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6 14:0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图中一共有( )条线段。
A.3 B.4 C.6
2.下图中,长度是5厘米的纸条是( )。
A.① B.② C.③
3.下面大约是1米的是( )。
A.树苗的高度 B.数学书的长度 C.教室的长度
4.思思的身高是1米25厘米,她订校服应该选( )。
1米20厘米以下选S码 1米20厘米到1米30厘米选M码 1米30厘米以上选L码
A.S码 B.M码 C.L码
5.妈妈给乐乐买了一个电话手表,如图所示。请你估一估,这个电话手表的全长约是( )。
A.8厘米 B.20厘米 C.2米
6.三年级小学生的( )最接近1分米。
A.指甲盖长度 B.手掌的宽度 C.一庹的长度
7.数学实践课上,小军帮兰兰量出她的一脚长大约是( )厘米。
A.5 B.22 C.50
二、填空题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的身高约是135( )。我的床长约2( )。
9.如下图,从刻度线0到刻度线3,长度是( )厘米;从刻度线8到刻度线2,长度是( )厘米。
10.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从直尺的( )开始画起,画到( )的地方。
1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手机宽7( ) 大树高约8( ) 台灯高35( ) 限高3( )
12.60角=( )元 2元8角=( )角
1米=( )厘米 5角=( )分
13.
松果高( )厘米。
14.下图中,回形针长( )毫米,纸条比回形针长( )毫米。
15.10枚5角硬笔叠在一起的高度是1厘米,1000枚5角硬币叠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米,1亿枚5角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 )千米。
三、判断题
16.1米比8厘米长2厘米。( )
17.旗杆高6厘米。( )
18.教室宽5米。( )
19.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 )
20.丽丽家离植物园有30千米,她应步行去。( )
四、计算题
21.量一量,
五、解答题
2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23.浩浩测得一个鞋柜的长是90厘米,宽比长少50厘米,这个鞋柜的宽是多少厘米?
24.庆“六一”,二(1)班用长80米的彩带装饰教室,第一次用去了20米,第二次用去了30米,这个彩带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25.下面每幅图里分别有几个点,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分别能画几条?先画一画,再数一数,并填写表格。
点数(个) 2 3 4
画线段的条数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新教材第四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C A B B B B
1.C
【分析】(1)数由1条小线段组成的线段:图中由1条小线段组成的线段有3条。
(2)数由2条小线段组成的线段:由2条小线段组成的线段有2条。
(3)由3条小线段组成的线段有1条。
计算线段总数,将上述不同情况的线段数量相加。
【详解】由分析得:
3+2+1=6(条)
图中一共有6条线段。
故答案为:C
2.C
【分析】测量物体时应将0刻度移动到被测物体的边缘,将直尺与被测物体重合,再观察被测物体另一端的刻度即可。
若物体的一端未对齐刻度“0”,需用末端的刻度-起始刻度即可求出该物体的长度。
①起始段是0,末端是6,则表示的是6厘米;
②起始段是1,末端是5,则该长度是5-1=4(厘米);
③起始段是2,末端是7,则该长度是7-2=5(厘米)。
【详解】与分析可得:
下图中,长度是5厘米的纸条是(③)。
故答案为:C
3.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测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由此逐项分析可得。
【详解】A.树苗的高度和二年级学生的双臂展开的长度差不多大约是1米,符合题意;
B.数学书的长度比1米少得多,不符合题意;
C.教室的长度比1米多得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B
【分析】由题意可知:分析1米25厘米所处的长度范围,即可选择合适的尺码;
1米25厘米比1米20厘米长,比1米30厘米短,在两个长度之间,属于M码范围;据此可选择。
【详解】由分析可得:思思的身高是1米25厘米,她订校服应该选M码。
故答案为:B
5.B
【分析】题目给出的表盘的长度是4厘米,如图,这个电话手表的全长大约是5个4厘米,用加法计算出总长度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出:
4厘米+4厘米+4厘米+4厘米+4厘米=20厘米
则这个电话手表的全长约是20厘米。
故答案为:B
6.B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根据数据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一分米其实是一个长度单位,它等于 10厘米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可以举个例子:通常我们用的铅笔,它的长度就接近一分米。据此逐个分析选项即可。
【详解】A.描述指甲盖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三年级小学生的指甲盖长度大约是1厘米,不符合题意;
B.描述手掌的宽度通常用分米作单位,三年级小学生的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符合题意;
C.一庹的长度是指一个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三年级小学生的一庹的长度大约是1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脚长大约22厘米左右,据此解答。
【详解】A.5厘米大约是手掌的宽度;
B.22厘米大约是脚的长度;
C.50厘米大约是迈一步的长度;
故答案为:B
8. 厘米/cm 米/m
【分析】小朋友的身高一般是一米多,即一百多厘米;床的长度比成年人长一点,大概2米左右。
【详解】小明的身高约是135厘米。我的床长约2米。
9. 3 6
【分析】要求刻度线的长度,用读数较大的刻度线减去刻度线较小的刻度线,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0=3(厘米),所以从刻度线0到刻度线3,长度是3厘米。
8-2=6(厘米),所以从刻度线8到刻度线2,长度是6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算出刻度线长度的掌握。
10. 0 8
【分析】根据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取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据此可求出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从直尺的( 0 )开始画起,画到( 8 )的地方。(答案不唯一)
11. 厘米 米 厘米 米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知填单位:
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所以手机的宽度,台灯的高度用厘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所以大树的高度,限高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
12. 6 28 100 50
【分析】根据1元=10角,1米=100厘米,1角=10分进行单位换算。
【详解】1元=10角,则60角=6元。
1元=10角,则2元=20角,2元8角=20角+8角=28角。
1米=100厘米。
1角=10分,则5角=50分。
13.4
【分析】尺子测量物体时应将零点刻度移动到测量物体的边缘,将直尺与被测量物体放平行,再观察被测物体的另一段尺寸的刻度即可。
【详解】松果高4厘米。
【点睛】熟练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14. 30 5
【分析】根据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找准起点刻度和终点刻度,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即是物体的长度。回形针的起点是1厘米,终点是4厘米,用4减1等于3厘米,再根据1厘米=10毫米,把3厘米换算成毫米单位即可;
纸条的起点是6厘米5毫米,终点是10厘米,用10厘米减去6厘米5毫米,换算成毫米单位后再相减即可得到纸条的长度;最后用纸条的长度减去回形针的长度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4厘米-1厘米=3厘米=30毫米
10厘米-6厘米5毫米=100毫米-65毫米=35毫米
35毫米-30毫米=5毫米
所以,回形针长30毫米,纸条比回形针长5毫米。
15. 1 100
【分析】1000枚里面有几个10枚,厚度就是几厘米,将厘米转换为米(1米=100厘米)即可。
一亿枚(100000000枚)里面有几个10枚,厚度就是几厘米,将厘米转换为千米(1千米=100000厘米)即可。
【详解】100个10是1000,即1000枚里面有100个10枚,厚度是100厘米,100厘米=1米;
10000000个10是100000000,即一亿枚(100000000枚)里面有10000000个10枚,厚度是10000000厘米,10000000厘米=100千米;
即10枚5角硬笔叠在一起的高度是1厘米,1000枚5角硬币叠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米,1亿枚5角硬币叠放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00千米。
16.×
【分析】比较长度时需统一单位。将1米转换为100厘米,计算100厘米与8厘米的差值,与题目中的2厘米对比,即可解答。
【详解】1米=100厘米,100厘米-8厘米=92厘米。题目中差值为2厘米,实际差值为92厘米,题目中的差值与实际差值不符。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旗杆高6米。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知可知:
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所以教室宽5米,说法是正确的。
【详解】教室宽5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计量人的身高通常用厘米或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篮球明星属于成年人,身高一般在1米多到2米多之间。据此判断。
【详解】1米=100厘米,226厘米=200厘米+26厘米,200厘米=2米,226厘米=2米26厘米,该数值符合篮球运动员的身高范围。
故答案为:√
20.×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大小的认识和数据的大小,可知:一个人每分钟步行60米,30千米的距离最好坐公共汽车;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丽丽家离植物园有30千米,她最好乘公共汽车去,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长和宽的长度见详解;
【分析】首先根据线段的测量方法,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测量时,把小尺的零刻度线对准长方形的一个顶点,小尺与长或者宽重合,长或者宽的另一个端点所指的刻度就是长或者宽的长度。
【详解】量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如下所示:
(以实际测量为准)
22.4条
【分析】线段两端都有端点,不可延长,两个端点间的线条是直的。观察图形,上下横着有2条线段,左右竖着有2条线段。
【详解】2+2=4(条)
答:图形中有4条线段。
23.40厘米
【分析】用鞋柜的长减去宽比长少的厘米数即可求出宽是多少厘米。
【详解】90-50=40(厘米)
答:这个鞋柜的宽是40厘米。
24.50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次用去的米数加第二次用去的米数,等于这个彩带比原来短了多少米,据此解答。
【详解】20+30=50(米)
答:这个彩带比原来短了50米。
25.图见详解;
1;3;6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中间是直直的线,长度可测量。由此连接每副图中的任意两个点,数出线段的数量即可。
【详解】由分析作图如下:
点数(个) 2 3 4
画线段的条数 1 3 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