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六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一词多义的现象,并能运用方法理解相同字词在不同情境中的意思。
能理解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写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并能选择书上的一个中心意思展开写小练笔。
能正确朗读日积月累的三个句子,并能正确理解这三个关于“改过”句子的意思,同时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正确使用句子。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相同字词在不同情境中的意思。
2.能围绕一个中心意思,选择多个角度展开完成小练笔。
3.能理解日积月累三个关于“改过”句子的意思,并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正确使用句子。
教学难点:
1.能理解“熟”“味道”在不同情境的中的意思,并扩展“熟”“味道”在其他情境中的意思
2.选择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的角度完成小练笔
3.理解日积月累句子的意思,并且能够正确运用在情境中。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一则笑话:一位外国朋友参加一对中国夫妇婚礼时,他很礼貌地赞美新娘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回答:“哪里!哪里!”外国朋友思考片刻,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嘴巴都漂亮!”结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你们看,外国友人不知道哪里哪里有谦虚的意思,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根据外国友人的尴尬引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2.出示书中“熟”的一组句子,思考熟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什么意思。
(1)米饭没熟,还得再煮一会儿。
(2)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谈不准。
预设生:我借助字典知道,熟的意思有好几种,第一个熟指的是把米饭煮到可以吃的程度,第二个熟指的是对曲子的熟练程度,也就是对某种技能很熟练。
(3)总结方法,理解一词多义可以查字典。
3.出示熟的另外意思的句子
(1)他们认识五年了,彼此非常熟。
(2)妈妈今天非常累,回来了睡得很熟。
师:第一个熟,指的是彼此之间很了解,第二个熟指的是睡的程度深。
4. 出示文本中“味道”的一组句子
(1)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2)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
预设生:我平时吃过苹果,所以我认为第一个味道是舌头尝到食物的感觉;第二个味道我认为是书本的趣味,因为我很喜欢看有趣的书籍,它总能让我回味无穷。
(3)总结方法:可以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一词多义。
5.选择“味道”的其中一个意思说一句话,并出示“味道”的另一个意思:散发出的气味。
6.出示词句段应用第二题的一组句子,了解两个句子都是围绕中心意思写。
师:第一句围绕“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来写,通过三个怕写出了他的胆小。第二句是围绕“他们高兴极了”来写的,通过高兴的动作表现了他们的高兴。
7.出示文中“小丽多才多艺”和“雨下得真大”两个中心意思,思考应该如何写具体。出示学生的建议。
(1)生:要围绕“小丽多才多艺”写,就要明白什么是才艺,“才艺”一般指才能和技艺;我们还要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多才多艺”。
(2)生:如果要围绕“雨下得真大”来写,就要回忆一下我们见过的大雨情景,大雨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声音,大雨时大自然有变化吗。
(3)完成小练笔,并出示学生的小练笔示范。
二、 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日积月累的句子,出示范读,纠正朗读。
2.出示句子的意思,理解三个“改过”句子的意思。
(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指的是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要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要迅速改正。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意思是一个人犯错而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意思是天下有谁不会犯错呢?犯错后能改及时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3.出示情境1:小明总是爱乱扔垃圾,同学多次提醒他,他就是不改,于是同学这样告诉他: 小明听取了同学的告诫,再也没有乱扔垃圾了。
预设生::第一题这里应该填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因为句子中提到小明犯错屡次不改,用这句话提醒他,会让他明白多次犯错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
4.出示情境2:小阳同学踢足球时不小心砸坏了邻居爷爷家的玻璃,他主动向邻居爷爷承认错误,邻居爷爷告诉他:
预设生:第二题这里应该填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因为小阳不小心做错事后,主动承认了错误,邻居爷爷是在肯定他这样的行为,让他明白犯错及时改正,就是好孩子。5.出示情境3:小轩同学总是爱搞恶作剧,后来经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他变得懂事了,就连身边和他一样爱搞恶作剧的小明同学也不再捣乱,老师表扬了他俩,说:
预设生:第三题这里应该填入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因为句中提到小轩改正了不好的习惯,他的朋友小明受到了他的影响也改变了,说明小明见到好的榜样在学习,改正了自己的坏毛病。
6.小结:知错就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你们在日后的生活中也能做到知错能改。
三、课堂总结
回顾课堂内容
(1)知道了什么是一词多义
(2)知道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
(3)理解了有关“改错”句子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