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球的结构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2地球的结构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6 22: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2.2《地球的结构》教案
课题 地球的结构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在本单元的定位是桥梁与纽带,主要承载着两个任务:一是对第1课学习内容的延续,进一步对地球的内部构造进行学习,包括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组成、地壳的运动等,丰富和完善对地球整体认识。二是为第3、4两课学习地震、火山喷发形成原因奠定知识基础,知道地球内部是运动的。最后安排一个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进一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地球内部结构并不是一无所知,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有时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但对于组成地球结构的三个圈层缺乏深入的了解,更没有认识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会引起地形地貌的变化。学生对地壳由岩石组成有所了解,但具体到岩石的分类就不是很清楚。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 2.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来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起地形变化。 2.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科学态度目标 1.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地完成制作任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
重点 重点: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的组成。
难点 难点:了解地壳的运动。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聚焦 1.引入:通过第1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表面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地球表面与地球的构造有关。 2.提问:(教学提示:展示火山口的照片。)看到这张火山口图片,你们对于地球的内部结构有什么想法吗?(预设:地球的中心是像这样一层层往外扩大的;地球的内部应该很烫;地球内部可能是液体。)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结构”。(板书:地球的结构) 引导学生感受到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我们看到的地球表面是不一样的,而且能够根据图片对地球的内部结构进行简单的猜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聚焦本节课探究的主题,并与前一课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强烈好奇心。
科学探索与研讨 探索:地球的结构 讲解:(教学提示: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完成活动帮助卡。 3.展示:课件展示研讨主题。 4.研讨汇报:指导学生分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观看视频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 动手制作地球模型 学生分组汇报 设计意图:让小组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自主探究4个活动,帮助学生对地球结构建立整体认识的同时聚焦地壳运动,为后面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做好充分准备。 设计意图:3个研讨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主要研究的几个内容。当学生能够运用前面了解到的现象来支持自己的答案或观点时,说明他们对地壳运动有了充分的理解。
拓展 拓展:地壳运动有时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那么,它们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课堂 小结 小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地壳在不断地运动。
板书 2.2 地球的结构
教学 反思  本课在前后课之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在教学时,首先展示了一个岩浆涌动的火山口图片,引起学生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无限猜测与遐想,此时提问引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并且与前面的学习内容建立起联系,体现了单元内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内部结构奥秘的强烈好奇心。然后,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安排了4个活动,分别是整体认识地球结构、具体了解地壳的组成、了解地壳的运动和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帮助学生对地球结构建立整体认识的同时聚焦地壳运动,为后面研究地震和火山喷发做好了充分准备。最后,通过对3个问题的研讨,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课主要研究的几个内容,既丰富和完善了学生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实践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