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3.3 矿产资源
【教学内容】
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矿产资源的消耗情况;
【课程目标】
1.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种类和分布状况;
2.知道我国矿产资源资源的储量及产量及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3.运用实例,说出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情况;
4.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人地协调:认识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的观念。
2.综合思维:分析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储量、分布、供需状况之间的关系,理解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区域认知:描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分布等特点,说出中国主要的矿产资源产地和消费地。
4.地理实践力: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2.难点: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及矿产资源的消耗特征。
【教学方法】
热点导入;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地图法;图表分析法。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2025年,9.3日我国大阅兵,核导弹东风5C亮相,一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振奋人心,想一想,核导弹的制造,需要什么原材料?
师:想一想东风5C的样子,去推测都需要什么原材料?
生:需要铁、钢、塑料、合金等
师:是的,核武器的制造涉及的原材料非常的多,包括铝合金、钛合金、甚至是黄金,材料不齐全,还没办法制造核武器呢,我们能制造出来核武器,也说明我们国家的资源非常的多,
师转承:无论是导弹,还是高铁航母,都离不开矿产资源,没有稀土,很多高科技元件就无法制造;没有煤炭发电,很多工厂就无法运转。矿产资源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国的矿产资源情况。
二、新课讲授
(一)矿产资源种类及分布
师:同学们首先先思考一下,什么是矿产资源?
生:就是煤,铁等。
师:是的,煤铁都是矿产资源的一种,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物体的集合体。
师提问:矿产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
生:是不可再生资源。
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种类都有哪些?
师:有谁知道能源矿产是哪些吗?
生:能着火的,提供动力的,煤炭,石油,天然气。
师:是的,那金属矿产呢?其实金属矿产有一个好辨认的办法,基本上铁字旁的矿产就是金属矿产,
生:金银铜铁都属于金属矿产。
师:那还有一些,比如石灰岩,同学们觉得是矿产资源吗?
生:应该是吧,都是挖出来的,
师:是的,石灰岩也是矿产资源,除此之外,还包括硅石、磷灰石、萤石、磷矿等。这些统一化工原料/冶金辅助矿产。
师转承:矿产资源的种类非常多,当然也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思考一下,矿产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0,说说矿产资源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生:矿产资源能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石油能制作纤维,天然气可以做饭,铁矿石炼钢铁造房子,石油变汽油能为汽车提供动力。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0,结合下图,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师拓展:根据2024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中国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173种,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
师生总结:矿产资源特征①:种类齐全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0,结合上图,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师拓展:中国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已探明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稀土、钨、锑、芒硝、硅灰石等。
师生总结:矿产资源特征②:储量大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0,结合下表,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师生总结:矿产资源特征③:人均占有量不足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0,结合课本图片,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师:读图分析中国的能源矿产有什么特点?煤炭的主要分布区在哪里?
生:能源矿产里,煤炭较多,石油和天然气较少。其中煤炭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
拓展:我国最大的煤田是神府东胜煤田,地跨陕西省及内蒙古 。煤田探明储量2236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30%以上,按2023年开采量计算可满足中国223年煤炭需求。
生:读图描述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区在哪里?
生:石油主要东北、华北;天然气主要在新疆、四川。
拓展:我国第一大油田是黑龙江大庆油田,大庆油田1960年开发建设,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仅用3年多时间生产原油1166.2万吨,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布局,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
我国第一大气田是苏里格气田,地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苏里格庙地区,蒙语意为“半生不熟”,是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的特大型气田。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1,结合下图,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拓展:我国铜矿储量不足,全球占比仅4.18%,主要分布在西藏、江西和云南等省级行政区。我国最大的铜矿是江西德兴铜矿。
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探明铝土矿储量约290亿吨,而中国铝土矿储量为6.8亿吨。铝土储量不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师生总结:矿产资源特征⑤:金属矿产分布广泛,多贫铁矿,少铜。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1,结合下图,了解三稀矿产的用途。
师生总结:矿产资源特征⑥:稀土、锂、钨等居世界首位,多寡不均。
师拓展: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我国的稀土储量世界第一。
学生活动:播放视频,稀土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稀土的。
学生活动:总结我国矿产资源的特征,
课本P72活动:认识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许多城市因煤而兴。由于煤炭资源长期开采而进入衰退或枯竭阶段,一些城市成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阅读图 3.18,认识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1.参照图1.12,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参照,概括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特点。
主要集中在黑河——腾冲以南
2.从资源储量的南北差异、人口规模的东西差异等方面,推测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分布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煤炭资分布: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但人口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所以我国煤炭枯竭型城市多分布东部和南部.
3. 从资源储量、开采量的角度,讨论煤炭资源型城市如何做才能延缓煤炭资源枯竭。
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勘探周边潜在资源; 发展新兴产业,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师拓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因煤而兴,如“煤都神话”之称的鄂尔多斯、“煤炭王国”陕北神木、“煤铁之乡”山西阳泉等。经过长期过度开发使用,如今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的尴尬局面,未来发展形势严峻,国家划定69个典型资源枯竭城市煤都占54%。
(二)矿产消耗情况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2,结合下面新闻,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开采情况。
师生总结:开采情况——产量大
师拓展:2024年,中国制造业以40.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的规模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彰显“世界工厂”向“全球智造”的跨越。
师生总结:消耗量大
学生活动:读图——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量。
师生总结:消费总量始终大于生产总量。
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进口。
师:是的, 石油、铜、铁、铝土、锂等矿产的进口量已占消费量的 60% 以上,镍、铌、铬等矿产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师生总结:我国矿产资源进口量大。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与学思考我国为保障矿产资源的供给,做了哪些努力?
生:①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③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
播放国家找矿视频,感受寻找矿产的不容易。
师:思考一些,解决矿产资源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生:开源节流
学生活动(课本P74):认识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
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自 1993 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 70% 以上。阅读图 3.20 和世界地图,认识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及所采用的运输方式。
1. 按照石油进口量占比的大小,依次说出我国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及其所属的大洲。
三、内容小结
四、课堂练习
完成导学案的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3.3《矿产资源》导学案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新课标要求】
了解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储量;
知道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矿产资源的问题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
【学习目标】
人地协调:认识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的观念
综合思维:分析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储量、分布、供需状况之间的关系,理解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区域认知:描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分布等特点,说出中国主要的矿产资源产地和消费地。
地理实践力: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重难点】
重点: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难点: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及矿产资源的消耗特征。
【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
活动一:读P70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矿产资源种类 齐全 ,储量 丰富 。
2.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矿产 不足 。
3.矿产资源分布 不均 。
活动二:读P70-71,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主要分布在 山西 、 陕西 、 内蒙古 、 新疆 等省份。
2.石油主要分布在 东北、 华北 等地区。
3.天燃气主要分布在 四川 、 新疆 、 陕西 、 内蒙古 等省份。
活动三:读P70-71,回答下列问题。
1.三稀矿产是 稀土 、 稀有金属 、 稀散金属 。
2.我国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稀土 、 锂 、 镓 等。
活动四:读P72-73,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矿产资源开采 量大 ,但同时 消耗量 大,面临 有而不够 的问题。
2.其中 铜 、 铁 、 石油 的进口量较大。
3.我国为保障我国的矿产资源供给, 加强国内矿产资源的勘探 、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 等。
【课中探究——和小伙伴一起】
探究一:分析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阅读下列地图,结合课本P70-71地图,完成矿产资源的特征
根据2024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中国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173种,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
中国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已探明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稀土、钨、锑、芒硝、硅灰石等。但中国的人口位居世界首位,所以我国的人均矿产资源拥有了是十分的稀少的。
我国铁矿资源全球储量第四,但多为贫铁矿,品位低。中国的铁矿石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矿石的探明储量为169.17亿吨。
我国铜矿储量不足,全球占比仅4.18%,主要分布在西藏、江西和云南等省级行政区。
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探明铝土矿储量约290亿吨,而中国铝土矿储量为6.8亿吨。铝土储量不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稀土、稀有金属和稀散金属"矿产合称三稀矿产,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稀有金属主要用于制造特种钢、超硬质合金和耐高温合金,在电气工业、化学工业、陶瓷工业、原子能工业及火箭技术等方面。
总体特征:种类 全 ,储量 大 ,人均 不足 。
能源矿产:多 煤 少 油气 , 北 多 南 少, 西 多 东 少 。
金属矿产:多 铁矿 (贫铁矿),少 铜铝 。
稀有矿产: 稀土、锂、钨 等居世界首位,多寡不均。
探究二: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情况和消耗情况
中国矿业联合会:2024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再创新高。全国煤炭产量持续增长,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47.6亿吨;原油产量连续6年回升,预计全年将达到2.12亿吨;天然气产量连续8年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预计全年将达到2450亿立方米;铁矿石产量持续增长,10种有色金属产量再创新高。
2024年,中国制造业以40.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的规模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彰显“世界工厂”向“全球智造”的跨越。
开采情况: 产量 大。
使用情况:消耗量 大 。
【重难点突破——加油加油,你能行!】
突破一:阅读课本P73思与学,我国为保障矿产资源的供给,做了哪些努力?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发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展矿产勘查工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截至目前,我国已发现矿产173种,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
种,水气矿产6种,建成了包括能源、钢铁、有色、化工、非金属及建材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矿业及原材料加工工业体系。
①加大资源的 循环 利用。
②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
③加大资源的 勘探 力度。
【随堂检测】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D.总量不足,人均不足
【答案】B
【详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众多,导致人均占有量不足,A错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较少,B正确;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并非不足,且人均资源量也较低,C错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并非不足,D错误。故选B。
2.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有( )
①低碳出行②降低工业能耗③少使用一次性物品④修复生态系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低碳出行是中学生日常可实践的行为(如步行、骑车),①符合题意;降低工业能耗主要依靠企业技术改进,中学生无法直接实现,②不符合题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如自带水杯)是中学生可做到的环保行为,③符合题意;修复生态系统需专业机构或政府主导,中学生难以直接完成,④不符合题意,综上,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颁布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图为我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 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 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4.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保护和合理开发稀土资源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上升
【答案】3.C 4.C
【解析】3.从图中可以看到,北方地区如内蒙古白云鄂博等地稀土矿分布较多,南方地区相对较少,所以是北多南少;同时,图中显示北方主要是轻稀土,南方主要是重稀土,即北轻南重。综合起来,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北轻南重,C正确,ABC错误;故选C。
4.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并非是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且开采难度不是制约开采总量控制的关键因素,A错误;虽然稀土开采过程可能会对生态环境有影响,但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本身更为关键,B错误;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虽然是可持续再生资源,但再生速度相对较慢,且其在高科技领域作用关键;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稀土资源,保障资源的可持续供应,C正确;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产量可能会受到限制,不会导致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上升,且这也不是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质规律可循。资源种类多,就说明地质条件多元化,而多样的地质条件导致了各类资源的分布不均。
5.稀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下列有关“稀土”的问题中最能体现地理视角的是( )
A.稀土是什么“土” B.稀土价格昂贵吗 C.稀土名称从何而来 D.稀土分布在哪里
【答案】D
【详解】“稀土是什么‘土’”主要涉及到对稀土物质本质的探究,这更偏向于化学等学科对物质成分的研究,A错误;“稀土价格昂贵吗”主要探讨的是稀土的经济价值和市场价格,属于经济学范畴,B错误;“稀土名称从何而来”侧重于稀土名称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属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C错误;“稀土分布在哪里”研究的是稀土这种矿产资源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情况,这最能体现地理学科对地理事物分布的关注,D正确;故选D。
唐朝诗人李白曾多次到过秋浦(今安徽贵池)、铜陵等地。“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是李白描写秋浦当时冶炼的劳动场景。读我国某河流中下游矿集区位置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自然资源 B.属于可再生资源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更新速度快
7.从我国矿产资源安全角度出发,说明贵池、铜陵等地比较适宜的做法有( )
①大量出口矿石,提高经济收入②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
③扩大进口途径,适度增加进口量④为了保留矿产资源,应立刻停止开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6.A 7.C
【解析】6.图中展示的铁、铜等矿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自然资源,A正确;图中矿产资源形成过程漫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B错误;矿产资源储量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错误;矿产资源更新速度极慢,几乎可以忽略不计,D错误。故选A。
7.大量出口矿石会使我国矿产资源储备减少,不利于矿产资源安全,①错误;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矿产资源,保障资源安全,②正确;扩大进口途径,适度增加进口量,能增加资源供应渠道,减少对国内资源的过度依赖,保障矿产资源安全,③正确;立刻停止开采不现实,会影响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应合理开采,④错误。所以②③正确,故选C。
“川气东送”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读“川气东送”主路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决定“川气东送”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分布 B.距离远近 C.河流流向 D.地势高低
9.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①带动川渝地区经济发展
②带动气源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③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紧张局面
④保障途经地区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8.A 9.A
【解析】8.读图可知,线路穿过众多城市,因此决定“川气东送”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A正确;与距离、河流和地势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9.川气东送工程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带动了川渝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保障了途经地区天然气的稳定供应,①④正确;川气东送对气源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无太大关系,②错误;川气东送工程只是缓解东部能源紧张局面,不能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紧张局面,③错误。故选A。
集中供暖能够保持室内舒适温度,同时也是节能环保的一种社会服务项目,不同地区供暖时长差异很大。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及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哈尔滨与济南集中供暖时间存在差异,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11.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大力倡导“煤改气”、“煤改电”等供暖方式,目的是( )
A.利于碳达标 B.提高供暖成本 C.对技术要求高 D.节约可再生资源
【答案】10.B 11.A
【解析】10.读图可知,哈尔滨纬度较高,低温时间长,供暖时间长,济南纬度较低,低温时间短,供暖时间短,济南与哈尔滨集中供暖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不同,与地形、海陆和人类活动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比于煤炭,天然气和电力作为供暖能源产生的污染物较少,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煤改气”和“煤改电”是我国北方地区为了改善大气质量、减少冬季燃煤污染而大力倡导的供暖方式,A正确,倡导“煤改气”、“煤改电”不是为了提高供暖成本,相反,从长远看,如果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有可能降低成本,B错误;对技术要求高不是倡导这些供暖方式的目的,目的是实现节能环保等效益,C错误;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电如果是火电,也与节约可再生资源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二、解答题
12.工业发展新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的产业链优势显著。图1示意我国稀土比重分布,图2为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指出稀土储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为 。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区。
(2)读图2,归纳1970—2010年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的变化趋势为 。
(3)从资源、技术角度,简述我国在稀土产业链中具有显著优势的原因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但过度开采稀土会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污染、水污染、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4)针对稀土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两条合理措施 。
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5)试分析我国加强稀土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
【答案】(1) 内蒙古 南方
(2)逐年减少
(3)资源:稀土储量大、种类全;技术:掌握稀土冶炼、分离提纯的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4)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污染;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稀土回收率;严格监管矿区生态修复,落实“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5)稀土资源的保护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稀土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有助于推动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详解】(1)读图1可知,稀土储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为内蒙古。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2)读图2可知,1970—2010年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越来越低,从1970年的不到80%降低到2010年的不到40%,变化趋势是逐年减少。
(3)读材料可知,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稀土储量大,种类全;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优势显著,可知我国掌握稀土冶炼、分离提纯的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4)读材料可知,稀土开采会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污染、水污染、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可以针对这些问题从技术、管理方面提出合理措施。针对土壤污染和水污染,可以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在开采过程中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污染;针对资源浪费问题,可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稀土回收率,减少资源浪费现象;针对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可以严格严格监管矿区生态修复,遵循“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5)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稀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稀土资源的保护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稀土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加强稀土资源保护有助于推动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自我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目的
优 良 中
课前 我能做到认真预习,完成导学案内容 能否积极主动学习
我能积极与同学讨论完成探究题目 能否善于合作
课中 我能认真听老师发言,听同学们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
我能主动指出同学的错误,并改正 能否敢于否定
遇到问题时,我能积极主动举手 能否主动参与
发言时,我声音洪亮,自信 能否清晰表达
我能认真完成课堂笔记,并订正学案 培养总结能力
我整堂课得到老师表扬和鼓励 能否欣赏自我
课后 我善于反思,能自主复习和背诵 能否进行反思
我能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3.3《矿产资源》导学案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新课标要求】
了解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储量;
知道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矿产资源的问题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
【学习目标】
人地协调:认识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的观念
综合思维:分析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储量、分布、供需状况之间的关系,理解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区域认知:描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分布等特点,说出中国主要的矿产资源产地和消费地。
地理实践力: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重难点】
重点: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难点: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及矿产资源的消耗特征。
【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
活动一:读P70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矿产资源种类 ,储量 丰富 。
2.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矿产 。
3.矿产资源分布 。
活动二:读P70-71,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主要分布在 、 、 、 等省份。
2.石油主要分布在 、 等地区。
3.天燃气主要分布在 、 、 、 等省份。
活动三:读P70-71,回答下列问题。
1.三稀矿产是 、 、 。
2.我国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 等。
活动四:读P72-73,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矿产资源开采 ,但同时 大,面临 的问题。
2.其中 、 、 的进口量较大。
3.我国为保障我国的矿产资源供给, 、 、
等。
【课中探究——和小伙伴一起】
探究一:分析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阅读下列地图,结合课本P70-71地图,完成矿产资源的特征
根据2024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中国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173种,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
中国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已探明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稀土、钨、锑、芒硝、硅灰石等。但中国的人口位居世界首位,所以我国的人均矿产资源拥有了是十分的稀少的。
我国铁矿资源全球储量第四,但多为贫铁矿,品位低。中国的铁矿石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矿石的探明储量为169.17亿吨。
我国铜矿储量不足,全球占比仅4.18%,主要分布在西藏、江西和云南等省级行政区。
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探明铝土矿储量约290亿吨,而中国铝土矿储量为6.8亿吨。铝土储量不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稀土、稀有金属和稀散金属"矿产合称三稀矿产,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稀有金属主要用于制造特种钢、超硬质合金和耐高温合金,在电气工业、化学工业、陶瓷工业、原子能工业及火箭技术等方面。
总体特征:种类 ,储量 ,人均 。
能源矿产:多 少 , 北 多 少, 西 东 。
金属矿产:多 (贫铁矿),少 。
稀有矿产: 等居世界首位,多寡不均。
探究二: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情况和消耗情况
中国矿业联合会:2024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再创新高。全国煤炭产量持续增长,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47.6亿吨;原油产量连续6年回升,预计全年将达到2.12亿吨;天然气产量连续8年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预计全年将达到2450亿立方米;铁矿石产量持续增长,10种有色金属产量再创新高。
2024年,中国制造业以40.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的规模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彰显“世界工厂”向“全球智造”的跨越。
开采情况: 大。
使用情况:消耗量 。
【重难点突破——加油加油,你能行!】
突破一:阅读课本P73思与学,我国为保障矿产资源的供给,做了哪些努力?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发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展矿产勘查工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截至目前,我国已发现矿产173种,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
种,水气矿产6种,建成了包括能源、钢铁、有色、化工、非金属及建材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矿业及原材料加工工业体系。
①加大资源的 利用。
②提高资源 。
③加大资源的 力度。
【随堂检测】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D.总量不足,人均不足
2.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作为中学生可以做的有( )
①低碳出行②降低工业能耗③少使用一次性物品④修复生态系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稀土是重要战略资源,是高科技领域多种功能性材料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稀土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颁布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图为我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 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 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4.我国对稀土实行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稀土资源开采难度大 B.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C.保护和合理开发稀土资源 D.我国稀土产量全球占比上升
5.稀土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下列有关“稀土”的问题中最能体现地理视角的是( )
A.稀土是什么“土” B.稀土价格昂贵吗 C.稀土名称从何而来 D.稀土分布在哪里
唐朝诗人李白曾多次到过秋浦(今安徽贵池)、铜陵等地。“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是李白描写秋浦当时冶炼的劳动场景。读我国某河流中下游矿集区位置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图中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自然资源 B.属于可再生资源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更新速度快
7.从我国矿产资源安全角度出发,说明贵池、铜陵等地比较适宜的做法有( )
①大量出口矿石,提高经济收入②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
③扩大进口途径,适度增加进口量④为了保留矿产资源,应立刻停止开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川气东送”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读“川气东送”主路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决定“川气东送”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城市分布 B.距离远近 C.河流流向 D.地势高低
9.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①带动川渝地区经济发展
②带动气源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③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紧张局面
④保障途经地区天然气的稳定供应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集中供暖能够保持室内舒适温度,同时也是节能环保的一种社会服务项目,不同地区供暖时长差异很大。图为我国集中供暖区分布及部分城市集中供暖起止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哈尔滨与济南集中供暖时间存在差异,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11.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大力倡导“煤改气”、“煤改电”等供暖方式,目的是( )
A.利于碳达标 B.提高供暖成本 C.对技术要求高 D.节约可再生资源
二、解答题
12.工业发展新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丰富、品种最为齐全的国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提纯的产业链优势显著。图1示意我国稀土比重分布,图2为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指出稀土储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为 。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 地区。
(2)读图2,归纳1970—2010年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比例的变化趋势为 。
(3)从资源、技术角度,简述我国在稀土产业链中具有显著优势的原因 。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但过度开采稀土会带来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污染、水污染、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
(4)针对稀土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提出两条合理措施 。
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5)试分析我国加强稀土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
【自我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目的
优 良 中
课前 我能做到认真预习,完成导学案内容 能否积极主动学习
我能积极与同学讨论完成探究题目 能否善于合作
课中 我能认真听老师发言,听同学们发言 能否认真专注
我能主动指出同学的错误,并改正 能否敢于否定
遇到问题时,我能积极主动举手 能否主动参与
发言时,我声音洪亮,自信 能否清晰表达
我能认真完成课堂笔记,并订正学案 培养总结能力
我整堂课得到老师表扬和鼓励 能否欣赏自我
课后 我善于反思,能自主复习和背诵 能否进行反思
我能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3张PPT)
人教版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 矿产资源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分析中国的矿产资源种类、储量、分布、供需状况之间的关系,理解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区域认知
描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储量、分布等特点,说出中国主要的矿产资源产地和消费地
地理实践力
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人地协调观
认识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的观念
课堂导入
00
2025年,9.3日我国大阅兵,核导弹东风5C亮相,一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振奋人心,想一想,核导弹的制造,需要什么原材料?
课堂导入
00
无论是导弹,还是高铁航母,都离不开矿产资源,没有稀土,很多高科技元件就无法制造;没有煤炭发电,很多工厂就无法运转。矿产资源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和谐号高铁
辽宁号航空母舰
01
矿产种类及分布
目 录
02
矿产消耗情况
03
思维导图
04
随堂检测
种类齐全,多寡不均
Part
01
矿产资源,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物体的集合体。
矿产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
种类及分布
01
认识矿产种类——能源矿产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种类及分布
01
铜矿
铁矿
金矿
银矿
认识矿产种类——金属矿产
种类及分布
01
认识矿产种类——化工原料/冶金辅助矿产
硅石
石灰岩
磷矿
磷灰石
种类及分布
01
活动:阅读课本P70,说说矿产资源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衣
食
石油制作纤维
天然气
种类及分布
01
住
行
铁矿石炼钢铁
石油变汽油
活动:阅读课本P70,说说矿产资源对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种类及分布
01
活动:阅读课本P70,结合右图,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矿产资源特征①:种类齐全
根据2024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中国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173种,其中能源矿产13种、金属矿产59种、非金属矿产95种、水气矿产6种。
种类及分布
01
活动:阅读课本P70,结合右图,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矿产资源特征②:储量大
中国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目前中国已探明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稀土、钨、锑、芒硝、硅灰石等。
种类及分布
01
活动:阅读课本P70,结合下表,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矿产资源特征③:人均占有量不足
中国自然资源 居世界位次 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值的比值
陆地面积 三 <1/2
矿产资源 三 1/2
耕地面积 四 2/5
河流年径流量 六 1/4
森林总面积 六 1/3
种类及分布
01
矿产资源特征④:能源矿产多煤少油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活动:阅读课本P70,结合课本图片,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煤炭:西北、华北
种类及分布
01
我国第一大煤田
地跨陕西省及内蒙古 。煤田探明储量2236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30%以上,按2023年开采量计算可满足中国223年煤炭需求
矿产资源特征④:能源矿产多煤少油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活动:阅读课本P70,结合课本图片,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石油:东北、华北
天然气:新疆、四川
种类及分布
01
我国第一大油田
大庆油田1960年开发建设,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仅用3年多时间生产原油1166.2万吨,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布局,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
我国第一大气田
地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苏里格庙地区,蒙语意为“半生不熟”,是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的特大型气田。
活动:阅读课本P71,结合下图,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我国铁矿资源全球储量第四,但多为贫铁矿,品位低。
中国的铁矿石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矿石的探明储量为169.17亿吨。
矿产资源特征⑤:金属矿产分布广泛,多贫铁矿,少铜
种类及分布
01
我国第一大铁矿
鞍山铁矿是我国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基地,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境内,探明总储量超过100亿吨(含本溪铁矿),工业储量达40余亿吨,但以贫铁矿为主。
活动:阅读课本P71,结合下图,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特征。
我国铜矿储量不足,全球占比仅4.18%,主要分布在西藏、江西和云南等省级行政区。
截至2024年底,全球已探明铝土矿储量约290亿吨,而中国铝土矿储量为6.8亿吨。
铝土储量不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矿产资源特征⑤:金属矿产分布广泛,多贫铁矿,少铜
种类及分布
01
我国第一大铜矿
德兴铜矿,具有储量大、矿体埋藏深、矿石可选性好、综合利用组分多等特点,是中国重点铜矿之一。位是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
种类及分布
01
活动:阅读课本P71,结合下图,了解三稀矿产的用途。
稀土、稀有金属和稀散金属"矿产合称三稀矿产,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稀有金属主要用于制造特种钢、超硬质合金和耐高温合金,在电气工业、化学工业、陶瓷工业、原子能工业及火箭技术等方面。
矿产资源特征⑥:稀土、锂、钨等居世界首位,多寡不均
稀土矿产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比如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
活动:总结我国矿产资源的特征
总体特征
种类全,储量大,人均不足
能源矿产
多煤少油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稀有矿产
稀土、锂、钨等居世界首位,多寡不均
种类及分布
01
金属矿产
多铁矿(贫铁矿),少铜铝
种类及分布
01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以煤炭为主,许多城市因煤而兴。由于煤炭资源长期开采而进入衰退或枯竭阶段,一些城市成为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阅读图 3.18,认识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活动:认识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种类及分布
01
活动:认识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1. 参照图1.12,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为参照,概括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特点。
主要集中在黑河——腾冲以南
种类及分布
01
活动:认识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2. 从资源储量的南北差异、人口规模的东西差异等方面,推测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分布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煤炭资分布: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但人口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所以我国煤炭枯竭型城市多分布东部和南部
种类及分布
01
活动:认识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
3. 从资源储量、开采量的角度,讨论煤炭资源型城市如何做才能延缓煤炭资源枯竭。
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勘探周边潜在资源;
发展新兴产业,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资源枯竭型城市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因煤而兴,如“煤都神话”之称的鄂尔多斯、“煤炭王国”陕北神木、“煤铁之乡”山西阳泉等。经过长期过度开发使用,如今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的尴尬局面,未来发展形势严峻,国家划定69个典型资源枯竭城市煤都占54%。
矿产消耗情况
Part
02
活动:阅读课本P72,结合下面新闻,描述中国的矿产资源开采情况。
开采情况:产量大
矿产消耗情况
02
活动:阅读课本P72,结合下面文字,总结中国的矿产资源使用情况。
消耗特征:消耗大
矿产消耗情况
02
2024年,中国制造业以40.5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的规模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彰显“世界工厂”向“全球智造”的跨越。
矿产消耗情况
02
活动:读图——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量。
消费总量始终大于生产总量
活动:阅读课本P72,结合下面文字,总结中国的矿产资源进口情况。
进口量大
矿产消耗情况
02
石油、铜、铁、铝土、锂等矿产的进口量已占消费量的 60% 以上,镍、铌、铬等矿产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矿产消耗情况
02
活动:思考我国为保障矿产资源的供给,做了哪些努力?
①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矿产消耗情况
02
活动:思考我国为保障矿产资源的供给,做了哪些努力?
③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
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自 1993 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 70% 以上。阅读图 3.20 和世界地图,认识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及所采用的运输方式。
活动:认识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
矿产消耗情况
02
1. 按照石油进口量占比的大小,依次说出我国主要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及其所属的大洲。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亚洲
亚洲
亚洲
亚洲
非洲
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自 1993 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 70% 以上。阅读图 3.20 和世界地图,认识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及所采用的运输方式。
活动:认识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
矿产消耗情况
02
2. 从上述国家将石油运到我国,哪些国家可以采用陆路运输,哪些国家必须采用海上运输?
俄罗斯、沙特、伊拉克、阿曼、阿联酋、科威特可以采用陆路运输
由于需求的快速增长,我国自 1993 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 70% 以上。阅读图 3.20 和世界地图,认识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及所采用的运输方式。
活动:认识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
矿产消耗情况
02
3. 列出从波斯湾沿岸国家将石油运往我国所经过的主要海域、海峡,举例说明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
霍尔木兹→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海盗、台风、冲突
分层作业
02
基础任务
绘制我国主要能源资源分布图,标注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分布地区。
实践拓展
对比美国的资源情况,了解两个世界大国的矿产资源的异同。
实践作业
调查家乡都有哪些矿产资源,以及生活中会遇到的矿产资源。
思维导图
Part
03
思维导图
04
矿产
资源
种类及分布
矿产消耗情况
总体特征:种类齐全,储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能源矿产:多煤少油气,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稀有矿产:稀土、锂、钨等居世界首位,多寡不均
金属矿产:多铁矿(贫铁矿),少铜铝
开采量大,消耗量大,进口量大
如何保障矿产资源安全
①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
随堂检测
Part
04
1.我国( )
A.能源矿产全部分布在东部沿海
B.甘肃的石油储量居全国首位
C.陕西煤炭储量占比大于天然气
D.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
2.我国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紧张
B.解决人均能源占有量少的问题
C.改善能源输出地的大气质量
D.优化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已发现的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我国国民经济生活中92%的一次能源取自矿物能源。读我国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地区分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随堂检测
04
D
A
3.目前,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于( )
A.水能发电 B.地热发电 C.火力发电 D.核能发电
4.“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堂检测
04
D
C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下图)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宁夏煤炭资源丰富,结合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