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课堂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4节 常见的碱(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年级(上)课堂同步练习:第一章 第4节 常见的碱(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9-11 00:0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常见的碱(第1课时)
一、碱的通性(指可溶性碱的性质,即溶液中OH-的性质)
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无色酚酞变________。
2.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NaOH+CO2===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来吸收并除去CO2杂质)
Ca(OH)2+CO2===______________(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2NaOH+SO2===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碱溶液吸收SO2等有害酸性气体)
3.碱+某些盐===新碱+新盐
3NaOH+FeCl3===Fe(OH)3↓+3NaCl(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OH+CuSO4===Cu(OH)2↓+Na2SO4(生成蓝色沉淀)
二、氢氧化钠
1.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白色固体,易吸水________,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又因为还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3.极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________。溶液有滑腻感。
A组 基础训练
1.NaOH固体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它( 
 )
A.易挥发并且有腐蚀性
B.易潮解并且有腐蚀性
C.有腐蚀性并且易和二氧化碳反应
D.易潮解并且易和二氧化碳反应
2.下列各溶液中,呈碱性的是(
  )
A.pH值小于7的溶液
B.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
C.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
3.(湘西州中考)关于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能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相同的离子团性质相似
B.都有强烈的腐蚀性
C.都需要密封保存
D.溶于水时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4.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
A.CuCl2 
 
B.FeCl3
C.Mg(NO3)2  
D.H2SO4
5.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立即生成( 
 )
A.红褐色沉淀
B.蓝色沉淀
C.绿色沉淀
D.白色沉淀
6.(庆阳中考)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黄色
B.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
7.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①HCl ②N2 ③H2 ④CO2 ⑤CO ⑥SO2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
第8题图
8.(邵阳中考)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五种物质中两两之间相互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对反应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
B.b处形成大量气泡
C.c处反应放热 
D.d处溶液呈红色
9.(江都中考模拟)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10.为了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第10题图
(1)C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

(2)B用不透光玻璃罩的目的是:

(3)为了排除外界因素对本实验的干扰,设计了A装置,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襄阳中考)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满一罐
( http: / / www.21cnjy.com )CO2,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一会儿,易拉罐又会鼓起来,查阅资料可知,铝可以与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请回答:
(1)实验室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CO2气体;
(2)写出与易拉罐鼓起来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茂名中考)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完成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第12题图
(1)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__。
(2)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必须________保存。
(3)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________(填“酸”、“碱”或“盐”)。
(4)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填化学符号)。
13.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题图
(2)CO2与NaOH溶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自主提高
14.(新疆中考)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5.(湖州中考)小明同学学习了氢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做“固体碘溶解在酒
( http: / / www.21cnjy.com )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
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1)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3)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学习碱的性质时,为了验证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老师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第16题图
实验一:如图甲,将一支充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试管中的液面变化情况。实验二:如图乙,向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U形管(装有红墨水)两端液面的变化情况。请问:
(1)实验二中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与实验一相比,同学们认为实验二更合理,因为它能排除________对实验的干扰。
17.(揭阳中考)某铝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的主要成分是Al和Cu,课外小组将200g
NaOH溶液不断地加到50g铝制品中得到如下数据(已知金属铝既可以跟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而金属铜不能与强碱反应,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50
50
50
5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6.5
23
9.5
9.5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50g铝制品中含有________g铜。
(2)求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第4节 常见的碱(第1课时)
【课堂笔记】
一、1.蓝色 红色 2.Na2CO3+H2O CaCO3↓+H2O Na2SO3+H2O
二、2.潮解 3.热
【课时训练】
1-5.DDAAA 6-9.ABDC
10.(1)检验植物呼吸作用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2)防止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干扰实验
(3)除去进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实验
11.(1)不能 (2)2Al+2NaOH+2H2O===2NaAlO2+3H2↑ 
12.(1)红色 (2)2NaOH+CO2===Na2CO3+H2O 密封 (3)酸 (4)OH-
13.(1)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锥形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14.C
15.能否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显的现象 (1)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 (2)CO2+2NaOH===Na2CO3+H2O。
16.(1)升高 (2)水
17.(1)9.5 (2)设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50g氢氧化钠溶液消耗金属Al的质量为50g-36.5g=13.5g,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
 80
13.5g
 x
= x=20g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40%;
答: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