 风能更易调控)
水电站(如三峡水电站)、水力发电站
三峡水电站大坝图
生物质能
植物、动物废弃物(如秸秆、沼气)
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农业 / 生活废弃物)
农村沼气池(供燃气)、生物质发电站
农村沼气池实物图
氢能
氢气燃烧 / 燃料电池
零排放(产物仅 H O)、能量密度高
氢能汽车、氢能发电站
氢能汽车加氢场景图
补充对比:替代能源 vs 化石燃料
可再生性:替代能源(可再生) vs 化石燃料(不可再生,预计煤炭仅能再用 100 年,石油 50 年)
环保性:替代能源(零 / 低排放) vs 化石燃料(多污染)
局限性:替代能源(受天气影响,如太阳能依赖晴天,风能依赖风力) vs 化石燃料(稳定但污染大)
教学提示:展示 “太阳能充电宝”“风力发电机模型” 等实物,让学生触摸、观察,感受 “新能源的实用性”。
第 7 页:总结与展望 —— 化石燃料的 “过去、现在与未来”
标题:总结:理性看待化石燃料,拥抱绿色未来
内容框架:分 “核心总结”“未来展望” 两部分,形成知识闭环,传递 “可持续发展” 理念:
1. 核心总结(3 句话串联全文)
地位:化石燃料是目前全球主要能源,支撑了工业发展与生活便利,但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问题:燃烧产生的污染(酸雨、雾霾)与 CO 排放(温室效应),是当前环境挑战的重要原因;
对策:合理利用(减害增效)+ 发展替代能源(可再生),是实现 “能源转型” 的关键。
2. 未来展望(激发探索欲)
能源结构转型:到 2050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望超过 50%,逐步替代化石燃料成为主流能源;
技术创新突破:发展 “储能技术”(如新型锂电池、氢能储存),解决太阳能、风能的 “间歇性” 问题;
全民参与:从 “了解能源” 到 “节约能源”,每个人都是 “能源转型” 的推动者,共同构建 “零碳社会”。
结尾配图:未来零碳城市(太阳能屋顶 + 风力发电机 + 氢能汽车),标注 “绿色能源,守护地球”,传递积极的未来愿景。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5.4 化石燃料
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
a
i
T
u
j
m
i
a
N
g
学习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2.认识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原因;
3.能够说出我国资源现状,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导入新课
你家烹饪使用什么燃料?祖父辈和父辈使用什么燃料?
你知道摩托车、汽车、轮船、飞机和拖拉机等交通工具使用什么燃料吗?
汽油
煤油
柴油
你所在地有热电厂、冶炼厂吗?它们使用什么燃料?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有“西气东输”工程,其中的“气”是指什么呢?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
天然气
人们常说的化石燃料,指的就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

天然气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煤矿中的生物遗迹
讨论:它们为什么叫“化石”燃料呢?这些燃料跟化石有关系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的形成
黑色的“金子”
复杂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混合物
洁净的气体燃料
主要成分为CH4(甲烷)
工业的“血液”
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天然气
石油
视频:煤的形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氧、氮、硫等元素。
燃烧产物含有NO2、SO2等空气污染物
烟煤
合作探究
1. 煤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叫作原油,一般是黏稠的液体。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合作探究
2. 石油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CH4)。
合作探究
3. 天燃气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煤 石油 天然气
物理性质
成分
物质分类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难溶于水
深褐色粘稠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小
黑色固体,有光泽
主要含碳元素,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及物及矿物质
主要含碳、氢元素以及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混合物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在地层深处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你知道我国化石燃料都分布在哪里吗?储量又有多少?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煤炭:
我国的煤炭储量占世界第四位,却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我国煤炭资源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区域特征。
合作探究
4. 我国化石燃料的现状和特点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石油:
我国石油的蕴藏量相对较少,十分重视石油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合作探究
4. 我国化石燃料的现状和特点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天然气: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新疆的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管道向东部输送,供应沿线各地的工业用气和居民生活用气。
合作探究
4. 我国化石燃料的现状和特点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合作探究
4. 我国化石燃料的现状和特点
探究点一 什么是化石燃料
资源有限
人口众多
需求量大
......
需节约、有效利用资源
新能源:可燃冰
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
储量巨大、热值高。
开采技术不成熟等。
优点
缺点
CH4+2O2 CO2+2H2O
点燃
你能根据图中内容总结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危害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化石燃料燃烧
CO2
SO2
CO
炉渣固体
余热
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变暖
污染空气
NO、NO2
形成酸雨
溶于雨水
污染土壤、水源
污染水源,导致生物死亡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②酸化水体,影响水生动植物生长;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毁坏建筑,腐蚀金属。
酸雨的形成与危害
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其生成物可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形成
危害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雾霾
温室效应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污染
水污染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清洁能源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容易完全燃烧,几乎不产生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相对于煤和石油制品,对大气的污染较轻,在这个意义上天然气也可称为“清洁能源”。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如何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提高燃料质量
2.改进使用技术
如大力开展煤改电工程项目,把以煤炭为燃料的传统锅炉更换成电锅炉;使用清洁能源等。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加大尾气检测力度;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等。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三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将有限的化石燃料直接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我们应该如何可持续地利用化石燃料呢?
减少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烧,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三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化学变化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三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 煤的综合利用
合作探究
1. 煤的综合利用
探究点三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分馏:
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加热蒸馏而分离,称为分馏。
物理变化
石油分馏分馏出来的某些成分,经催化、加热分解等化学变化,生成气态的碳氢化合物,可进一步制造各种产品。
化学变化
合作探究
2. 石油的综合利用
探究点三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合作探究
2. 石油的综合利用
探究点三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知识点1 化石燃料
1. [2024·德阳二模]化石燃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
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导致
大气中 的含量持续升高,引发全球气候变化。下列能源
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B
A. 煤 B. 太阳能 C. 天然气 D. 石油
【点拨】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化石能源属
于不可再生能源。
返回
2. 目前最主要的燃料来源是化石燃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
A
A. 天然气、氢气都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B. “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是天然气
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D. 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骸经地层深处高温、高压复杂变
化而形成的
【点拨】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氢气不
是化石燃料,A错误。
返回
知识点2 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3. [2024·重庆]“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
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 )
A
A. 液氢 B. 液氧 C. 酒精 D. 石油
【点拨】氢气燃烧热值高,且产物只有水,清洁无污染,A
正确;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做燃料,B错误;酒精不充
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炭粒等污染物,C错误;石油燃烧
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炭粒等多种污染物,D错误。
返回
4.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在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燃料,
并尽量追求环保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
A. 在煤、石油、天然气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能源
B. 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带来环境污染
C.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D. 减少燃煤的使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点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相对于煤和石油制品,对大气的污染较轻,天然气可称为“清
洁能源”,A正确;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资源,还
会带来环境污染,B正确;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
造成温室效应加剧,C错误;减少燃煤的使用,能减少空气
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改善空气质量,D正确。
返回
知识点3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5. 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
的问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A. 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利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B. 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生成焦炭、煤焦油
等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 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多种化工产品,属于
化学变化
D. 化石燃料是资源宝库,可以转变成各种生活物品
【点拨】石油分馏的原理是利用其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加
热蒸馏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
返回
6. 石油古称“洧水”,《汉书》中“高奴县有
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
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A. 具有可燃性,是一种清洁能源
B. 可通过分馏进行综合利用
C. 是不可再生能源
D. “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点拨】石油燃烧会产生多种污染物,不是清洁能源。
返回
7. [2024·成都期末]“盐穴储气”是一
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
注水时排出天然气,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 从 端进水可排出天然气
C. 从 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D. 天然气难溶于盐水
【点拨】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
错误;由题图可知,排出盐穴中的气
体时,长导管是进水管,从 端进水可
将天然气从短导管排出,B错误;采集
盐水时,长导管是出盐水管,则从 端
进气可采集盐水,C错误;进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出天
然气,说明天然气难溶于盐水,D正确。
返回
8. [2025·深圳期末]化工生产中常利用碳酸钙、碱石灰等作为吸
收剂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实验测得燃煤(含等)烟气中
的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ppm是一种浓度的表示方法)。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C
A. 燃煤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B. 碱石灰的脱硫效果比碳酸钙好
C. 延长时间至 可使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的效果更好
D.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三次实验中原煤
的质量需相同
9.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能源结构向多
元、清洁和低碳转变。
(1)目前,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
天然气和____。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
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___。

【点拨】目前,人类利用的能量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石油、
天然气和煤。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
(2)做饭时,天然气燃烧不充分,锅底易出现黑色物质,
此时可调____(填“小”或“大”)燃气灶的进风口,使燃料充
分燃烧,节约能源。

【点拨】做饭时,天然气燃烧不充分,锅底易出现黑色物质,
这是氧气不足,燃料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此时可调大燃气灶
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节约能源。
(3)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作用下,
二氧化碳可以转化为汽油,主要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①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_不变;
化学性质
【点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课堂小结
化石燃料
什么是化石燃料

石油
天然气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
酸雨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
石油的分馏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