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中古”:也称“中世纪” ,指欧洲的封建社会历史阶段。476年西罗马灭亡,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封建社会的开始。法兰克王国世系:查理大帝(创法兰克帝国)克洛维(创墨洛温王朝)
↓查理?马特(宫相)
↓矮子丕平(篡位为王,创加洛林王朝)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查理·马特改革主要内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封主与附庸的关系:每一层的上下级之间都是领主与
附庸的关系,都是从属关系。封主要保护附庸,附庸对封
主要宣誓效忠,交纳贡物,打仗时应召出征农奴、自由农民和城镇平民小 封 建 主大封建主帝 王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给予土地和保护给予土地和保护提供农耕土地效忠和提供军队效忠和服兵役服劳役和耕种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封建主和附庸之间,逐级保护和负责,即,“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 如何理解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常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注意:西欧的封建制度与中国的封建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实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君主专制。二、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1、基督教的诞生2、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传说中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 基督教发端于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环境。逐渐的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区域。2、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基督教会在西欧长期的动乱中扩张势力和影响?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它为国教。?为何在两百多年的时间中基督教发展成国教?请在此键入您自己的内容卡诺莎雪地求饶
在中世纪的西欧, 罗马教皇变成了一个太上皇。就连国王、皇帝也怕它三分。亨利皇帝屈膝脱帽,身着麻衣,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在教皇出行时住下的卡诺莎城堡外跪地求饶。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
以下材料说明了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在政治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1、在政治上,罗马教廷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权凌驾王权之上。(结合课本P29页的小字“丕平献土”的故事)丕平献土丕平献土,是发生于中古欧洲,促成教皇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
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Pepin)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
丕平即位后, 为了酬谢教会相助, 两次出兵意大利。 公元756年,丕平(Pepin)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加冕,这种做法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到十二十三世纪,教皇国的势力鼎盛一时。神圣罗马帝国2、在经济上,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3、在思想文化上,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请各位同学总结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
的地位和影响笔记(记在P28页上方空白部分)A.在政治上,罗马教廷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权凌驾王权之上
B.在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最大的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在思想文化上,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神权凌驾一切。“梵蒂冈”,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也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同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0世纪金钱赎买或武力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1、市民阶级形成了
2、市民阶级进一步分化成了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
3、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动脑筋 女生说:我国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城市规模大的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男生说: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文化和资本主义萌芽。
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 答案提示:男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
(从政治、思想、经济上认识)1、政治上,“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罗马教廷地位至高无上
2、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土地的最大所有者。
3、思想文化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4、城市上,西欧城市建立在教会和封建主的领地上,有的城市拥有自治权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衰亡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衰亡1、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圣索非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
是因为公元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命名的。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公元1456年又成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尔,直至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迁都安卡拉为止。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地跨欧亚的城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拜占廷帝国(1)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
(3)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拜占廷帝国的衰亡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开放使文明繁荣
封闭使文明衰落 阅读课文,整理罗马发展线索罗马城(前8C)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C)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