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6 19:46:19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说明性文章的特点,知道运用说明方法可以将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
语言运用:了解说明性文章有多种语言风格,感悟说明性文章要做到准确、清楚,有条理。
思维能力:体会散文和说明性文章的不同,进一步了解说明性文章的特点。
审美创造:试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身边的事物,把它的特征说清楚。
【教学目标】
1. 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 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3. 试着将散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获得启发
1.学习了《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性文章,你有哪些收获呢?在小组内畅所欲言,谈一谈。
预设1:两篇文章都详细、清楚地介绍了一种事物。
预设2:《太阳》的语言比较平实,而《松鼠》的语言很风趣,能感受到作者对松鼠特别喜爱。
预设3: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
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思考:除了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你从“交流平台”中还获取了哪些信息?
(1)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如,了解太阳的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知道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为了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往往会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4)语言风格多样。有的平实,如《太阳》;有的活泼,如《松鼠》。无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3.怎样恰当地使用不同的说明方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1)列数字的话,要保证数字的准确性。
(2)作比较的时候,对比的事物要通俗易懂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4.小结:说明性文章要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二 初试身手,聚焦方法
1.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有些事物是我们熟悉的,有些是我们感兴趣的。如果让你选择一种事物介绍给别人,你会选什么?
2.引导学生观察“初试身手”第一题的图片和文字示例。
(1)小组讨论:图中的电视塔有什么特点?这段文字是怎么介绍它的?
(2)教师归纳:图中的电视塔的特点是高。这段文字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把塔的外形特点介绍得很清楚。
(3)追问: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选择的事物?
3.学生动笔进行片段练习。
提醒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而且要符合说明文的基本要求,不能简单地罗列数字,或是单纯地写比喻句,要以把事物说清楚、说明白为根本目的。
4.根据标准,互相评价。
评价标准 星级
说清介绍事物 ★★★
抓住事物特点 ★★★
运用说明方法 ★★★
三 迁移学法,举一反三
1.提问导入,初试身手。
过渡:如果将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改写成说明性的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我们如果要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你会采用《太阳》一文的写法,还是《松鼠》一文的写法?说明理由。
2.回顾原文,补充资料。
课件出示: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思考:这几个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鹭的外形?(颜色、身段、羽毛、喙、脚)
(2)补充资料:学生搜集关于白鹭的资料,如种类、体型、羽毛、颜色、叫声、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等。
3.筛选资料,尝试改写。
明确要求:结合课文《白鹭》中的描写,按照说明文的写作要求组织成文,写出白鹭的特征,表达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4.交流展示,师生评议。
(1)问题一:不能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①展示没有恰当运用说明方法的改写片段,让学生说一说问题在哪里。
②教师归纳指导:散文中有些修辞手法可以直接转换为说明方法,比如比喻和打比方,对比和作比较等。你的练笔中,加上哪些说明方法能更清楚地描述白鹭的外形特点?在需要补充修改的地方做标记。
③教师小结: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让我们把白鹭的外形写得更清楚。(相机板书:恰当的说明方法)
(2)问题二:不能恰当筛选资料。
①展示典型习作,引导学生思考:有些同学直接摘录了资料里的文字,但引用的部分,是不是适用于对白鹭的外形描写呢?
②让学生读资料,对照改写单,说一说这些资料都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③教师小结:这种对资料进行整理、选取的方法叫“筛选”。要想将事物介绍清楚,就要学会对应特点,筛选资料。(相机板书:抓住鲜明的特点)
(3)问题三:介绍白鹭外形时没有条理。
①展示典型习作,师生交流如何有条理地介绍:描写动物外形时,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从点到面等顺序,这样会介绍得更具条理性。(相机板书:准确、有条理的表达)
②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习作:如果你写的内容不够有条理,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好标记。
(4)问题四:语言转变有困难。
①展示典型习作,全班讨论。
②教师出示句子:“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让学生读一读,把这句话变为直接描述的语句。
③引导学生思考:你的改写,关注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了吗?在你认为需要修改或者补充的地方做标记。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够恰当运用说明方法,筛选有用资料,关注写作顺序,转变语言风格,就能把白鹭的外形介绍得更清楚,写出一段合格的说明性文字。请你结合自己做的标记,继续修改小练笔。
四 对比阅读,体会不同
1.默读改写片段和《白鹭》第2~5自然段,小组交流阅读感受:你觉得这两段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根据交流,共同归纳。
3.教师小结:同一事物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散文《白鹭》是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来表达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改写的文字则是运用相应的、恰当的说明方法来说清楚白鹭的外形特点,让大家对白鹭有更准确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部编)五年级

学习了《太阳》和《松鼠》两篇说明性文章,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呢?可以从说明性文章的作用、说明方法及语言风格等方面说一说。
学习了两篇课文,我了解到说明文是对事物进行介绍的文章,能够给我们提供准确、清楚的信息,帮助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
说明文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并且很实用,如,食物制作流程、购票说明、物品宣传单等。
写文章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中,“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就好像把兵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恰当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纳米的小。
在运用列数字时,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运用作比较时,要拿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对比。
读完《松鼠》一课,我对松鼠漂亮、乖巧、驯良的特点印象非常深刻。
说明性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我发现《太阳》的语言比较平实,而《松鼠》的语言很风趣,能感受到作者对松鼠特别喜爱。
说明性文章以说清楚、说明白为核心目标,无论采用什么语言风格,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结合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画一画“交流平台”中的重要信息。
生活中,有些事物是我们熟悉的,有些是我们感兴趣的。如果让你选择一种事物介绍给别人,你会选什么?
初试身手
图中的电视塔有什么特点?这段文字是怎么介绍它的?
这座电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列数字、打比方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选择的事物?
根据标准,互相评价。
评价标准 星级
说清介绍事物 ★★★
抓住事物特点 ★★★
运用说明方法 ★★★
如果将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改写成说明性的文章,会变得怎样呢?我们如果要将课文《白鹭》第2~5自然段改写成说明性文字,你会采用《太阳》一文的写法,还是《松鼠》一文的写法?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思考:这几个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白鹭的外形?
颜色、身段、羽毛、喙、脚
搜集关于白鹭的资料,如种类、体型、羽毛、颜色、叫声、分布范围、生活习性等。
白鹭,亦称“小白鹭”“白鹭鸶”。鸟纲,鹭科。体长约60厘米。全身羽毛雪白,生殖期间枕部垂有长翎两根,背和上胸部分披蓬松蓑羽,其后消失。春夏多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好群居,主食小鱼等水生动物。白天觅食于水田、沼泽、池塘,夜间栖息于高大乔木林的树冠上。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和海南。在中部地区为夏候鸟,在南方多为留鸟。蓑羽可供帽饰用。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三多桥村,有我国第一个白鹭自然保护区。
结合课文《白鹭》中的描写,按照说明文的写作要求组织成文,写出白鹭的特征,表达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