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提优卷A
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成绩:
一、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清晨的公园,太阳悄(qiāo qiǎo)然从天边升起,河边停泊(pō bó)着一只小船,飞鸟从榆(yú yú)树上飞出来,时而轻轻掠过水面,时而啄食着河边的苔藓,一点儿也不聒(guō guā)噪。这样一派安逸的景象,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二、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6分)
夜空漆黑,仿佛连星星们也闭上了眼睛。但在近地轨道上,还有一颗shǎn yào( )的明星——中国空间站仍在高速运行着。肩负着神圣使命的航天员们méi yǔ( )间透着自信,在这里圆满完成了一项项任务。中国空间站就像一座dēng tǎ( ),指引着人们去往更远的深空。看着它,我们的爱国热情不断gāo zhǎng( ),ěr pàn( )仿佛能够听见太空深处的呼唤,航天梦的种子也在渐渐萌芽。要想这“梦”茁壮成长,我们应利用一切xián xiá( )时间,努力奋进。
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4分)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倏忽间(表示时间快) 面面相觑(AABC式)
2.观察右图,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2分)
我想用“ ”来形容图中的河水,
用“ ”来形容图中的大榕树,
用“ ”来形容图中鸟的数量,
用“ ”来表达我看到鸟儿齐
飞时的感受。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4分)
1.下列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夜三更(gēng) 划桨 B.嫦娥(é) 白芒芒
C.果实累累(lěi) 树桩 D.嫉妒(jì) 寺院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居秋瞑(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枫桥夜泊(停泊)
C.聒碎乡心梦不成(这里指风雪声) D.随意春芳歇(休息)
3.依次填人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三名航天员 出舱。他们 在轨驻留183天,圆满完成此次航天任务。
A.连续 陆续 B.陆续 继续 C.持续 连续 D.陆续 连续
4.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一项是( )
A.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5.为下列地点设计的宣传标语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草地——草儿青青,脚下留情。 B.医院——欢迎光临,宾至如归。
C.食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D.公路—一杯酒,千行泪。
6.“晴光暖照里,弱柳扶风,秀色正嫩,千般婀娜。”把这句话插人下面的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①一场浙淅沥沥的清明雨过后,不经意间,桃红渐褪的长堤上,湿润的柳
梢,绿了。②漫步在柳丝轻拂的草径上,肺腑间,就如初涨的溪水一样,既温软,又明澈。③泥融沙暖的季节里,迟来的燕子,在轻快的翻飞中,斜剪春晖,呢喃低语。④生机葱茏的眼帘外,流金的菜花和涌翠的麦苗,渲染出一派浓郁而闲适的田园风光。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枫桥夜泊》通过落月、啼鸟、满天霜、江枫、渔火等一系列景物,展现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B.《月迹》一文的作者是巴金,课文通过写“我们”“堂中赏月一河边寻月一院中寻月”的过程,表现了“我们”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C.《鸟的天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D.《山居秋瞑》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便随风飘落。(2分)
(1)改为拟人句:
(2)改为比喻句:
2.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2分)
(1)近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巨大的改变。
(2)国家跳水队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分)
1.古诗词中有画。瞧,“竹喧归浣女, ”,那是一幅村民晚归图;“ ,桃花流水鳜鱼肥”,那是一幅水乡春景图;“月落乌啼霜满天, ”,那是一幅夜泊难眠图;“ ,
,夜深千帐灯”,那是一幅长途行军图……真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课文《鸟的天堂》分别描写了 时的大榕树和早晨 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南国风光图。“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 ,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
七、综合性学习。(5分)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周而复始地演绎着四季的变化。在大自然四季更迭的美好中,让我们一起参加“感受四季之美”综合性学习活动。
1.【春之歌】音乐小组搜集了一些歌曲,如《春光美》《春天在哪里》,请为这些歌曲设计一个文件夹名: 。(不超过5个字,含有“春”字)(1分)
2.【夏之色】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对右图进行描绘。(2分)
3.【秋之节】秋天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我知道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
,赏菊和登高是 的主要习俗。(1分)
4.【冬之韵】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与“冬”有关的诗句。(1分)
八、对比阅读,完成练习。(16分)
(一)鸟的天堂(节选)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③……
④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⑤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二)庐山落霞
①傍晚,雨后初霁。我们爬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它们融合在一起。
②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
③这像一幅什么图画 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当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④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⑤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 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都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⑥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作为传令兵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⑦天边留下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 我痴痴地想。
1.阅读选文(一),完成下面的填空。(7分)
(1)第①②自然段是作者在 (远 近)处观察大榕树,是对大榕树的 (动态 静态)描写,通过对榕树枝干、根和叶的描写,写出了榕树的
(2)第④⑤自然段是对“鸟的天堂”的 (动态 静态)描写。第④自然段描写了 的场面,第⑤自然段则具体描写了 ,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表现了“鸟的天堂”里鸟儿们的 。
2.阅读选文(二),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 ,雍容,肃静,这属于 (动态 静态)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 ,翻涌起来,色彩明暗斑驳,这属于 (动态 静态)描写。
3.新思维逻辑梳理比较两篇选文在描写景物时的异同之处,填写下面的表格。(3分)
4.仔细阅读两篇选文,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把下面的情景写具体。(2分)
呀,快下雨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融 雪
一场大雪之后,世界忽然陷入荒凉,所有事物都躲在大雪的怀抱里。沉寂了一个夜晚后,太阳探头探脑地出来了。世界忽然一片光亮。山峦、田地、树木,都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大地铺着厚厚的棉被,仿佛在哪里,你都可以安稳地睡上一觉。
等你细看的时候才发现,屋檐上、树叶上,已经有水珠悄悄地滑落。在阳光下,白雪再也坚守不住它的高贵。
我是从屋檐上感受到融雪的乐趣的。当瓦片上的雪开始融化,瓦楞里就开始涌出细细的雪水。屋檐前的雪水开始滴答成声。我们一群小孩在雪水里进进出出。假若水滴刚好掉入脖子,便会引起我们一阵一阵的惊叫。每一次进出,我们都显得小心而紧张,就像躲避横飞的子弹。
累了,我们就坐在庭院里休息。人还未坐定,山腰上就传来“哗哗”的声音。原来是树上的雪块开始坠落了。这里一处,那里一处,这边的雪还没有落尽,那边大块大块的雪已经开始滑落。一时间,远远近近的落雪声响成一片。山腰上细雪飞舞。那纷飞的细末,在阳光下发出好看的光芒。
我们再也不甘心就这样看着,于是拿了木棒去山腰上敲雪。棒子一落在树上,雪块就纷纷坠落。那些掉在地上的雪块就像一枚枚炸弹,迸出无数的雪花。那些雪花在空中洋洋洒洒。阳光把它们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霎时间,大树小树旁边开满了光彩夺目的花朵。
1.读第1自然段,完成填空。(4分)
(1)这段话主要把 和 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情态,使短文更加生动。
(2)语文要素·画“ ”的句子运用了 (静态 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雪后世界的 之美。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在阳光下,白雪再也坚守不住它的高贵”这句话的理解。(2分)
3.品读第3~5自然段,完成思维导图,感受融雪的乐趣。(6分)
4.你从短文中体会到了作者和小伙伴们怎样的心情 感受到了他们怎样地点的情感 (2分)
十、习作。(30分)
松树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峭壁的缝隙,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在和狂风鸟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在和清风白云游戏……
上面的片段让山间静态的松树有了动态美。请选择一种你熟悉的植物,运用相同的手法写一写,注意赋予其独特的情感和品性,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qiǎo bó yú guō
二、闪耀 眉宇 灯塔 高涨 耳晔 闲暇
三、示例:1,一转眼 刹那间 彬彬有礼 栩栩如生
2.波光粼粼 枝繁叶茂 不可计数 应
四、1.A 2.D 3.D 4.B 5.B 6.A 7.B
五、1.示例:(1)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挥手告别了树枝,跳着舞飘落下来。
(2)秋风一吹,树上的叶子像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最后缓缓落下。
2.(1)删去“明显的”或“巨大的”。
(2)删去“的结果”或“之所以”“因为”。
六、1.莲动下渔舟西塞山前白鹭飞 江枫渔火对愁眠 山一程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2.傍晚 榕树上群鸟活动 大榕树 适合鸟儿自由快乐生活的地方
七、1.示例:春之旋律
2.示例:湖面上,青翠欲滴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珍珠般的小水珠随着荷叶的晃动而滚动着,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荷叶,如同娇羞的少女,满面绯红,微微含笑。
3.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4.示例: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八、1.(1)近 静态大而茂盛 (2)动态 群鸟飞鸣 一只画眉鸟 快乐和自由
2.碧玉静态 火把 动态
3.都运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都表达了对景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华丽生动4.示例:天空如被墨色帷幔笼罩,远山在灰暗天幕下朦朦胧胧,似一幅水墨画。狂风骤起,树枝摇摆,沙尘四起,行人加快脚步,车辆匆匆驶过。惊雷乍响,豆大的雨点砸落,转眼间雨幕倾泻。
九、1.(1)大雪 太阳(2)静态 宁静
2.由于阳光的照耀,白雪开始融化,不再洁白如初。
3.地点:山腰上 大树小树旁 状态:涌出细细的雪水 用木棒敲树,雪块坠落 声音:滴答成声“哗哗”响成一片
4.我体会到了作者和小伙伴们玩雪时快乐的心情,感受到了他们对融雪的喜爱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