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提优卷A
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成绩:
一、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1.这本《水浒传(chuán zhuàn)》是爸爸出差(chā chà chāi)的时候给我买的,里面的人物刻画得十分传(chuán zhuàn)神,我非常喜欢。差(chā chà chāi)不多每天睡觉前,我都要翻开读几页。
2.听说妈妈买了一套名为“万马奔(bēn bèn)腾”的画册,亮亮一放学就卷(juǎn juàn)起试卷(juǎn juàn)放进书包,然后直奔(bēn bèn)家里。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ǎng wèn fán suǒ jiào huì xì tǒng mǒu nián
( ) ( ) ( ) ( ) ( )
xīn suān shù shuō kān wù zhǎn shā yīng xióng
( ) ( ) ( ) ( ) (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8分)
( )情( )感 ( )饥( )渴 一( )半( ) 栩栩( )( )
( )人不( ) 不( )( )问 ( )( )无味 浮想( )( )
1.写出一个与画“ ”词语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再写出两个与其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 、 。(1.5分)
2.画“ ”的词语出自《 》,意思是 。(1分)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1.5分)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翻开它,也许你会对字词的意思、句子的内涵 ,但这并不影响你 地阅读,因为文字间流露出的作者的
足以感染你,使你心动神移。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4分)
1.下列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煞(shā) 背诵 B.岂敢(qǐ) 荒唐
C.酵母(xiào) 哀弱 D.馈赠(guì) 舅舅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学而不厌(厌烦) B.余尝谓读书有三到(曾经)
C.学如不及(赶上) D.敏以求之者也(勤勉)
3.下列句子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陆续12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把“陆续”改为“连续”)
B.阅读经典名著,能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知识面。(把“和”改为“,扩大”)
C.通过AI技术,使得电子书可以被转换成音频、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删去“被”)
D.近年来,多档制作精良的文化类节目,不断纷纷在电视里播出。(删去“纷纷”)
4.下列句子中对指定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B.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引号:表示着重强调)
C.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省略号:表示引用的省略)
D.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5.力力在学习上总是不懂装懂,所以学习成绩难以进步,我会用名言“ ”来规劝他。( )
A.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下列对周国平先生的读书旨趣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A.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
D.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在读书中得到消遣。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长生果”》一文既写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也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喜爱之情。
B.《忆读书》一文中,作者说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只要是书就都是有用的,都是好书。
C.“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告诉我们学习要有进取心,不能有一丝懈怠。
D.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照样子,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恰似 ,也似
2.照样子,补充句子。
打开你的书来,正如漆黑的夜里,一根火柴划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明;打开你的书来,正如 ;打开你的书来,又如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敏而好学, 。
(2) , ,敏以求之者也。
(3) ,学而不厌,
(4)吾尝 ,终夜不寝, ,无益,
2.读书有法:南宋理学家朱熹用“向来枉费推移力, ”启发
我们读书做学问需日积月累,积聚深厚的基础才能读得畅快,写得得心应手;用“ ”告诉我们要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3.《忆读书》一文中, (作者)以回忆的形式叙述了自己不同时期的读书经历,前半部分以“忆读书”为主,表达了作者 ;后半部分则以“议读书”为主,告诉读者__;最后以“读书好, , ”结尾,这既是作者对自己一生读书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七、为营造读书氛围,给力小学开展了“书香校园”主题活动,请你和大家一起完成下列任务吧!(4分)
1.【张贴宣传画】下面是“书香校园”主题活动的宣传画,请你说说它的寓意。(1分)
2.【拟写宣传语】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次活动宣传语的一项是(1分)( )
A.轻取轻放,阅过无痕,珍爱图书。 B.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溢满校园。
C.借阅有秩序,阅读有温度。 D.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3.【阅读爱分享】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由衷喜爱。回顾你读过的图书,你最想和大家分享书中的哪一个人物 说出你喜欢他的两条理由。(2分)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人物是《 》中的 ,我喜欢他的理由:
① ;
② 。
八、对比阅读,完成练习。(8分)
(一)朱熹谈读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A.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二)曾国藩谈读书
盖①士人②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③。有志则断④不甘为下流;B.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并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注释】①盖: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②士人:泛指知识阶层。③恒:恒心。④断:副词,一定,绝对。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2分)
(1)却只漫浪诵读( )
A.随意。 B.充满幻想,富有诗情画意。 C.放纵而不受世俗拘束。
(2)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
A.河流的下游。 B.下等,劣等。 C.不文明的人。
2.阅读两篇小古文,梳理信息,把握要点,用自己的话完成思维导图。(3分)
这两篇小古文介绍的都是 。
朱熹的观点是 。
曾国藩的观点是 。
3.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2分)
(1)句A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强调了“ ”在读书中是最重要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句B的意思。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这两篇小古文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1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读 书
①我常想,假如我不识得字,这病中一百八十天的光阴,如何消磨得下去 
②感谢我的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在我( )的时候,把文字这把钥匙,勉强地塞在我手里,迫着我带着这把钥匙,打开了书库的大门。
③门内的画面是多么使我眼花缭乱啊!我一跨进这个门槛,就出不来了!
④我的文字工具,并不锐利。我所看到的书,又多半是很难攻破的。但即使我读到的对我来说是些不熟的东西,而“熟能生巧”,一个字形的反复出现,这个字的意义也会让我猜到一半。
⑤我记得我首先得到手的,是《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后来读《聊斋志异》,有一次因为我在澡房里偷看,洗澡水都凉透了,母亲气得把书抢过去,撕去一角。这真是一本好书,每一段故事,多的几千字,少的有几百字。其中的人物,是人,是鬼,是狐,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都从书上站起来了!我看得入迷,有时欢笑,有时流泪,母亲说我看书看得( )了。
⑥再大一点,我又看了两部“传奇”,那时我就会比较着读,如《再生缘》《天雨花》,都是女作家写的,七字一句的有韵的故事,中间也夹些说白,书中的主要角色,又都是很有才干的女孩子,如《再生缘》中的孟丽君,《天雨花》中的左仪贞。故事都很( ),最后还是大团圆,但这些书看过印象也并不是很深。
⑦与此同时,我还看了许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也就是《大卫·科波菲尔》,我很喜欢这本书,常常被它的情文感动。我记得当我反复地读这本书的时候,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那里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 )的时候,我一边流泪,一边掰我手里母亲给我当点心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我自己是幸福的!有时被母亲看见了,她就说:“你这孩子真奇怪,有书看,有东西吃,你还哭!”事情过去几十年了,这种奇怪的心理,我从来没有对人说过!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2分)
跌宕起伏 走火入魔 百无聊赖 饥寒交迫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思维导图并填空。(3分)
阅读时,边读边梳理信息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我发现图中第一行都是“我”的 ,第三行都是“我”的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作者按时间顺序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读书感受。
B.作者略写读两部“传奇”的经历,是因为自己印象不深,不喜欢读。
C.短文以问句开篇,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作者除表达自己对读书的喜爱之情外,还表达了对母亲激发自己读书兴趣的感激之情。
5.作者在文中写了多种读书方法,其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请联系你的读书经历阐述理由。(2分)
我最喜欢 ,因为
十、习作。(30分)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亲近自然、拥抱真情、感悟生活……在书中,我们可以品尝万千滋味,体悟人生智慧。读书人是幸福的。你一定也读过不少好书吧!请以“我在读书中成长”为题,选择一个典型的读书故事,写一篇习作。注意内容具体,细节真实,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zhuàn chāi chuán chà 2.bēn juǎnjuàn bèn
二、访问 烦琐 教诲 系统 某年 辛酸 述说刊物 斩杀 英雄
三、真 实 如 似 知 解 如生 诲倦 耻下 索然 联翩
1.示例:惟妙惟肖 亭亭玉立 恋恋不舍
2.论语 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3.一知半解 如饥似渴 真情实感
四、1.B 2.A 3.C 4.A 5.D 6.C 7.B
五、示例:1.绵绵春雨 细密的牛毛无数的绣花针
2.寒冷的冬日里,一个火炉点燃了,你的身旁温暖如春 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片绿洲出现了,你的内心充满希望
六、1.(1)不耻下向 (2)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3)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
(4)终日不食 以思 不如学也
2.此日中流自在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3.冰心 对读书的热爱 要多读好书 多读书 读好书
七、1.示例:宣传画中书被卷成了望远镜的形状,它的寓意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懂得更多,看得更远。
2.B
3.示例:三国演义 关羽他勇敢坚毅,华佗为他刮骨疗毒时,他一直镇定自若 他忠心耿耿,无论曹操如何利诱,他都一心效忠刘备
八、1.(1)A (2)B
2.读书的方法 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3.(1)反问 心到 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不会到吗 
(2)有了学识后,就知道学问是没有穷尽的,不敢因为一点儿收获就自我满足了,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没有学识的表现。
4.示例:在读书学习时,要讲究方法,既要做到心、眼、口并用,专注认真;又要树立志向,有见识,有恒心。
九、1.百无聊赖 走火人魔 跌宕起伏 饥寒交迫
2.①入迷②比较着读③反复地读④感动 读书方法 读书感受
3.表现了“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感动而“流泪”,联想到自己的幸福,没法用语言表达,只好用“掰”“塞”面包来表达幸福感的天真幼稚的心理。
4.B
5.示例:反复地读 正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时,并不能完全明白它讲了什么,后来我反复地读,就越读越明白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