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中图版2024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章《世界气候》 第二节《世界的气候类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小组合作、案例分析 课时 第1-3课时
备课人 教材 中图版初中地理
课标要求 1.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2.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通过气候分布图,认识不同温度带、不同海陆位置的气候差异,理解世界气候的区域多样性。 综合思维:结合气温降水数据与分布规律,分析纬度、海陆、地形对气候的综合影响,建立因素-气候-景观-人类活动的逻辑关联。 人地协调观:认识不同气候类型对自然景观、动植物分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需适应气候特点,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判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绘制气候类型分布简图,提升地理图表的读取与绘制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三章《世界气候》的核心内容,承接“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聚焦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影响,是后续学习气候对农业、聚落等影响的基础。教材以“温度带”为逻辑线索,通过分布图、气温降水图、景观图和案例,将抽象气候知识具象化,符合初中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同时突出“对比分析”(如热带草原与热带季风气候)和“联系实际”(如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掌握气温、降水的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能初步判读气温降水图,但对“气候类型的特征区分”(如热带草原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与纬度/海陆的关联”仍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对“气候与自然景观、人类活动的联系”缺乏系统认知,需通过案例和对比活动突破难点,强化知识应用能力。
学习目标 1.能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准确归纳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及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区分易混淆气候类型。 2.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和海陆分布规律。 3.结合实例,解释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重难点 重点: 1.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及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与分布规律。 2.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3.纬度、海陆、地形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 难点: 1.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 2.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的特征及植被适应性(叶片厚、蜡质层)。 3. 高山高原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成因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新课导入(5分钟) 【情境展示】呈现 “北纬 40°附近四地景观图”,标注纬度(40°N)和大致经度。 【问题设问】“同一纬度(40°N),为何自然景观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与哪种地理要素直接相关?结合之前学的气温和降水知识,尝试推测原因。” 观察景观图,结合 “气温、降水影响植被” 的前置知识,思考景观差异与气候的关联,自由发言。 通过同一纬度的景观差异,激发探究兴趣,建立“景观差异→气候差异”的初步认知,自然导入“世界的气候类型”主题。
环节二 新课讲授 活动探究(25分钟) 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叠加“五带划分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标注关键纬线度数(0°、23.5°N/S、66.5°N/S)”。 2、发放空白分类表格,提出任务:“结合地图,将图中气候类型按‘热带、温带、寒带、特殊’分类,填写到表格中,小组内可讨论交流”。 3、 巡视各小组,针对分类困难的小组(如温带气候类型混淆),提示“参考五带线位置,温带气候多在 23.5°-66.5°之间”。 4、展示正确分类表格,强调“气候类型分布与五带的大致对应关系”,补充 “高山高原气候为特殊气候,不受纬度限制,受地形影响”。 二、热带气候类型探究 1、将学生分为4组,每组对应1种热带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季风),每组发放“气候分布图片段”“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景观图”3类材料。 2、布置探究任务:“结合材料,完成‘热带气候特征与分布表’,重点分析‘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分布地区’,5分钟后每组派1名代表分享。” 3、每组代表展示表格内容,教师针对关键信息补充,并展示对应的景观图(如热带雨林的板状根、热带草原的猴面包树)。 4、展示巴马科和孟买的气温降水图,提出对比问题:“两地均有‘两季’,但降水有何不同?请从‘降水总量’‘雨季降水强度’两方面分析。” 引导学生总结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更多、雨季更集中”。 三、亚热带气候 1、范围界定:展示“五带图”,标注亚热带的纬度范围(23.5°N-40°N、23.5°S-40°S),讲解 “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最冷月均温 > 0℃,区别于热带(冬季更暖)和温带(冬季更冷)”。 2、地中海气候探究: (1)展示 “地中海气候分布图”(标注地中海沿岸、南北美30°-40°大陆西岸)和雅典气温降水图,提问:“雅典的气温和降水有何季节差异?夏季和冬季分别是什么特征?” (2)展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图片,提出植被问题:“叶片厚、表面有蜡质层,这种特征与当地气候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2分钟后回答。” 3、亚热带季风气候探究: (1)展示“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图”(标注中国南方、美国东南部)和上海气温降水图,引导学生对比雅典气候:“上海的降水季节分配与雅典有何不同?是否‘雨热同期’?” 4、对比上海与雅典的降水季节分配,发现上海“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符合“雨热同期”特征,归纳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5、填写对比表,明确两种亚热带气候的特征与分布差异,强化记忆。 四、温带气候类型分析 1、分组:学生分为3组,分别探究“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每组发放对应气候的“分布图”“气温降水图”“人类活动案例图”。 2、布置任务:“结合材料,完成‘温带气候分析表’,重点分析‘气候特征’‘分布地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5分钟后分享。 3、分享指导:每组代表分享时,教师重点引导“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展示对应的人类活动图片。 4、拓展提问:针对温带大陆性气候,提出“为何该气候区植被从南到北为‘荒漠→草原→针叶林’?” 引导学生结合 “降水从东到西减少” 的分布特征,理解植被的过渡性。 5、填写对比表,明确三种温带气候的特征与分布差异,强化记忆。 五、寒带与高山高原气候学习 1、寒带气候探究: (1)展示“寒带气候分布图”(标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分别对应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 (2)展示卡扎奇耶和东方站的气温图,提出问题:“两地气温有何共同特征?差异是什么?(提示:最热月均温)”引导学生总结“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 0-10℃,冰原气候最热月均温< 0℃”。 (3)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的高山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乞力马扎罗山、美洲科迪勒拉山系),提问:“这些地区分布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海拔)” (4)展示“乞力马扎罗山气候垂直变化图”,讲解“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导致不同海拔景观不同(如山脚热带草原,山顶冰雪)”,归纳“全年低温,降水较少,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特征。 观察气候分布图与五带线的叠加效果,明确不同温度带的纬度范围。 小组合作,对照地图识别气候类型,填写分类表格。 小组内讨论区分,必要时向教师求助。 核对教师展示的正确表格,修正自身分类错误,明确气候类型与温度带的关联。 分组领取材料,聚焦本组负责的气候类型,分析气温降水图中的“每月均温”“降水柱状高度”,提取气候特征。 结合气候分布图片段,确定气候的分布地区,填写探究表格。 代表分享时,其他小组认真倾听,针对疑问提问,分享小组解答。 观察五带图,明确亚热带的纬度范围,理解其“介于热带与温带之间”的温度特征。 分析雅典气温降水图,提取“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冬季气温温和、降水多” 的特征,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小组讨论硬叶林植被特征的成因,得出“夏季炎热干燥,厚叶片和蜡质层可减少水分蒸发”的结论。 对比上海与雅典的降水季节分配,发现上海“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符合“雨热同期”特征,归纳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填写对比表,明确两种亚热带气候的特征与分布差异,强化记忆 分组领取材料,分析气温降水图。 结合分布图,确定气候的海陆位置。 分享时,倾听其他小组关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析,补充自身认知。 针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植被过渡问题,结合降水分布差异,小组内讨论并尝试解释。 观察寒带气候分布图,明确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的分布区域差异(苔原在大陆北冰洋沿岸,冰原在南极大陆等) 分析两地气温图,提取最热月均温数据,总结寒带气候“终年寒冷”的共同特征及“苔原气候较冰原气候稍温和”的差异。 分析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变化图,直观感受“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景观越寒冷”,归纳高山高原气候特征。 通过“地图叠加+表格分类”,将抽象的气候分布转化为直观的空间关联,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升合作交流能力;教师针对性指导,帮助突破分类难点。 以“分组探究+材料分析”为主,让学生自主提取气候特征与分布,培养地理实践力。 案例应用链接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性,落实人地协调观。 先界定亚热带范围,为后续气候类型学习划定认知边界,降低理解难度。 “气候特征+植被适应” 联动分析,建立“气候- 植被”的关联,培养综合思维。 对比两种亚热带气候的降水季节差异,突出核心特征,帮助学生快速区分。 延续“分组探究”模式,保持课堂学习的连贯性,让学生熟练掌握 “材料分析→特征提取”的方法。 加入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落实人地协调观,让学生理解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以“分布图+气温图+景观图”为核心,通过“特征提取+景观关联”,降低寒带气候的抽象性。 利用“垂直变化图”直观展示高山高原气候的特征,帮助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突破难点。
环节三 课堂总结 (5分钟) 【知识梳理】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节课核心内容: 1. 分类逻辑:温度带(热带→温带→寒带)+特殊(高山高原气候); 2. 核心要素:每种气候的 “特征(气温+降水)-分布(纬度+海陆)-影响因素”; 3. 关键差异:热带草原气候vs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地中海气候vs亚热带季风气候。 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回顾知识,回答教师问题,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强化记忆,培养归纳能力。
环节四 课堂练习 (5分钟) 【优题训练】展示课件中的典型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查。 独立答题,核对答案后提出疑问,教师针对性讲解。 通过练习巩固重难点,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A类作业 练习:完成《分层练》中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B类作业 完成教材复习题,查阅资料,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油橄榄习性与地中海气候的适应性,分享结论;跟随教师讲解,完善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以温度带为线索,符合认知规律,降低复杂知识难度。图表与案例联动,直观突破重难点,提升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主动参与,提升地理实践力。 不足之处:抽象概念(如地中海气候成因)讲解浅,学生理解不深。关注个体差异不足,基础薄弱学生参与度低。时间分配紧,部分练习讲解不充分。 改进措施:用动画、计算简化抽象概念,强化理解。设分层任务,课后答疑,关注个体。控分享时间,拆分练习,优化时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74张PPT)
中图版地理(新教材)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
第三章 世界气候
区域认知:通过气候分布图,认识不同温度带、不同海陆位置的气候差异,理解世界气候的区域多样性。
综合思维:结合气温降水数据与分布规律,分析纬度、海陆、地形对气候的综合影响,建立因素-气候-景观-人类活动的逻辑关联。
人地协调观:认识不同气候类型对自然景观、动植物分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需适应气候特点,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判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绘制气候类型分布简图,提升地理图表的读取与绘制能力。
学习目标
探索导入
自然景观有何不同?
读图分析:下图为40°N附近四地景观。观察四地自然景观有什么不同?
世界气候类型
01/
世界气候类型
一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世界气候类型
一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
一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
一
寒带冰原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
一
世界气候类型
读图分析:从纬度位置来看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热带
温带
寒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寒带苔原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
一
气候差异
非洲许多地方干旱少雨,人们需要通过打井获取人畜用水。
世界气候类型
一
气候差异
中国江南气候湿润,降水充足,稻田绿意盎然。
世界气候类型
一
气候差异
热带岛屿上阳光强烈,海岸上有美丽的椰林。
世界气候类型
一
气候差异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人们,穿着用兽皮做成的衣服防寒。
热带气候类型
02/
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气候类型
二
读图认图:阅读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观察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非洲的刚果河流域
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
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亚马孙河流域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500毫米。全年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植被茂盛,大部分地区分布着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景观
热带气候类型
二
热带雨林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区内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通常早晨天气晴朗,午后出现倾盆大雨,直到黄昏时降雨才会停止。
热带气候类型
二
思考活动
在中国派往东帝汶的第五批联合国维持和平警察中,有一位荣获了联合国勋章。 回国后记者向他问起那里的气候,他回答道:“东帝汶终年炎热潮湿,对我们这些北方人的体能、耐力是一种挑战。每日午后,都下大雨。崎岖不平的土路,雨后无 法驾驶汽车,我们只能徒步巡逻。有一天,首都帝力发生骚乱,我们多国维和警察 从早晨就开始值勤,烈日下,厚厚的防弹衣早被汗水浸透了。午后,一场大雨又劈 头而降,我们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在东帝汶维和的日子,确实非常艰苦,但是我们 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从这位警察的描述中,你能判断出东帝汶的气候类型吗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气候类型
二
读图认图:阅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图,观察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非洲大陆中部
南美洲的巴西高原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景观
草原干湿两季有截然不同的景色,每到湿季,草木葱绿,万象更新;每到干季,万物凋零,一片枯黄。热带草原上生活着大量草食动物,而它们吸引了许多大型食肉动物,比如狮子和猎豹。
猴面包树
猴面包树是生长在热带草原上的一种植物。它的树干粗大,里面能储存几千千克的水。猴面包树因其果实形似面包,是猴子喜爱的食物而得名。
热带气候类型
二
热带草原景观
每年6月前后,东非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会长途跋涉,上演地球上蔚为壮观的大迁徙场面。兽群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北上,迁徙至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到达终点两三个月后,这支野生动物大军再次不辞辛劳地返回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
热带气候类型
二
热带沙漠气候
读图认图:阅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图,观察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
撒哈拉沙漠
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中西部
全年炎热干燥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热带气候类型
二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气候类型
二
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认图:阅读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图,观察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欧大陆东南部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
印度半岛通常6-9月为雨季,降水集中,且降水量大,一般在 1500-2000mm,雨季来临多出现洪涝灾害。
热带季风气候旱季
印度半岛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旱季后期(4-5月)天气酷热,最高气温常高达40℃以上,多导致干旱等自然灾害。
热带气候类型
二
比较活动:观察巴马科和孟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它们气候特征的异同点进行归纳
热带气候类型
二
比较活动:观察巴马科和孟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它们气候特征的异同点进行归纳
内容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相似点 气温:全年各月气温均较_______(高/低) 降水:有明显的干(旱)、湿(雨)两季 不同点 年降水量相对较_____(多/少) 年降水量相对较_____(多/少)
高
少
多
热带气候类型
二
比较活动:仿照表中给出的热带雨林气候示例,完善其他热带气候类型的相关信息。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极
全年炎热干旱
分布在赤道附近
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低纬度亚洲南部、东南部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和内陆
热带气候类型
二
活动:比较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共同点:每月均温都在15℃以上。全年高温,长夏无冬。
热带气候类型
二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降水存在显著差异。
全年多雨
干湿两季
旱雨两季
全年少雨
活动:比较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类型
03/
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气候类型
三
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致位于23.5°N-40°N、23.5°S-40°S附近)。其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但冬季明显比热带冷。最冷月均温在0摄氏度以上。
亚热带气候类型
三
地中海气候
读图认图:阅读地中海气候分布图,观察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
地中海沿岸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雨热不同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
讨论分析:观察地中海气候的植被特征,分析地中海地区的植被具备这样特征原因。
亚热带气候类型
三
植被特征
植被的叶片较厚
主要原因
减少水分蒸发
植被特征
表面有蜡质层保护
主要原因
避免高温,减少蒸发
亚热带气候类型
三
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活动:读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图,分析该气候的分布地区和气候特征
中国南方地区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四季分明,季风发达。最热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摄氏度,最冷月气温在0-15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多在800-1600毫米,下半年降水通常占全年的70%。
比较活动:完善下面表格中亚热带气候类型的相关信息。
亚热带气候类型
三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南北纬25 ~35 之间的大陆东岸
温带气候类型
04/
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气候类型
四
温带季风气候
读图认图:阅读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图,分析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岸
中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气候类型
四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亚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气候类型
四
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图认图:阅读温带大陆气候分布图,分析温带大陆气候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内部
北美洲中东部
南美洲中南部
全年少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温带大陆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较其它类型偏少,气温年较差较大,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气候类型
四
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图认图:阅读温带气候分布图,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温带地区40°~60°的大陆西部
欧洲大陆西部
美洲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温带气候类型
四
温带海洋气候
海洋性气候区内愈靠近大洋,气候的海洋性愈强,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云雾多,湿度高,热量和光照条件一般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一般以畜牧业,花卉种植业等对热量要求较小的农业类型为主。
比较活动:完善下面表格中温带气候类型的相关信息。
温带气候类型
四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岸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全年温和湿润
降水均匀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05/
寒带气候类型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五
寒带苔原气候
读图认图:阅读寒带气候分布图,分析寒带苔原气候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亚欧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长冬无夏,终年寒冷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五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五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是极地气候带的气候类型之一,年气候寒冷,最热月气温在0~10℃之间,全年都是冬季,只有苔藓、地衣类植物可以生长。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五
寒带冰原气候
读图认图:阅读寒带气候分布图,分析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
南极大陆
格陵兰岛
终年酷寒,冰雪覆盖
寒带冰原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属于极地长寒气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有全年皆冬的特点,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终年酷寒少雨,植物难以生长。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五
高山高原气候
读图认图: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分析高山高原气候分布地区和主要气候特征
青藏高原
中、低纬度海拔较高的某些高原、高山地区
乞力马扎罗山
美洲科迪勒拉山系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五
高山高原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较少,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五
比较活动:完善下面表格中寒带气候类型和高山高原气候的相关信息。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分布地区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长冬无夏,终年寒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终年酷寒,冰雪覆盖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
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
中、低纬度海拔较高的某些高原、高山地区
课堂小结
世界的气
候类型
热带气候
亚热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极
全年炎热干旱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寒带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
寒带冰原气候
长冬无夏,终年寒冷
终年酷寒,冰雪覆盖
高山高原气候
全年低温,降水较少,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
优题强化训练
06/
优题强化训练
六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气候分布具有一定规律。读世界某气候类型(阴影部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高温少雨
A
B
优题强化训练
六
油橄榄具有喜温耐旱的特性,根系发达,叶面较硬且具有蜡质层。图1为“油橄榄景观图”,图2示意“油橄榄生长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3.油橄榄根系发达,叶面较硬且具有蜡质层的特性是为了适应当地( )
A.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
B.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
C.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
D.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4.根据油橄榄生长习性,推测其适合生长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俄罗斯 C.新加坡 D.巴西
B
A
优题强化训练
六
油橄榄是一种常绿树种,喜光、喜温、耐寒。油橄榄的叶片革质,形状多披针形,根系发达。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是世界主要的油橄榄种植国。图为油橄榄树形及主要种植国的典型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欧洲油橄榄主要种植国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6.油橄榄树叶片、根系等形态特征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 )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炎热少雨 C.终年高温多雨 D.终年温和湿润
C
B
优题强化训练
六
读下面四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7.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描述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丙地最可能是( )
A.亚马孙平原 B.地中海沿岸 C.华北平原 D.南极地区
B
C
优题强化训练
六
9.读A、B、C、D四地的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描述,选择与图中对应的字母填空:①终年高温多雨 ;②全年寒冷干燥 。
(2)比较A、C两地气候:A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分布在大陆 岸。C地气候类型为 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A、C两地气候中,具有“雨热同期”特点的是 。
(3)D气候类型为 ,主要分布在 洲(大洲)。
(4)日照市的气候与A、B、C、D四地中的 地气候类型相同。
B
D
地中海
西
温带季风
C地
寒带气候
南极
C
本课结束 下课
中图版2024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