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习作:游__________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颐和园》
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七月的天山》
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
《颐和园》
使用过渡句,衔接自然
路上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
按照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来写
《记金华的双龙洞》
你们都游览过哪些地方?
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我能写什么:
◎可以写外出旅游时去过的地方,也可以写身边熟悉的或经常去的地方。
想一想:
你想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画游览路线图,理清思路
按游览顺序写,衔接自然
也可以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移动观察,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就是按照“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游览顺序记叙的。
明明游完北海公园后,画了这张游览顺序图。你能用上过渡词句,把各景物自然地衔接起来吗?
01
不能全文只写某一处景物,也不能按照时间顺序写,要按照游览顺序写多处景物。
不能只单纯罗列景物,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比如写黄果树瀑布景区时,可以重点写瀑布声音洪亮的特点。
02
误区提醒
我们从南门进入,沿着团城的城墙,穿过永安桥,登上了琼岛。
站在永安寺前……
……我们直奔(bèn)白塔。
下了琼岛,我们乘船上了岸,往五龙亭走去。
穿过密密的古松林,九龙壁就露出了它那神秘的样子。
赏了九龙壁,穿过静心斋,我们就从北门出去……
选择喜欢的、有特点的景物,按照游览顺序,画出游览路线图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就重点写了孔隙及内洞的情景,略写了路上和出洞的情景;在介绍内洞时,又分了主次,详细写了“双龙”,其他的一笔带过,这样就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黄果树瀑布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3.运用过渡,转换自然。
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时,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文章衔接句子,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1.抓住游览重点,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参观游览中,看到的景物很多,我们不能记流水账,要把看到的印象较深的景物详细写出来,写出特点,其余的可以写得简略些。某个地方的景点不必都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去过的景点。
2.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细致描写。
如《七月的天山》在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色时,重点描写了漫山遍野、高过马头、绚丽多姿的野花,抓住野花五彩缤纷的特点展开描写,将七月天山的美写得生动形象。
3.巧妙运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如《颐和园》中,描写每处景物前,作者都用一个过渡句介绍地点的转换。写长廊的过渡句直接写明游览地点;写万寿山脚下及昆明湖畔的过渡句写明出发点和到达点,衔接得十分自然;过渡句中还写清楚了观察的视角。
4.巧用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如《海上日出》中“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太阳喷薄而出的过程,非常形象生动,表达了作者对日出美景的喜爱之情。
5.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结尾一般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即自己从这次经历中懂得了什么,游玩后心情和感受等。如《七月的天山》中的结尾“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表达了作者对天山景色的喜爱之情。
示例:(移步换景)
①“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②“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③“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我们一起来看看《海上日出》是怎样具体描写无云日出时的美景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写完后与同桌交换习作,互相看看游览的顺序、景物的特点是否写清楚了,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按修改意见修改习作。
小半边脸
一步一步努力上升
跳出海面,发出亮光
这段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一步一步升上天空的情景。
无云时海上日出
比喻
拟人
排比
设问
写出景物特点:多种修辞手法
……
游迎泽公园
“五一”期间,我迫不及待的和妈妈来到迎泽公园。
迎泽公园的大门古色古香,大约有三层楼那么高,上面不满了蓝黄色的花纹,两边有两只威石狮子,威武极了。走进大门约二百米,就能看到几座假山。这些假山是石头垒的,中间有许多洞,就好像是动物的家。
出了牡丹园,我们随着人群,前去郁金香园,郁金香在道路两边整齐列队,一列黄得赛金,一列粉的似霞,一列红得如火,一列白中带红,一列红中带桔......它们五彩缤纷,好似一道绚丽的彩虹,令人目不暇接。
闻着幽幽的花香,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上,我又看到了,像煎鸡蛋一样外白里黄的花;花穗像蓝色玉米一样的花;还有几株海棠花,红海棠害羞地藏在绿叶间。我们从偏南门出了迎泽公园,但我的脑海里仍浮现着那些美丽的花。
过了假山走大约两分钟就是一个二、三百米的临水长廊,这长廊是观赏迎泽胡最佳位置,可以到整个迎泽湖的景色。坐在长廊里,望着迎泽湖。最显眼的是湖心岛。湖心岛上林木茂密,中间有一座塔。红色的小鱼在长廊边聚集,仿佛再说:“给我们点好吃的吧!”,湖上还有两只鸭子和一只鸳鸯在自在闲游,偶尔有燕子在水面划过。
绕过藏经阁,便踏上了去牡丹的路,路边开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和淡紫色的蝴蝶蓝,果然蝴蝶蓝和它的名字一样,花型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看着这些花我不禁对牡丹园更加期待。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牡丹园。绿叶间,一枝枝雍容华贵的牡丹在绽放,他们的花型特别大,花瓣也多,层层叠叠的。有的花蕊是桔色,花瓣是荧光黄,如星星般闪烁;有的花蕊深黄,花瓣粉中带一点红,好像粉嘟嘟的脸蛋;有的花蕊是紫色,白的那么纯洁;还有的花蕊淡黄,花瓣紫的神秘,简直美不胜收。
写作技巧
游记
回忆地点
理清思路
抓住重点
——印象最深的地方
——按游览顺序画出路线图
——重点描写印象深刻的景物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抓住特点,细致描写
巧用过渡,转换自然
运用修辞,生动形象
表达感受 抒发感情
1.以下哪些标题符合本次单元习作要求?( )(多选)
A.游泰山 B.夜游西湖 C.杭州一日游
D.游湿地公园 E.冬奥之旅 F.游校园一角
ADF
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必须把“游____”补充完整,不能另外取标题,所以BCE选项都不符合题目要求。
2.心心打算写《游泰山》,你觉得以下哪个做法比较合适?( )
A.详细描写自己出发前紧张的心情,突出自己对这次旅游的期待
B.全文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泰山日出的画面
C.把从泰山山脚到山顶所见到的景物全都列出来
D.按照“在山脚—爬上山腰—登上山顶”的顺序来描写泰山,并重点
突出泰山的“高”
D
重点写出发前的心情,偏离了写景物的要求
按照时间顺序写,没有体现游览顺序
仅罗列所见景物,没有抓住印象深刻的景物写出其特点
按照爬山的顺序并且重点写了泰山的“高”
佳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