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朝阳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26 17: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朝阳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我国科研人员在研究嫦娥五号返回器带回的月壤时,发现月壤钛铁矿( )存在亚纳米孔道,吸附并储存了大量来自太阳风的氢原子。加热月壤钛铁矿可生成单质铁和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冷却为液态水储存起来以供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月壤钛铁矿中存在活泼氢
B. 将地球上开采的钛铁矿直接加热也一定生成单质铁和水蒸气
C. 月壤钛铁矿加热生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 将获得的水蒸气冷却为液态水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2.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B.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C. 升高温度,可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
D. 使用适宜的催化剂,可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
3.下列化学用语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 炽热的铁水注入模具前,模具必须充分干燥,防止发生:
B.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C. 向溶液中滴入过量氨水:
D. 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
4.下列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和的混合气体加压后红棕色先变深后逐渐变浅
B.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加压后气体颜色变深
C. 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促进的产生
D. 铁钉放入浓中,无明显变化,加热后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
5.下列实验中,所用仪器或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C.除去中混有的少量 D.量取溶液
A. A B. B C. C D. D
6.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表面实现高效分解水,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程Ⅱ放出能量
B. 若分解,估算出反应吸收能量
C. 过程Ⅰ、Ⅱ、Ⅲ均涉及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7.实验表明:少量的可以催化分解。下面图 1是催化过程的机理,图2是有、无存在下分解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解是放热反应 B. 发生反应:
C. 反应速率: D. 加入不会改变分解反应的焓变
8.以[Cu(H2O)]2+(蓝)+4Cl- [CuCl4]2-(黄)+4H2O △H>0为例,探究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取相同浓度的CuCl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分析
A. 观察溶液为绿色 [Cu(H2O)]2+和[CuCl4]2-同时存在
B. 升高温度,溶液变为黄绿色 平衡正移,[CuCl4]2-的浓度增大
C. 加几滴AgNO3溶液,静置,上层清液为蓝色 平衡逆移,[CuCl4]2-的浓度减小
D. 加少量Zn片,静置,上层清液为浅黄绿色 平衡正移,[CuCl4]2-的浓度增大
A. A B. B C. C D. D
9.2022北京冬奥会采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选择氢能汽车作为赛事交通服务用车,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气既可以通过燃烧反应提供热能,也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提供电能
B. 的过程中,,
C. 断裂2mol和 1mol中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断裂 2mol中化学键所需能量
D. 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10.一定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甲烷重整”反应( )原理如下。
已知“甲烷重整”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温度 /℃ 850 1000 1200 1400
K 0.5 2 275 177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a可能是Fe3O4
B. 若增大的值,则 CH4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C.
D. 1000℃,若容器中、,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11.。相同温度下,按初始物质不同进行两组实验,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0 20 40 60 80
实验 0.10 0.07 0.045 0.04 0.04
实验 0.10 0.20 ……
A. ,实验 a中
B. ,实验 a中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转化率为 60%
C. 实验b中,反应向生成的方向移动,直至达到平衡
D. 实验a、b达到化学平衡后,提高温度,反应体系颜色均加深
12.用如下方法回收废旧CPU中的单质 (金)、和。
已知:①浓硝酸不能单独将溶解。②。
③与王水溶金原理相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酸溶后经过滤操作,将混合物分离
B. 王水中浓盐酸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溶液的酸性
C. 用浓盐酸与也可使溶解
D. 用粉将溶液中的完全还原,参加反应的是
13.有科学研究提出:锂电池负极材料(Li)由于生成LiH而不利于电池容量的保持。一定温度下,利用足量重水(D2O)与含LiH的Li负极材料反应,通过测定n(D2)/n(HD)可以获知n(Li)/n(LiH)
已知:①LiH+H2O→LiOH+H2↑
②2Li(s)+H2(g) 2LiH(s)+Q(Q>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2和HD化学性质相同
B. Li与D2O的反应:2Li+2D2O→2LiOD+D2↑
C. 若n(Li)/n(LiH)越大,则n(D2)/n(HD)越小
D. 80℃反应所得n(D2)/n(HD)比25℃反应所得n(D2)/n(HD)大
14.某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
查阅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实验i.向和过量溶液的固液混合物中通入足量,制备。
实验ii.取少量实验i所得紫色溶液a,滴加稀硫酸,产生,同时溶液中有生成。
实验iii.用溶液充分洗涤实验 i所得固体,再用溶液将溶出,得到紫色溶液。取少量,滴加盐酸,有产生。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实验i中生成的反应为:
B. 实验ii和iii均可证明酸性条件下,氧化性
C. 实验i中可制备,而酸性条件相反,原因是增大增强了的氧化性
D. 依据实验ii中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将氧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5.利用页岩气中丰富的丙烷制丙烯已成为化工原料丙烯生产的重要渠道。
Ⅰ.丙烷直接脱氢法:
总压分别为100kPa、10kPa时发生该反应,平衡体系中和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下图。
(1)丙烷直接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
(2)总压由10kPa变为100kPa时,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中,曲线Ⅰ、Ⅲ表示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4)图中,表示100kPa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 (填“Ⅱ”或“Ⅳ”)。
Ⅱ.丙烷氧化脱氢法:

我国科学家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催化剂用于丙烷氧化脱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和C3H6的产率如下:
反应温度 /℃ 465 480 495 510
C3H8的转化率/% 5.5 12.1 17.3 28.4
C3H6的产率/% 4.7 9.5 12.8 18.5
(5)表中,C3H8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6)已知:C3H6选择性。随着温度升高, C3H6的选择性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16.二硫化碳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其沸点较低且易液化。工业上用和天然气反应制备 (,,同时生成可做理想能源的。
(1)已知:反应ⅰ.
反应ⅱ.
由和天然气制备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为论证制备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查阅数据计算出该反应的,结合 (1)中所得结果,可判断反应在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能正向自发进行。
(3)为研究实际生产中适宜的反应条件。研究者通过计算模拟和在 2L固定容积反应器中的反应过程,获得随温度变化的反应达平衡时的数据如下图。
①图中,在之间,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从平衡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时,的平衡转化率为 50%,此温度下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___。
(4)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为减少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应尽可能提高反应过程中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17.水煤气变换反应:是工业上生产氢气的重要途径之一。
Ⅰ、用计算机模拟低温条件下在某种催化剂表面上发生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1)生成过渡态1所需活化能为_____。
(2)依据反应历程,选出一种可显著提高反应速率的措施_____(填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
A.增大的浓度 B.增大的浓度
(3)在某温度下测得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该温度下,测得某时刻各组分浓度如下表所示,此时反应_____ (填“达平衡”、“正向进行”或“逆向进行”)。
物质
浓度 /(mol/L) 0.2 0.4 0.8 0.8
Ⅱ、在高温条件下,水煤气变换反应中存在副反应:,将反应混合气按一定进料比通入反应装置,其他条件相同时,研究压强、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4)①增大压强,平衡产率下降,原因是_____;②生产中仍适当加压的目的是_____。
(5)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同时间内测得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温度升高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有:
原因1:温度超过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导致主反应速率降低;
原因 2:_____;原因3:_____。
18.以黄铁矿为原料制取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1)黄铁矿在通空气前需粉碎,其作用是__________。
(2)反应: 是制硫酸的关键步骤。使用作催化剂,涉及如下反应:
i.
ii.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iii.
①补全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反应i和iii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投入,最多制得
c.使用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3)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和,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在和压强下,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时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②工业上通常采用和常压的条件,采用常压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M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
(4)测定尾气中的含量。用氨基磺酸铵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吸收尾气,将转化为,然后用淀粉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标准溶液。则尾气中的含量为__________。
已知:
19.某小组同学探究与溶液的反应。
(1)实验Ⅰ: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将通入溶液中。
实验现象:A中产生白雾;C中溶液由黄色变成红棕色,静置5min后,溶液颜色从红棕色变回黄色,检测到;静置 9h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①浓与 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试剂a是______。
(2)分析C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①溶液颜色由黄色最终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②针对溶液颜色变为红棕色,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1:主要与、有关。
假设2:主要与、有关。
实验Ⅱ证实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
实验Ⅱ:向溶液中加入溶液,______ (填现象),然后滴加______ (填试剂),溶液变为黄色。
(3)进一步探究与、显红棕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 (红棕色)
实验Ⅲ: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由黄色变成红棕色,析出大量橙黄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橙黄色沉淀中可能含有、、,并设计如下检验方案。
①乙同学认为酸性溶液褪色不能证明橙黄色沉淀中含有,理由是______。
②实验证实橙黄色沉淀中含有、不含,试剂 b、c分别是______、______。
(4)实验反思:实验I静置5min后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回黄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1)
(2)不变
(3)丙烷直接脱氢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C3H6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Ⅱ
(5)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反应掉的C3H8越大,故C3H8的转化率越大
(6) 降低 升高温度,更有利于副反应的发生

16.【答案】(1)
(2)高温
(3) 为吸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物质的量减小,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 0.16
(4) 适当减压 适当升温、增大的投料比、及时移出 (答出两点即可)

17.【答案】(1)1.91
(2) B 分子参与决速步反应,而未参与
(3)正向进行
(4) 加压有利于副反应正向进行,导致下降,升高,不利于主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平衡产率下降 加快反应速率
(5) 副反应产生的覆盖在催化剂表面,导致主反应速率下降 高温使得主反应的反应限度降低(合理答案给分)

18.【答案】(1)增大矿石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2) bc
(3)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时,的平衡转化率已经较高,增大压强对材料、设备、动力的要求更高,生产成本增加
(4)

19.【答案】(1) Cu+2H2SO4(浓) CuSO4+SO2 +2H2O 饱和NaHSO3溶液
(2) 2Fe3++SO2+2H2O=2Fe2++SO +4H+ 溶液变为红棕色 硫酸(或盐酸)
(3) 溶液A中含有盐酸,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干扰亚硫酸根的检验; BaCl2溶液 H2O2(氯水等合理即可)
(4)三价铁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三价铁离子浓度减小,反应生成的氢离子使亚硫酸根减小,逆向移动,溶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